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P92

  ..续本文上一页、看一看,待久了讲讲是非,攻击来、攻击去的,看这个出家众怎么样,那个出家众怎么样,那个法师不好,那个法师不发了,说起来他最好。你麻烦大了,你是一个念佛的人,你是一个三宝弟子,动不动就毁谤法师,你毁谤法师为什么你给他皈依三宝?虽然他是很坏,别的法师也是出家人,你毁谤这个法师就等于毁谤另外一个法师,因为别人会说出家人不会只讲一个、两个,你为什么要给他授五戒?你为什么要给他授菩萨戒?你所依止的统统是出家人,你又毁谤出家人?你算老几?你算什么?对不对?有的在家居士他读了一点书就毁谤,毁谤,结果一问起来受菩萨戒,皈依也是出家人,给你授五戒也是出家人,给你授菩萨戒也是出家人,阿弥陀佛也是出家人,释迦牟尼佛也是出家人,你全部统统要靠出家人,竟然口出狂言毁谤三宝,你这个算什么?你有没有冷静想想看?你要到极乐世界去,阿弥陀佛是一个出家人,他会赞叹法藏比丘吗?因地修行法藏比丘吗?对不对?你一直毁谤另外一个出家人,虽然那个出家人没有修行,阿弥陀佛不会痛心吗?我们是同类的,你们是异类,对不对?我们跟阿弥陀佛都是比丘,他是法藏比丘,虽然我们没有修行,你毁谤我们,阿弥陀佛也会痛心的,他是比丘,释迦牟尼佛也是出家众,对不对?我说这个在家人颠倒梦想,所依靠的都是出家人,再来毁谤出家人,脑袋有没有问题?所以我告诉诸位,不管这个出家有修没有修,跟我们在家居士没有关系,各人造业各人负因果,你造功德你无量福德。你冷静想想看。

  【此省庵法师,因感慨佛法衰残,忽发菩提大心。顿忘鄙陋:乃自谦之词;末运:即末法之劫运。虽然无力挽回,使同正法之时。亦决定当图护持正法于来世也。

  是故偕诸善友】偕就是共同,【同到道场,述为忏摩,】把它发露出来,述为就是把它发露出来,发露出来。述为就是讲出来,忏摩就是忏悔,【建兹法会。】兹就是这个,建立这个法会,【发四十八之大愿,愿愿度生。期百千劫之深心,心心作佛。从于今日,尽未来际,毕此一形,誓归安养。】安养就是极乐世界。

  【是发心图护正法之故,偕诸善友,同到舍利道场,礼忏修法。仿弥陀如来,发四十八愿;愿愿度生,心心作佛。从今为始,尽此一生,一心念佛。以极乐为家乡,弥陀为慈父,故曰誓归安养。安养即极乐之别名。】【

  既登九品,回入娑婆。俾】就是使,使【得佛日重辉,法门再阐。】阐就是显,发扬光大,发扬光大,【僧海澄清于此界,】僧海就是出家众多如大海,澄清就是持戒清净,【人民被化于东方。】众生受到感化,感化,除掉一些恶,东方就是娑婆,是对西方极乐世界而讲的,说人民被化于东方,就是一些众生被感化,在哪里?在娑婆世界就被感化,所以东方就是娑婆世界,【劫运为之更延,】就是劫数往后延,【正法得以久住。】正法才能够久住,【此则区区真实苦心,】这是小小的,区区就是不大,区区,我这个省庵实在很苦心地劝告你,【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西方莲分九品,上中下各三品。十方众生,发心念佛,极乐七宝池中,即时生一莲蕊,】蕊就是还没有开放的花苞,叫做蕊(ruǐ),你如果在(ruǐ)蚂蚁,ruǐ死的,ruǐ那个音,那个音,蕊(ruǐ),【芷即标名。随其念力,而为增长。】就是看你有没有认真,【勤】就是精进念佛,莲花就一直开,你如果懒【惰】就变小朵的,念到睡着了就变睡莲。真糟糕念到睡着了,常常睡在花苞里不会开花,【才分,荣枯顿异。是为感应冥符,不可思议。又上中下品,随其功行,而分等级。无量往生,丝毫不混,】而分等级,无量往生,丝毫不可以混乱,【是为胜劣分明,不可思议。九品莲华,乃卸凡壳之玄宫,】卸就是除,除去我们凡夫的身体之玄宫,【安慧命之神宅。】玄宫就是不可思议的地方,除去我们凡夫的躯壳之玄宫,将来我们会往生到极乐世界,安顿我们法身慧命的神宅,【往生众生,皆以此莲华为父母。故极乐称为莲邦,念佛之会为莲社,道侣曰莲友。既得往生九品,花开见佛,闻法得忍,然后回入娑婆世界,大作佛事。俾得佛日重辉,】*轮常转,【法门再阐。】阐就是弘扬,【俾得二字贯下六句。

  僧海澄清者:众僧如海,各各持戒清净,无有染污。又众僧心海澄清,断除五浊,修诸梵行,人民悉皆被化。东方即娑婆,对西方而称。劫运为之更延;劫运当指正法之劫运,虽日一千年,当为延长。】因为大家都有正法,【人民既已被化,自能信解修证,如同正法之时,故曰:正法得以久住。

  此则区区苦心,为众生故,为正法故,是为发菩提心,第十因缘也。

  十令正法久住竟。

  大科正宗分十科之文已竟。

  

