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出世呢?跳出生灭,出世就是跳出生灭,出就是远离,世就是生命,远离(并)跳出生灭,这是最快乐的,就是不生不灭。
【宝轮毫光。】
【指悲。能拔世间种种之苦。】
【大宝轮毫光。】
【指同体大悲。能拔分段变易二生死苦。】分段就是六道生死,变易就是菩萨变化的境界,把境界一次比一次更精进,变化,认为是生死,是方便说,所以分段生死是真实义,变易生死是方便说,我们今天真正有生死,为什么?六道轮回嘛!变易其实不是生死,方便说生死。所以说分段生死是真实义,变易生死是方便说,菩萨没有生死。
【日轮毫光。】
【指喜。随喜别人种种功德,如日光照大地,万物温暖。】这个喜悦很重要。
【大日轮毫光。】
【指大喜。众生先成佛,我则大喜矣!如地藏,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如阿难,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泥洹就是涅槃,若还有一个众生还未成佛,我终不入涅槃。【如大日轮,普照万物,悉皆果熟。】
【月轮毫光。】
月轮,听到这个月你就知道清凉,这句的解释要很注意,你若听得入,一生受益无穷,月轮,这个月就是清凉,要如何才能清凉,那句你可要看好,【指舍。】舍是什么?叫做全盘放下,叫做放下,叫做清凉,简单讲,学佛的人不懂得放下,你没办法清凉,你怎样都不会凉,为什么?怒火心中烧,你没办法清凉,月代表冷,代表清凉,要如何清凉?舍,你怎么样能够舍呢?舍的先决条件就是平等,【怨亲俱舍,】对你不好,放下,对你好,照样要放下。对你好,我拼命要执着,对你不好,拼命恨,这都不能得到【心月清凉。】你看底下的解释,怨亲俱舍,俱舍,就全部放下,大修行人心中没有恨,也没有执,大修行人没有恩怨,只有缘份的深浅,跟我们有缘,我们多讲二句,跟我们无缘,少说二句,就这样而已,没有恨,也没有恩跟恨的差别相。
【大月轮毫光。】
【指大舍。所有一切功德,舍与一切有情。】所以不但要自己放下,还要将我们学佛所做的功德回向给一切的众生,这样更加大清凉,大清凉就是没有自私,【如大月轮,普照大地,皆得清凉。】不可以只有我们好就好,要包括一切众生都要得到清凉,所以菩提心不可以忘记。
【宫殿毫光。】
【指三乘菩提,如登法王之殿。】
【大宫殿毫光。】
【指一乘菩提,我为法王,于法自在。】
【海云毫光。】
【指三乘涅槃,覆生死海。】盖着,因为生死海盖着我们就跳不下去了,我们现在都跳入生死海,对不对?浮浮沉沉,浮浮沉沉。
【大海云毫光。】
【指大般涅槃,覆法界海。】法界也是不生不灭,涅槃也是不生不灭,其实这二个都是一样,大般涅槃就是法界,法界就是大般涅槃。
【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出微妙音。告诸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吾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于人天中。利益等事。不思议事。超圣因事。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
【世尊在天宫上,最初含笑,放种种光明云,出微妙音,赞叹众生,本具之性德。】
【现在世尊,从顶门上,放百千万亿大毫相光出微妙音,是赞叹众生的修德。】修德是后天的精进,性德就是先天的具足,先天具足,没有后天的精进,咦!发挥不出来,后天的精进,没有先天的具足,你再怎么修也没有用,那块不是金子,你磨再久也不是金子,本性没有的东西你怎么磨也没有,所以由修德显这个性德,由有性德,修德才有归根,才有根本,【菩萨从性起修,】性就是不生不灭,起这个修行,【修德有功,性德显现,自性出生无量功德,能利益无量众生。】
【前者性德,众生本具不假修成。】
【后者修德,须仗佛力法力。见佛闻法,佛法和合,事理圆融,方能出生无量称性功德,充满法界,利益有情。】
【所以如来,从顶门上,放如是等毫相光已,又出微妙音,告诸在会大众。天龙八部,人非人等,听吾今日,于忉利天宫,称扬赞叹地藏菩萨,修成如是等功德,利益人天之事,乃不思议事。指地藏菩藏,具不思议神力,分身十方,拔三途苦,与人天乐事。】与就是给与,赐予。
【超圣因事,指地藏菩萨,具不思议智力,】师父刚刚有跟你讲了,十力其实是十智力,【说种种法,能度三界众生,离生死苦,得涅槃乐事。】
【证十地事,指地藏菩萨,自证十地,】其实他若早要成佛,就是成佛了,无量劫来不知多少成佛了,他还在当菩萨,对不对?【又能化他证十地事。毕竟不退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事,指地藏菩萨,愿力能助众生不退转,无上菩提,毕竟成佛事。】
【说是语时。会中有一菩萨摩诃萨。名观世音。】这大家都很熟悉,【从座而起。胡跪合掌。】因为示现就是要这样。
【天宫法会,唯观世音菩萨,与地藏菩萨,德业相齐,】就是平等,【所以观世音菩萨,出来问法。】
