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本愿经讲记▪P54

  ..续本文上一页报一定大的,吃东西一定没问题,一定不会生到非洲去变成饥荒的人民,有一餐没一餐的。第五叫做施辩,这个施辩不是辩才,如果一个人不得饮食,那么你布施饮食他能够讲话,这个辩是布施给对方,然后你自己本身会得到辩才,这个施辩不是为众生说法,而是当你布施饮食让对方能够讲话,他有体力讲话,你生生世世会得到智慧的辩才。【若施罗汉,获福百倍矣。】

   【罗汉问之。欲愿何等。】你供养我阿罗汉,有什么要求?欲愿何等就是有什么要求。【光目答言。】光目就是地藏王菩萨的前世,【我以母亡之日。资福救拔。】我为她作功德,救拔她,【未知我母生处何趣。】往生到哪一道。

  【罗汉是圣人,供养得福,福能满人愿,故问:“欲愿何等?”天上人间之福,皆能如意。光目答言:“我不求世间人天之福,但以母亡之日,一七、】就是七天,【二七、】十四天,【三七,】就是二十一天,我们都要在七七以内作功德,【皆资福救拔,】要做一些福来救拔她,【但未知我母生趣,我想知母生趣,】我想要知道我母亲出世在哪里,【给我心安。”】

  

   【罗汉愍之。为入定观。见光目女母。堕在恶趣。受极大苦。罗汉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你母亲在生她是造什么业呢?【今在恶趣受极大苦。】

  【“罗汉愍其孝心倍常,一定要知母生趣,其心方安。比之今人,但作福了事,不问生处,差千万里矣!乃为入定,在三昧中,见光目母,堕在地狱,受极大苦”。罗汉是小圣,天眼能观大千世界事,但不能知其所以,因问光目言:“汝母在生作何行业?业成报现,】业报若成功,果报就现前,【今在恶趣,受极大苦。”】

  

   【光目答言。我母所习。唯好(hao四声)食啖】唯好就是嗜好,只喜欢吃什么呢?【鱼鳖(bie一声)之属。】鳖,海产,活活的东西拿来杀,【所食鱼鳖。多食其子。或炒或煮。恣情食啖。】杀过不计其数,【计其命数。】计就是统计,统计她杀生的命杀多少,哇!千万复倍,不得了,杀生,【千万复倍。尊者慈愍。如何哀救。】

  【此乃光目母习恶堕苦之文。】

  【光目答曰:“我母习气所好,唯好食鱼、啖鳖。一见鱼鳖,便买来食,且喜食其鱼子、鳖卵。有时炒黄、有时煮熟,】不管众生的痛苦,【每每恣情纵欲,饱食三餐。】拼命吃,【计其所食鱼、鳖之生命,】无法计算,【千千万万,复倍是数。】没办法计算,【如是杀生既多,难免报在地狱,尊者慈愍,如何哀救呢?”慈愿禅师云:“千百年来碗里羹,】这个羹就是菜肴的意思,不是我们所讲的羹汤,在戒律里面讲得很清楚,羹就是指好菜的意思。千百年来你的碗里面那些好吃的菜,就是说那些好吃的东西,【怨深似海恨难平;】因为你杀生,当然对方的心不会平静,【欲知世上刀兵劫,】你若想知道世间为什么一直战争,【但听屠门夜半声。”】你就注意听半夜人家在杀猪,猪在哀嚎的声音。现在猪都不会哀嚎,也没时间哀嚎,现在都电动的,钻一下马上死亡,哪有时间哀嚎,没有,以前杀猪是用人工的,现在用电动的,悬着,拿一把刀,猪从那里经过,往上一戳,然后让这个血一直流一直流。。。

  

   【罗汉愍之。为作方便。劝光目言。汝可志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你可以至诚的好好的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兼塑画形像。】塑就是雕塑,画就是画像、形像,【存亡获报。】存亡就是冥阳两利,存就是活人,亡就是死人。

  【此乃指示救母方法之文。】

  【小圣不及大圣,罗汉力弱,断见思惑,未破无明、未证法身、无不思议神力,】因为他不是佛,【自问不能救拔众生苦,因此指示光目:“汝可求佛——至诚念清净莲华目如来名号,并塑画佛形像。念佛和塑画佛像这两种功德甚大,不但救度汝母,又能令汝增福、增慧,故云“存亡两利”。”】 所以我们现在印佛像的人也很多,为什么?为求功德。

  【志诚二字很重要,不诚无物。】意思就是如果你没有诚恳,无物就是完成不了任何的事情,不诚无物,什么东西你也没有,那表示说一点诚心都没有,那就什么都免谈了,一切要成就要以诚心为出发点,所以不诚无物就是说,你不够诚恳你就什么东西都不能完成,【且圣女为母念佛,岂不纯孝动天,至诚感佛吗?诚是实德,性命之根,天得之以成天,地得之以成地,人得之而自成。何故教念佛呢?佛告比丘:“我灭度后,若称我名,所获福智,无量无边。”故罗汉教令称本师佛名。】就像我们现在的人都很认真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称佛的名号那功德太大了。

  

   【光目闻已。即舍所爱。】能够舍才是一个有福报的人,不能舍怎么超度母亲呢?怎么作功德?【寻画佛像而供养之。复恭敬心。悲泣瞻礼。忽于夜后。梦见佛身。金色晃耀。】晃就是明亮、照耀,这个耀就是光明的意思,这佛像很高很大很亮,【如须弥山。放大光明。而告光目。汝母不久。当生汝家。才觉饥寒。】这个才字是刚刚的意思,只要她一出生能够感觉就会讲话,【即当言说。】

