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P90

  ..续本文上一页》)【彻悟诸禅师,以及慧远、善导莲宗诸祖,皆宏扬净土,临终念佛往生;故曰人人趣向。

  千经万论,】“处处指归”,不论任何经典都叫我们往生极乐世界。“末世修行,无越于此。”千经万论,【如《华严经》、《宝积经》、《佛说无量寿经》、《观无量寿佛经》、《佛说阿弥陀经》、《文殊问般若经》、《法华经》、《智度论》、《起信论》等,】我们目前只有《法华经》和《智度论》《起信论》尚未讲到,将来我们这三部经典都会讲到。【皆宗尚念佛法门,求生净土;故曰处处指归。末世之法,众生障重,经云:多障众生念佛观。】障碍很重的人要念佛,【故修行之法,无越(超也)于此净土法门。此门有四种念佛:曰实相念佛,】实相就是理念同时,事理圆融,我念佛也是通达无生,就是念而无念,无念而念,名实相念佛,虽然念佛而无一佛可执著,虽无可执著,确实有西方极乐世界阿弥陀佛,事理圆融。【观想念佛,】单靠记忆,单凭观想,没有任何境界叫做观想。【观像念佛,】佛像摆在面前,我们好好地观看,看着庄严的佛像这样来念佛,这个叫做观像念佛。【持名念佛。】一般都是用持名念佛,心念、口出、耳闻,这个叫做持名念佛。【四种之中,无越乎持名念佛,】就是一直精进的念佛,持名念佛,【乃为径中之捷径也。

  然经称“少善不生,多福乃至。”】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往生极乐世界,【言多福】何谓多福?【则莫若执持名号,】你如果想要福报很大,就要精进念佛,一直念佛,念佛念到最后面相都会改变,面相都会改变,我们的耳垂慢慢会变大,耳垂、福报愈来愈大,福报愈来愈大,貌相愈来愈庄严,愈来愈庄严。所以,我看我们这里出家的徒弟,刚刚出家貌相有的不是很庄严,出家以后就不一样了,就不一样了。一看就是差很多,差很多。【言多善则莫若发广大心。】你若要多善,当然要多就要心广善就多,【是以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历劫。】都是以本性为主。

  【《佛说阿弥陀经》云: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故曰少善不生,多福乃至。佛名俱足万德,持之自得多福。大心修行六度,发之必生多善。故暂持圣号,胜于布施百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累劫。】所以一定要发大心,发大心。第一发大心,我教你发,先原谅一切众生的无知,这样你的脾气慢慢就会改;第二发大心,深深觉悟无常,通常我们道理都会讲,你发一个大心好好体会,无常这两个字的意思是什么,如此你什么境界现前,无常;放下,什么放得下,无常。今天你很委屈,无常;得到很多,无常;失去很多,无常;我的女朋友离开我,无常;男朋友拥有,无常;夫妻恩爱,无常。用这个无常但观无常,必能入道,只是我们众生就是道本来就在你面前,就是要重复一直讲,重复一起讲他才会觉悟,他每天都在对人家讲:无常、无常、无常,碰到这个境界很痛苦,那个就体会无常,体会得不深。有一天他来听师父讲经的时候,他才深入体会到这个无常,其实他每天都在讲无常,但是他的体会不像今天这么深,那个就不是真才实学,不是真正的修行人,真正在修行的修行人,他的悟入是一针见血。无常,他常放在心里,没有什么好计较的,不要看人家的缺点,不要常常讲自己对,也没有什么好好贡高我慢的,自然就摆平了,用无常两个字,他什么都有办法摆平,譬如说发一个心,我是出家好或是在家好,你观察无常你不出家,什么时候死你不知道,那就剃度,所以用无常你就能够精进、能够布施、持戒、忍辱、般若,统统就是六度具足,就是无常两个字,你好好地放在心里观照,这样去发大心,发大心。所以说,一发大心超过修行的累劫,修行的累劫。

  【念佛为成佛之因,布施乃生天之福,故念佛胜于布施。大心一发,顿超二乘。

  昔优婆毱(毱jū古同“鞠”,古时一种游戏用的皮球。)多尊者,】这个毱就是打球的球,优婆毱多,有的人念qiú,这个毱有的人念jú,优婆毱多尊者,【已证阿罗汉果,一日偕弟子出外,】他就命令他的徒弟揹他的背包,揹(揹bēi同“背”。)他的袋子,【命携衣包随行。

  其弟子见牛犁田,泥中虫出,鸟取食之,】所以说做虫也是很可怜,一出来鸟就取食了,【心生怜愍,欲思拯度。】他就发个菩萨心欲救它,因为他的师父已证阿罗汉果。

  【尊者令其前行,】你走前面因为你发了大心,走、走……证阿罗汉果的优婆毱多尊者,【自携衣包。】因为他的弟子发了菩萨心。

  【其弟子复念:“众生类广,难度难周。”】

  他的师父知道他退道心,一下子就想众生难度。【尊者即令】你揹包袱走我后面,【携包后行。】换走他(师父)的后面,【其弟子不知何故?特申询问。】

  你发一个大心要救度众生,你是菩萨心,我证阿罗汉果不如你,所以你走前面,因为是菩萨,所以背包我自己背,不过你现在已经退道心,你是凡夫,我证阿罗汉果,我又是你的师父,包袱当然由你来揹,换你走后面。一下子走前面,一下子走后面,如果是我,你放心,我都叫他走前面,我怕被蛇咬到,说:你走前面。说:师父,怎么了?说,我发大心?说:不是,我怕被蛇咬,要咬,咬你就好了。【尊者曰:“汝愍众生受苦,发大悲心,即是菩萨。我乃罗汉,应尊汝前行。汝念众生难度,旋退道心,则我是久修,汝乃新学,应在我后。”

