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本愿经讲记▪P153

  ..续本文上一页个禅僧,四川人,俗姓上官,这个香林他十六岁就受具足戒,之后依这个云门文偃禅师大彻大悟,之后接这个禅宗祖师的法宝,就是接受禅宗的第几代祖师的法,他的身旁侍奉他的人总共达十八年之久,就是在他的师父旁边侍奉十八年,我这里我的要求是不用太久,五年就好了,十八年,我是不曾这么想,我做梦不曾这么想过,今年结夏刚好第四年,忍耐一下,最后一年明年,再结夏一年就可以离开了,没有关系,所以说人家师父是有德行,我们是没有。宋太祖乾德二年的时候,他就移往青城山的香林院,弘扬这个禅宗四十年,在雍熙四年示寂,世寿八十岁,这个四十年打成一片,跟赵州也是一样。【长庆】叫做慧棱法师,长庆【坐破七个蒲团。】我们一个蒲团都坐不破,坐几十年都不曾坐破,为什么?不在那里坐怎么会破,若会破就是孩子拿起来玩它才会破,坐破七个蒲团,这是他以精进出名,慧棱以精进出名,整天都坐在那里禅定,坐破七个蒲团,很惊人,对不对?你到现在破几块?你若说:师父!我曾坐破一块。那就是被裙勾勾破,拉链拉下来,刚好破掉,要不然你要坐到破,那不可能,就是我们要够精进,这个长庆慧棱法师八五四到九三二,这是唐末五代,浙江杭州人,俗姓孙,大家都称他孙公、孙公,他十三岁就在苏州通玄寺出家受具足戒,过去的人按照佛的戒律是要二十岁,过去的人怎么很奇怪,怎么十几岁就受具足戒,男众一定要二十岁,女众有结过婚的十二岁就可以,《比丘尼》里面就有讲,印度的女众早熟,十二岁就可以结婚了,十二岁她就有月亮了,就可以结婚,有月亮你自己慢慢想,难道不是这样,月亮运转顺利,十二岁结婚就可以出家,要不然一般而言女众的话大部份是要到二十岁,所以说中国大陆都是十二岁、十三岁、十四岁、十五岁,就受具足戒,这个依照律学来讲不如法,不得戒体的,但是如果说有一种人能够自悟也是得戒体,在释迦牟尼佛的律学里面讲,证阿罗汉果可以不必受比丘戒,他就是比丘,叫做福慧上座,证阿罗汉果他本性就具足,所以佛陀当时在世的时候有七岁就证阿罗汉果,乃至有九岁,那个统统不必受比丘戒,登比丘坛都是多余的,只是形式而已,所以佛说:证阿罗汉果他就是比丘。为什么?无生,比丘就是杀贼,他全部都杀光了,他不是比丘,是什么呢!但是在相上还是要受戒,就像六祖他开悟的时候叫做卢行者,还未剃度,所以他在猎人队里面十六年都现在家居士身,结果他一剃度现比丘身,他师父为他剃度之后,就赶快到台下跪下,换拜他为师,这是一大奇闻,你知道吗?看他师父多有修养,这个我受不了,师父为徒弟剃度,叫他徒弟到台上,他跑到台下,换他向他顶礼,因为六祖是大彻大悟的人,对不对?所以在相上而言,我们还是要受比丘戒,在体性而言证阿罗汉果他就是比丘,不用受戒,他就是比丘,对不对?他就是无生,杀贼,应供,杀贼,他的见思惑都断了,他就是比丘,所以在相上他还是一样登坛,但是他证阿罗汉果叫做福慧上座,年纪虽然轻,但是智慧福德全部具足,这个叫做孙公,十三岁就在苏州出家,参过灵云志勤、雪峰的义存、玄沙的师备等等师,这些禅师,他曾在雪峰义存禅师那里三十年,后来他得到这个法,就是义存禅师传法给他,他在唐代天佑三年,西元九百〇六年,安住在泉州,就是福建昭庆院,后来住在福州,福建长庆院,又称为长庆慧棱,慧棱禅师,在后唐长兴三年示寂,世寿七十九岁,僧腊六十,后来都称这个慧棱禅师叫做超觉大师,这个不得了,这个是精进出名的人,一天到晚就是禅定,坐破七个蒲团。【怀玉大师念佛,】唉呀!这个也不得了,净土宗的大师,一代的大师,出生年不详,死于西元七百四十二年,这是唐朝净土宗的高僧大德,浙江宁海人,俗姓高,在涌泉寺出家,浙江的宁海涌泉寺,他持律甚严,戒律非常的严格,他诵《弥陀经》总共三十万遍,诸位法师、师兄、师姐:你算算看三十万遍,你《弥陀经》看差不多几分钟诵一遍,你用电脑打看看,诵一部《弥陀经》几分,比如说十五分、二十分,乘以三十万遍看几分,你除以二十四小时,你算算看,三十万遍《弥陀经》,不只是这样而已,一天念佛五万声,天宝元年六月初九见西方三圣现前,就知道自己临命终了,所以他写这个偈,自己这样写:清净皎洁无尘垢,上品莲台为父母,我修道来经十劫,出示阎浮厌众苦,一生苦行超十劫,永离娑婆归净土。这个解释给大家听,他持戒非常的精严,而且懂得心地法门,叫做清净皎洁无尘垢,内跟外全都清净,上品莲台为父母,因为西方三圣现前要接引他,他知道,所以他是上品上生,持戒清净,一天念几部的《弥陀经》,一天念阿弥陀佛几万遍,所以我跟诸位说过,会修行的不用太多,一本《弥陀经》,一句阿弥陀佛就解决了,就上品上生了,对不对?会用的人就这样而已,我们不是,我们是经典那里也请一本,那里也请一本,回到家中打开,噢!整个橱子都是书,不曾在看,看归看没有差别,为什么?精进不起来,你看!他一本《弥陀经》诵到死,一句佛号念到死,到临命终西方三圣现前要来接引他,上品莲台为父母,我修道来经十劫,他有宿世的因缘,修道已经修十劫了,他是出示阎浮厌众苦,是示现来这个娑婆世界,厌恶这个娑婆世界,让众生知道娑婆世界的痛苦,底下这句要注意听,一生苦行超十劫,我这辈子修苦行,就是拼命一直念佛,这样我十劫的痛苦轮回全都解决,一生苦行超十劫,超过十劫,就是净土法门的殊胜,十劫以来生死在这辈子就解决,因为净土法门,永离娑婆归净土,永远离娑婆,一下子就往生净土了,在座诸位!念完之后马上断气,作偈之后马上断气,遂逝就是念完了马上就走,唉呀!这种工夫吓死人了,所以说郡太守看到这么有修行的高僧大德,厚葬,我才告诉诸位,你念佛念到见到西方三圣,你自然就生死自在,你就了解净土法门不是欺诳众生的,怀玉大师很有名的,生死自在,【念到临命终时,见银台来接引,仍不肯去。】不满足,所以我们若不知足,也可以要求,但是那是有工夫,有条件才可以跟佛祖计较,谈价钱,佛祖!我要金台。佛祖说:银台就好,不可以,我偏偏要金台,若有精进可以谈,我常常听到很多人说:我铁的就好了。我说:没有铁的,你偏说铁的就好。金、银、铜三种而已,铁的哪里有,铁的会生锈,他的意思是下品下生就好,下品下生也得铜,哪有铁的莲花,没有,我到后来跟他说:铁的会生锈,也是不会裂开,不然木制的,木雕的就好,木雕的我们有在卖,随便拿一个自己去坐,对不对?不要这么自己泄气,随便有一朵就好,不要这样,我们求上品上生,努力念佛,我们怎么说我下品下生就好?所以过去的人说:我们求乎于上得乎于中,求乎于中就得乎于下。我们若求上品上生,就认真努力,这样还有中品的可退,我们若求乎于下品下生,我不用了,我散成这样,没救了,懒惰得要命,对不对?没有在拜佛也没有在念佛,我下品就好,下品下生也没关系,我告诉你,你若这样想,你连一品都没有,下品下生,你再下去是什么,没有,等于联考,我考上大学就好,最后一名也没关系,万一最后一名没考中,就完了,继续六道轮回,所以不可以发这种愿,我们要精进,要努力求上品。我们常常打八关斋戒,八关斋戒一日一夜,中品中生,你若来这里认真,整天念佛受八关斋戒,都整天禁语又精进,因为我们这里功课排得很满,又听经,一日一夜,中品中生,所以我跟诸位说:打八关斋戒往生最容易,功德最大,就是这样,时间短,跟诸位说往生并不困难,但是我们一定要下定决心才有办法。【再精进更精进,七日头现圆晕,】这个念yun四声,晕就是光圈,本来意思是环绕在日月周围的光气,这个晕它的本意是说太阳以及月亮周围的光环,因为大气层中悬浮着晶体,水晶体像冰晶体一样的,将光线折射或是反射,变成一个环状的光圈,柱或者光点的一种光象,晕就是我们所说的佛祖的光环,我们若看佛像头部都有一圈圆圈,【金台来接、笙】笙就是乐曲的总称,用竹子做的,以前中国国乐都是用竹子做的,若西方人的这个乐器都用铜不然用铁做的,【歌来迎,乃往西方。其弟子赞曰。

