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页。下定决心!每天都接到电话:慧律法师啊!第六套出来了吗?还没有啦!吵死了!慧律法师啊!第七套出来了没?还没有啦,正在打字!第八套出来了没?一直吵一直吵,快发疯了,真的!真的!现在速度出快一点,让他来不及看,太小看我了!(笑)现在真的在赶功课了。也教育这些徒弟,结夏安居嘛,来我这里依止,要回去的时候,至少有一个正知正见:喔!原来这个楞严大法这么好!对不对?
所以今年的结夏安居的比丘、居士是真有福报!还有那二个居士,既然有心来发心出家,千万就不要退道心。以前三个大学生来,我看每天每天的,也没有用啊,到最后也是回去;当然,没有说一定怎样啦。很不容易来这里跟着这个僧团,要下定决心走这一条路;如果是尘缘未了,那就是非回去不行了!对不对?没办法,因为家里人怎么样,没有处理好,或者是你的婚姻、感情、债务。对不对?有一个男众,来这里要出家,在楼下碰到师父,我说:你来做什么?他说:师父!我很想来出家。然后讲了一句,哇!你吓一跳的话:不过我希望师父喔,我那个刷卡卡债先帮我付一下!我说:是多少啦?他说:三十万!什么?三十万?你说多少啊?三十万!(师父咬牙切齿貌)听了之后真是咬牙切齿的:三十万!三十万可以买多少块豆腐你知道吗?竟然有这种人啦,说叫我先帮他付卡债三十万,然后才要跟我出家,不必不必,吓都吓死了,那可能还帮你付三十万?说不定你帮他付三十万后,他接着又跑出一笔三百万来,阿弥陀佛!连观世音菩萨都请出来!(笑)
2009.07.04
609页,倒数第三行,【卯三 结喻推失】
【譬如琴、瑟、箜、篌、琵琶,虽有妙音,若无妙指,终不能发。】
这个比喻得非常好,有这些乐器,你没有妙指,没有办法弹出美好的这个音乐、悦耳动听的音乐。我们虽然有佛性,但是,没有佛陀来示现人间,我们仍然没有办法开发自己的佛性。
底下,【此举喻。琴者禁也,谓禁制邪淫,以归雅正。长三尺六寸,】这个是表法的,【以象】当然就是表三百六十天,【三百六十日,徽用十二,】也是表法的。【以象十二律,古止五弦,】古时候只有五根弦。【以明五音。所以帝舜弹五弦之琴,歌】就是歌诵。【南风之章,】这个南风就是古诗歌名之一,旧传是虞舜所作,【后文王、武王各加一弦,以合君臣之德,今之所用七弦是也。瑟者萧瑟,谓其声箫箫然而清也,弦有二十五,古诗云:“二十五弦弹夜月”即此也。箜篌十四弦,乃师延所作,】师延是殷纣王那个时候的乐官,就是纣王的乐官。这个师延所作,与纣王为靡靡之乐。及武王伐纣的时候,这个师延就东走,往外跑了,一直到濮水而自杀,就是自投水自杀。说:乃师延所作,【声自空出。】这个声音是从。。。它留有空间,所以,这个箜篌的造型它留有空间,乐器从这个空间会跑出来——声自空出。【琵琶四弦,用手前推为琵,】有的是这样子,(师父右手拟从里向外抚琴貌)你看这个古乐器就这样子,有的是这样子,(师父右手拟从外向里抚琴貌)有的是往前推,有的是拉回来的。这个乐器我们不是专业、专门的,不过看电视上是这样子的。用手前推的为琵,【后却为琶,取作时运指为名。此四种皆丝属之乐,】丝线所做的。【喻凡夫、外道、声闻、缘觉,各有一心三藏妙体。体中具足妙用,喻乐器虽具妙音;若无妙指善弹,终不能发音,】这个比喻得很好,我们如果没有佛陀来示现,我们这个妙智跟妙理都没有办法达到,虽然是本有;但是没有人启发我们,还是没办法的!因此外在的因缘,来引发内在的智慧是很重要的。【喻凡、小本有藏心,虽具妙用,若无妙智契理,妙用亦终不发矣。】
610页,中间的经文:【汝与众生,亦复如是。宝觉真心,各各圆满,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汝暂举心,尘劳先起。】
这个是指佛的心跟众生的心,大悟、究竟悟,跟没有究竟悟就差很多!佛陀讲,说:你跟众生也是这样子,这个宝觉的真心,其实是各各圆满,如果说佛的话就不一样了,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海印,它这个重点就是同时印现,海印三昧就是一真法界,就是华严的思想,海印三昧论。其实这个海印,就是我们所讲的如来藏性,一时印现所有的根尘识。所以这个海印发光,这重点是说佛陀大用现前,佛的心性大用现前;但是众生,或者是没有悟到究竟的二乘人,就不一样了。汝暂举心,尘劳先起,你只要一动念,这烦恼就起来。所以我们众生那个执着是非常可怕的,你不要执理废事,就说:我本来就是佛,不用修行!你错了!就等于说:我可以念到博士啊!可惜你现在小学都还没毕业。是啊!你可以念到博士啊,可是你现在是不是博士?不是啊,不是博士就要继续念。是啊,你的本性是佛,没有错;但是你现在是不是佛?不是,不是就要继续修行,就这么简单!所以说:修行人最可怕的就是讲大话,讲大话的意思就是说:把佛的境界拿来自己讲,认为自己很行,在告诉别人佛法的时候,看来好像是他自己悟的,其实不是,都不引用这些佛、祖师大德的话,每次都是你要怎样你要怎样,自己又不能怎样!为什么?因为都没有讲说他是引用哪一个佛或者是祖师大德的话,每次用佛的话在教训别人,自己也做不到,自己也没有大悟。所以,当我们在讲话的时候,我们为了不落入人家把柄,有时候我们要常常语带根据:“我听六祖这么说。”但是你不要自己创造,跑出一个非六祖,冒用六祖就很惨了!六祖就明明没有这样讲啊!对不对?这个也很惨!要引用六祖的,结果讲出来又不是六祖的,那你算是哪一祖啊?所以说:为了怕落入人家的把柄,讲话最好有一点依据。对不对?说:“广钦老和尚说:”喔!是老和尚说的,不是我说的。这样烦恼会少一点,不要自居圣位,自己没有那种功夫,讲起来像圣人一样,这样就会很麻烦,后遗症会很大!
