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一声。舍利弗就把他扛出来,所有的比丘集合过来,包括在家人,看他的面相非常安详,没有一点恐惧、忧郁、取舍,是那么的安详,大家都觉得不可思议,一个人照理讲被蛇咬到毒气攻心会痛苦、会挣扎,乃至有求生的欲望,比丘知道自己没救了,人家问:尊者!你怎么能这么定,那么安详,来接受这个死亡?他就说:世尊早就讲过了,我们这四大无我,五阴是苦空,诸法因缘生,诸法因缘灭,我很早就悟到无我,也无我所有的东西,离开这世间就像脱离一层肮脏的东西,所以我欢喜接受。因此我们在家居士从此以后认真的修定,定当然就是有智慧,我们在《唯识学》里说,阿罗汉有定解脱,也有慧解脱,其实并不是说慧解脱的人没有定,也不是说定解脱的人没有慧,不是这样子,而是说比如目犍连他专修定,突显这个定也可以断烦恼,但是你说目犍连他全部没有慧吗?不可能,舍利弗就专修慧,难道他都没有定, 这也不可能,所以只是突显他在修的过程上,只有佛是比较圆满。比丘在临命终心定定到内在非常安详,感化很多人,所以我们要了解缘生跟缘起。在一般人来讲,都认为缘生跟缘起两个名词是一样,其实是不一样的,缘起是动词,缘生是被动词,缘起就是说我这一刹那之间要成就一桩事情的时候,它正在进行,叫做缘起,比如我们现在来讲的话,缘起,形容我们现在正在进行的这一刹那之间,这可以说缘起;缘生不是这样,它是被动的过去式,已经生出来的东西,比如文殊讲堂那是缘生,它是已经生出来的东西,存在的一个事实,已经成为过去的被动式。所以你说缘生等于缘起,那是不对的讲法,因为我们对佛法没有深入,才说缘生就是缘起,很勉强来接受,其实这两个完全不同,不是很深入经藏的人,只好说勉强可以这样子。若要修持戒有福,布施有福,但这个修定,哎呀,这个福最重要,你临命终要完全靠这个“定”字,你持戒有福,但若平时你的心散乱,临命终真正的福生不起来,“定”换我们现在的内在的名词叫做安详,心里面充满了智慧的安详,而不是说没有智慧,傻傻的。持戒有福,布施也有福,修定也有福,【三福具足,故名深厚。既然宿福深厚,品德纯和,因此亲戚宗亲,人人钦敬。此女内定外慧,】内心非常的定,外在显现非常有智慧,【三业清净,威仪具足,行住坐卧,常在定中,所以诸天善神,日夜翊卫拥护。】这个读翊yi四声,辅佐的意思,辅佐就是帮助,就是在左右两边护持的意思,一个人的心若安详,没有贪、嗔、痴,他心中存在着般若的智慧,恭敬三宝,那么诸天都会护持他。
【其母信邪,常轻三宝。】这很严重,你偷拿人家东西,杀鸡鸟,这是杀业,轻视三宝,这不得了,这个罪过非常的重,这一定堕地狱的,你注意看:【是时圣女广设方便,劝诱其母,】好好劝告她:不要轻视三宝。三宝是人天的眼目,【令生正见。而此女母,未全生信。不久命终。魂神堕在无间地狱。】你看,轻视三宝就堕无间地狱,有的人还打出家人,这真的是不了解因果,在律学里面说:在家人不管比丘有修,没有修,就是说比丘只要他现出家相,你打骂我比丘,比杀八万四千父母的罪更重。你想想看!你敢动三宝的话,那这不得了,罪很重,她才轻视三宝而已,还没有打,就堕无间地狱。
【此乃女母堕苦之文。】
【其母愚痴,善恶不分,邪正不辨,信仰外道,内起邪见,外轻三宝。】这邪见最严重,邪见就是火车头,知见错误,这不得了,他再怎么做对三宝都会有成见,都会攻击、伤害,我告诉诸位,饭可以吃饱一点,若在三宝门中,不是上去就是下去。二个跳板,一个是一跳就到极乐世界去,一个一跳就到地狱去,出家也是一样,出家若没有好好的修行,不是跳上去,不然就跳下去,两边而已,很少落在中间,出家光是这辈子吃施主的饭,哇!你不得了了,太多了,不要说一天吃三餐,吃二餐好不好?佛陀在律学里讲:为施所堕,被布施,因为信徒是流血流汗赚来的钱,省吃俭用拿来供养你出家人,你没有好好修行,没有弘法利生,不能利他又不能自利,整天吃饱睡,睡饱吃,你稳死的,你不得了,那就是为施所堕,被这个布施牵引着你就马上要堕入三途,所以说地狱门前僧道多,道就是道士,胡乱骗财骗色,僧道就是出家人跟道士最多,所以说我们出家若要乱搞花招,开口就要几十万,要人家多少钱,你可要注意一点。所以我们出家人,人家布施随人家的因缘,人家没有布施,也是这样过日子。这个内起邪见是最严重,出家人起邪见,在佛法里不列入出家人,为什么呢?因为佛要入涅槃前,那个魔说他要破坏僧团,佛陀说:你不可能破坏我的三宝,不可能。魔说:到时候我穿你的衣服,吃你的饭,讲的不是佛法。世尊就掉眼泪,如果你要这么做那我拿你没有办法。所以穿出家衣服讲的不是佛法,稳死的,对不对?