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地方,譬如说有一个居士,他说他是生长在这个岛屿,那岛屿统统是捕鱼,他问师父说:我现在听您的录音带,我想学佛,也想吃素,而我们这个岛屿没有素食,没有,不知道怎么办?他们要蔬菜,要坐船去大岛补过来,他说很困难,这个就是很难的地方。在沙漠的地方没有草菜;那么,高原的地方也没有草、没有蔬菜水果;再来,南极跟北极,也很少这种东西。所以,能够吃素,还得要有很大的福德因缘,还能接受,你去南传看,他不吃这个的,所以,还得要北传,想要成佛的《楞严经》,大家能接受。那现在吃素也很困难,为什么?水果有农药、蔬菜有农药,什么统统是农药!如果是有机的,那一天我还问一下,说有机的比无机的(有农药的)、平常的蔬菜贵几倍?贵三倍,有的贵四倍,真的!现在景气不好。本来我一开始也是想说:这个有机的弄给法师、工作人员吃,这不是很好吗?可是一问,那个一把蔬菜,别人二十块,他一百、八十,爸爸买不起,没办法,有机的四倍贵,没办法!
底下,567页,【已二 业债酬偿】
【汝负我命,我还汝债,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生死。】
剩下二页就结束了,568页,【上科明业果之本,此科论相续之因。首句约杀贪说,负者欠也。应有四句:汝欠我命,汝还我命;我欠汝命,我还汝命。二句约盗贪说,亦有四句:我欠汝债,我还汝债;汝欠我债,汝还我债。】现在人可不是这样子,现在哪是这样子念?对不对?你欠我命,你还是要还我命;我欠你命,是绝对不会还你命的,还要杀掉你!对不对?我欠你债,绝对不会还;你欠我债,是一定要还!现在哪有会这样子,欠来欠去?那是讲因果来讲的。【以是命债,惑业为因,现行为缘,虽经百千劫,怨对相遇,酬偿不已,】所以,夫妻有的吵得不可开交,这个就是怨偶,一对怨偶。所以,这夫妻很奇怪,太恩爱没办法修行,太爱他了!是不是?如果怨偶,二个夫妻吵到不行,也没办法修行,还真难拿捏!【由此相续,常在生死苦海,不能出离。】
568页,【汝爱我心,我怜汝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
诸位!有结婚的人,或者是年轻人谈恋爱的时候,看看这一段真的不错,不错!你爱我心,我怜你色,这个“色”:女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所以,佛经讲的、菩萨戒讲的:宁近毒蛇,不近女色。这个就是!因为女色害人百千劫,毒蛇咬人一生世,毒蛇咬人,死了就不过今生今世;女色害人;当然女的就是指男的,男的就是指女的,百千万劫!所以,佛在菩萨戒里面讲:宁近毒蛇,不近女色。这个为什么?就是《楞严经》讲的:你爱我心,我怜你色,以是因缘,经百千劫,常在缠缚。在座诸位!你现在如果没有感情的这个问题,哇!恭喜你,我要去极乐世界,束缚不了我,缠不上,缠不上,(师父两手作左右舞蹈状)任何事都缠不上。二个夫妻分居了,很不恩爱,先生在台北住,太太在高雄住,太好了!对不对?为什么?你不用怜我色,也不用爱我的心,对不对?缠缚在一起只有死路一条,有什么好?修行重要!所以,有时候很难讲,就是说福祸不定,有时候夫妻愈吵架,有时候变成好的修行因缘;有时候恩爱也变成修行的增上缘,就变成这样子,很难讲!
底下,【此约欲贪说。首二句影略,亦应有八句:汝爱我心,我爱汝心;汝怜我色,我怜汝色;怜亦爱也。上二彼此心好,下二彼此色美,】像俊男啦、美女啦,现在就是这样子,【更有四句,心好色美合论:汝爱我心,我怜汝色;我爱汝心,汝怜我色。以是爱怜,惑业为因,现行为缘,经百千劫,想爱同结,誓不分离,由此相续,常在爱欲缠缚,不得解脱。】诸位!你看小说,男女的这个小说,自古以来写多少小说,都有关男女。你看电影,多少的电影都是为这个,多少的爱情电影片,羡煞了多少的少男少女,多少!偶像剧都是这样子。对不对?像韩剧或者台湾的偶像剧,都是这样子,生死的根本,生死因。
568页,倒数第三行,【已三 结成相续】
【惟杀、盗、淫,、三为根本,以是因缘,业果相续。】
【此承上,负还不休,常在生死;爱怜不舍,常在缠缚;并无他故,惟是杀、盗、淫三种贪习种子,以为根本。以是因缘:即种子为因,现行为缘,因缘相资,故有业果相续。若众生闻此,力除贪习,则根本既尽,枝末自枯,有何业果之可言哉?】
【《指掌》问:“业果相续,与众生相续,有何差别?”答:“业果相续,即依众生开出,】有众生,他才有业果啊!【但众生相续,惟约受生一念;】众生相续是因为有受生那一念,才会来众生相续。【业果相续,统约历劫积习,积习既深,而轮转莫停,一念之差,而变易无定,若果能顿绝一念,】不生,【渐治积习,则变易可定,】可止,就是可以止息,【轮转可停矣!要知众生不离业果,业果不离众生,为成两益,】成就两种利益,所以,【故各言之。”合前众生相续,即是详明真有为法。三业果相续竟,并前四正明生续竟。】