底下,【此法合。首句指凡、外二乘,亦复如前所喻者是也。宝觉真心:即如来藏心,此心性觉妙明,如同摩尼宝珠,其体本妙,其用本明,体用圆融,即体即用,是谓真心。凡外二乘,各各圆满具足三如来藏心,若有妙智,必发妙用。】
【如我按指,海印发光:】我们的心性没有光,我们的心性都是烦恼、都是尘劳,能够不计较、不比较,已经很不错了!【此佛以己为例,佛有妙智,证妙心之体,称体起用,故按指之时,海印三昧,便即发光。此是有妙指,即发妙音,喻中略而未备。海印三昧,乃佛心三昧,《华严贤首品》云:“众生形像各不同,行业音声亦无量,如是一切皆能现,海印三昧威神力。”是知定心澄湛,应物而形,犹如海水澄湛,万象皆印,故以名焉。】所以你想要大用,必需要有清净心,要了悟佛的那一颗心。了悟佛的那一颗心,是活着的时候了悟,这一句话可是非常重要:活着的时候了悟。
诸位!我们一定要很清楚,佛教是为活着的人而设立的,佛教不是死人的宗教,不能弄错方向。佛教是活着,让你活得更有意义跟解脱,不是寄托在一个未来不可知的死亡,千万不要误会佛教,佛教是非常非常积极的宗教,是解决众生不可能解决的事情;是解决所有的世间科学家、物理学家、哲学家、艺术学家、音乐学家所不能解决的生死问题,包括儒家、道家都没有办法解决,唯有佛教!所以,佛教要解决这个生死的问题,这是佛教最现实的层面。因此佛教是为活人而设置的一种解脱的宗教;说宗教也是很勉强,“宗”是立一个教主,大家都信仰他,叫做宗教;佛教讲的是人人平等,所以我们称为:本师释迦牟尼佛,意思:本师就是我们的老师,现在我们是学生,将来有一天,我们也能成为老师。所以,佛教是站在平等的角度,所以佛教不是宗教;也不是哲学,哲学是形而上的东西,它无可印证,各人讲各人的。像人生哲学,每一个人讲的哲学完全不一样,柏拉图有柏拉图的哲学;孔子有孔子的生命哲学;诸子百家,各自有诸子百家的思想哲学。佛法不是这样,佛法是有证量的信、解、行、证,按照一步一脚印,慢慢的就可以印证的。因此,误会了佛教,正因为我们做得不够。所以,在火葬场、在诵经团,都看到一些法师;这个法事,佛事本身不是坏事;但是,如果我们没有把正法宏传开来,很多人就认为佛教是死人的宗教:你们每天忙的就是死人,只要有亡者,就一定看到出家人。所以,出家人跟死亡的亡者,是连在一起的观照、观想。说来惭愧,最主要是我们没有推广佛陀的正法,让一切众生产生扭曲跟误解。
再来要讲到一个:正因为出家人的素质,素质,这个是非常难以论断的东西。所谓素质就是所谓基本盘,教育,教育的问题。再来,佛法里面又无关于文字,所以你看六祖也不认识字、广钦老和尚也不认识字,你看,人家也是成就这么伟大的成就,一代的祖师,而且是见性的圣人,称为东方如来。所以这个问题就出来了,好!这个基本盘的教育没有了,可是又没有几个像六祖跟广钦老和尚这种苦修,这样子洁身自爱的做模范让我们看。所以现在就是:你只要现僧相,大家懂佛法就尊敬你三分,也不敢说什么,就任其这一些很糟糕的就一直破坏。你一常常接触到这个世间人、这个丧家,第一个就一定要讲到钱;第二个,你的习气没有办法断除,没有办法断除,常常接触俗家,你自己被感染了,变成世俗人,自己不知道!所以我这里一直严格的禁止接触在家人,就是这个道理,这个也是佛陀、祖师大德一直的呼吁,出家就是要过出家的生活,不是每天攀缘在家人。再来,广化律师讲的:常常接触在家的女众,这个是比丘所禁止的,也不好!你去丧家诵经念佛,就会常常接触了金钱、你种种的习气、接触女众,讲话、讲起话来素质水平不够,人家一问,你也三不知。再来,谈话当中,人家现在的世间的在家居士,都是读到硕士、博士,你那个二句话人家就看破手脚了,二句话人家就知…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