就不列入三宝,那是魔,离经一句皆是魔说,所以内起邪见,他讲的话就邪,这很可怕的东西,外轻三宝,外面显现轻视三宝,【三宝是苦海之慈航,敬之得福,轻之得罪,】所以在座诸位,我们若回到家发现我们的父亲或母亲,或是我们的先生或太太,他没有信仰三宝,最好不要跟他讲佛法。那天有一个女众写信给我,她是在病苦中,她妹妹拿录音带给她听,她听得很法喜,有一天她男朋友来,因为她很欢喜,想要介绍这录音带,她男朋友拿起来就摔,只听这个会饱吗?慧律法师是怎样。。。就开始攻击、诽谤,她不但没有退道心,再继续听。所以我跟诸位讲:他没有信仰,因缘还没具足,你一点都不能勉强他,有时候变成造业,一直诽谤三宝,那不得了。慢慢也有改变,后来自己也听听录音带看看,哇,也有听进去,听说正月有来皈依,幸好,, 不然这个包死的,不但是死,还加一个包,诽谤三宝不得了,后来听完:哎呀,法师讲得很有道理。他过去造口业不晓得,还骂我一句很难听,我又不可以讲,我自己体会就好了(笑)。没有关系,人家的优点要讲,我没有讲名字,你也不晓得谁,说不定他女朋友今天有来打八关斋戒也不一定。【当时圣女见母如此背觉合尘,】背就是违背,违背了觉性,合尘,尘就是五欲六尘,简单讲就是违背了觉性,然后迷惑颠倒,【以是为非,轻贱三宝,得无痛心疾首耶!】得无就是能不,哎呀,这能不让我们痛心疾首吗?痛心疾首语出《左传》,形容痛恨厌恶到极点,痛心就是会使人心痛,痛入心髓,这种痛入心髓的情形不晓得你曾否尝试过,那不是皮肉之痛,你对这个人很伤心的时候、很失望的时候,那种痛,痛入心,痛入骨髓,没办法形容,简单讲痛心就是对这个人本来希望很大,因行为不好,比如说孩子拿枪打架,打死人让父母痛心疾首,生这种还在早知掐死他,所以我才告诉诸位,你若生到女的,唉,生了个赔钱货,不一定,若生到男的,甲级的,刺龙刺凤的,大流氓不一定好。娶媳妇也不用太欢喜,世间人都欢喜颠倒的东西,你那孩子出世以后要变好变坏你也不晓得,你为他太过于欢喜,娶媳妇欢喜什么,不一定,有的:啊,我的儿子要出家。开始在烦恼了,说不定到后来出家人最孝顺,说真的,出家人可以说最孝顺,从我们这些徒弟就可以看得出来,所以生男的也好,生女的也好,出家也好,在家也好,这个都很难讲,所以到后来就变成无有定法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不一定,很难讲的。【乃广设种种方便,又劝又诱,欲阿母舍邪见,生正见,尊敬三宝。但阿母】这个念阿(a四声),一般读作一声,阿(a一声)弥陀佛,这是正音,从几点可以证明读a弥陀佛是正音,日本人最重视考据学,他们从梵文考据,西藏文、梵文都是念a一声,问题就过去中国这一、二千年来,大家都念o一声,o一声弥陀佛,也是一样有人往生,对不对?到今天而言,如果我们要读正音,若要考据,那不能念o一声,但是不是说你念o一声弥陀佛就不会往生,一样往生的,这是看我们的诚心诚意而已,但如果你一下手当然要找正确的音,要读作a一声才对,所以南无(日语),这日语就可以证明这是读作a一声,藏文也是一样,嗡阿吽,它也是念a一声,身口意,它也是念a一声,再来我们的往生咒,南无阿弥多婆夜,哆他伽多夜,这是南无阿弥佛陀耶,还是念a一声,这种音我们要校正一下,要有根据,而且讲得有所改变,下手就正确,你注意看,a一声,气往上,这很重要,顶部,因为我们要往生极乐世界,神识要从这里出来,你注意看,o一声,低沉,对不对?所以你念o一声弥陀佛,念久了你会打盹,他的气脉,你若念:a一声弥陀佛,你愈念气一直往顶部上灌,与o一声完全不一样,如果你是修过密宗的,他就会了解这个颇瓦法的开顶,我们以前念红观音咒,嗡 阿 吽 啥 嗡玛尼 贝美 吽,都是这样念的,a一声,气灌顶,冲上顶部的,所以我们讲经说法一定要种种的考据,你不相信你再拿梵音来翻译看看,他一定是念成a一声弥陀佛,真正的梵音一定是念南无a一声弥陀佛。所以这阿母【邪见习深,未肯全信,轻心还在。】轻视的心还在,【不久阿母命终,魂神随业堕在无间地狱了。】轻视三宝而已就不得了了,不要说打出家人。我曾看过人家打出家人,在南普陀,有个人有轻微的智障,他以前脑筋不错,读书很行,台南一中毕业的,那不是小人物,出家后曾住在忏公那里,也曾住南普陀,不知跟到什么上师修密法,到底怎么修不晓得,跟金刚上师好像发生什么冲突,人家用手印打他,打得好像脑筋有点问题,他在嘉义时精神恍惚,看一个小姐走过去就拉人家,拉拉扯扯,噢,不得了,对方不了解他有问题,对他又踹又打,打到店里面,他以前很棒的,很会读书,修过密宗以后不知怎么会变成这样子,当然我不是说密宗不好,诸位不要误会,这是我们第一次看到打得这么惨的人,后来一个在家女居士赶快阻…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