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佛国品第一▪P12

  ..续本文上一页很小的佛土。

  【随所调伏众, 生而取佛土.】

  就是说随所调伏众生的深浅来取佛土的好跟坏。

  像我们是刚强难化的众生,释迦牟尼佛特别慈悲,所以,我们要感恩我们的教主,十方诸佛、诸菩萨,没什么人喜欢来这里,在《悲华经》里这么讲,十方诸佛、诸菩萨,都不喜欢我们这个环境,因为我们这个环境很坏、很恶毒,污秽心、不象样心、肮脏心、瞋恨心、妒嫉心,所以,问起来没人愿意来,所以,你若看《宝积经》,讲释迦牟尼佛因地修行,《悲华经》,你就知道我们的佛祖,释迦牟尼佛有多慈悲,别人不敢来,佛说:我来!我来!我告诉你!我若到极乐世界,我也不敢来,吓死!我也不敢来,但是,不来又不能去,所以,不得已就来了,不然,这个娑婆世界,说真的,拜托我来,我也会烦恼,没办法!我不是愿力来的,我是业力来的,我自己也作恶多端,所以,我不来也不行,说真的,若到极乐世界,阿弥陀佛说:派慧律法师到娑婆世界度众生。噢!No,I can not!(英语)我不敢去,娑婆世界的女人不好惹,硬是要让你死。

  所以说,除了释迦牟尼佛的愿力,《悲华经》说没人敢来,佛说:我来!所以,诸佛菩萨都赞叹释迦牟尼佛,在五浊恶世里可以成道,只有释迦牟尼佛敢来,弥勒佛也不敢来,弥勒佛,不是当来下生就是弥勒尊佛,不是!

  弥勒佛要等到人活到八万岁时,他才要来出世,八万岁,在人寿八万岁的时候,他才要来出世,那时候女人活到五百岁才结婚,身高是释迦牟尼佛的十六倍,刚好十六丈,释迦牟尼佛是丈六,到弥勒佛降世时,人刚好十六丈,个子最小的是十六丈,你想想看!弥勒佛降生,个子最小的就十六丈,释迦牟尼佛的袈裟脱下来,刚好遮住弥勒佛双手,袈裟挂着刚好挂这样而已。

  所以,弥勒佛聪明,他排第五,释迦牟尼佛排第四,在这劫里,他排第四尊佛,弥勒佛聪明,他到人寿八万岁才要来,到那时候,经典记载,土地全部五谷丰收,包括树木、农作物,全都是自然长,他所到之处,人民都行十善业,就是弥勒佛降世时,全国都在行善,我们全国都在做坏事,哪一个在做善事?全国都在造恶,哪一个在做善事?那时候,经典讲,讲弥勒佛降生时,人若拉屎,大便拉出来,地上自动裂开,裂开后再自动合起来,土地清净如初,全世界都自动化,不必耕种就有得吃,全国人民都行善,做善事、不仇视、没有妒嫉。所以,他不在释迦牟尼佛这时代出世。

  释迦牟尼佛太了不起,我们的教主,他就来,他先来,他发愿在人寿一百岁时先来受苦,《悲华经》讲的,看得会掉眼泪、会感动,一尊佛,他本身能了脱生死,却甘愿来此受苦,就是想度众生,示现,他甘愿跟这里的众生受苦。

  所以,不是众生的问题,不是诸佛菩萨的问题,是众生心的问题。所以,我们这个地方都是刚强难化的众生,因为,经典有讲,我们的心因为分别、刚强难化,所以,所遇到的都是硬的,都不会柔软;若到极乐世界,往生到极乐世界的人,心地很善良、很柔软,所以,极乐世界无障无碍,你若遇到墙壁,你直接走过去没关系,直接走过去就好,因为都是柔软的东西,为什么?因为极乐世界众生的心,完全清净,他不分别、也不执着,也不计较、没有恨、没有嫉妒,完全没有,全部清净,清净所显现的就是柔软心,清净的东西;娑婆世界就是高低、瞧不起人,瞧不起人就高山峻岭、深壑、黑谷,心有高、下,所以,天地有高、低,心有清净、肮脏,所以,我们所面对的事物就是有肮脏的东西。

   所以,这是业所感,随所调伏众生而取佛土。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而取佛土.】

  众生有时候看到清净的国土,他就去进修。但是,众生各有不同,要看到凄惨、秽污之处,他才会精进。

  所以,有的人要清净,有的人要比较痛苦才会觉悟,所以,我们学佛的因缘也不同,随诸众生;都是因为众生,所以,众生应以何国入佛智慧:何国意思是说因清净国,还是秽国才能入佛的智慧,应该是以佛的净土让他能够精进修行,而进入佛的智慧,或者是以肮脏、污秽而激发起他的道心,而进入佛国的智慧,而进入佛的智慧,这是因人而异,而取佛土;而成就佛土,佛国的净土。

  【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

  何国表示清净或污秽,有时候他在清净才能修行,有时候在污秽才能修行,而成就将来的佛土,而取佛土就是而能够成就将来的佛土,随诸众生应以何国【起菩萨根而取佛土。】

  为了要入佛的智慧,所以他要修无生的法忍。现在要讲菩萨的根,菩萨的根叫做菩提心,什么是菩萨的根?就是菩提心。

  所以,随诸众生应以何国,有的是清净能发菩提心,有的是污秽能发菩提心,起菩萨的根。菩萨若不发菩提心,就完全没有根。

  所以,我告诉诸位!在座诸位!我们学佛要发菩提心,什么叫做菩提心?知道佛道是必经的路线,一定要走这条路,永远不受人家影响,一直到临命终,一直到成佛道,永远不受人家的是、非、善、恶、大、小、贫、富、病苦,包括你今天所有不如意的事,完全不受他的影响,发菩提心就是清净,绝对永恒不改变,这才是真正菩萨的根。

