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善巧方便,这个例子就可以证明善巧方便有多重要,所以法无定法,师父或是善知识要教化众生,他一定要按对方的根机去做考量,再下什么药,是要下重药,或是下轻药,不是每一个人都用一样的方式教育他就有办法,【菩萨用种种方便而度之。】种种就是很多,【众生病千变万化,菩萨方便药,亦巧妙无方。若无病则不用方便,但众生病无尽,故菩萨方便智亦无穷。以无穷智,度无尽众生,则菩萨愿力无边,充满法界矣!谁论尽与不尽;尽不尽是世间法,佛法无尽无不尽啊!】这要解释一下,谁论尽与不尽,这就是在观念里面打转,论尽跟论不尽,但有言说,都无实义,论这个尽就不对,因为出世间法,空性的思想无尽,若说无尽,这样脱离现实的社会,又不对,它也是会尽,为什么呢?相一定有一个究竟之处,所以变成谁论尽与不尽,尽跟不尽这个名词是世间法,简单讲但有言说,都无实义,只有语言上在争执而已,以前有二个徒弟吵得很厉害,没有办法解决,来跟师父告状,师父!我怎么样。。。,正要开口,他师父就比这样,(师父以食指竖起靠近嘴边做噤声状)表示说如果我们是一个很有修行的人,不管你说什么都不会执着,都可以放得下,不管人家怎么对你、看你,所以师父就:嘘。。。,就是表示中道第一义谛不可以透过任何的语言,也不必解释,放下就平息了,所以只有我执的人,我相的人,才会一直落入语言跟观念的东西,真正一个高僧大德他没有这种东西,过去心不可得,你放下,不要三分钟他马上全部放下,为什么?过去心不可得嘛!他很清楚嘛!那么佛法就不一样了,佛法无尽无不尽,也就是说佛法这个无尽就是没有一个界限,为什么呢?它非语言、文字、意识、分别可以得到的,无不尽就是现实,要面对这个现实,无尽也无不尽,你是无尽也对,说无不尽也对,没有一样不尽的,穷一切众生界,一切法界,无不尽,讲无尽也对,为什么?要面对个体嘛!面对这个相嘛!所以无尽就是讲相,无不尽就是讲体,也是一样摄用归体,依体起用,法就是这样,无论你用什么方法,它全是要我们解脱的方法。
【所以世尊曰:“善哉善哉!汝问得好,吾今为汝,及未来、现在天人等广利益故,说地藏菩萨在娑婆世界,阎浮提内,生死道中,救拔罪苦众生方便之事。”汝等若明,则识会度众生了;】则识就是知晓,你就了解如何去度众生了,意思就是如果你了解这个救拔众生的方便之法,那你就了解了度众生了,意思就是说没有善巧是不能度众生的,你用强制的不一定每个都能接受,你用软法的有时候会伤害到众生,什么叫做软法?每样都没关系,每件事都无关紧要,比如说这个僧团,法师请假到外面,去做什么?学邪法,符咒、乩童,拿七星剑、沙鱼剑,要拿来我这里耍,不可以这样,师父!我要学这个可不可以。当师父的:可以!可以!哪有人这样,这个时候师父马上要呵斥他,妖言惑众,对不对?马上要把他赶出去,从今以后不是僧团里面的一份子,僧团要以正知正见,正思维、正精进,八正道、四谛,为修行的依归,对不对?这不可以用软法的,就要用强制的,比如说不然来投票,请我们这里五六十个法师投票,要做早晚课的举手,都没有人,从明天起都不要做早晚课,轻松了,赚到了,开始一直睡了,你看这是什么僧团,这叫做睡团,这个不能投票,也不能表决,半月、半月诵戒,师父!我不能参加,佛制的戒律半月、半月一个比丘不到就不能诵戒,你一个不到就不行,除非你生病请假,乃至于结夏安居,三个月统统不准出去,你有什么事情赶快办一办,三个月尽量不要写信,尽量不要打电话,不可以回家、请假,除非父母事、三宝事,统统不准出去,若有什么事情要在一个星期以内,十天以内办好,这就是强制的,一定要遵守的,没有什么好讨论的,佛制的如律如法,如佛所说,这不能争辩的,也不能投票表决的,师父!我们投票表决看今年要不要结夏安居,岂有此理,哪有一个出家比丘、比丘尼不结夏安居,那你跑哪里?你做什么?你这三个月做什么?佛制比丘五夏学戒,若不明戒律的开遮持犯,纵得三明六通,不得离师一步,意思就是说如果你是一个比丘,五夏结夏安居不了解戒律的开遮持犯,你还不明了律藏的事情,就算你证阿罗汉果都不可以离开师父一步的,现在不行了,一年、二年就要溜了,开始坐不住了,我要去修密,我要去修禅,我要到哪里闭关,反正想一个理由,东西都搬走了,然后到最后:师父!我跟你请个假。其实就是要离开,他要请假,东西已经全部都不在了,早就搬光光了,搬得空无一物了,所以说像对师父来讲的话,对我而言,你想,他教导徒弟内心也会很难过,我只要求你跟着我五年,不是说跟着我一辈子,就这样五年就熬不下来,这五年就把它当作念佛学院,他就没有办法,就是定不下来,把我所教过的重复的听一听这五年基础上,将来你要去参学你也有一些东西,对不对?