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中就会映现种种的景象,叫做水澄成映。
那么,这一句话的意思就是说,整段的意思就是说:你无论太阳怎么变、云怎么变、风怎么吹、雨怎么下、气怎么凝、土怎么飞、水怎么清,都无关于太虚空;七大,地、水、火、风、空、见、识怎么变化,都无关于如来藏性,就是这个比喻,就是体非群相,而不拒群相之发挥,就是这个道理。
诸位看注解:【首句征释之词,即征问解释,太虚空不变随缘之义。彼太虚空:虚无空廓,无有诸相,喻如来藏不变之体,清净本然,空也;日照下,喻如来藏随缘之用,循业发现,不空也;合之即喻明,空不空如来藏也。日等是七缘,明等是七相,】日等,这是七种缘,借着七种缘现七种相,为什么?日照则明嘛,日,借着日的缘而现明相;借着云的缘而现暗相;借着风的缘而现动相;对不对?借着霁的缘而现清相;借着气的缘而现浊相;借着土的缘而现霾相;借着水的缘而现澄,就是映相,所以,日等七缘,明等是七相。【虚空体非明、暗等群相,能随缘成相,不拒彼明等诸相发挥。日照之时,随日缘则现明相;云屯(聚也)之时,随云缘则现暗相;风摇之时,随风缘则现动相;霁澄之时,雨后天晴曰霁,尘坌】这个念坌ben(四声),就是灰尘,尘坌【收敛】尘坌,这个灰尘收敛的时候,【曰澄,】【随霁缘则现清相;地气凝聚之时,随气缘则现浊相;】气太多了就浑浊看不清。【土积之时,随土缘则现霾相;】风一吹,哇!沙尘暴。【山兽驰逐,尘土蔽空曰霾。】意思就是说:走兽跑过去,尘土飞扬。【又尘土纷飞,随风雨而下谓之霾,水澄之时,随澄缘则现映相,水澄湛生光,】意思就是水清的时候,产生了光反映,湖面山色一体。我们到加拿大去的时候,路易士湖,哇!山、还有湖水,映在一起真是漂亮!【水中映现一切也。此七相,不必一一配合七大。但意喻七大耳。】
583页,【卯三 难释相妄】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诸有为相,为因彼生?为复空有?】
阿难跟富楼那都有种种的疑惑,所以佛一再的回答。
于意云何?如是殊方,“殊方”就是同时异处,同一个时间,不同的地方,太虚空有的时候在这个地方现明、现暗,种种的相,叫做同时异处。如是“殊”,就是不同的地方,如是同一个时间,却不同的地点,就是前面所说的:诸有为的七相。为因彼缘生?这个彼缘,彼生就是为日?是日生呢?是云呢?是风呢?是霁呢?是气?是土?是水?为彼缘所生,彼缘就是日缘,或者是云的缘,或者是风的缘等等。为复空有?就是虚空自己有生呢?虚空自己会产生的。
【首句发难之词。上科双喻性相,未显相妄(无有定实之意),故此发难,在汝之意,以为云何,七相为是从彼缘生耶?为是从空有耶?若缘生,则堕因缘;若空有,】虚空自己生,叫做无因而生,【则堕自然;虚空喻藏性不变随缘,】不堕于因缘跟自然。(【不堕于二计也。】)
【殊方,】是同一个时间,却不同的地点,叫做【是同时异处,虚空之大,诸缘不一,所以现相不等。相以有为称者,从缘生故,是有为法。彼字指日等七缘。此总难,下则别举日难,以一例余。】
【若彼所生,富楼那!且日照时,既是日明,十方世界,同为日色,云何空中,更见圆日?若是空明,空应自照,云何中宵,云雾之时,不生光耀?】
解释一下,583页,先解释一下经文:若彼缘所生,如果是彼日缘所生,好!富楼那!你看看在日照的时候,既是太阳所照射过来的明,那么,这个时候十方世界,怎么样?同为日色,应当是同一种颜色。可是,不是这样子,虚空当中还有其他的颜色、其他的光明体照过来,云何空中,更见圆日?你读过这个星相学就知道了,只是远近,比较光、比较暗而已。我们这个十方世界都有光明,不是说只有太阳。所以更见圆日,为什么还可以看到一团一团圆圆的光在虚空当中呢?更见圆日,还有其他的圆日呢?意思就是说:如果说这个光明是由太阳而来的,那么,应当同一种颜色,可是,现在不同颜色啊,为什么在虚空当中还看到其他的圆日呢?若是空明,如果是虚空自明,如果是虚空不必借着太阳,自己有光明,意思就是怎么样?非是日照之明,怎么样?空应自照,那么,虚空二六时中应当自己照,应当有显现光明,云何中宵,为什么一定要到中宵这个半夜云雾之时,不生光耀?为什么要到中宵这些半夜,才没有日光呢?才没有光明?为什么?因为你既然讲虚空自己会产生明,若是空明,若是虚空自明,非是日照之明,空应自照,虚空应二六时中会自己照自己,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中宵半夜,没有太阳的时候,云雾之时,不生光耀?意思就是:那就是表示跟太阳有关系。
【首句承上总牒,且下别举。今姑且就日而辨,若谓日照之时,是日之明,则十方世界虚空,应当同为一日之色,方可谓是日明,云何虚空之中,更见团圆之日。】其实我们在宇宙当中有无量无边的太阳。【团圆日外,何尝不是空体之明,何得独属日明乎?若谓日照之时,所有明相,乃是空明,空性常恒,明应常照,云何中宵(半夜)云雾之时,则见昏暗,不生光耀耶?】意思就是:跟太阳也是有关系啊!