【观音是南海普陀观世音,是大悲救苦观世音,与地藏愿力相同。】都是救苦救难,过去观世音菩萨跟地藏王菩萨的感应,诵《地藏经》的人感应,诵《普门品》的人感应的,念观世音菩萨感应的,念地藏菩萨感应的,不计其数,无法计算,太多了。
【白佛言。世尊。】观世音菩萨白佛言,世尊,【是地藏菩萨摩诃萨。具大慈悲。怜愍罪苦众生。于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功德。及不思议威神之力。】
【世尊,地藏大菩萨,具大慈悲心,大愿力,怜愍造罪受苦众生。】到处都在造罪,【在千万亿世界,化千万亿身,所有度生利他功德,及不思议神力,救苦之事。】
【我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赞叹地藏菩萨云。正使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说其功德。犹不能尽。】
【赞莫能穷之文。】
【观音菩萨,在忉利天宫,闻世尊,与十方无量诸佛,异口同音,同时赞叹地藏菩萨。佛佛道同,一佛赞时,佛佛同赞。如阿弥陀经,十方诸佛,出广长舌,遍覆三千大千世界,称赞不可思议功德,一切诸佛,所护念经无异。】无异就是相同。
【观音又言,正使过去佛、现在十方佛、未来诸佛,尽说地藏利生功德,犹不能尽。利生功德,犹如涌泉,】涌泉就是自然冒出来,他证十地他自然就有那个能力,所以我才告诉诸位:问题是自己,如果你有能力的时候你自然能够度众生,自然有这个德行感召一切善,如果我们没有这个能力,靠宣传,没有用的,好的东西会说话,对不对?你如果有那个能力,自自然然人家就把你的善,把你的德传遍十方,所以不要急着度众生,要急着先自利,要先自利,我们有没有这个能力,我们若要利益众生,我们有那个能力,随手拈来都可以利益众生。犹如涌泉,【滔滔不绝,】滔滔就是水势很大,不绝就是不停、不断,【如何能用言语说得尽?可知地藏从性起修,】十地当然是他的证悟跟佛一样,【行山高逾须弥,】他的修行如山那么高,怎么高呢?逾就是超越,超越须弥山,【愿海深过溟壑,】溟就是大海,幽暗深远的大海叫做溟,壑就是坑谷或者是深沟,一般都是指深谷,壑就是深谷,溟就是深海、大海,所以说他的行超过须弥山,他的愿超过大海,愿深如大海,所以说行如高山,愿深如大海,【况智慧神通,皆不思议。周遍法界,妙用无方,奚能】就是何、怎么能够,【以言说称量哉!】
【向者又蒙世尊。普告大众。欲称扬地藏利益等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事。令天龙八部。瞻礼获福。】
【刚才又见世尊,从顶门上,放种种大毫相光预备又称扬地藏菩萨利益人天等事。唯愿世尊,为现在未来一切众生,称扬地藏不思议神力,如何利益人天之事。对众宣扬,令天龙八部,瞻礼地藏,皆获福利。】在座诸位!这样我们有注意看佛祖的精神吗?你注意看那个字,对众宣扬,意思就是只有赞叹能够让佛法兴盛,你要注意这句,佛赞叹地藏王菩萨,你看大家对地藏菩萨这么有信心,同样的道理,我们若能赞叹三宝,是不是给三宝很大的力量,大家对三宝有很大的信心,不但不造业,又造很大的功德,他来听经闻法,他来看到三宝的庄严相,起信心,多一尊佛,就算不成佛,也能种善根,对不对?所以连佛要让佛教兴旺,他都要赞叹地藏王菩萨,佛也是照常这样对大家开示,你看!他一直赞叹地藏菩萨,为什么?他要让我们认识地藏菩萨,我们对他要有信心,师父跟诸位说,虽然我们不会说法,赞叹三宝就是在弘扬佛法,你可要记得师父这句话,等于在弘扬佛法一样。
【佛告观世音菩萨。汝于娑婆世界。有大因缘。】所以我们在《法华经》已经讲完了,【若天若龙。若男若女。若神若鬼。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者。见汝形者。恋慕汝者。赞叹汝者。是诸众生。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常生人天。具受妙乐。因果将熟。遇佛授记。 】这文字都很简单。
【赞观音利生之文。】
【佛告观世音菩萨,】不只是地藏王菩萨,【汝常游化娑婆,】念观世音菩萨的人可以说比念地藏王菩萨的人还多,【所以汝与娑婆世界的众生,有大大因缘。若天趣、若龙趣、】趣就是道,像天道,像龙道,龙就是畜生道,【若男若女、若神道、若鬼道,乃至六道罪苦众生,闻汝名而称观音圣号者;见汝形而礼拜观音圣像者;恋慕汝而心心忆念观音功德者;赞叹汝而受持读诵观自在章、】就是心经,【耳根圆通章、】是《楞严经》,【普门品,】就是《法华经》,这个要知道,观自在章就是指《心经》,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这是《心经》,耳根圆通就是《楞严经》,对不对?二十五圣讲这个圆通,观世音菩萨是耳根圆通,《法华经》是普门品,【为人演说者,】所以在一切经典全都讲到观世音菩萨,为人演说者,【如是等辈,向汝种善根,跟汝学习。仗汝神力,于无上道必不退转。初则菩提心不退,次则菩提行不退,三则菩提念不退。心心流入萨婆若…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