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P5

  ..续本文上一页,什么叫做真正的福?无相是真正的福。

  所以说,当于一切众生心行中求,就解决了,在座诸位!师父已经尽心尽力,劝告你们了。

  【又仁所问何无侍者.】

  仁就是指文殊师利菩萨,就是文殊师利菩萨你所问的。为什么你旁边没有侍者?

  【一切众魔及诸外道皆吾侍也。】

  哇!这境界太高了,非常之高,很惊人!一切众魔、外道都是他的侍者。

  我们若将外道当做敌人,就不对了,你看看!他证悟到法身,本来的面目实相,一切相对他都无碍,所以,魔就是他的侍者。

  【所以者何。】为什么?【众魔者乐生死。菩萨于生死而不舍。外道者乐诸见。菩萨于诸见而不动。】

  为什么于诸见而不动?不见有异相,因为,实相没有这些。所以者何,众魔者乐生死,因为他都在五欲六尘中享受,不能自拔,他那种乐,太快乐,所以没办法,不能自拔,所以,他都在六道轮回里,不能解脱。菩萨于生死而不舍,他观一切众生都是他的孩子,他要来救,所以在生死六道轮回当中,他不舍众生的生死。

  什么叫做外道?心外求法,下面说乐诸见,这个乐不能解释作快乐,这个乐要解释作强烈地执着自己的看法,叫做外道。乐诸见就是说,欢喜执着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不听信正法,这叫做外道。但是菩萨于诸见而不动,因为一切见都是我们心中的东西,法身大士,生死跟涅磐都一样,所以不舍,邪见跟正见都一样,都是不动。所以,魔就变成他的侍者。

  【文殊师利言。居士所疾.为何等相。】

  文殊师利问:你到底是什么病?是什么相?

  【维摩诘言。我病无形.】无形的病,你曾听过吗?【不可见。】看不到,他的病看不到。

  【又问。此病身合耶.心合耶。】 

  这个病是跟身体所起的病,还是跟心所合的病?因为,前面听说他生病,又说不可见,心病是无形相,所以不可见。身体的病是微细,所以不可见,因此产生怀疑,病一定是身、心所产生的,所以,就问是跟身还是跟心所起的病。

  【答曰。非身合.身相离故。】

  为什么?身是一切幻化的,所以,身也不是一个真正的身体。

  所以,我们今天若对身体的肉身,若没学过佛的,就没话讲,若学过佛的人,我们的身体要照顾健康,随便打扮一下,简单洗一洗,顾得美美又可爱就可以,不用整天为了貌相、身体而烦恼,买鞋子或是买衣服而烦恼,身体是假相。我听说,听说化妆一次,浓妆,有时候要一个多小时,或是挽脸,牙齿咬着绳子,以前曾看过挽脸,挽了又挽,没办法,挽脸,擦粉,二十三日挽脸,二十四日是送神,很多事情,为了这个色身很麻烦。既然知道这色身是假的,随便啦!那天看黄莺莺,电视播的,眼睛没有双眼皮,去割,割下去,不太自然,单眼皮也有单眼皮的好处,别人双眼皮比较多,我们单眼皮是稀有动物,不须再去割,我们是单眼皮,没关系,也是很美,不要瞇瞇眼就好,有的鼻子,鼻子不要长得让雨淋得到(塌塌鼻)就好,雨淋不到,随便,有的人去割鼻子,割得很肿。所以,说真的,长得丑,以世间人来讲是悲哀,若有学佛就不会,他就知道,身是离开一切相,这不是我们真正的色身,幻化的、五阴皆空的,这样就不会为了貌相、身体一直在那里忙碌,人有智慧跟没有智慧,天地之别。比如说,马可仕的夫人伊美黛,伊美黛的鞋子有三千多双左右,她若一天穿一双,要穿十年才穿得完, ten year 后面再加s, ten years ,你想想看!你看人的欲望很惊人,至于我,你看我那双鞋子,今天穿那双,明天下雨也穿那双,你家有死人也穿那双,结婚也穿那双,到素食馆吃饭也穿那双,一大早睁开眼睛也穿那双,我才不管那双鞋子能不能穿,到底谁比较快乐?伊美黛到今天来讲,谁比较美?她又不比我美。

  说真的,我告诉你!人的心若有大智慧,再怎么看都是可爱的人,生有大智身心,内心有大智慧的人,随手一拈,统统是本,统统是无量的财富,对不对?躯壳只是暂时性的,身相离故。

  【亦非心合.心如幻故。】

  当然不与心合。

  文殊菩萨【又问地大水大火大】人家骂你:你在火大吗?不,这是佛教的名词,火大,【风大.于此四大何大之病。】我们的色身是四大所组成,我们一个一个观照,四大是从哪一大而产生病。

  【答曰。是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水火风大.亦复如是。】

  因为四大的本性,本来没什么痛苦与不痛苦,但是因为众缘和合,相克,增加、减少,比如说我们的风大,风大就是感冒、咳嗽、打喷嚏、过敏;地水火风的火若很大,就会口干舌燥;人若水大就水肿,就水肿、眼袋;地大的病就骨折,头颅,所以,到底是哪一种在生病,意思是四大调得不好而生病,幻离之身。所以说,产生的病就是这样,意思是说病本来无自性,说无病又四大假合而有,若说有病,四大分析起来又全都没有。

  【而众生病从四大起。以其有病.是故我病。】

  意思是说四大本性本空,病本来也没有。但是,因为众生执着假相变成有,所以,因为四大而起,虚设有这个病,所以,你若推根本,推到究竟,我们了解四大无实,我们若要看它的形,实在没有真正的病。

  【尔时文殊师利问维摩诘言。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

  慰喻就是安慰,这个喻表示劝,劝告,好好地安慰、好好地劝告他,叫他放下身心,因为凡夫的病一定会给我们烦恼、不安,产生病苦,我们要用法安慰他。

  所以说,菩萨应云何慰喻有疾菩萨,要如何安慰,要如何譬喻、劝告呢?