甲三 流通分

  如是十缘备识,八法周知。则趣向有门,开发有地。】我们刚才讲的发菩提心十大因缘统统已经了解了,八法周知。翻开五十三页倒数第一行。“然心愿差别,其相乃多,若不指陈”,如果没有说出来,“如何趣向?今为大众略而言之,相有其八。”有八种,“所谓邪发心是邪,发心是正,发心为真,发心为伪,发心大,发心小,发心偏,发心圆”。这八法都已经讲得很清楚,叫做八法周知。一百二十二页,翻回来。“趣向有门,开发有地。”

  【如是承上总结。十缘备(全也)识,则开发菩提心有地。八法周(尽也)知,则趣向涅槃城有门,不至错入邪伪小乘偏教也。

  相与得此人身,】人身难得,【居于华夏。】华夏就是中国,【六根无恙,】没有生病,【四大轻安。具有信心,幸无魔障。】话又说回来,虽然末法但是还是很幸运。

  【古云:人身难得,中国难生。今已得人身,已生华夏(即中国之别称),六根具足,无有病恙,四大调和,轻安顺适。具有信仰三宝之心,幸无诸魔为障,故得成就出世间志。

  况今我等又得出家,】当然这是专指出家人,在家人可以发个大心,将来有因缘再走修行的路线,【又受具戒,又遇道场,又闻佛法,又瞻舍利,又修忏法,又值善友,又具胜缘,不于今日发此大心更待何日!?】更待何日。

  【上得人身,生中国等,已叙庆幸之意。此段更叙八种,乃庆幸中之庆幸。

  一、出世俗家,割爱辞亲,】出家都有割爱辞亲,报父母恩顶礼三拜。【从师学道。

  二、受具足戒(即比丘二百五十戒),止作双持,】止持跟作持,止持就是不要去造恶,作持就是积极去行善。止持就是不要去造恶,如果以比丘戒来讲,作持叫做羯磨,要多做羯磨,简单讲要多开会检讨这个僧团里面的缺失,作持,所谓的止持、作持,所以说毘尼作持,毘尼作持就是这个意思,戒律是止持,就是比丘戒叫你停止造业,羯磨,譬如说结夏安居、结大界,毘尼作持,作持,舍钵、衣,怎么样处罚这一此犯戒的,怎么样做僧羯磨,这些都是叫做作持。双持,【精修梵行。

  三、遇道场,即阿育王寺,名山道场(众僧修道之场所)。

  四、闻佛法,闻佛所说,“涅槃”妙法。

  五、瞻舍利,得瞻释迦如来真身舍利(译灵骨)。

  六、修忏法,修持忏摩(梵语忏摩,此云悔过)之法,消除业障。

  七、值(遇也)善友,与诸善友俱会一处。

  八、具胜缘,佛法僧三宝具足,是为殊胜因缘;当发菩提大心。】今天我们这八个因缘全部具足,对不对?

  【末三句反言,不于今日发此大心(即菩提心),更待何日。意望大众,慎勿错过。】意思是说大众一定要发大心。

  【唯愿大众愍我愚诚,】怜愍我很愚痴,我省庵很愚痴,但是我很诚恳,【怜我苦志,同立此愿,同发是心。未发者今发,已发者增长,已增长者今令相续。】此段就是警告大众。

  【此段乃下段,乃劝诫之意。先劝后诫。唯愿现前大众,怜愍于我,我之愚诚苦志,总望大众:同立菩提愿,同发菩提心。过去未发者,今日当发;已发者,当令增长;已增长者,当令相续不断,早得成熟,而得解脱也。

  勿】就是不可以,【畏难而退怯,】不能说这个很难而退道心,胆小畏惧叫做怯,胆小畏惧,【勿视易而轻浮,】也不要说这个很简单,你就轻浮气躁,轻浮,【勿欲速而不久长,】发个大心我要精进我要如何,这个有很多,每一个出家人都会这样,要出家以前都会想:我要学弘一大师。走路都不讲话、持戒律,经过出家一年以后就不同了,半年以后就不同了,就偷懒了,早课也不做、晚课也不做,经典也不看,整天游手好闲到外面买冰棒吃,给他太多钱都跑去买冰棒吃,很奇怪,所以他本来发个大心,久了就不行,久了就不行。所以说修行佛法,没有师父在旁边你完蛋了,没有道场你绝对会很惨,就像讲堂的几个法师说要出去参都很惨,屡劝不听没有办法,留不住没有办法,他欲速则不达,我常常说我学佛到今天二十年,包括我出家至今二十年,我从大学一年级至今,将近二十年的时间,对不对?以二十年的经验来告诉徒弟修行应该怎么样怎么样,会听师父的话的人是个大智慧的人,不听也没有办法,留不住,留不住。所以有时候我们出家人讲起来很惭愧也很赞叹,所以说欲速而不久长,不要发个大心之后又没了,【勿懈怠而无勇猛,】也不要偷懒,【勿委靡而不振起,】精神萎靡,不振作,【勿因循】因循是什么意思?因循就是一天拖过一天,一天拖过一天,因循就是明日得明日,明日能几何?意思是说今天的事明天再作打算,明天。今天《大悲咒》没念完,明天再说,后天,后天再补,每天都在补。所以说勿因循,【而更期待,勿因愚而一向无心,】我这样愚痴,简直愚痴到家了,蚊子叮右边我打左边,打错边了,我傻到这种程度。一向无心,【勿以根浅而自鄙无分。】我的根机太差了,我没有分,我成佛没有分,不要这么想。

  【此八句,八个勿字不可也,即警诫之语。既发菩提心,而修菩萨行,前云要难行能行,难忍能忍。不可畏…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