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生水大。故有能成四大,乃交妄发生也。】
【递相为种者:指所成四居,以水火既满,而为洲海之种;更降水势以从火,结为高山,而水火复为山石之种;复降土势以从水,抽为草木,而水土乃为草木之种。故有所成四居,乃递相为种也。】因缘具足就是这样子,互相为父母、子女、孙子,下辈子换过来,换他父亲,换你变成是他儿女,就互相为因缘。
【以是因缘者:即以是四大,交妄发生,递相为种之因缘,则有依报世界,成、住、坏、空,终而复始,相续不断。此之相续,即相续初之忽生,起为世界,静成虚空之粗境耳。一自忽生之后,辗转相续,若不破迷成悟,返妄归真,永无清净之日也。初世界相续竟。】诸位!佛在经典里面讲,这个只要没有碰到佛出世,没有一个人可以停止痛苦,没有一个!唯除佛出世,才有办法让众生止息痛苦、止息轮回。所以,诸位!你听到这个正法以后,了解万法都是地水火风所构成的,均是生灭,没什么东西可以执着,当体即空,放下生灭、放下假相,用那一颗真心,就解脱!也没有解脱的执着,说:我已经解脱!又变成束缚,解脱,知道就好,能感受,知道就好。所以,诸位!学佛有多么的重要!初世界相续竟。
好!今天因为师父有定,定位到570页,所以,需要有一点稍微进度。诸位!难的部分,我们就把它解释得清楚,那么,这一些文字上比较简单的,就不需要用太长的时间。那么,我们明天因为没有课,所以,今天就必需告一个段落,要告一个段落。所以,今天稍微辛苦一下;但是,也不会很长,很快就放你们回去,放心!
559页,上面讲的是世界相续,底下讲的是【辰二 众生相续 (分三)】
【已初 六妄成就 二 四生感应 三 结成相续 今初】
翻过来,560页,【复次富楼那,明妄非他,觉明为咎。】
富楼那!“明”就是:你想要了解众生相续吗?妄,就是性觉必明这个原因来的,并非他物,意思就是:富楼那!你想要明了众生相续的原因,并没有他,完全出自于觉变成妄觉,就是性觉必明这个问题,这个妄就是性觉必明,妄为明觉,并非他物,就是妄觉。所以,觉明为咎,就是妄觉妄明,这个就是众生,为众妄的根本。无论是前面所说的世界相续,它也是妄觉妄明而起;无论是后面所说的业果相续,还是妄觉妄明所引起的,都是由性觉必明,妄为明觉,才引起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所以,整句的意思就是说:富楼那!你想要明了众生相续,并没有其他的原因,统统来自于性觉必明,妄觉妄明,这个就是一切的过错。就是在真觉上加一个明字,这个为咎,问题就是出在这个地方。
看注释:【此先标妄本。于已说世界相续之后,重复次第告满慈云:欲明众生,亦从妄起,并非他物,此妄亦是性觉必明,以为过咎耳。因此妄觉妄明,乃为众妄根本,前之世界,后之业果,】相续,前之世界相续,后面的业果相续,【均由此忽生,】就是妄觉妄明,【由此相续也。】诸位!若见性,万法歇即是菩提,没有任何的生灭,体全部都是空,没有任何的能所,佛性显露出来,山河大地应念化为无上知觉。
诸位!560页,中间经文:【所妄既立,明理不踰;以是因缘,听不出声,见不超色。】
这什么意思呢?因明立所,所既妄立,这个明理不逾,这个“明” 就是能见的见分,转相的意思;“理”就是业相,无明的业相。能见的见分缘不到,缘不到真如,却缘到无明的业相,能见的见分缘到无明的业相,这个“理”就是无明的本体。这个业相现前,为能见见分所缘,变成怎么样?不逾,“逾”就是没有办法超过这个业相的范围。意思就是:你只要是业力转来的,那么,你绝对束缚在业力的范畴里面,超越不了它。以是因缘,因就是业相为因,缘就是转相为缘,以这个业相为因,以这个转相为缘,因此你的听的觉知,无法超出幻化的业感的音声;见,眼睛的见,无法超越幻化所认识的业感的色、色尘。
再讲一遍:所既妄立,明理不逾,这个所既已妄立,就是无明的业相既然成立,能见的见分与无明的业相这个理就无法超过,意思就是:能见、所见就完全被束缚在业力。以是因缘,以是业相为因,又以这个转相为缘,那么,所见的,也没有办法超过业力所幻化出来的色尘。简单讲:一个无量无边的智慧,如来藏性,就变成很小的范围让你活,让你过日子,就是业力卡住。
【首句承上,因有觉明之无明,】因有觉上加一个明的无明。【遂立业相之妄所,】就是妄处。【同前因明立所。所妄既立,明理不踰,同前生汝妄能;明即转相能见分,】加一个“之”,语意更清楚,转相之能见分。【理犹体也,即业相之本体。】业相其实没有体性,是方便说,是假体。【以见分欲明业相本体,业相本不可见,见分定欲见之,终不能超越业相之范围。此二句俱属妄心,以见分所见,但是业相晦昧空,】不是真空,【尚未涉境。】境的前面加一个“粗”就更清楚。尚未涉及到粗境,这意思就是:仍然在细境里面。
