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所,】诸位!这个就是目的,叫你认识能所,不是叫你着能所,是叫你顿绝能所,这个“绝”就是断,但有能所,皆是戏论。【可以把定万有,】当体即空,【坐还清净本然,】这样你《金刚经》就不会误会了,《金刚经》你就看得懂了。为什么讲:离一切相,即名诸佛?如来者,即诸法如义。众生也是如来,众生,你如果遇到那种很不讲理的人,他会一直“如”(无理取闹)又一直来,一直来又一直“如”,他也是“如来”,他就是一直来一直“如”,一直“如”又一直来,讲也讲不听,搞不定他,难道不是“如来”吗?一直“如”又一直来,一直来又一直“如”,那种人也是“如来”,只不过那种“如来”实在很严重!【所谓:“但离妄缘,即如如佛”矣。初初之忽生竟。】
【卯二 后之相续 (分三) 辰初 世界相续 二 众生相续 三 业果相续】
相续。那么,一开始讲世界相续,这宇宙的形成,科学家有科学家的解读,有自己的一套思想理论;那么,我们佛经也有一些佛陀的说明,【 (辰初又分三)巳初 生能成四大】的原因,怎么来的。还有,【二 生所成四居】怎么来的。最后就【三 结成种相续 今初】
诸位看经文,554页,第一个讲风大怎么来的:【觉明空昧,相待成摇,故有风轮,执持世界。】
科学家讲的风,是认为地球转动;或者是热、冷所引起的转动,也产生风;温度差也会引起冷、热的转动,所以,这个风。所以,我们最清楚的,这个地球的风,就是由地球的转动所产生的风。那么,佛所讲的这个风,会归到我们的心。底下看佛怎么讲风怎么来的?我们有一首歌是:风从哪里来~~~(师父唱)现在看看这个风从哪里来?
说:觉明空昧,第一个“觉”就是真觉,真觉之体;这个“明”就起这个妄明。所以,这个《楞严经》,它每一个字都有解释。“明”是起妄明,变真空成为顽空,而且是晦昧,晦昧就是昏暗之相,叫做晦昧。意思就是:真觉之体起妄明,变真空成顽空晦昧之相。
底下说:相待成摇,这个妄相,就是妄明,前面讲的:妄明以晦昧,我们想要能明,就妄明,以晦昧,怎么样?明昧相待,互为倾夺,就是妄明与晦昧相待成摇,就互为倾夺,所以,摇就是变成摇动的风。所以,佛陀把这个风大归结到无明,无明就像一阵风,来无影又去无踪,这个就是佛讲的:无明从哪里来?就是从觉性妄动来,觉性妄动来。
故有风轮,所以,成为摇动的风轮,来执持这个世界。为什么执持世界?你没有风轮来鼓动,地球不会转的。知道吗?你没有风,地球它不会转的。地球由这个太阳引力跟拉力达到一种平衡了,没有办法飞出去,也没有办法靠近太阳,那就一直循着一定的轨道自转还有公转,加上这个风助缘。所以,诸位!地球当时候转动,一天六个小时,速度很快,慢慢慢慢的转动,地球的形状慢慢慢慢成为椭圆形。以前的地球的形状是很不规则的,我们地球形状,你要观想一下,那是很不规则的岩石,你去爬山看到很多岩石;你不要以为地球是圆的,地球以前不是圆的,就是台湾话讲的有棱有角的,国语我不会讲,就是圆的、扁的,呈不规则形状,然后转动,再继续风化,转动,再继续风化。。。是经过风的雕刻,才变成今天地球的形状,经过几十亿年的风化,转动、风的雕刻,就变成今天;风的雕刻、雨的雕刻、雨水的雕刻,是这样子一直转动的。
底下,【上依真觉,妄起无明,而成辗转虚妄之十相;】十相。【此由无明妄力熏变,而成地、水火、风之四大。世界虽由众生业感,推究根源,亦由无明妄心而起,】所以,佛讲的是究竟义,风就是由无明妄心而来的;而世间讲的,站在相上里面讲的,为何有相,他不知道,无明的业力,这科学家他根本就不懂!所以,科学仍然有不究竟、不圆满的地方;但是,可以解释某一种时空所演化出来的知识性,让人更容易了解。所以,佛法借重着科学,让人家会觉得佛法的伟大。【四大依无明而有,世界由四大所成,故交师科为能成四大。】
【此风大。觉明空昧者:乃由真觉之体,已起妄明,遂将真空变成顽空晦昧之相。相待成摇:即明昧相待,】这个第一个“明”是妄明,第二个是晦昧相待,【互为倾夺,而成摇动之风。世间诸风,不出妄心荡动所感,可见风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动相耳!】所以,佛讲的才是究竟。
555页,【动荡不已,积而成轮,故有风轮,执持世界。而世界最下,全依风轮,而得住故。风力极大,而有执持之功能,如海上轮船,重而不沉者,因有风鼓之力所持故。《俱舍论》云:“谓诸有情,业增上力,世界最下,依虚空,空轮之上,有风轮”是也。】
底下是讲地大,555页中间这段经文,是讲地大;风大产生了;地大的产生,也是离不开坚固的执着心。诸位!风大是由无明的妄心来的,而地大是什么?地大是由坚固执着来的,坚固执着来的。来看底下这个经文:【因空生摇,坚明立碍,彼金宝者,明觉立坚,故有金轮,保持国土。】