  【维摩诘言。说身无常.不说厌离于身。】

  这很重要,要告诉他,我们的色身无常,但是不可以说我们讨厌色身而要自杀。注意!因为怕你轻生,不可说厌离这个色身,这个色身是无常,我要自杀,那就麻烦大了,不说厌离于身就是怕你断灭,怕你自我想不开,以为舍身就是得到常的本性,错了。

  所以,世间有三种法,世间法、出世间法,观无常而厌恶我们的色身,这是声闻法;执着我们的色身而不观无常法,这是凡夫;厌离色身是声闻法,认为世间痛苦,世间人连无常、痛苦的身体都不觉悟,是凡夫。

  每个人都执着这个色身,每个人若不执着这个色身,那百货公司准备关门了,大统、大立若要卖佛教徒,稳死的,我不骗你!看你多会买,他知道这世间是假的,佛教徒到大统、大立要买什么,最多买两件衣服就穿好几年了,所以,若是凡夫他才会执着这种东西,若学佛的人有限,买个基本上须要的,再来就不须要了。

  观无常而不厌恶色身,这是菩萨法,所以,为病者说菩萨法。

  【说身有苦.不说乐于涅磐。】

  意思是说我们色身有苦,但是若要行菩萨道,不可以一下子就失去菩提心。我要入不生不灭的涅磐,失去菩提心,那众生谁要救?大家都要进入涅磐,不示现生死、六道轮回,那谁要救众生?

  所以,我们这里的在座诸位,坐着的,有菩萨示现,我不骗你!我们这里,不是我,是你们,我们这里,有男众菩萨,也有女众菩萨,因为我怕讲到那些菩萨,所以,将你们每个人当作佛母看待,女的叫做佛母,你们很不简单,菩萨!

  【说身无我.而说教导众生。】

  这色身是无我,所以而说教化众生,

  【说身空寂.不说毕竟寂灭。】

  这个色身当体就是不生不灭。毕竟寂灭就是不依体起用,不想度众生,这都不是菩萨应该有的行为。虽然身是当下空寂,但有妙用现前,不然,众生怎么办?所以,菩萨都是以众生的想法为考虑。

  【说悔先罪.而不说入于过去。】

  意思是说教一切有病的菩萨,我们要好好求忏悔。大家都会犯过失,犯错误,过去的错,忏悔就好,不须耿耿于怀。

  但是,而不说入于过去,入于过去就是罪性是永远不变,这个罪,从今天到过去,统统不变叫做入于过去,从过去到现在,统统有罪叫做入于过去。入就是达,从过去到现在都没有灭,因为罪性是本空,意思是说你不可以告诉他罪性有长住性,罪性本空,它没有永恒性,你只要悟道,你虽然造过业,犯过戒律,但是,你要对他开示:罪性本来是空,你不要让他耿耿于怀,我们忏悔就好,但是,不要回想过去,让罪过一直持续到今天,一直压抑着我们。我们要对他开示:罪性本空,你不要把过去的罪过,再搬到今天来负担,今天的负担痛苦,一直到未来,这样不会解脱。这句话就是这意思。

  意思是说过去若有犯过戒律的人,包括根本大戒,一切不善的恶业,没关系!我们求忏悔就好,但是,而不能说入于过去,就是说不能说它是永恒性的、不变的,这样犯戒的人、犯恶的人没有机会忏悔,这样不可以,知道吗?而不说入于过去,就是说不要讲他从过去到现在一直都是罪过,不须要,你只要一念觉悟,回光返照忏悔就好,这句话就是这意思,忏悔就好,好好忏悔就好。

  【以己之疾.愍于彼疾。】

  以自己的生病,怜愍于别人的生病。这就是将自己的立场,设施在对方的立场,是很有慈悲心的人,这是很有慈悲心的人。

  【当识宿世无数劫苦。当念饶益一切众生。】

  现在有病苦,我们要先了解宿世有无量无边的痛苦,我们才一点点,为了众生忙碌而痛苦,这算什么?

  所以,我若在讲经,若在病苦,病得很严重时,我内心就这么想:人家从那么远来,我今天忍耐一下,爬起来,人家从那么远来,你跟人家讲要讲经,你突然停课,这样不好。我今天的病苦,我生生世世一定有下过地狱,稍微痛苦一下,能够满众生听经闻法的法喜,何乐不为?稍微痛苦一下就:啊!我头痛,我怎样了,就想休息,我不曾,我这个人是很勇敢的人,我是勇敢的男性,小孩子牙牙学语,讲话不清楚。昨天,一队游览车来,问我,我说:有没有问题?后面一个举手问,讲一句诗句,也不知在讲什么,“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我说:你是在讲中文还是英语,我怎么没有一句听得懂,我说:前面那位帮我翻译一下,真糟糕!大舌病,真糟糕!我不是讥笑他,是说他讲话不知在讲什么,我告诉他写单子上来,…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文殊师利问疾品第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