【以是因缘:是业相为因,转相为缘,以此因缘,自心取自心,】为什么自心取自心?能缘的心是你的心,诸位!所缘的境还是你的心啊!【非幻成幻法,】本来是实法,究竟解脱;现在把这个幻。。。本来是没有幻,变成幻法了,虚幻。【遂结暗为色。】为什么叫结暗为色?因为不晓得空,不晓得色即是空,所以,把这个暗处误认为它就是实体的色法。【所听不出声尘,所见不超色尘,此二句即现相,随其五尘,对至即现;见听属心】眼见、耳听是属于心。“该”就是包含,【该觉知,即转相;声色属境该香等,】当然这包括鼻子的香。耳朵的声、眼睛的色,当然就包括鼻子的香。【即属现相。不出不超,俱是心被境局之相。】一切众生都是这样子,活在相上;活在小小的范围内;活在自己生命的观感内;活在自己的感受内;活在自己的无知的圈圈内,这个就是众生!【此之声色,唯是惑现,尚非业招,犹是本识中境界相也。】
底下,561页,
【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
外面的六尘出现了,所缘的这个境出现了,能缘的心就一定会产生。
【色、香、味、触,该摄声法,】色、香、味、触,六妄成就,由是分开,见、觉、闻、知。那么,色、香、味、触,该摄声法,当然也包括声音。【六种妄尘,成就粗境,不同上二句,声、色之细境也。】声、色是描写三细里面的细境。【由是粗境已成,即法生故,】法生【种种心生,遂于一精明之体,】本来是同一个精明之体,现在【分开】了,眼只能【见、觉、闻、知(该尝嗅二精)六用。】“该”就是包括、兼,就是见、闻、觉、知、尝、嗅六用。【如下文所云:“由明暗等,二种妄尘,黏湛发见。”见精映色,结色成根(眼根),乃至第六,由生灭等,二种妄尘,黏湛发知,】黏住了光明体,发出了妄知。【知精映法、】我们本来的清净心就映在这个法。【揽法成根】就变成【(意根),故曰分开。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也。】本来是同一个本性,现在因为带有少分妄的见精,却变成分开来,见有见精、闻有闻精、尝有尝精、嗅有嗅精、触有触精、知有觉知精,就变成六精,又变成六和合。元依一个精明,就是本来是同一个本性;但是,因为带了妄,又由境界——色、声、香、味、触、法,引开来见、闻、觉、知、尝、嗅等等,分成六和合。
底下是【巳二 四生感应】
【同业相缠,合离成化。】
同业相缠就是相类的聚在一起,这一定的道理。人生人,不会人生畜生、人生昆虫,同业当然就相缠,有人类的业感,投胎成人类;有畜生的业力,就变成畜生,叫同业相缠。合离成化,“合”是对“成”讲的,这个是湿化类的,由湿,湿度的湿。那么,“离”是对“化”讲的,这个“离”最主要是脱离旧,而变成新,这是厌旧喜新,脱离旧有的,变成新的。所以,这个同业相缠就是物以类聚;合离成化,合对成,离对化。
【此总标。由上根尘既具,引起四生系缚。】胎、卵、湿、化,胎生、卵生、湿生、化生,系缚就捆住了。【温陵戒环法师曰:】这是宋代的僧,越人,越南的那个越。越就是浙江绍兴人,住在温陵开元寺,世称为温陵大师。温陵戒环法师曰:【同业即胎卵类,因父母己】“己”就是自己。【三者业同,】就是类似,没有业同,没有办法聚在一起。【故相缠缚而有生,合离即湿化类,】就是湿生还有化生之类的。【不因父母,但由己业,】不必借重父母。【或合湿而成形,即蠢蠕也。】就像虫一样,或者是蠕动,身体会屈伸扭动那一类的。【或离旧】离开原有的。【而托化,】他处,就变成新的,就像天,或者是下地狱。(【如天狱等。】)诸位!往生天道,一刹那之间就转现天人身;如果你造十足的恶业,一刹那之间到地狱,立刻就受苦,没有停止的。在经文当中,【成对合言,化对离说。】
底下讲这个人道的投胎,
经文:【见明色发,明见想成。异见成憎,同想成爱,流爱为种,纳想为胎,交遘发生,吸引同业,故有因缘,生羯罗蓝,遏蒲昙等。】
解释一下:人道,见有光明,见明色发的意思就是:在人道要去转世投胎的意思是什么?是见有跟自己有缘的光线,其他没有缘的父母都是暗的,有缘的就有一点光线,见有光明这个光线;色是引起你发就去投胎的心。见有光线;所以,这个明色就是光线,见有光线,而引发投胎之心。
明见想成,这个光线显现这个妄境,显现的时候,因为就起了妄惑,这个想就产生了,你只要动念,就去投胎。这个父母亲有因缘了,亮光一现、妄境一现,就起惑,想就成,动念就到,去投胎转世。
异见成憎,异:女对母亲是恨的,子对父亲是成恨的,同类是相恨的。如果是子对母就爱,女对父也是爱,异性相吸的。所以,来到这个世间,不是感恩来,要不然就是抱怨而来。所以,这个…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