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要被这个文字欺骗了,大相入于小,神通自在。【亦属事事无碍,】法界。【亦即广不碍陕也。】
594页,【灭尘合觉,故发真如,妙觉明性。】
诸位!这个是修行重点,如果,你能够的话,把这个尘(就是所谓的五欲六尘)放得下,叫做灭尘。放得下这个外面的五欲六尘,每天能够听经闻法,听佛的经教,守佛的戒律;觉悟的人,当然一定会守戒律,他很怕违背因果嘛!是不是?再来,开佛的智慧,哇!知道这辈子不修行,下辈子很惨,这灵魂不晓得要跑到哪里去?聪明的人,会为我们这一条灵魂的将来做打算的,这个世间不是死了就算了,死了就算了,那谁要学佛啊?对不对?每天可以吃喝玩乐啊,谁怕谁啊?对不对?就是问题麻烦大了,这个神识,他会继续去转世、继续去投胎的,这个就很麻烦了!下辈子不一定做人啊,做人也不一定能够学佛,做人迷茫啊!是不是?事业一做,业卡住了,对不对?你变成一只鸡的话,对不对?人家要杀你,你能讲:“我不要”?你有这一句权力:“我不要”吗?对不对?如果你下辈子做鸡,或者做鸭,做鸡的话,就要去麦当劳找;做鸭的话,就北京全聚德,就要变成烤鸭,就很麻烦了!所以,不修行是很可怕的!所以,佛陀讲的那一句话是很贴心的,说:众生因为以苦为乐,因为他没有去观照世间的真相究竟之处,所以他一直以苦为乐,把这个身体弄得很劳累很劳累,然后怎么样?当作是快乐。有一对夫妻,你知道吗?开着这个车子绕山,去哪里?去拉拉山。我是看了电视的报导,开了车子很久很久去拉拉山,怎么样?刚好去,人家没有在卖这个水蜜桃,刚好季节差一个礼拜。他就叫人家开那个拉拉山的果园,让他看了也不错,照了几张相片回来,新闻跟它报导说:要吃拉拉山的这个水蜜桃,还要一个礼拜!开了十几个小时的车子,去拍了几颗水蜜桃的照片回来,回程又开了十几个小时,为什么不干脆躺在家里睡觉呢?人家说:这样才有乐趣啊!我说:又不是火烧厝,这样有什么“厝味”(乐趣)?菜市场就有在卖水蜜桃了,为什么还要开车搞那么久?众生因为没有学佛,就不知道要干什么,开着车就到处绕。。。对不对?如果中途发生车祸,bye-bye!bye-bye!下辈子再来,车祸!对不对?为了那几颗水蜜桃,死二个人,这样有意义吗?所以这个,生命要找一些有意义的事情做,把时间节省一下,时间也不可以浪费,时间就是生命。对不对?我们要节省一些时间,好好的来学佛。出去大自然走一走是有必要的,毕竟是凡夫嘛,有必要的;但是,时间还是要节省一下。
所以,这个灭尘要合觉,才有办法发这个真如,诸位!要发这个真如,是要坚持开发本性的人才有办法,坚持!那什么是开发本性呢?那就是禅宗的见性法门。诸位!学禅的人就绝对知道要念佛,懂得要怎么念、怎么下手,他才会一心不乱;没有这个禅的功夫、没有定,这个佛号一念起来妄想就一堆!为什么?真如发不出来。妙觉明性,所以,这一段是修行的重要的根源。
底下,【此重结无碍之由,与众生敌体相翻。众生则背觉合尘,故发尘劳,有世间相,是以元真之性,转成元妄之相,所以不碍而碍:而我则灭尘合觉,灭虚妄之尘劳,故发真如,】所以,在座诸位!你只要把这个外在的尘劳真的懂得放下,能够随缘、知足的过日;当然,如果你有责任在,就另当别论了,譬如说你是这个公司的主管,你才三、四十岁,当然就责任所在,这尘劳就比较辛苦一点。我指的就是说,如果我们有上了年纪了,是不是?很不容易活到今天了,满额头都是皱纹,活到这么皱纹也不容易的,是不是?已经活到这样子的。所以,我曾经跟这老婆婆、老阿公讲说:你看!满脸都是皱纹了,结过婚了吗?有!生了孩子吗?有!山珍海味都吃过了吗?陆、海,从海上来讲,大鱼大虾吃过了吗?吃过!从陆地来讲,什么猪、牛、羊都吃过。那么,从空中来讲,那些会飞的有吃过吗?也吃过,那就陆、海、空三类都吃完了,难道还不想来修行吗?对不对?皱纹都出来了,年岁也大了,这个生死是不等人的。灭虚妄之尘劳,故发真如,【妙净本觉湛明之性。性字与相字对,众生迷闷,全真性成妄相,如来修证,融妄相即真性,】为什么能够融妄相即真性?因为知道妄,所谓妄,是因为它刹那生灭;所谓妄,是因为它是无常;所谓妄,是因为它是缘起、是性空,所以叫做妄相。为什么叫做妄?因为它不能久留,就是你想要把它久留,没有办法的。所以众生不了解相妄,就是夫妻很好的感情,就一直发愿,下辈子要再来嫁他,他说下辈子要再来娶她,不知道是相妄,下辈子谁娶谁不知道了,出生在哪一国也不知道了。所以,融这个妄相即真性,是修行人重要的地方。【事事即理,】意思就是:每一个相其实都是空,事事就是相相,相相就是无生的空、无生的理。【相相皆性,】其实相本身就是空,空就是本性的展现。【故得理事与事事,】这个理事与事事,要进入无碍,其实都必需融入如来藏性,融入如来藏性,理事无碍,事事也无碍。【二无碍法界,有何诸大陵灭不相容者乎?初依迷悟心对辨缘起竟。】
