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一▪P2

  ..续本文上一页,自心相的意思是什么?就误认为那一些烦恼、执着、分别的影像是你的真心,就是你平常在运用的心。记得!起贪心的时候,记得!这个不是你的真心,你的真心是无贪的。当你起嗔恨心的时候,记得!告诉自己:这个不是我们的真心,这个是妄心。【乃为六根所局,】“局”就是限制住,为什么?生命观看不出去,宇宙观放射不出去,我们的生命就完全拘束在我执、法执的小范围里面,而就这样过一生,就这样过一生。【六识所锢,】六种分别心,“锢”就是束,全部都束在里面。【皆成挂碍。】皆成挂碍。【今者了达妄身、妄心,本自空寂,荡然(如大水漂荡)无存,故得无碍,解脱自在也。】

  【二、知真本具:】知道这个真心本来就具足的,叫做知真本具。诸位!修学佛道它重点就出来了:达妄本空,知真本具,妄心本来就空,所以,你只要动到执着的念头,你就是修行错误,当你很用功的时候,你说:哇!现在很有修行!这个念头就错!这对法上的执着。第二、知真本具,【昔在迷时,将本有法性身,妙明心,埋没于尘劳烦恼之中,幻妄身心之内,今者知法身清净,遍一切处,则身荡然;妙心圆明,遍周法界,则心荡然;无形无相,荡然宽廓,】“廓”就是大。【得无挂碍,得大受用也。】诸位!小心眼就不受用,大心则大用,你一定要记住这个!师父一直告诉你:尽管度量放大,上苍会二倍福报奉还给你的,胸量放大,绝不会吃亏的。也许你现在好像有一点吃亏,我今天做了几个钟头,对不对?领一样的薪水;这个人做几个钟头,做得比我少,也是领这样的薪水!内心愤愤不平!有一个男孩子很善良、很乖,大家都说他很笨,工作八个钟头以后,他继续工作,大家都下班了,他觉得:我应该完成的事情,我应该把它工作完。所以,领一样的薪水,他继续再加班。大家都说他笨,他(同事)说:老板也没有给你薪水啊!他说:哎呀!我多多学习啊!虽笨,他还有自己的哲学,他很认真的。结果这个老板、老板娘非常的欣赏,就把这个技术传给他,后来这个老板还有老板娘因为没有生,结果经过了二十年,他还是这样子认真,因为他也不计较这个薪水。后来他们都没有生,有一天,突然二个夫妻发生了一件重大的事情,先生检查,癌症,这个老婆又认为说她也没有能力处理这个工厂的事情,后来就请他起来当厂长,全部负责,二十年来,他就是没有任何的怨恨、没有任何的抱怨、没有任何的计较,最笨的人结果升到厂长!经过了十年,后来这个老婆也快死掉,说:我财产统统给你,统统给你!因为没有儿子,除了缴税以外。你看,傻人有傻福。不是每一个人都碰到这种因缘;但是,这个世间还是要诚恳、老实的人,没有牢骚、没有抱怨,肯做的人,默默的做,能够修忍辱,不怕吃亏的人,也不计较的人,这个人路走得很长远,渐渐的,人家就会私下很赞叹你,很信任、信得过你。所以,修行贵乎实践,就是这样。这个跟修行一样,你今天默默的这样修行,拜佛、念佛,不夸张、不比较,这样真实的听经闻法,诸位!佛菩萨正会器重你、会加被你,世间人看起来,你好像受尽了委屈、吃亏,错了!佛菩萨正在加被你,那一些往生极乐世界的,绝对不会是贪小便宜的人;绝对不会是一天整天伤害别人的人,佛来接引这些人,绝对不会!而这些人对净土也不会有信心,佛接引的都是那一些肯吃亏的人、肯吃苦的人、肯受尽委屈的人、埋头苦干的人,佛欣赏的是这个。因为什么?他符合佛的教义。

  底下,517页,【是诸大众,各各自知,心遍十方者:以既蒙如来,微妙开示,不独当机阿难得悟,是诸同闻大众,亦多各各自知;自知即悟也。其中大众,位有浅、深不同,悟有解、证不等,所悟为何?乃悟真心,遍满十方,包含万法。较之昔日,】认妄识心、妄识,【认识为心,】就是认妄识为心。【执心在身内;】不知道这个心并没有内、外,凡所有相,都是如来藏性所显现出来的假相。【舍妄求真文云:“不知寂常心性。”】寂常就是不生不灭。【不失科中云:“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咸是妙明真心中物。”】我再解释更清楚,诸位!不知色身外洎山河,虚空大地,皆是什么?皆是一合相,大的一合相、小的一合相,只要一合相,一个颗粒微尘也是一合相,杯子是一合相,是不是?然后一朵花是一合相,山河大地、日月星辰,没有一样不是一合相,只是大相、小相而已,大相、小相统统是非相,统统是心性当中的真心物,妙明真心中物。【不杂科中则曰:“云何得知,是我真性?”不分科中又谓:“茫然不知,是义终始!”四科总标文云:“殊不能知,生灭去来,本如来藏,常住妙明,不动周圆,妙真如性。”】这一句话重点在哪里?重点在:生灭、去来,本不可得,当体即空,生者无生,灭者不灭,去者实不去,来者亦不来,没有生灭、去来,当体即空,全是如来藏性,就是永恒。所以,佛陀真正的得到永恒的法身慧命,就是佛;而秦始皇找错了,秦始皇派人要去找这个不会死的仙药、妙药,秦始皇找错了,佛陀找对了;秦始皇找相,那个药丸、不死药,认为服用某一种药,可以让你长生不死,不老长生,秦始皇找错了!佛陀找对了,佛陀找心性。所以,只要有相,没有一样不会败坏,只有如如不动的心性,是我们所有的依归;自依止,法依止,莫异依止,自依止是什么?自己依靠自己的心性;法依止,依靠佛陀所讲的正法;莫异依止,千万不要依靠其他的,谁都靠不住,因为哪里都是生灭的东西。这个就是我们的故乡,用这个心念佛,没有烦恼心念佛,马上进入三昧,信、愿、行具足,即心就是佛。师父已经强调过了:对心性不了悟的人,要念到一心不乱,很难!不了解佛的心性的人,对净土法门也很难理解,讲东,西就矛盾;讲西,东就矛盾;讲南,北不通;讲北,南边不行,东西南北讲来讲去都是矛盾!为什么?相说嘛!【此皆不自知也。】

