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经文:【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生、灭为二。法本不生,今则无灭,得此无生法忍,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守菩萨曰:「我、我所为二。因有我故,便有我所;若无有我,则无我所,是为入不二法门。」

  不眴菩萨曰:「受、不受为二。若法不受,则不可得,以不可得,故无取、无舍,无作、无行,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顶菩萨曰:「垢、净为二。见垢实性,则无净相,顺于灭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宿菩萨曰:「是动、是念为二。不动则无念,无念则无分别,通达此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眼菩萨曰:「一相、无相为二。若知一相即是无相,亦不取无相,入于平等,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臂菩萨曰:「菩萨心、声闻心为二。观心相空如幻化者,无菩萨心、无声闻心,是为入不二法门。」

  弗沙菩萨曰:「善、不善为二。若不起善、不善,入无相际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菩萨曰:「罪、福为二。若达罪性,则与福无异,以金刚慧决了此相,无缚、无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师子意菩萨曰:「有漏、无漏为二。若得诸法等,则不起漏、不漏想,不著于相,亦不住无相,是为入不二法门。」

  净解菩萨曰:「有为、无为为二。若离一切数,则心如虚空,以清净慧无所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那罗延菩萨曰:「世间、出世间为二。世间性空,即是出世间,于其中不入、不出,不溢、不散,是为入不二法门。」

  善意菩萨曰:「生死、涅槃为二。若见生死性,则无生死,无缚、无解,不生、不灭,如是解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现见菩萨曰:「尽、不尽为二。法若究竟,尽若不尽皆是无尽相,无尽相即是空,空则无有尽、不尽相,如是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普守菩萨曰:「我、无我为二。我尚不可得,非我何可得,见我实性者,不复起二,是为入不二法门。」

  电天菩萨曰:「明、无明为二。无明实性即是明,明亦不可取,离一切数,于其中平等无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喜见菩萨曰:「色、色空为二,色即是空,非色灭空,色性自空;如是受想行识、识空为二,识即是空,非识灭空,识性自空。于其中而通达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明相菩萨曰:「四种异、空种异为二。四种性即是空种性,如前际、后际空故,中际亦空,若能如是知诸种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妙意菩萨曰:「眼、色为二,若知眼性,于色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如是耳声、鼻香、舌味、身触、意法为二,若知意性,于法不贪、不恚、不痴,是名寂灭。安住其中,是为入不二法门。」

  无尽意菩萨曰:「布施、回向一切智为二,布施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如是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回向一切智为二,智慧性即是回向一切智性。于其中入一相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深慧菩萨曰:「是空、是无相、是无作为二。空即无相,无相即无作;若空、无相、无作,则无心、意、识,于一解脱门即是三解脱门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寂根菩萨曰:「佛、法、众为二。佛即是法,法即是众,是三宝皆无为相,与虚空等;一切法亦尔。能随此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心无碍菩萨曰:「身、身灭为二。身即是身灭,所以者何?见身实相者,不起见身及见灭身,身与灭身无二无分别,于其中不惊不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上善菩萨曰:「身、口、意善为二。是三业皆无作相,身无作相即口无作相,口无作相即意无作相,是三业无作相,即一切法无作相。能如是随无作慧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福田菩萨曰:「福行、罪行、不动行为二。三行实性即是空,空则无福行、无罪行、无不动行,于此三行而不起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华严菩萨曰:「从我起二为二。见我实相者,不起二法;若不住二法,则无有识,无所识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德藏菩萨曰:「有所得相为二。若无所得,则无取舍,无取舍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月上菩萨曰:「闇与明为二。无闇、无明,则无有二。所以者何?如入灭受想定,无闇、无明;一切法相亦复如是。于其中平等入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宝印手菩萨曰:「乐涅槃、不乐世间为二。若不乐涅槃、不厌世间,则无有二。所以者何?若有缚,则有解;若本无缚,其谁求解?无缚、无解,则无乐厌,是为入不二法门。」

  珠顶王菩萨曰:「正道、邪道为二。住正道者则不分别是邪、是正,离此二者,是为入不二法门。」

  乐实菩萨曰:「实、不实为二。实见者尚不见实,何况非实?所以者何?非肉眼所见,慧眼乃能见,而此慧眼,无见、无不见,是为入不二法门。」

  如是诸菩萨各各说已,问文殊师利:「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

  文殊师利曰:「如我意者,于一切法,无言、无说,无示、无识,离诸问答,是为入不二法门。」

  于是文殊师利问维摩诘:「我等各自说已,仁者当说,何等是菩萨入不二法门?」时维摩诘默然无言。

  文殊师利叹曰:「善哉!善哉!乃至无有文字语言,是真入不二法门。」

  说是入不二法门品时,于此众中,五千菩萨皆入不二法门,得无生法忍。】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

