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P93

  ..续本文上一页难,而生退转怯弱之心。亦不可视为容易,而轻躁浮动。亦不可欲速,而无久长之心。古云欲速则不达。行菩萨道者,须发广大心,常心,第一心,不颠倒心,亦不可懈怠从事,而无勇猛精进之气。亦不可委靡懦弱,而不振起精神。亦不可因循过日,而更期待将来。亦不可因秉性愚钝,而无心进修。愈愚,则愈当修持。亦不可以根机浅薄,而自鄙无分。经云:大地众生,皆当作佛,切莫自卑而退屈。

  譬诸种树,】譬如种树,【种久则根浅而日深。又如磨刀,】夜夜磨刀的男人,又如磨刀,【磨久则刀钝而成利。岂可因浅勿种,任其自枯;因钝弗磨,置之无用。

  此两譬喻。譬种树者,久则根深;磨刀者,久则刀利。末四句劝慰。岂可因根浅而不种,任其自枯;因刀钝而不磨,置之无用。

  又若以修行为苦,则不知懈怠尤苦。】修行是苦但是有功德,但是你如果认为修行是苦,懈怠更苦,为什么?【修行则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则偷安一世,受苦多生。】所以在座诸位,我再劝告诸位,我一定要做早晚课,你一定要记得听我的话,你一定要做早晚课,无论如何睡觉以前,早上骑摩车、开车出去,无论你在任何地方念珠都要戴着,统统要用功,那只嘴巴一定要守口德,那一只嘴巴,然后这里有课,你一定要来听不准缺席,也不可能缺席,如此今生今世你要了生死,我认为易如反掌,就怕没有道心,人家两三句话洗脑马上就出去,简单讲两句道心又退失,悲哀,佛也没有办法救你。

  【此劝修精进度,度却懈怠之心。修行为苦,此苦是乐之因,故曰勤劳暂时,安乐永劫。懈怠虽安,此安是危之患,故曰偷安一世,受苦多生。

  况乎以净土为舟航,】净土的舟因为弥陀的大愿可以普载众生,都来到莲池海会,【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无生忍力,为什么?往生极乐世界是净土,所以是莲花,花开就见佛说法,就证得无生法忍,所以我们的身口意三轮就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则何虑艰难。当知地狱罪人尚发菩提于往劫,】地狱的罪人尚发菩提心于往劫,都有发过菩提心,敢可我们为人类,【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岂可说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

  【此以善巧劝导。以净土为舟航者,即是弥陀大愿船,能普载众生同赴莲池会也,则何愁退转。又得无生为忍力者,往生净土,托质莲胞,花开见佛,闻佛说法,证无生忍,即得身口意三轮不思议业。意轮鉴机,随机施化;身轮现通,应以何身得度,即现何身;口轮说法,应以何法得度,即说何法。则何虑艰难,只要不畏难,而大心自可任运而发。当知下勉励意。地狱罪人,尚发菩提心于往劫,岂可人伦佛子,不立大愿于今生乎。

  无始昏迷,】无始劫以来,一念不觉所以无明现前,将本来的本性昏迷,从迷又去造恶,无明言行,又去造恶,经历无量尘沙劫都是不觉悟,无始昏迷,【往者既不可谏,】谏就是用语言来纠正别人的过错叫做谏,过去就算了,【而今觉悟,将来犹尚可追。】现在觉悟,不可谏,往者既不可谏,过去我们就不必啰啰嗦嗦讲那么多,现在觉悟,将来你还可以急起直追,可以修行,【然迷而未悟固可哀怜,】迷而未悟,我们当然很悲哀、很可怜,【苟知而不行尤为痛惜。】今天你是佛教徒,你来这里听经,结果来听什么?来听笑话而已。有一天我在讲经,有一个人坐在前面一直作笔记,笔记写得很认真,我讲完就去看他,我说:你怎么写这个?作笔记,师父讲的笑话他都把它记下来,其余的都没记。我说:你在做什么?说:我在上班,公司由我负责,我都没有笑话可讲,我想把笑话记下来讲给别人听。以你的立场换的立场,如果把慧律法师换掉换我,就变成笑话了。来作笔记记笑话,没有记到重点,你们是不是来听笑话,我不知道。

  【无始昏迷:指自从最初一念不觉,妄有无明以来,将本有真性昏迷。从迷积迷,经历尘劫,往者既不可谏。而今闻法觉悟,既经觉悟,不可复迷,故曰将来犹尚可追。然世间泛泛众生,迷而未悟。不知一切众生,本来是佛,不发大心修证,固可哀怜。苟有人知而不行,明知佛是众生修成,而不肯修行,更为可痛可惜也。

  若惧地狱之苦,】你如果怕堕入地狱,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则精进自生。】但观无常,【若念无常之速,则懈怠不起。】你若念及世间生命要结束了,要赶快修行,则懈怠不起,【又须以佛法为鞭策,】佛法为鞭策。为什么?要修行,【善友为提携。】一定要亲近善知识,一定要来道场,为什么?因为这样牵着、牵着……因为这棵树,如果没有其他的外缘,这棵树风一吹就倒,所以要断绝外缘,要记住,再怎么忙,你就是要来听法,除非你先生或是你太太跟你纠缠不清,让你没有办法放下或是小孩,除非你有特别的困难,不得不,要不然你一定要来,【造次弗离,】造次就是无论你做什么,在很忙的时间,你还是不可以离开,不可以离开三宝,不可以离开善知识,不可以离开道场,【终身依赖,则无退失之虞矣。】虞就是不必顾虑,你就不必顾虑,你会退失这个道心。一百二十八页。人命在呼吸间。