你要问对方,参,你才有一点东西可以问,不然你问什么,所以我们以前去问老和尚,老和尚!老和尚!那个法师要去参。老和尚说:你叫他来。问他:你出家多久了?他说:我出家半年。那你要去哪里?我想出去参。老和尚问他:如果他讲错了你知不知道?他说:我不知道。(笑)对方讲错了你都不知道,你参什么东西呢?你根本没有明辨是非的能力,你根本不晓得,你的经教也不通,他对跟不对你都没办法分辨,你从哪里参起,我问你,说来笑话,闹笑话,对不对?师父慈悲,徒弟他体会不出来,为了要留他们:不然!好吧!不然我挂单费,从三千提高到五千好了,有没有人抗议?竟然没有人抗议,看看这比丘的心能不能把他定下来,定下来,好好的五年在这里用功,我不要求你跟随我一辈子,对不对?因为我们了解嘛!不管哪一个高僧大德将来他的徒弟一定会离开的,你五年以后要学密、要学禅这不关我的事情,你要学天台、华严,乃至要专攻唯识,乃至要到日本留学,或是尼泊尔、斯里兰卡、泰国、缅甸学禅定,乃至到美国,对不对?自己开拓一片天地,这不关我的事情,只要跨出文殊讲堂一步,你自己负责,这五年以内我负责,所以说众生就是这样子,太过于急,修行太急了,他以为这样子可以很快的就成就了,不懂得佛法是需要时间的,需要师父慢慢的教导,慢慢的一步、一步的重复这样子的,这样打了基础以后,我们出来,你一讲我马上知道,正邪我马上就知道,是不是?所以说汝等若明,则识会度众生了,现在的度众生落入爱见大悲,徒弟也死、师父也死,对不对?师父执着徒弟,徒弟执着师父,两个不死才怪,是不是?你说你要度众生,你无明破了没有?没有。你从哪里度众生呢?对不对?见到众生执着这个,然后徒弟也是一样,徒弟出去外面讲:我的师父最好,别的师父统统不行,我的师父最有修行。你想想看!如果师父教出这样的徒弟的话,那真是很惨,在座诸位!我们今天在文殊讲堂出入,人家问你:你师父是谁?你就说:我亲近的是慧律法师,但是我师父常常讲一切师父统统是我的师父,我师父常常讲一切法平等。你这样讲就对了,一切,因为我是皈依僧团、三宝,不是皈依某一个师父,某一个师父只是代表,皈依的意义是皈依整个的僧团,皈依三宝不是皈依一个出家人,我的上人是上某下某,没有错,但是我师父常常开示,皈依是皈依整个三宝,而不是皈依某一个师父,不是某一个师父的附属品,而是整个佛教团体力量,团体的一份子,在我这里没有门户之见,没有山头主义,大门都是这样开的,来的,有缘,没有缘你就出去,不要互相攻击,也不要互相毁谤,法法平等,你可要记得:我们进入文殊讲堂要学习平等,不要出去外面只有一直赞叹你的上人,这样你增加我的困扰,你在学佛学什么。
(以下将有6个帖子是视频第5集的F碟到第7集的A至C碟的内容。至诚感谢云水禅心师兄发心整理! 随喜赞叹!录入者已校对)
是法平等,无有高下。要记住!我们做文殊讲堂的一份子,讲话应当站在绝对究竟平等的空性的角度来说话,不可以说只有我师父最行,你讲这句话,你害死我了,你不是在成就我了,对不对?出去,你师父!哼!待会儿对方还哼一声,对不对?不可以这样讲的。所以说我们要度众生,讲话要注意。【人天若明,则识会自度了,所以说,善哉善哉!】
【四天王言:唯愿世尊,愿乐欲闻。】
【唯然世尊大王,度生之方便,我等愿闻。】大家要听听看。
【佛告四天王,地藏菩萨,久远劫来,迄至于今,度脱众生,犹未毕愿,】还没有完成他的愿力,【慈愍此世,罪苦众生。复观未来,无量劫中,因蔓不断,】这个蔓就是缘生,或者是攀引。攀,就是攀缘的攀;引,就是引导的引,攀引或者是延伸,因蔓不断,哎呀!我们的生死一直这样子,到今天一直延伸,没有办法断。【以是之故,又发重愿。】
【此乃众生业苦无尽之文。】
【因众生迷理起惑,】迷理,注意听!为什么迷这个理?就是不懂道理,不懂什么道理呢?我空跟法空之理。在“百法”里面,“唯识学”里面:云何为无我?一切法无我,云何为无我?一切法,第一句话就告诉你,一切法无我。云何,为什么无我呢?因为五蕴皆空嘛!四大无我嘛!你不懂得这个道理嘛!所以你天天起这个知见,迷这个无我之理,迷这个法无我的道理,你也不晓得所有的执着都错误,当然你就起惑了。简单讲,你在追求的当下,你就要透视它,是不是这样?迷理起惑,迷无我的道理,法无我、人无我,这二个理你不懂,当然你不了解无我,当然你拼命一直追求,拼命一直追求就造业。【由惑造业,因业招果,果复生惑,】像我们人受到了果报,我们继续迷…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