最后,【寅五 双关结答】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明了知性,因了发相,从妄见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富楼那!如是三种,颠倒相续,皆是觉明,就是真觉而起妄明,“明”就是妄明。明了知性就是妄明的无明,起了妄明无明的了知性,妄有了知之性,而这个了知性却是无明,就这么简单,就是无明不觉生三细。因了发相,因为妄有之性,就是无明不觉,妄明之无明,因了发相,因为有无明的了知性发相,就妄见了,从妄见生,妄见就是粗惑。生山河大地,从妄见生,而生出山河大地的粗境。从妄见生,这个就是细惑;山河大地,这个就是粗境。从妄见生,细惑演变到粗惑,所以,从妄见生就变成了粗惑,变成粗境,是从妄见生。细惑是三细,妄见就变成粗惑,那么,山河大地就是粗境。诸有为,有为就是生灭,次第迁流,因此虚妄,终而复始。
【此文蹑前三种相续,结答相续无别法,即续彼三种忽生;又蹑前三种忽生,结答忽生无别法,即生此三种相续,意乃双关。但忽生中,先生虚空,次世界,后众生,未曾明言业果,乃合业果于众生中,具足三种。相续中明言世界、众生、业果,未曾明言虚空,乃合虚空于世界中,亦全无缺漏也。无论忽生相续,皆不出世界、众生、业果三法。】
【首二句牒上相续,次四句推究妄因。山河等五句,以明忽生相续之现行。佛呼满慈告言:如是前来所说,世界、众生、业果三种相续,乃是颠倒之相,从真起妄而有。故曰:“皆是觉明”。即于真觉而起妄明;明了知性:指妄明之无明,了知性即妄有了知之性。】不是真知。【因此妄了之无明,】意思就是:妄有了知性其实就是无明。【发生业转现之三相,此明了知性二句,即无明不觉生三细是也。】
【从妄见生者:乃从细向粗,而成粗惑粗境,妄见即粗惑,山河下即粗境。生字双连上下,】如果【连上乃粗惑生,惑即事识见分;】事识见分不同于微细,这对外境,外境的分别。【连下由惑生则境生。汝问山河大地,诸有为相,云何发生?】就是由惑而生,【即由是而生也。】
【次第迁流者:世界则成、住、坏空,众生则更相变易,业果则彼此酬偿,亦皆因此虚妄,妄有相续,终而复始,循环往复,无有止息。因此虚妄:此字乃指觉明明了知性,】觉上加明,妄为明觉。此妄明了知之性,【意谓不独三种忽生,】就是世界忽然生、众生忽然生、业果忽然生,就是【由是而生;即汝问云何次第迁流,终而复始,】也是因为妄觉妄明。【亦因此虚妄,而得相续也。】所以,总归一句就是那一句,什么?性觉必明,妄为明觉,就是这一句。【初正答初问竟。】
【楞严经讲义第九卷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二册终】
今天耽搁了大家一点时间,因为这个《楞严经》拖太久了,如果不定下一个段落的话,就会一直延长,也不晓得何年何月何日才能讲得完?所以,有时候,有时候会稍微时间拉长一点点,师父对不起大家!但是,如果有一个进度,就很好,很好!如果没有进度,它就会一直停留,一直讲题外的话也不行,所以,设定一个进度。因为今天的文字很简单,今天的文字、义理的发挥,除了三细六粗比较困难一点,其他的这些地水火风的产生、世界相续、众生相续、业果相续,这个文字其实都不是很困难,要自己看其实也看得来,何况我们在《义贯》里面还有白话文,我们会再浏览一遍。所以,对义理深的,我们发挥;对义理比较浅的、看得来的,就不需要用那么长的时间,师父会斟酌。
2009.07.02
571页,【丑二 兼释转难 (分二) 寅初 满慈执因疑果 二 佛分真妄喻释 今初】
经文:【富楼那言:若此妙觉,本妙觉明,与如来心,不增不减。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
富楼那就说了:如果这个佛的妙觉,本来自妙自觉,也本明、也自明,意思就是:本来就自觉自明,跟如来的心是没有什么增减的,在圣不增,在凡不减;“无状”就是没有任何的原因,就突然生出了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这个有为相也就是假相,就是生灭相、缘起相。说:我们的本觉,跟如来心是一样没有什么增减,为什么突然跑出山河大地这种种的生灭有为相?
【当机执众生因性有始,疑如来果德有终。乃言:若此众生所具,妙明觉体,本来自妙,无有世界之碍;本来自觉,无有众生之迷;本来自明,无有业果之昏;与如来返本还元之心,平等一如,佛心比生心,】就是比众生之心,拿佛心来跟众生心比一下,其实并没有一丝一毫的增加,所以说:【并不增一丝毫;】佛心并没有比众生增加什么。那么,【生心比佛心,】众生的心来比这个佛的心,【亦不减一丝毫。】也没有减少一丝毫。
【无状忽生,山河大地,诸有为相者:无状即无因无故也。…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三》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