  我们平时没办法,来,都结个善缘,听说打八关斋戒不错,就来受戒,打一打、打一打,稍微有善根,回去两三个月,久了没来,又忘记了。所以,人在进步都是这样,咻!很快!听到佛法很快,若掉下来也同样如此,很快!像溜滑梯般,这根本没有菩萨根。若发菩萨的

  根,他怎么会受到人家的影响?他内心充满智慧,根本不可能影响他,他知道成佛道一定要走,清净的极乐世界决定要往生,跟他讲到死,他也是要往生。

  【所以者何。菩萨取于净国.皆为饶益诸众生故。】

  这句话要注意听!意思是说菩萨为什么要建立清净的国土,全都是因为宽恕而要利益众生的原因。

  因此,诸佛菩萨都无所谓,都是为了要饶益众生,饶益,饶就是宽恕,益就是利益,饶益众生就是要利益众生,菩萨之所以要建立清净的国土,意思就是要饶益,因为,法身是不定,他不用取清净跟秽国土,都是为了众生,不然,我们今天行菩萨道,若为了自己叫做自私自利,菩萨所做的都是为众生,不为他个人。

  【譬如有人.欲于空地造立宫室.随意无碍。若于虚空.终不能成。菩萨如是.为成就众生故.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

  譬如有人,想在空地造立宫室,像我们的一片空地,像我们的内门乡,买四十二甲地,现在都涨价,一甲地涨到一千万,现在赚到了,若有人要买再告诉我,我那块地买下来,刚好四亿二千万,眼睛马上翻白眼。欲于空地造立宫室,所以,若有清净的空地,他就能建立宫室,他就能随意无碍,就能建立。

  若在虚空,虚空没根据,虚空终不能成,虚空怎么盖房子,虚空不能盖房子,意思是说净土是从众生来,譬如宫一定要从地起,若没地就不能盖,意思是说没众生就没佛土,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这样,你要成就众生,你才能建立清净的国土,简单讲就是这样,菩萨如是,为了成就众生故,所以,要建立清净的佛国。所以,愿取佛国。

  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不是凭空而取的,要用真正的发菩提心而来的,这句话意思就是这样。非于空也,非于空不能解释成,非在空地,不是这个意思,不是凭空虚构而来的,

  一定要利益众生。

  菩萨如是,为了成就众生故,所以,愿取佛国。愿取佛国者,非于空也。并不是凭空

  而来的,一定要发菩提心,跟诸位菩萨一样,互相勉励,在座诸位!我们学佛也是要发菩提心。

  【宝积当知。】我们要知道。下面很重要。

  【直心是菩萨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不谄就是直心,直心的【众生来生其国。】宝积当知,直心是菩萨的净土,要注意!这直心是举其中的冰山一角,后面还列出很多。

  【深心是菩萨净土。】

  菩提心是菩萨的净土,布施是菩萨的净土,四无量心是菩萨的净土,四摄法是菩萨的净土,方便智慧是菩萨的净土,三十七道品是菩萨的净土,回向心是菩萨的净土。

  你稍微想想看!第一个举出直心是菩萨的净土。菩萨成佛时,不谄的众生来生其国,菩萨若成道时,不谄就是直心,什么叫做直心?在旁边写个:直心乃是万行之本。天地、修行、一切万物都以直心,直心就是不妄语、不虚诳,一就是一,二就是二,直心就是不虚伪,直心就是本来的面目,直心就是本来,就是我们的佛性。所以,直心就不歪曲、不扭曲、不错觉,他就是直接通入到佛的清净心,直心就是不歪曲,不歪曲就不谄,不谄就是不会拍马屁,

  是非善恶清清楚楚。

  所以,直心是菩萨的净土,所以,直心就是万行之本,第一个要修行,第一就是不能说谎,简单讲就是这样,为什么?说谎盖住我们的清净心,我们不直心,我们今天学佛的人,一天到晚说谎、骗人,等于一颗清净心被谎言遮住,直心就是将虚伪的面具拿下来,通达我们清净的本性,所以,学佛的人讲谎话是很可耻的,很羞耻的事,所以,学佛的人直心,菩萨的净土,对就对,不对就不对,你的发心是什么。

  直心不是整天跟人相骂,人家若问:你怎么这样?我这个人很直心。那不叫做直心,那叫做疯狂心crazy(英语),疯狂,我们对人大声叫做直心,骂人叫做直心,无知,把无知骄傲的气息当作自己的直心,那不是,那是伤人的心,不叫做直心,那叫做无知。

  所以,菩萨若成佛时,不谄众生来生其国,要深心学佛,深心若不具足,学佛绝对失败,深心,注意听!信,深信到极点不可动摇叫做深心。

  你学佛若具足这颗心,天地万物,成佛如在握,胜券在握,深心就是说你学佛永远不受到动摇,不受到贫富动摇,不受到是跟非的动摇,不受到任何人的影响,不受到任何环境,甚至你病苦病得快死了,或是家人发生车祸,我从来不对佛道退失一点信心,这不得了,如此成佛胜券在握,绝对成佛。比如说你要到文殊…

《维摩诘所说经要解 佛国品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