  这品是《维摩诘经》的精华,什么叫做入不二法门?就是说我们这个世界,一切都是相对法,都是事相的对立,但是,以法界角度来讲,叫做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绝对,它不是对立、不是相对的世界,这叫做不二,也就是说以法界的角度来观察这世界一切都没有对待,入不二法门就是说虽然一切都是相对待,但是,当下就入不对待的世界,所以说,待而无待,无待而待,就是说无对待当下就是对待,对待当下就是无对待的世界,这叫做入不二法门。这世间所有一切都叫做法,一切圣人通达之处叫做门,也就是说世间一切法通往圣人之道叫做入不二法门,若要用不二法门,用直接又简单的道理,就是说有为法亦无碍,无为法也无碍,他贫穷,他也无碍,他富裕,他也无碍,他看到众生做善,他也无碍,他看到众生造恶,他也无碍,所以,不二就是可以包容、可以释怀,不执着、没有对立,所以,入不二法门就是容天容地、容贫容富、容善容恶、能净能秽,一切解脱自在无碍,有为、无为统统圆融,不二就是没有对立。

  【尔时维摩诘谓众菩萨言。诸仁者。云何菩萨入不二法门。各随所乐说之。】

  就是说在座众菩萨!一个个起来报告,你们如何入不二法门,若悟到本性当然是一,但是,就事相来讲是个个不相同,所以,是一,所以为众说之由,入道都是不二,归元无二路,方便有多门,现在一个个菩萨起来讲时,可说入不二法门有非常之多的方法,不是只有一个,每尊菩萨悟到的都不同,

  【会中有菩萨名法自在说言。诸仁者。】

  诸仁者就是尊重会中一切菩萨。比如说徒弟写信给师父,他就写:恩师慈座!师父写信给徒弟,就:某某贤者,某某贤者或者是某某仁者,做师父的人写给徒弟,称徒弟称仁者,有慈悲心的人,或者是贤者都可以,

  诸仁者,【生灭为二。】

  就世间人来讲,生;有个产生的东西,有一个开始,有一个灭,消失叫做灭,这是二,生跟灭为二就是不同,但是,菩萨悟道,悟到什么?

  【法本不生.】

  为什么说法本不生?

  诸法因缘生,当下就是空性,只是一个五蕴:色受想行识,外表是地水火风在变化而已,内四大,外四大,因缘业报在打转而已,没有实体。

  你说它是生,实在是虚妄的生,既然它是虚妄的生,其实是无生,你既然起心动念,自己变出一个世界,自己起心动念产生错觉,自己一直执着。

  所以,本来一切的法相,就是体相一如,没有这种东西,真实相就是完成了如如不动觉悟的本体。

  但是,我们强迫自己,因为我们有惯性意识;习气,异熟的习气、等流的习气,变成我们不得不分别,不得不强迫自己走向业障的那一端,没有办法!被强迫,因此,我们,虽然说生,其实是无生,但是,若讲实在是无生,人家会讲:奇怪!这世间明明就有来来去去。不是。它是说:生的本身,你透视它的时候,实在是短暂,而且不实在的,既然是虚妄的,就不能讲它是生,只是凑合一下,你说生的前一秒是什么?是生,生的前一秒又是什么?有无穷的过患,你说这一秒灭,灭了以后,另外一秒又跑出来,这一秒,第二秒对第一秒来讲,它也是灭,所以说,我们从第一秒来讲,第一秒对前一秒来讲,第一秒是所谓的生,第一秒对第二秒来讲,它又是灭,生本身又是灭,灭了又生,生了又灭,就是虚妄、假设的名词,所以,生者无生,不是否认生的存在性,不是说开悟者看到这世间都是如如不动,都动弹不得,不是,开悟者是将这一分意识转成本性,他只有一分,但是,千百万亿众生无明的共业,还是继续支持这世间的生灭,所以说,虽然这一分转过来,完成了觉悟,但并不代表把所有世间的生灭都转成不动,这个不能误会,比如说,我今天,假设说我大彻大悟,这个大彻大悟只占有,千百万众生之一,才一分而已,虽然转得过来,但是,众生的无明,无量无边的众生仍被束缚住,所以,他看这个世界,还是一样的生生灭灭,还是一样不清净、痛苦、烦恼,但是,只有我这分清净,就算这分清净,但是转不了..,转不了所有无量无边众生的意识状态,没办法!我们的世间从哪里来?从业感来,这个业感就是众生共同的无明,所以,因为宿世所造的业不同,人所看的世间跟畜生所看的世间,业报又不同,又不同,因此,开悟的圣者,或是佛祖的心境,不是我今天开悟、大彻大悟,我就有办法把所有生灭法的众生的心,把它转成不生灭,不可能!你这分是…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入不二法门品第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