因空生摇,因为这个空昧觉明,怎么样?明昧互相的倾夺,生摇,“摇”就是风,这四个字是形容前面那一段的风。因为空昧觉明,而且明昧相倾,而生摇动的风。
底下要讲这一段,坚明立碍,“坚”就是坚固的执心;“明”就是坚持的妄明,还是离不开妄明。这个执心还有妄明,立地大的坚碍之相。所以,这个地大的坚碍之相,就是没有智慧心所产生的;有了智慧心,你会洞彻色即是空,就无所谓的地大,所有的色、地大,全是坚固的执心,坚执的妄明,一定要看;但是,却透不过去,又不用智慧看,所以,只好看表相,结暗就变成色。
彼金宝者,金宝者是指地最坚硬的,金宝就是如同地了,这金属的意思,土跟金,这个就是地大种,这地大形成了。我们这个金宝,像我们这个地上挖下去,都是金银财宝,这个金宝者就是坚硬的地,金宝者就是地大种。
明觉立坚,依无明还有妄觉所立坚碍之相。故有金轮,因为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故有金轮,保持国土,这个金轮就是地,地大。
所以,这个地大怎么形成的?再讲一遍,底下先解释一下:因空昧的觉明,明昧相倾,而生摇动的风,这个坚固的执着心,还有坚执的妄明,因此立地大坚碍之相,比喻地大种之金宝,依无明妄觉所立坚碍之相,因为心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所以有金轮保持国土,这个是地大,还是由坚固的无明来的、执着心来的。
【此地大。孤山法师曰:】孤山法师是宋代僧,为天台宗山外派大师,以师隐居孤山,位于浙江杭州西湖西北隅之岛屿,一个岛屿;世称为孤山智圆。这叫孤山法师。法师曰:【土与金皆坚性,俱属地大。因空生摇者:因空昧觉明,明昧相倾,】妄明晦昧相倾。【巳生摇动之风,此牒风大。】这一段,这四个字是讲风大。【坚明立碍:乃属地大;此大由坚固执心所成,坚执妄明,欲明晦昧之空体。其奈空体,卒不可明,由执心故,遂乃结暗为色,而立地大坚碍之相。世间地大,不出妄心,坚执所感,可见地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坚相耳!】
【彼金宝者,又为地大之精,地性坚碍,莫过于金。明觉立坚者:则指依无明妄觉,所立坚碍之相,如痴情化石之类。】意思就是:一个人太过痴情,爱到死去活来,爱到几乎两眼无神,每天都是想他,梨山痴情花,痴情。这个痴情,将来就像死人一样的,每天都想他,心中唯一的是他,后来就化成石,叫做痴情化石之类的。所以,在《楞严经》里面,一切植物也是由动植物所转化而来的,有时候,在《楞严经》里面讲:那树木也是由有情可以转化过来的。底下,【坚执不休,积而成轮,故有金轮,保持国土。而世界一切国土,皆依金刚轮,而得住故。如密部所说:“地大最下,有金刚际”是也。】金刚际,就是金刚边际是也。
底下讲556页,这一段是讲火大,而火大是风跟金相擦,擦出火花,你们听过“擦出火花”吗?擦出火花,就是风吹过金轮,风金相擦,摩擦产生火光,很好记!是不是?很好记。说:二个人感情不错、印象不错,擦出火花。所以,你这样就记住,记住这个火大种是互相摩擦的。
【坚觉宝成,摇明风出,风金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坚”就是坚执妄觉所立的金宝;既然已经成了,这讲前面的,前面这个是指地大。前面的坚执妄觉所立的金宝——就是地大,既然成了,那怎么样?再接着呢?
摇明风出,就是摇动妄明之风大又出、复出。前面是地大,坚觉宝成是地大,摇明风出是风大,地大、风大二个一摩擦,叫做风金相摩,风是动性的,金是坚性的,相摩,故有火光为变化性。
【此火大,依前风、金之所转生。坚觉宝成者:坚执妄觉,】所以,佛把地水火风,仍然会归心性的妄觉妄明,统统由这个而来。意思就是:如果你有智慧,你透视过地水火风其实就你的本体,根本就没有什么山河大地。坚执妄觉,还是妄觉所产生的火大。【所立之金宝既成;此句牒前地大。摇明风出者:摇动妄明,所感之风大复出;此句牒前风大。风金二大,则为生起火大之因。】
【风金相摩者:风性属动,金性属坚,一动一坚,相摩相荡,故有火光之功能,而为变化之性质。变起世间,一切万有,世间诸火,不离妄心,摩荡所成。可见火大之种,乃是无明妄心,一念之热相耳!火无持含之轮用,但有变化之功能。】这个很重要!所以,你看到这个火,它就到处都变化,所以,哪里有因缘,哪里火就现!是不是?【至后所成四居,】就是四种居住之处,有山啊、林啊等等,后面有讲,四种居住的地方,还有洲啊、潬啊等等。【功方显著,与前后三轮,】前就是风轮跟地轮,后面就是水轮,那么,这里讲的是火轮。前后三轮,【相待转生,】意思就是:地水火风它是相待,就是这些在变化,用现在的名词就是说:整个宇宙,其实就是地水火风在转变而已,没有真实性,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