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3、遍净天:寂净之乐,周遍身心,三界之乐,以此天为第一,故名遍净天。】
【四禅有九天:】
【1、福生天:一切福中,以禅定之福最胜,故名福生。】
【2、福爱天:福无边中,得妙随顺故名。】妙随顺就是我们今天讲的随心所欲,你的心就是充满着福,怎么做观念,福就现前。
【3、广果天:凡夫人天中,此天果报最为殊胜。】
【4、无想天:又名外道天。外道压迫妄想,】他不晓得放下,压迫妄想就是说他认为这妄想是不好的,用强迫的手段让他不要动念,这就是《六祖坛经》里讲的,如果有人认为无生就是无想,统统不要想它,此人不足言道,这个人离道太远了,外道认为想不好,就把想除掉,拼命的压迫它,【妄想不生,】但这并没有断烦恼,只是潜伏而已,妄想不生是潜伏,并没有断,断了的人根本没有没有妄想,所以这就是这样,如果你看到禅宗祖师大德的开示,就知道是很了不起的,你叫凡夫没有妄想是很难,他的分别、执着速度太快,悟道的人你想要叫他打一念妄想也很难,他见一切相即一切法,见相就是性,性相一如,无妄想可打,要打什么妄想,记得缘起当体就是性空,要用什么来形容它?你要执着什么东西呢?或是你有什么话要说呢?所有的语言、符号也不能表达,为什么?他内心里享受那一份的缘起性空的解脱,真是快乐无比。所以说你要叫凡夫没有妄想也很困难,你叫圣人打妄想也很困难,为什么?悟到空理的人打什么妄想,他晓得所有的妄想无自性,无自性当体就空,你打什么妄想呢?再多的执着也没有什么作用,你不能留下什么,你在这个世间能留下什么,不能,到你死亡的时候你什么也没有,对不对?也不必到死亡,现在我们就知道什么都没有,对不对?缘生,该做的义务,我们就要做,因缘生,我当法师,我要弘法,要利生,但是我不能有这种我在救度众生的观念,无相的施舍,我也不曾打妄想说我要做什么,就活得很快乐,心中充满了喜悦,这还不是轻安,轻安是指那一刹那之间的美,我们这种是喜悦,那一种充满着智慧的喜悦,我们所有的施舍,所有的弘法,不管对一切众生的利益,从来没有想过我在利益众生,师父常常说:做我该做的工作,有体力就多做一点,没有体力就休息。外道压迫妄想是不对的,佛教才是真正的智慧,不可以压迫妄想,不要管它,不理它,它没办法理我们的,妄想起来,像我的朋友: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妄想很多,控制不住,我说:你怎么控制?他说:我观想一把关刀,妄想起来全都杀。我说:那把关刀也是妄想。是啊,那倒也是。所以我们要了解,【一定定五百劫,三界中无处可安置,故居此天。】
【5、无烦天:是阿那含果,】这是三果的阿罗汉圣人,【下界惑尽,】下界就是欲界,【上界惑薄,】上界是指色界和无色界,在佛法里都是把色、无色界一起讨论,欲界就是有欲望,五欲六尘的执着、分别,惑已经尽了,他已经没有男女、饮食一切的执着,都没有了,放下,但还有微薄的习气,【故生此天,缘真断惑。】缘真,真就是空性,你要断惑,一定要悟道,懂得空性的思想。
【6、无热天:也是阿那含果,居此所断之惑,转见微薄。】慢慢、慢慢这惑一直微薄。
【7、善见天:障微定胜,】障碍已经少了,微就是少,定已经很殊胜了,【见色明澈。】看到一切的色全都可以透彻。我们若能这样就很好了,世间若有这种善见天的医生就不得了,都不用照X光,只要眼睛一看,你的肠子哪里破大洞,破小洞,哪里胆结石、肾结石、膀胱结石全都清楚,比X光还厉害,为什么?见色明澈嘛!清清楚楚,能够像X光透视一切,一切色法没有障碍。
【8、善现天:何只见色,又能现色。】就是随心现这个色法出来,当然神通是跟佛不能比。
【9、色究竟天:至色边际,最极之处,一念空色,便离色界。】所以色界应该讲是十八层天,第十九实际是讲最后一个,色究竟天最边远。
【摩醯首罗天:以定得大自在,又名大自在天。此天王三目、八臂、乘白牛、】这牛不是我们这肮脏牛,这牛能飞天走壁,【执白拂,】拂就是拂尘,神仙站在云上所用的拂尘,为什么叫拂尘?因为过去的人农业时代蚊子很多,所以拿那个赶蚊子叫做拂尘。【一念之间,能游大千世界;一念之顷,能知大千世界雨滴头数。】
【乃至非想非非想处天,是名无色界四天。】又名四空天。顾名思义我们就知道四空天是以意识形态存在这个世间,没有任何的质碍叫做四空天,全部都用一种思想,一种意志,连色身都没有,