  【今闻四科,全事即理,七大全相皆性,到此云散月明,瓜熟蒂落,如人饮水,冷暖自知。心遍十方,见十方虚空,乃依报世界之最大者。在真心中,如观手中,所持叶物,此则观大同小也。】为什么?念本身并没有大小,诸位!“观”就是念头,你观大,不是那个念头吗?观小,不是那个念头吗?大是心性的大,小是心性的小,诸位!请问你有大小吗?师父已经讲了:东边不作东边解,西边不作西边解,东方是指心性的东方,西方是指心性的西方;在这里更强调,大是心性的大,小是心性的小,大小是相,心性并没有大小,若悟此,万法都是平等。【叶即贝叶,物如庵摩罗果。】

  经文:【一切世间,诸所有物,皆即菩提,妙明元心。】

  【此悟万法唯心。妙明元心,即如来藏心。一切包括之词,世间即情、器二世间,身心世界是也。此皆领】“领”就是依据。【上显见科中,第四显见不失文云:“色心诸缘,及心所使,诸所缘法,唯心所现;汝身汝心,皆是妙明,真精妙心中所现物。”】这前面都讲过了。【又领】就是又依据。【第八显见不分文云:“此见及缘】就是见以及见所缘。【(即身心世界),】这个能见的见性,及外在所缘的身心世界,【元是菩提,妙净明体。”】只是你妄动,妄动就变成无明;不妄,真心就显。【又领阴等四科,】就是阴、入、处、界四科。【皆即如来藏性,而成此悟,至此则斥破妄心,显示真心之旨,方以极领,更不再认缘尘分别为心矣。】方以极领就是究竟处,“领”也可以当作悟。

  经文:【心精遍圆,含裹十方。】

  就是真心,真心的这个心精,怎么样?周边圆满,含裹十方,意思就是:一切时空尽在真心。所以,一切万法都是佛法,为什么?一切万法都是真心所现的;如果没有开悟,那一切万法都是识心所现,识心所现就是妄,妄体空,就是真。所以,为什么刚学佛的时候,叫做看山是山,见山是山,见水是水?为什么?这个时候就站在相的角度、识心的角度来讲,刚学佛的时候,见山是山,见水是水;学佛一阵子以后,了悟本体是空的,会发现法法本空,会发现见山不是山,见水不是水。诸位!为什么见山不是山?山本空,水也是空。悟到究竟处的时候,见山还是山,见水还是水。为什么?这时候真心显现出来了,见山,是真心影现出来的山,山本来空,空就是我的真心;见水,水也是空,空就是我的真心,就是这样。所以,学佛知道说:喔!这三段原来是讲这个。

  【此悟心包万法。向者误认妄想为真心,惑在色身之内,】身在器界当中,(【身在界中,】)【界在空中,重重含裹,遗真认妄,】遗这个真心,认这个妄心。【迷己为物,】这个字打错了,(原误植为己,新版已更正)不知惟心,【曾无超越;】把这个色身当作。。。妄认这个四大:这个就是我!这个“物”就是我,这个四大构成的这个色身就是我,不知道它是惟心,曾无超越。

  【今者圆悟真心,惟精惟一,惟是一真法界,纯一无杂,周遍圆满,】这个一真法界就是什么?就是绝对的真心、绝对的心性。诸位!没有能所的境界就是绝对;有言语就有能所,有能说、所说;有相就有能所,能缘、所缘;有讨论的东西,它就有能讨论、所讨论的。所以,一切世间的学者,不能离开能所,就不可能悟到真心。惟是一真法界,纯一无杂,周遍圆满,【故曰:心精遍圆。】

  【含容万法,包裹十方,无往而非常住真心,】“无往”是指时间,“往”用我们现在的名词叫做一时一刻,没有一时一刻不是我们常住真心。【无处】这个是指空间,没有一个空间,哪里【不是性净明体,此则转小成大也。乃领上七大文中,性真圆融,皆如来藏,而成此悟。以上正叙心荡然,得无挂碍。】诸位!为什么讲“转”?在没有悟的时候才这样讲;悟的时候大跟小都是一样的。大跟小一样有什么好处?那就是身上你只有小小的钱、少少的钱,你心还是如如不动,穷,但是,穷得很知足、很快乐,也不贪…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审除细惑 说二如来藏 第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