  盖念佛本期作佛,】本期就是本来是希望将来能够做佛、成佛,【大心不发】不发大心怎么能成佛?怎么可能?【则虽念奚为?】就是有什么用呢?你大心不发,心与佛不相应,奚为,何为呢?有什么用呢?【发心原为修行,净土不生则虽发易退。】发心原为修行,你如果没有往生到极乐世界,你虽发大心容易退失,容易退失。

  【一切诸佛,因中皆发大心,果上而成大觉。大心不发,无因不能致果,故曰奚为。发心原为修行者:发大心,原为修大行。若不生净土,只恐虽发易退。

  如舍利弗,过去遇乞眼因缘。舍利弗过去发大乘心,修菩萨行。天人现身试之,乃现一婆罗门,从路中号泣而来。

  菩萨闻声,料知有故,】一定有原因,【即趋前问曰:“为何大哭?”

  门云:“母病笃。”】门云就是婆罗门,婆罗门说:我母亲生重病。笃就是重病。他就说了。

  【对曰:“母病笃,延医诊治,】延医就是请,请医生来诊断。他说他母亲重病,请医生来治疗就好了,【何必哭为?”

  门云:“医已诊,药难求。”】要吃什么药,医生已经说好了,但是药难求。

  【菩萨曰:】舍利弗行菩萨道就说:真奇怪,【“有方必有药,何难之有?”

  门云:“医谓须有道心人之眼,】就是你有道心,真正发大心的修行人的眼睛,【煎汤服之乃愈,】煎药服用才会治好,【此药难求,焉得不哭?”

  菩萨自思:】舍利弗自己想:【“我已发大道心,应取我眼,付之为药。”

  嘱曰:“不必哭,我当取眼,以救你母。”

  门称谢。】外道婆罗门感谢他。他是天人示现的。

  【菩萨即以自手,将右眼取出(此难行能行也)与之。】要人家的眼睛就挖眼睛出来给他,都不必动到刀子,如果是我们怎么有办法?别说挖眼睛,他如果说:法师,我跟你化缘两滴眼泪,我都哭不出来,还要把眼睛挖给他,要不然你等一下,我不知道该如何才能哭,不可能的事情。你要跟我化缘眼睛,是不可能的事。说真的,我在此宣布我不可能,如果是你看看可不可能,我挖给你?算了吧!我要度众生,要看经典怎能挖给你?“门”就是婆罗门。

  【门早见欲取右眼,默默不言,】取右眼,【待眼取出交与时,则言医说:“右眼不能用,须得左眼,】我刚才没讲清楚,你挖错眼睛了。糟糕了,这下说错了真糟糕,挖到右眼这下糟了,【方可为药。”】要左眼。

  【菩萨复将左眼取出(此难舍能舍也)与之。】两颗眼睛都挖给他就瞎了。

  【门接向鼻中一齅】(“齅”)跟“嗅”是一样的。【遂掷于地,】丢在地上又踩一下,【乃云此眼臭秽,安可为药。

  菩萨为欲救其母,乃舍两目,宁受终身瞎眼之苦,彼尚嫌臭秽,】尚嫌臭秽,做菩萨那么简单?所以我们常常说:师父,我最近去受菩萨戒。对,菩萨戒,土虱戒,读重音一点是土虱戒,不是那么简单的,我们受菩萨戒的哪一个发大心,只是为了早一点洗澡,或晚一点洗澡,就在浴室争执不休了,什么菩萨戒?里面的快一点。为了一个洗澡而已,前后就在斗争了,对不对?受菩萨戒,如果入内坛就排在后面,对不对?入内坛排在后面什么的。我也出了二万元,才只站在这里,对不对?所以种种的抱怨,种种的争执,像我们现在没有一个真正的菩萨,别说菩萨,说阿罗汉我们都不如,别说阿罗汉,说一个初果罗汉我们都不如,别说初果阿罗汉,说一个念佛念到能够心定的,我们都不如他,所以末法时期,包括我也是凡夫,没有办法。你还说要挖眼睛,因此不要说菩萨,不要说菩萨,我们每一个人都是惭愧心,说你多行都是骗人的,要不然你要施舍吗?真的。有一种可能会施舍,为什么?譬如说,这是假设说,譬如说师父的眼睛瞎了,假设说双眼都瞎了,有没有人要捐眼角膜?绝对有人会捐。假如说师父的肾脏,譬如说洗肾,这是假设说,我吃邱医师的药,我相信没有问题的,洗肾。医生说:法师,你两颗肾脏一定要赶快换一个,换一个,一定要换一个,要不然你尿毒会死。只要我一宣布,绝对会有众生说:师父,我一定一个给你。保证的,因为他知道法师一个人影响几百万的众生,他这一个肾脏就做一百万的功德,他怎么不敢,对不对?他敢,对不对?像这种情形他为了救师父,他一定会捐的,他看清楚,他知道是稳当的,平常人,你叫他捐一个肾脏怎么可能?不可能的。不相信等一下我们调查,对不对?师父如果真的肾脏坏掉,有人要捐的,等一下至少有十个来签名,一定会有的,我不必用十个,…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