  【此乃依教见佛之文。】

   【“光目闻罗汉指示,即依其教,舍自己所爱之物,而画端正、庄严之佛像,灯、涂、果、乐,种种珍馐(xiu一声),】馐就是珍奇美味的食物,就是佳肴,珍就是稀奇,煮一些珍奇美味的食物来供养,【陈列佛前,】虽然佛是没有吃,但这表示你的虔诚,【至诚供养;复一心不乱,】要感应就是要这四个字,为什么念佛念不感应,他没办法一心不乱,【念佛功德名号,悲泣瞻礼”。人有孝心,佛有感应。中夜已过,“当后夜时,忽梦见佛身,金色晃耀,功德巍巍,】巍巍就是高大,【犹如宝山,放大光明遍照十方。而告光目言:“汝母不久,当生汝家,才觉饥寒,即当言说,】一般而言,孩童是不太可能,有的到二三岁还不会讲话,只会叫爸爸妈妈而已,(而她母亲投生为婢子后)一出世就会讲话,【汝自知之。””】

  【发梦,梦见佛是好的。】晚上我们若有作梦,梦见佛这是很好,【出生菩提心经云:“若有梦见佛形像,诸相具足庄严身,众生见者应欢喜,念当必作调御师。”】知道将来一定会作佛。

  

   【其后家内。婢生一子。未满三日。而乃言说。稽首悲泣。告于光目。生死业缘。果报自受。吾是汝母。久处暗冥。】在地狱,受苦,【自别汝来。累堕大地狱。】一直堕大地狱,【蒙汝福力。方得受生。为下贱人。又复短命。寿年十三。更落恶道。】不是只有寿命十三岁这样就结束,死后还得落入恶道,因为业还未尽,【汝有何计。】你有什么方法,【令吾脱免。】我们修行常常讲:我靠自己就好了。在座诸位!世间修行靠自己,这句话是正确的,但是在你背后有子孙孝顺你,乃至于一个强而有力的高僧大德支持你,或者是僧团支持你,诵经、礼佛、修福,那这力量太大了,我们有能力可以说我依靠我自己,但是我告诉你大部分的人没有证果,没有证果你一定要受到因果的支配,那么你一定要结善缘,在善缘当中还要结善知识之缘,为什么?他懂得帮你处理,所以我们若有家人学佛,就要赶快交代好子孙,我往生之后我的这些钱要如何处置,要印经典,要印《楞严经》、《法华经》,要不然印佛像,要不然拿去孤儿院、养老院,交代一个懂得处理的人,当然是你的儿子。但是我们今天不同,我们今天是亲近三宝,共修,我们名字赶快写下来,我们这个僧团都是男众比丘,加起来五六十个,如果一直跟你回向,那不得了。有一次一个人他得血癌,血癌就是白血球过多,我当时初出家很发心,当时单枪匹马,没有徒弟,也没有讲堂,他家以前是基督教的,后来慢慢改变他,郭医师改变他,后来邀请我去,我去也是为他持咒、念佛,我是没有修行,但是我很虔诚,喝下去,不可思议,第二天抽血检查白血球竟然下降,直线下降到正常,医生大家都你看我,我看你,奇怪!没吃什么药,怎么会这样子,有时候我们看起来是病,但其实是冤亲债主。所以说我们认真念佛很重要,但是临命终的增上缘“更”重要,为什么讲“更”字呢?因为你敢把握吗?你生死有把握没有?生死有把握的,我现在来调查,你举手,你不敢,没人敢举手,什么时候要死你不晓得,对不对?所以死后的增上缘变成很重要的一个功课,所以说平常有儿女的要赶快交代清楚,好朋友的话互相勉励,师徒的话也互相勉励,谁先死也不知道,所以永远不结恶缘。

  【此乃重业轻报之文。】

  【其母罪重,应堕地狱受苦,今圣女以念佛、塑像两种功德,令其转重成轻,地狱受苦身转为婢子身;又仗佛力,宿因能说。故云:“未满三日,而乃言说。”又仗佛力,知阿女来救。而“稽首”者,叩头至地,稍留片刻,表敬也。“稽首而复悲泣,告于光目”者,知恩感谢也。“生死业缘,果报自受”,此二句,乃自觉之文;今日乃知因果报应,丝毫不爽,】丝毫不爽,所以造善因得到善果,造恶因得到恶果,若往生之后结果还有后代,她女儿又为她作功德还不错,【人死业存,】业还存在,为什么?业就是你的分别心跟执着心,你的烦恼心,简单讲业为什么存在?就是无明,无明就是因为不能透视,贪着五欲六尘,在这个世间为非作歹,当然你【自作自受,我亲自尝之矣!能不信耶!吾非别人,乃是汝母。吾死之后,即入无日月光明幽冥世界。所谓:“铁围两山间,窈窈何冥冥,】窈窈,yao三声,这个叫做幽暗深远的样子。冥冥就是幽昧,或是晦暗,【神识】我们的灵魂,【堕其中,不睹日月精。展转不相见,但闻叫呼声。”自与汝别后,累堕大地狱受苦,今蒙汝念佛、塑像之福力,方令我转生阳间,为下贱人。前生杀业,余报所感,】剩下的果报所感,【今生命短,只有十三岁。我的恶业生报已过,后报未尽,】诸位翻开131页倒…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与轮回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