【第一、空无边处天:从色界四禅,以方便力,灭可见可对色、】可见可对色就是六尘当中的色尘。第二,【又灭不可见可对色、】这是五根还有四尘,五根就是眼根、耳根、鼻根、舌根、身根,四尘就是声、香、味、触,为什么呢?因为这五根,比如说眼识,眼睛这个意识是不可见,但它可以对这个色法,所以五根里面的意识——眼识、耳识、鼻识、身识,我们都不可见,可对色就是可以对声香味触,我们可以听到声音、闻香或者是有味、有触,只是无形而已,没有形相。可见可对色是有形状又可以接触,就是六尘的色尘,不可见可对色这里不可见是指前五识,也就是蕴藏在五根里,不可见,可对色,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是不可见,但可以对色,声香味触也是一样,你要看看不到,但可以感受,比如师父现在在讲话的声音你不可见,但可对,可以听得到,是不是?可以觉察得出来。境界若更高的,【更灭不可见无对色;】很清楚就是指意识,意识可以缘过去,缘这个五尘,但是无相可得,因为意识在我们内在,简单讲就是我们第六意识灭掉不可见无对色,所以【三色一灭,】这是讲前面,可见可对色,不可见可对色,不可见无对色,三色一灭掉,【便出色笼,】色法不能束缚他,【但见虚空无边,故名“空无边处天”。】
【第二、识无边处天:此天再用方便力,灭空识现,但觉识心无边际,】了解我们的心识(意识)无边际【故名。】
【第三、无所有处天:再用方便力灭识,识灭一切皆无故。】
【第四、非想】你说它想,它非想,你说它没有,又有,【非非】那么负负得正,你说他没有想,又好像有,说他有想,也没有想,总而言之他不能断我执就没办法出三界,进入四空天就走错路了,真正会修行的人在三果,在阿那含果的时候,在色界的三果的五天里就直接跳出三界,在色界直接跳出三界,这四空天都是走错路的,几乎都是外道的,他不懂要断我执,就一直想把它灭掉,灭掉就是取舍,取舍就是生灭,你怎么灭,它还是存在,不晓得放下就是,不懂,所以走错路,四空天境界是很高,但很可惜,没有出三界,错用心。非想非非【想处天:再以定力灭无,无灭想现;又以定力灭想,想灭无现。】一个无字就显现,【总不能想与无及我,三者一时俱灭,】若俱灭就超出三界,【所以灭而非灭。】为什么呢?等于你以二指一,用三来指二,用比较的,所以到最后他是无穷的过患,就是灭不掉的,这个想也把它灭掉,单单这个念头,它就是想,它还是想,所以师父跟诸位讲,要悟道的人他没有阶级,他一定要到最后,一定要豁然大悟,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他没有阶级,没有次第,他才能够见性,没有等次,不分彼此,没有善恶,没有对立法,绝待的世间,它就是法性,法性就是绝对,处处统统是显这个绝待的法性,只要你不起心,不动念,但是见性,动念无妨,是不是?为什么?你想也没有,那个无也没有,因为有妙有现前,那个我也没有,也空,何以故?空就存在着一切的现实社会,所有现实社会里面统统超越,那哪里不是证果呢?对不对?所说这个非想非非想处天就是错用心,简单讲就是这样,想要把那个想灭掉,那么取舍之间,刹那之间就化作另外一个想,所以你说想那也不是,说非想也不是,说想,也对,说非想,也对,变成模棱两可,总而言之,言而总之,第六意识就是不能断,【昔日黄龙禅师斥吕洞宾“饶经八万劫,终归落空亡”者,此定也。】这我们在《楞严经》这段故事有讲过,在这里简单讲就好,因为《楞严经》讲得比较详细,吕洞宾,八仙过海,大家都知道,不过他后来归依佛就很少有人知道,吕洞宾叫吕岩,真人,字洞宾,京川人,在唐朝末年三举不第,在长安酒楼喝酒,突然间遇到钟离权,授他:这世间有长生不老术我教你。后来他开始修炼,尝游庐山归宗,学炼丹,在钟楼壁上书写,一日清闲自在仙,六神和合报平安,(六神,我们常说六神无主),丹田有宝休寻道,对境无心莫问禅,没多久,经过黄龙山,看到吉祥的紫云成盖,表示山上有高人,就进去,刚好黄龙禅师在说法,他一进来,禅师马上知道,佛教的禅师若大彻悟,证悟的,不得了,他为了要引导吕洞宾,大声呵斥他:旁边有盗法者,盗法就是我没有叫你进来听你为什么闯进来,有人来这里偷我的法,故意这样讲,用激将法。吕岩:我自己的东西我为何要偷拿你的?你听过吗?一粒粟中藏世界,只一粒饭中,我就可以蕴藏世界,只用半个锅,就可以煮山川,就是用小可以容大,且道此意如何?吕岩这样问,他不晓得意思。黄龙告诉他:你这个守尸鬼。因为吕岩专门炼丹的,吕洞宾很不高兴:你骂我守尸鬼,我这里有长生不死的药。黄龙禅师告诉他:世间哪有长生不老的药。饶经八万劫,终是落空亡,经过八万四千劫,你还是得死,因为生灭就是无常。这吕岩很生气,说时迟,那时快,宝剑抽出来,射向黄龙禅师那里,咔嚓!宝剑掉下去,本来要砍他的头,结果宝剑掉下去,黄龙禅师问他:你说半升铛内煮山川,说来我听听看,如何是一粒粟中藏世界。这吕岩言下大悟,唉呀!意思就是弃却飘囊(提手旁+戚)碎琴,就是说过去都带一把琴,不然就带一个囊袋…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