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性就是佛,就是无量的大智慧,竟会去抢一件麦可杰克森的内衣,实在真是的,幼稚、无知,人总是这样,不欣赏自己,都是欣赏别人。
前天,有个写信来,很欣赏,很欣赏师父,欣赏,好像在写情书,欣赏得不得了,然后,我的身高157,体重45×2,45×2刚好90,比..,不可以说隔壁,比85的还重,你想想看!哇!90公斤,你想想看!他说他以前都是..,法观你有看吗?法观,那封信,法观现在在回信,我没讲人家的名字,没差别,从彰化寄来的,我没讲人家的名字,没关系!他说他以前是宋楚瑜、马英九,赵宁、赵少康的影像,自从听了您的录音带以后,他们已经不复存在了,很严重!真的在造业,他想要我的相片,你看,是否要寄给他?想要师父的相片,待会儿拿到了,吻一整天就惨了,害我嘴角觉得怪怪的,那就麻烦了!当然这是开玩笑的,欣赏法师,有这个善根也是好的,不过,你为什么不欣赏自己的本性,师父有什么好看的,也是一个外在、一个躯壳而已,没有什么好看的,你的本性是最清净的,你要欣赏你的本性才对,世界上最美的就是我们一颗善良的心,慈悲喜舍的心,在座诸位!你这辈子若心善良,即使你这辈子没有往生极乐世界,你来世所感召的,会美得不得了,很漂亮,为什么?因为你的心美,感召来世,你一定会很美,无论男的、无论女的,一定会很美,因为,你生生世世修的都是正,正人君子,你的心美。
【甘露法之食。】
天食是甘露味,吃了之后会长生不老,不老长生,所以,甘露叫做不死药,不死之药,所以,甘露法之食,以甘露为食。
【解脱味为浆。】
无量的甘露充其体,八解脱的法浆滋润他的身体,所以,解脱味为浆,八解脱的法浆。
【净心以澡浴。】
清净心当作我们的洗澡水,净心以澡浴。
【戒品为涂香。】
净戒,持清净戒,会除掉我们的污秽,就像我们身上涂了香气一样。
【摧灭烦恼贼。】
我们的烦恼从哪里来?从我执、法执来,从无明来,我们一下子无法进入无生法忍,我们必须依照次序。
比如说你先持戒律,避免五欲六尘的烦恼,根器利的人,一下子就进入本性,善、恶、是、非都能安住。所以,我现在慢慢发现到,圣人的修持法跟凡夫的修持法是不一样,凡夫的修持法是重复的累积的意识状态,他一直怨东、怨西,要这个、要那个,他对于善很赞叹,对恶容不下,一丝一毫的是非都会引起他很大的冲击,这叫做凡夫的修持法,若以《维摩诘经》来讲,这是不二法门,是、非、善、恶自有因果,圣者在修行,他不管行住坐卧都是不二法门,善空,恶性本空,无所执着,他自己在行善,他不会讲自己在行善,他看到众生的恶,他也不会瞧不起他,在他的内心是容天、容地、容净、容垢,所以,是故空中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但是,众生的修行是垢净强烈,这个人很善良、很好,支持他,这个人很恶,伤害他、排斥他,这哪是佛法?若这样子,造恶的众生你怎么去救他?
所以说,过去,我一向的看法,我的修行,就是以前的修行,是一种分别心,强烈的对立,慢慢、慢慢发现到大乘菩萨道的精神,是非善恶、冤亲债主,慢慢以空性融和,融和,这样烦恼会很少,所以,不要以抗拒的心态来面临这个世间,不要用抗拒,你用抗拒,你没办法,对立,强烈的对立,烦恼不是外来的,烦恼还是自己的问题,所以,我常说:伤害我们的,他是佛,攻击我们、诽谤我们的,他是菩萨,我们是凡夫,我们应当接受这种果报,欢喜没有怨言,烦恼就起不来,你硬是要把伤害你的人,跟他敌对,变成你内心里面还是仇敌,并没有放下,也许人家讲得很对也不一定,我们是真的错了,所以,有时候是非对错很难断定,很难定夺,自有因果,用不着你去烦恼,自我烦恼,谁是谁非,这是一种多余的负担。
【勇健无能踰。】
踰就是超越,勇敢,没有一个人可以超越他,踰就是超越。
【降伏四种魔。】
降伏四种魔,以前我们都讲过了。
【胜旛建道场。】
旛就是讲经说法的时候,建旛,或是装饰时所用的旛,建道场;表示殊胜的意思,但是,我们的内心不建立的时候,再好的外面,道场、旛,也没什么用。
有一次,有一个法师,他剃度很多徒弟,但是,这个法师,后来他有苦衷,他要还俗,还俗时,他的徒弟就哭,哭泣,师父就对他开示,我所教给你们的法,都是正知正见,还俗是我个人的问题,你们不能受我的影响,为什么不必受我的影响,释迦牟尼佛教你们依法不依人,他不是教你们依人不依法,师父现在要还俗,我有我的看法,因为,我家里还有老母,经济上困难,他有他的苦衷,我把事情办完,我再来,所以,他的徒弟不能接受师父的还俗,因为,师父出家二、三十年,但是,在师父的观念里,他是无碍,他不是真的还俗,他是有苦衷,他把事情处理完,他再继续修行,所以,师父就对他开示,法本无生,法本无灭,你是求法而来,不是求师而来,你求法而来,法无来去、法无生灭,法无垢净,你的清净心拿出来,与师父还俗不还俗不关你的事,徒弟慢慢的平息,平息。
