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地藏本愿经讲记▪P8

  ..续本文上一页可以透过沟通,不要说一定要对抗,因为你对抗,你对立,明天还是要过,经过半年也是要过,你今天斗争,痛苦是多余的,为什么是多余的,因为这个时间总会过去的,无自性嘛!无自性就是缘起嘛!缘起就是条件造成的这个世间,这个条件若不见了,他就不吵我们了,就静默了,像我们今天讲经就静默了,昨天游览车来很吵,八音传脑,痛苦无边,念那个不晓得在念什么,我们又不可以跟他起冲突,不能这样子。所以我告诉你拜佛跟拜神实在是大不相同,拜佛的人是彻底的解决内在里面心的问题,他能够回光返照,他能进,他能退,他能够忍辱,他有般若的智慧。拜神不同,“哎呀!你可要保佑我儿子怎样,你可要保佑我女儿怎样,你可要保佑我先生开车出去怎样,要平安,我儿子当兵怎样,保佑我儿子考试怎样,不然就是我先生事业怎样,保佑我们这次南非的事业顺利,”都是讲这个的,所以他都求神保佑,我们学佛的人不同,学佛的人就是佛教你:你要保护自己,你就不可以造业,佛就是教我们保护自己,从我们自己改变。拜神不同,“我一直依靠神,我自己坏脾气不改变”,所以说拜神的来我都会对他开示,拿很多水果来这里拜,拜的时候我都会问他一句话,我说:你这样拜拜,你要做什么?他说:我要消灾。我说:我现在请问你,你用这么多水果拜,你贪、嗔、痴,脾气很坏,口业,不守口德,回去乱骂人家,你拜得这么虔诚,而我都没有拜,我也没有拿水果来拜佛祖,但是我很守口德,我这张嘴不会乱骂人,不会乱发脾气,你看!谁比较消灾。他说:你比较消灾。对!我光是坐着就消灾,我都不用拜什么水果,佛祖吃你那二颗水果饿死了,初一、十五才拿那二颗来怎么够!拜水果就是拜我们这颗虔诚的心,佛哪有吃那个,他们都不了解要从自性发出来的力量,所以拜佛实在很好,了解真理,有智慧,我们会处理事情,懂进退,【所以能自度、度人,皆成佛道。佛法是平等的。】这句很重要哦!这句要画二条线哦!佛法是平等的,你若分别心就不平等,你若执着心就不平等,这个平等就是空性,世间凡夫相一定有差别,就是空性才没有差别,若要进入这个平等,就要悟到缘起空性的道理才可以平等,【孔子曰:】右弯,左弯(曰谐音为弯),孔子曰,这句就是我有一次去拜神人家教我的,我以前都读国语,他读作孔子曰(音弯),我在旁边笑很久,他说:弟弟!你在笑什么。我说:因为以前我都是读国语的,四书五经都是读国语的,子曰(音约),我不曾听过乩童,乩童扶乩,孔子也会起乩,起乩写,他就读台语:孔子曰(弯)。我说:是右弯还是左弯,是弯右边还是弯左边。(笑)读台语的就是这样,真的读作孔子曰(弯),我才懂,噢!原来这个字台语就是这样读,孔子曰,【“己立立人,己达达人,名之为仁。”也是这个道理。】这个《论语庸也篇》,夫仁者已欲立而立人,已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么己立立人就是自己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做得很好,使人可以感动,受到他的行为感动,也可以让大家向他学习,也可以立身处世的修养叫做己立立人,己立立人意思就是自己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也使人家能够做好立身处世的修养,这个叫做己立立人。什么叫做己达达人呢?自己求得通达,人家说知书达理,我们简单讲就是有般若智慧,己达就是当你见性开智慧的时候,你要引导,达人就是要引导众生,其实儒家跟佛家的思想是相通的,己立立人就是自度度人,那么己达达人呢?自己通达自己见性应该引导众生通达,明心见性名之为仁,这是一个有仁慈心的人,我们称为慈悲,儒家称为仁,儒家的仁,佛家称为慈悲,那么基督教称为爱,也是这个道理。

  【地藏菩萨明白这个道理,就依理发愿——众生度尽,方证菩提。发先度人成佛之愿,所以名为大愿。又是本昔所发之愿,故名“本愿”——其本愿在本经中,有四处说明。一切菩萨,皆有本愿:例如文殊发愿,令一切众生得大智慧,发菩提心,此是文殊本昔之愿;普贤发愿,令一切菩萨修万行、趋】趋就是向,向这个【万德,】万德应该加二个字:庄严,万德庄严,如果你有万德,那么你就得到无量的庄严,我们今天:这个人很有德行,我们是不是很钦佩他,何况佛的万德,【此是普贤菩萨本昔之愿;观音菩萨寻声救苦,现身说法,此是观音菩萨本愿。不但菩萨有本昔之愿,即释迦如来在法华经中,亦显露其本昔之愿。方便品云:“舍利弗当知,我本立誓愿,欲令一切众,如我等无异。】如我就是佛,我是指释迦牟尼佛,大家都可以像释迦牟尼佛这样解脱,【如我昔所愿,今者已满足,化一切众生,皆令入佛道。”又云:“诸佛本誓愿,我所行佛道,普欲令众生,亦同得此道。”如是本愿二字,的确是诸佛菩萨,在本昔发心时,所发之愿也。】不是像我们现在的人乱发愿,像我朋友去打佛七,我说:你要发什么愿?我,我发愿七天不要洗澡,真的发这种愿,他真的七天没有洗澡,他睡在我隔壁,我们有福报才会遇到这种同参道友,七天没有洗澡。所以这个愿是诸佛菩萨要发,要慎重的发愿。