594页中间,【辰二 依本来心圆彰藏性 (分三)】看底下中间的小字,【巳初 圆彰空藏一切皆非】“非”就是非一切相,就是离的意思。【二 彰不空藏一切皆即】“即”就是即一切相,当下就是,不能离相。离一切相就是叫你不执着;即一切相就是告诉你,如来藏就是一切世间法、出世间法统统具足,不坏缘起。三 彰空不空如来藏即非圆融,(【三 彰空不空即非圆融】)【今初】“非”就是离,“即”就是即一切法,“非”就是非一切法,所以,彰空不空如来藏,就是即一切法,同时也离一切法。
这个重点在哪里?重点就是:佛法,什么是圆融?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即”就是现实,因为要面对一切法;超越就是非一切法。所以,即跟非同时存在,就是既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能够面对现实,这个就是即非,就是圆融。你想要把佛法圆融,就不可以偏一边,不可以单即,也不可以只有一个单非,单即跟单非都不对,即非同时,就是圆融,即一切相,同时离一切相,要离一切相,同时面对一切相,现实又超越,既超越又现实,就是佛法。
要不然佛法要做什么?佛法谈得很玄,让我们不能运用在这个生命里面,那佛法有什么意思呢?所以,太多人曲解佛法,一念起佛来就等死,等到临命终,诸位!我们大好的时光,我们才三十几岁啊,要到八十岁,以佛陀的年龄八十岁才死,这五十年,每天念南无阿弥陀佛,再来就等死喔?你开什么玩笑!那佛法要在人世间,释迦牟尼佛示现要做什么?佛法的可贵之处,就是可以运用在这个世间,要解决世间的困难。佛为什么叫做大医王?医你的生、老、病、死,医你的烦恼,不但在世的可以医,连你临命终的时候,就可以指出一条好的路让你走。佛法如果只有运用在临命终,那么佛教叫做死人的宗教。所以,因为没有弘扬正法,很多外面的人看到了出家人,只有一个观念:这个出家人就是给人家送葬的,死亡的时候叫出家人来诵经,反正出家人就是跟死人有关系,叫做出家人。阿弥陀佛!就是这样子,没有办法啊,在火葬场到处都可以看到这个,真的和尚、假的和尚,台湾都有!对不对?所以,它这个火葬场就是这样子,一切的现在的亡者,差不多都是请法师去诵经。对不对?而不晓得我们出家人本分事不是这样子,那是出家人慈悲,因为你长年累月来这里护法,当你碰到困难的时候;佛在世,也有派比丘去那个丧家,只有诵一部经,叫做《无常经》,不念阿弥陀佛的,去,念《无常经》,不会超过十分钟、半个钟头,比丘就念完了,然后比丘就开示这些亡者的家属:你们要观不净,观这个世间是苦,你看你家人躺一个了,要观万法皆空,要观万法无常,观万法无我。好!开示完了就回来。佛在世是这样,我们现在是做得淋漓尽致,法师去了不但开示,还诵经、还放蒙山、还做焰口、还做三时系念,佛在世没有做得这么功夫的。所以,大乘佛教也有它的好处,就是善巧方便很得人心,融入现实的生活,也有很多人因为法师的诵经的慈悲,而能够学佛;但是也有某些因为太开了方便,比丘到亡者的家、家属,没有威仪,真的假的不知道,就拿起烟就抽,有一些行为不当的,所以,看得让这些丧家很难过,他就误认为:这个出家人也不过如此,跟我们世俗人没什么两样啊,只是剃一个光头,披上一个红色袈裟!每天都很忙,心没有道,如果每天都应付这些亡者,到处跑,他就像一个演员,披着红色袈裟的演员,为什么?他统统在亡灵里面,诵完经就拿红包,拿红包太多了,他就会腐蚀自己的清净心。所以常常接近这个经忏;经忏它不是不好,它也有善巧方便的度众生,也给众生信心;但是很可怕的,经忏一定要接触这些世俗人,而世俗人;你常常往外跑,你看的世间人,你到丧家去看,都是世间人,尤其是现在的女众穿的那种衣服,拜下去的时候,你看,从前面拜,后面看,佛像都会掉下来,穿那个衣服能看吗?没有办法啊,你常常接触这个女众,比丘他就会动念,不是圣人,不能欺骗自己的。所以这个广化律师,是非常严格禁止我们去赶经忏的!而且在有修行的比丘看,把经忏认为“经忏鬼经忏鬼”,就是骂这一些以经忏为养活自己的,不是以道为养活自己的,这些高僧大德持律得很严格的,都加一个“鬼”,很不好听、很不雅。但是你看,我们现在剃度了,现一个比丘的庄严相,后面突然加一个“鬼”,好难听!所以我今天讲的,还是要勉励这一些道心坚强的比丘,不要做鬼,要做人,要做好的比丘。我们僧团也派出去,除非人家长年累月的,譬如说水陆,他每年都这样子支持我们、帮忙我们,出钱出力的,对不对?他家又是在高雄,或者是说我们高铁也很方便了。譬如…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