所以说,不把你内心清净心的道场拿起来,在相里面去对立、去执着,你永远不能成佛道,释迦牟尼佛成道以来,没有恨哪一个众生,没有恶哪一个比丘,或者是说他要报复什么,或哪个方向,佛陀没有,佛陀对做善的人鼓励,你做善事,佛陀对恶的人忍耐,慢慢感化他,慢慢感化,一天、二天,若是我们,我们哪有这种耐性,我们没有,所以,我们不能成道,我们一听到恶,快昏倒了,搞不清楚状况是什么,就是这种情形,永远不能成道,他找不到本性,为什么?他有起伏,你若现在告诉我恶、善,哪个是怎样大修行,哪个是怎样,我都安静,因为他跟我的生死没有关系,他的生死跟我无关,你到他眼前,赞叹那个人有多好、多好,我随喜,你若到我眼前,这个人多么坏,又怎样,我笑一笑,他多坏跟你的生死有什么关系,所以,法既然无起灭,我们就能够安住在当相即空,马上完成觉悟的本性,我现在的心情,不敢说像佛,至少我知道要在这地方下手,我若看徒弟对我有信心,我就说:你依法不依人,我若看到徒弟对我没信心,我就做最坏打算,一切法本来不生,一切法本来不灭,来去是众生相,来来去去是流动相,是求相不是求性,于相中,我内心里面有起伏,落入生灭法里面,一切随缘,这个就是法。
【虽知无起灭。示彼故有生。】
虽然知道一切法没有所谓的生灭,本来无起灭,没有所谓的生灭,但是,示现,让他看到有一个生。
譬如说【悉现诸国土。如日无不见。】
就像现于诸国土,就像太阳清清楚楚,没有看不到的地方。
【供养于十方。无量亿如来。诸佛及己身。无有分别想。】
供养于十方,无量亿的如来,无量亿当然是以数目,其实如来不能以数量观,方便,无量亿如来表示由众生成佛的已经是无量无边,诸佛以及自己的身,无有分别想,在座诸位!诸佛就是净善,以及自己的身,我们自己的身,是烦恼的根本,也就是说对诸佛的清净,以及自己的烦恼还放得下,其实就是空想,做空的观想,也就没有所谓的清净的佛,没有所谓污染的众生,垢净一如,没有分别想,无分别想。
【虽知诸佛国。及与众生空。】
虽然知道诸佛国土,以及众生是空性。
【而常修净土。教化于群生。】
常常修净土,这个净土在这里是指一切清净的国土,不是专指西方极乐世界,虽然知道诸佛国土跟众生是空性,但是,他所修的,心净则佛土净来教化众生。
【诸有众生类。形声及威仪。】
一切众生之类,一切的形;外表、声音跟威仪。
【无畏】就是四无畏,四无畏,十【力菩萨。一时能尽现。】
一时能够全都同时显现。
【觉知众魔事。而示随其行。】
了解一切着魔的事。
这个着魔,有的佛教徒也会起乩,上次,我有一次到四湖,一个佛教徒起乩,他说,因为他现观世音菩萨,他说他是观世音菩萨,起乩,我说:来!你是观世音菩萨,来!你诵《普门品》,你背《普门品》让我听看看!背啊!他说:我是观世音菩萨。我说:来!你背来让我听看看!后来又改成:我是释迦牟尼佛!我说:你是释迦牟尼佛!你念楞严咒让我听看看!你看书,看书念楞严咒让我听看看!你骗谁?我若讲到《楞严经》,我们后面会讲到《楞严经》,这些乩童就跳不起来,他就跳不起来,跳起来讲的与《楞严经》互相违背,《楞严经》讲怎样,除非你要入涅磐,讲得很清楚,《楞严经》说,除非你是菩萨要入涅磐,不然,都不可以起乩说你是菩萨再来,都不可以讲这句话,若是哪一个佛教徒,你说你起乩是什么再来,你先翻看看《楞严经》,你先看看《楞严经》怎么说,你才来跟我讲,到底哪一个人是正法,哪一个人是邪法,你是依经典讲的依法不依人,还是依人不依法,要先弄清楚,所以说,这很简单,他若说他是文殊师利菩萨再来,你就说:不然,你读《华严经》让我听看看,因为文殊师利是华严三圣,他若说他是普贤菩萨再来,你就对他说:《普贤行愿品》你背一次让我听看看,一下子就..,他就无言以对了,绝对讲不出。有一次,有一个,在雷音寺起乩,佛教徒哦!女的哦!她起乩,起乩说怎样,起乩说:师父!人家说你没修行,我说:噢!你是什么来的?她说:我是鬼。我说:你怎么会了解?她说:鬼什么事都知道。我说:你稍等一下,我就去拿支笔,手里写个字,我说:我手里写什么?她说:你写佛。我说:乱讲,什么都没有写。什么都没有写,我故意写个佛,她看到,我问:我写什么?她说:你写佛。空空洞洞的,骗谁?这招,对众生有用,对我没有用。所以说,经典听多,他不会被迷惑,他也不会相信乩童的话,起乩就胡乱讲,很简单的事,你先问:你是什么来的?很简单!他若说他是鬼来的,鬼有通,来!你写个字在手中,不然,你不要…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佛道品第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