【当知是明,非日非空,不异空日。】
当知是明相,这些明相,借重着日、云、风这些相,怎么样?当知是明相等等,非日非空,不能讲它是日,不能讲它是虚空;但是不异虚空,“不异”就是不离,也不离空日,不离虚空跟太阳。当知这个明相,虽然不能讲是太阳,或者是来自于虚空;但是,也不能离开虚空跟太阳。
【此释正义。当知明相,非定属于日,以空中更见圆日故;亦非定属于空,以中宵不生光耀故。汝又当知,明相不离于空,以日外皆空故;亦不离于日,以无日不明故。异即离也,非日非空,喻水火等,遍计非实;】遍计非实,就是说没有融入性,没有融入性就会偏执。【不异空日,喻五大依他似有。】在这里要特别注意,似有就是众生看起来执着为实有,问题就出来了,其实是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也没有花草树木、日月星辰、山河大地,统统没有!可是,它一合相看起来就是那么的逼真,桌子就是桌子,明明有啊,怎么会没有?所以你跟众生讲:没有这个桌子!他说:你神经病!说:没有这座山!他说:你有病!其实是他有病,不是我们有病。对不对?就是依他缘起似有。诸位!似有就是我们所讲的一合相,只是大小不同而已,这个人看起来就是一合相,佛说一合相,即是非相。【既知非实似有,自应圆融无碍,】你就知道缘起性就是空性,叫做不是实在性,你看到的是似有而已,自然应当融入本性,应该圆融无碍,【有何陵灭不陵灭,】诸位!没有这种名词,融入本性,本来就没有陵灭这种东西,哪有有不合?地水火风都是本性,哪里有不合?【相容不相容耶?】根本就是在相上讲的。如果融入如来藏性,就没有什么陵灭不陵灭、相容不相容,为什么?本性没有这个东西。
585页,【卯四 以法合喻】
经文:【真妙觉明,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则有空现;地、水、火、风,各各发明,则各各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
解释一下:“真”就是真如,真如的妙觉;“明”就是心,真如之妙觉明心,怎么样?亦复如是。汝以空明,就是你从虚空去发明;这个“发明”不是我们科学家的发明。如果你以虚空去显现出这个相,则有虚空显现之相,有种种的空,大空、小空、种种的相,你只要把它隔开就小空了,把它放开就大空了,可是都是虚空。是不是?如果从虚空去发明种种的虚空相,则有虚空大小产生。是不是?如果以地、水、火、风,四大各各发明,则地、水、火、风会现种种的相,各各现地、水、火、风种种的相。若俱发明,“俱”就是同时,有地有水,或者水加火,或者风加火,若俱发明,则有俱现,意思就是:同处同时有具足种种的相,有时候是二个,有时候是三个,有时候是地跟水,有时候是水跟风,有时候是地、水、火、风同时,那么就同时现。意思就是说:所有的,有时候是单现,有时候是双,有时候是三,有时是俱现,若俱发明,则有俱现,要看它存在的种种的大有多少。
【此文之前,经文中有观相元妄,观性元真二段,仔细研究,举喻之后,即应法合,此是如来说法常规,今将彼二段之文,横隔于举喻法合之间,殊觉割断文意,谅系当时翻译之后,抄写之误。交光法师,亦有见于此,将观相元妄二段,接续于宛转虚妄,无可凭据之下,法合之文,接举喻之后,两得其美,此则文意相连,无有隔碍,后则结申正义,收束得宜,故今乃将法合之文提前,不避弥天大罪,幸祈谅之。】这个祖师大德很谦虚,要改变一段文章,统统要再三的说抱歉,再三的说:“不避弥天大罪”。不是像我们现在的狂人,没有见性乱讲,经典篡改,乱乱的改,还觉得自己很行。人家只是动到这个经文,而且还没有改变经文喔,而且还只是调动次序而已,你看他讲得多谦虚:“不避弥天大罪,幸祈谅之。”这一句很好用的,如果你写信给你的长辈,也可以用这一句:“不避弥天大罪,幸祈谅之。”你的上人看到就会很舒服;如果上人看过《楞严经》,他就会批:“请不要照抄!”(笑)因为你真的是照抄的啊!
【真妙觉明:即真如妙觉明心,又即真觉妙明之心,合彼太虚空之喻。亦复不变随缘,圆融无碍,如空随日等七缘,而现明等七相。真心元非五大,而能随缘现五大之相,】所以记得!凡所有相,皆是虚妄,不对!悟道的人就不然,凡所有相,都是真相,凡所有相,都是真心之相,开悟见性就是这样讲。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是讲给凡夫,还没有破相以前讲的;破相以后,凡所有相,皆是真相,都是真心之相。为什么?如来藏性啊!所以佛法就是:是心的问题,不是相的问题。但是,一般众生来讲,没有办法改变,不容易改变这个相。为什么?性相是一如,圣…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