  我师一念登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

  唯有门前古槐树,枝低祗为挂金台。】

  我师一念登初地,一念就是精进的意思,非常的精进,他银台偏不要,偏偏要金台,金台要见法身才有办法,初地。佛国笙歌两度来,西方极乐世界来二次,第一次银台他不要,讨价还价他要金台,对我们而言阿弥陀佛拿一个铜的,xxx,某某某,你铜的莲花要吗?好了,这样就好了,我师父说知足就好,铜的拿来也没关系,铜的我们都用爬的去了何况是银的,对不对?人家一天念多少《弥陀经》,念多少佛,持戒多清净,摸我们的良心看看,对不对?所以一般的人要求不多,这说起来也对,也是有理,不是不会贪心,贪心也没有用,没有那个精进力怎么有用,唯有门前古槐树,师父往生之后,门前一棵古树,古树的枝很低,枝低祗为挂金台,祗就是仅仅,这是形容说师父往生之后只剩下这棵树,这棵树的树枝很低,好像等师父往生,挂金台就是说往生了,往生极乐世界,要不然枝怎么挂金台,那只是说一个表法的,表示说等我们师父往生了,上品的往生。

  【又广东罗浮山,华首台,天然禅师,有一弟子,看牛出家,未尝读书,性愚鲁,】大陆文盲很多,没有读书的人很多,性愚鲁傻傻的,【但肯向学。师曰汝学佛法,拜观音,求智慧,】你要认真,【中夜方可睡。此子日间,为常住服务,什么都做。】傻傻的,憨直、憨直,【夜间拜菩萨,拜到中夜。如是长期拜,一拜拜了十三年。】你看这徒弟多好教,傻到什么程度,对不对?十三年,师父说要拜,精进十三年,【一夜拜到九点时,见菩萨挥手,】这里讲得不…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与轮回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