  【地藏菩萨昔日所发之愿,从愿起行,由行得力;】由行得力,我们众生的愿没有力量,人家这样发愿,这是事实,信徒(发愿):我从今日起,我听到慧律法师这样讲经,我感动,要了生死,从明天起我绝对早晨四点半就起来做早课,绝对不缺席,一开始就非常的精进,这样经过半年,四点半改五点半,经过一年,五点半改六点半,经过三年,睡到十点半,一定的,一定的,保证的,我在这里包括盖章,为什么我这么行,通达,因为我自己就是懒惰出来的,因为我过去也曾发愿,早上要四点半起来,愈作愈迟,再来,五点半,再来,六点半,真的,大部分的时间师父都放在看书,看书的时间比较长,因为我要弘法,没办法,要准备资料,所以我们众生的行愿就没有力量,愈走愈没有力量,所以人家若说:师父!我一天念一万可以吗?我都告诉他一句话,你这一万若能保持一辈子,我现在就为你盖章,你绝对往生极乐世界,这一万,每天的,没有欠的,哪有人这样,今天礼拜六,走,到九族文化村,今天礼拜日,不然到亚哥花园,欠二万就二万,没关系,星期一再一起补,一个月下来,欠佛祖差不多十五万,(笑)念差不多半个月,十五万,若有一天。。。,人都会这样想,今天是国定假日,我绝对关门闭户,今天欠的绝对全都要补回来,待会儿一通电话:喂!阿珠!来吃披萨。披萨,披萨也是不错,意大利的。(日语:soyo是啊,hondoni yidari pisa oyishidesuyo意大利的披萨真的很不错哦!)Let”s go.下礼拜国定假日再来补,又出去了,又欠十五万,都这样一直补,都一直补!诸位!我讲的都是实在的,说真的,没几个有办法我发这个愿每天坚持到底,不太可能,遇到好吃的东西他就去了,所以说我们众生没有力量,我们功课宁可订少一点,坚持到底,不要订一堆,结果做不完,没有必要这样。【得神力时,就能度一切众生——已成佛、当成佛、未成佛。则地藏之愿,真实不虚,故名“地藏菩萨本愿经”。】

  【地藏菩萨得大神力时,就能将一身分为无量身,】这就是见法身的大菩萨,地藏菩萨其实他要成佛早就成佛了,他是无量无边佛的老师,被地藏菩萨救过的人每个都已成佛了,到现在他还在当菩萨,难道不是这样,所以地藏菩萨得大神力就可以一身分为无量身,【一一身度百千万亿人,所谓“化现金容处处分”。】 化现金容,金容就是指菩萨庄严之相,处处分就是无论时空,每个地方都现,处处现。【佛灭度一千五百年,菩萨降迹新罗国王家,】新罗国王,在旁边写个:韩国的汉城(首尔),也是一位太子,这不简单,【姓金,号乔觉。】金乔觉。【在我国唐朝高宗永徽四年,】西元六百五十三年,【金乔觉】就是地藏菩萨示现的一个人,【廿四岁,祝发。】祝发就是剃度,我是二十七,他是二十四,比我早三岁。【携白犬善听,】讲到这个白犬,我以前也闹一个笑话,我父亲说我,跟人家介绍,这个(指我)是我的小犬,那时候我听不懂,我不晓得小犬是什么意思,我就说:这是我的大犬。那人说:哎哟!你怎么这么说。这样不对吗?小犬是儿子,这就是我的大犬,大犬就是父亲,不然怎么介绍,哪有说称儿子叫小犬,父亲就要叫父亲,才奇怪。(笑)【航海而来,至江南青阳县九华山,】九华山位在安徽的青阳县西南,占地有一百多平方公里,我们已经有讲过了。【端坐九子山头】后来才改成九华山,刚开始叫做九子山,后来李白才改成九华山,【七十五载。】在那里七十五载,就是七十五年。【至唐开元十六年,】把笔拿起来,开元就是唐玄宗的年号,开元十六就是西元七百二十八年,【七月三十日夜成道,计九十九岁。】九十九,身体可能很强壮,活九十九。【时有阁老闵公,】闵公叫做闵让和,这个闵公善行布施,噢!他很喜欢布施,【每斋百僧,】每供养一百个出家人,【必应】应就是空出来,就是空出【一位,】必应,应也可以解释作虚,为什么?就是等地藏菩萨去应供,等这个金乔觉,【请洞僧足数。】洞僧足数就是山中苦修的新罗国王子金乔觉,去那里应供,每次都为他留一个位置,必应一位就是必虚一位,虚就是虚空的虚,虚就是空出一个位置,一定要请他来应供,那么这个地藏王菩萨示现的,【洞僧乞一袈裟地,】你既然每年都为我准备一位,那么我想跟你化个缘,他说:要化什么?我化一个袈裟之地,【公许之;其衣】洒向空中,【遍覆九华,】这有一点神话,【遂尽喜舍。】全都给你,整座山都给你,九华山。【其子求出家,】他的儿子要求出家,【即道明和尚。公后亦离尘脱白,】就是离尘脱俗,也是出家,【反而礼其子为师,】拜他儿子为师,这样也觉得怪怪的,父亲…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 继续阅读 ▪ 佛教与轮回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