  【此承上知而不行是大错;如何知而必行呢?若畏惧地狱之苦,一失人身,万劫难复,则精进度,自然而生。精进者,即发菩提心,上求下化也。若念无常(死之别名)之速,人命只在呼吸之间,一息不来,便成隔世,则懈怠心自然不起。又须以佛法为鞭策,依法为师,以法自励。善友为提携,与诸善友,同处熏修,互相助道。造次不离佛法善友,终身依赖佛法善友,则自无退失之虞(忧虑也)矣。

  勿言一念轻微,勿谓虚愿无益。心真则事实,】你若心真就事实,【愿广】就是大【则行深。】就是修大行则行深,【虚空非大,】不是很大,【心王为大。金刚】我们所讲的金刚,金刚就是我们所讲的钻石。金刚,【非坚,愿力最坚。】就是坚硬到像钻石那样子的,也不算是很坚,但是愿力最为坚固。

  【能发一念菩提心,即种将来成佛种。勿谓一念轻微,虚愿无益。发菩提心,是依真心修行,心真则事实。发四弘愿,】众生无边誓愿度,烦恼无尽誓愿断,法门无量誓愿学,佛道无上誓愿成。【乃依大愿精进,愿广则行深。世间至大者虚空,然虚空非大,还是心王为大。此心王,指菩提心,为心中之王。此心竖穷三际,横遍十方,包太虚周沙界故。世间至坚者金刚,然金刚非坚,还是愿力最坚。此愿力,即假使热铁轮,于我顶上旋,终不为此苦,退失菩提心。

  大众诚能不弃我语,】这是劝告,大众,你不要放弃我劝告你发菩提心,【则菩提眷属,】我们这里就是菩提眷属,因为大家都是学佛的,学佛叫做菩提眷属,【从此联婣。】联婣(婣yīn婣同“姻”。)就是我们所说的好像结婚一样的,好像在一起,联姻,这个念yīn,古字是这个字,现在是因为的姻,【莲社宗盟,】莲社宗盟,就是有一个宗旨,大家一个联合,什么盟,什么什么同盟会,【自今缔好。】大家结一个好缘。

  【此文劝信流通。大众诚能不弃我语,发菩提心,则成为菩提眷属,故曰从此联姻。莲社即一心念佛,求生净土:念佛之社,为莲社;念佛之友,为莲友。大家志同道合,是谓莲社宗盟,自今缔(结也)好。何故一定要念佛,求生净土?以娑婆大心虽发,难进易退。求生西方,即得圆证三不退,】三不退,我们已经讲过好几次了。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三不退——位不退、行不退、念不退。因为讲过好几次了,【下品皆然故也。

  所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发心立愿始也。

  此文劝愿流通。愿同生净土,同见弥陀。亲闻妙法,顿除有漏之因。豁悟真心,克证无生之忍。然后分身尘刹,遍至十方,同化众生,同成正觉。则安知未来成就果觉圆满三十二相,百福庄严,不从今日之心愿为起点也。】简单讲就是要赶快念佛。

  【愿与大众共勉之,幸甚幸甚!

  此文劝行流通。以发菩提心,是成佛之因。既种佛种于心田,将来必结菩提之果。故愿与大众,共相勉励,努力修行。则自利幸甚,利他幸甚,故重言幸甚幸甚矣!】

  这个统统结束,从一百三十页以后,这个自己看,弘一大师讲发菩提心文,一百三十三页,裴休居士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劝发菩提心文序》,唐释宗密,宗密大师是华严宗的大师,宗密大师。《普劝僧俗发菩提心文》,唐裴休。这个自己看,这个也是写得非常地好,非常地好。

  但是因为发菩提心文,我们讲一个就可以了,不必一起重复讲这个东西。

  明天我们要讲《金刚经》,讲《金刚经》。《金刚经》我们预计最慢八次就可以讲完,八次就可以讲完,最慢八次,不会超过十次,因为只有九十页,只有九十页,《金刚经》讲完,我们讲《六祖坛经》,《六祖坛经》讲完,我们讲《大珠和尚顿悟入道要门论》,如果有时间再继续讲禅宗的《永嘉大师证道歌》或者是讲《四行观》,达摩祖师做的,达摩祖师。所以我们大概要用很长的时间,把禅学的思想讲得非常清楚,禅修的一念马上就可以解脱,修净土法门的,没有禅的理念,放,放不下,禅的思想听完以后,你就会发现这个不得了,修行就是那么简单,不是很困难的,不是很困难的。

  好,这一本你们就请回去,请回去,你们大概没有什么问题吧,希望大家多发心,回去要多多念佛。天气很冷,回去赶快躺下去睡觉,教人家精进,还这么懒惰回去盖棉被。

  好了,今天已经九点了,我们时间也差不多,讲了一个半钟头,差不多时间,下课!

  

  

  

  

回向

  

  

此以此功德,庄严佛净土。

  

上报四重恩,下济三途若。

  

《劝发菩提心文讲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