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拜儿子为师不晓得怎么称呼,谁知道,儿子叫父亲不就叫:父亲,他父亲叫他儿子就叫:师父!不然不晓得怎么叫,这个以前到现在只有这个例子,我很少听到父亲又拜儿子为师的,若父亲拜儿子为师,他若犯到戒规,我们不晓得怎么处罚他,他是我父亲,若我父亲要跟着我出家我也会烦恼,七十多了,耳朵又重听,早晚课不能参加,到底是要骂他,要骂他是父亲,说不孝,孝顺父亲,等同供养等觉菩萨,他出家是我的徒弟,不罚又不行,这很麻烦,不晓得怎么处理,真的,很难处理,父亲若跟着儿子出家是真的很难处理。反过来是礼子为师。【故菩萨像,左道明,右】边就是他父亲叫做【闵公。菩萨端坐九华七十五载,深入禅定。禅定是神力之根本,】你没有禅定你怎么会有神通力,你怎么展现神通,所以简单讲就是我们人不要那么容易就受人影响,一个修行人没有一点定力你想要得神通,那不可能,所以说无所住,自自然然见性,性中自然具足无量神通,眼睛一看马上就知道,耳朵一闻马上就知道,神通都可以通智慧的。【大士独居修禅时,九华山志】这个志就是记载,【曾有大士】就是地藏王菩萨,【送童子下山】这童子本来要去他那里修行,修不了,坐不住,修不了行,就要下山,这地藏王菩萨金乔觉就送他【诗一首:“空门寂寞汝思家,】空门就是说出家人,出家人大部分都是出家之后都是寂寞,自己一个人修行,打坐,参禅,伴着这个蜡烛绿灯,木鱼青灯,这样度过一生,当然会很寂寞,空门寂寞,在静态当中汝思家,你动到这个凡尘的念头,你来我这个佛门里面却忍耐不了,忍耐不了你就想动,动你就想这个家就是俗家,你就想要还俗,要回去俗家,【礼别云房下九华,】礼别就是拜别师父,他要离开常住九华山,云房,什么叫云房呢?因为九华山高,海拔一千多公尺,所以在云端,所以建的房间云就飘来,就好像在云上面的房间,这表示高处的房子的形容,就是房子都在云层里面,礼别云房下九华,就要还俗回去,因为他是一个童子,孩子,【爱向竹栏骑竹马,】孩子爱玩,好玩嘛!回去就骑这个竹马,喜欢玩这个竹马,以前我也曾骑过,摇晃不已,一直摇晃,相信每个孩子都坐过,【懒于金地聚金沙。】这个金地就是表示道场如同金地,你在我这个道场就像金地,聚金塔,金沙就是所谓的功德,你知道吗?在我这个道场聚金沙,这个聚金沙就是表示福跟慧的资粮的意思,你爱向世间世俗去骑那支竹马,却怠于在我这个九华山修福慧,聚金沙就是指修这个福慧,你不在我这里修这个福,修这个慧,爱回俗家玩那个竹马,【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罢弄花,】先讲第一句,瓶添涧底,如果讲直接的意思,是说要加水,我们若拿瓶要去加水的时候,添水你要到溪涧,添水,可以,但是怎么样子呢?不能把月亮也添进去,这些话的意思就是说当你还俗面对现实的时候,你不要去执着它,因为一切如同水中月,这个瓶添涧底就是表示你要面对,还俗的时候你要面对一切的生活,你要加水表示你要面对这个生活,但是记住:所有的生活都是如梦幻泡影,如水中月,所以说你去加水可以,你不可以连月亮也一起捞上来,当然这是不可能的,简单讲就是说世俗无一法可得,你如何面对现实,如何得到享受,总归是空,意思就是叫你不要执着,你要在日常日用当中要回光返照,一切法如水中月,这不是真实性的东西,你不要被外境所转,这样知道吗?所以讲这个瓶添涧底休拈月,钵洗池中摆弄花,这个摆,提手旁划掉,这是罢,罢弄花,意思是说你在水池中在洗这个东西的时候,拿这个钵,好像一个盆子一样,洗洗东西,可以,这个没有关系,其实这个也是面对世俗的生活,意思就是这样子的,但是不要弄伤了那个花,花就是表示我们清净心,简单讲意思就是说你若离开我这个寺庙(道场),去过这个世俗的生活,你要常常超越,要自爱,不要被世俗的五欲六尘所转,这罢弄花,你不要动到这个分别心,钵洗池中罢弄花,就是你不要去破坏到那池中的花,这句意思也是跟上面的意思一样,这只是对称句,意思是说你面对一切世间现实的生活,但是不要动到清净心,要超越,要自爱,不要被世俗所转,【好去不须频下泪,老僧相伴有烟霞。”】好去是说你好好的去吧,本来我们送别是会流眼泪,你就不需要再哭泣了,为什么?这世间的常态嘛!因缘际会嘛!生老病死嘛!生老病死,大家都一定会经历的,是早跟晚而已,今天我们会在一起是缘,我们若离开缘就尽了,所以你也不需要流眼泪,好去不需频下泪,你不需要哭泣,孩子离开师父会哭泣,难道不是这样,老僧相伴有烟霞,我有晚霞,有这个云烟,可以当我的伴,这当然就是功夫到家了,他就是心中有佛,走到哪里到处都有伴,所以有的人说:喂!师父!很奇怪!你整天关在家里看书看一整天你关得住,没有伴。哎呀!我说你错了。我说:我的伴最多,我的伴就是佛祖,观世音菩萨,阿弥陀佛,我心中二十四个小时都有佛号,我不曾没有伴,我即使自己一个人在家,关在房间三个月我都不觉得空虚,再关三年也没有差别,为什么?我们识字,翻阅大藏经,禅,我们了解本性的法,一切本来就是这样,有机会让我们这样,我们就享受我们的清净,若有机会出来弘法,弘法,动态也是无生,静态也是无生,一切法无生,当然这就是根本法,岂非如此,你说法,一切法也是空性,一切也是缘起,你今天静默,一切也是缘起,对不对?有人,无人,心中有佛,哪有什么差别,哪有什么差别,所以说这个地藏王菩萨作这个诗句,哇!真是不得了,这个诗句我们一开始看不懂,还要请教我们这个老和尚,我们还得写信去请教老和尚,这不简单,不然这个怎么看得懂,你以为师父是饱学之士,这不是我讲的,这是老和尚写资料来我们才有办法解释,解释成这样好像我很行,其实不是我行,是老和尚行,性梵老和尚,我们还写信去问他,不然你看得懂吗?这看不懂,真的看不懂,所以人家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占为己有的功德,别人讲的我们要归究于别人,归于别人的功德,这个不是师父能够解释的诗句,我这样看,大概知道意思,但是没办法解释得这么好,以上解释的有加上师父的意思,但是是老和尚的指示,在这里必需注明,别人的就别人的,当法师也要老实,不能说:这是我的。这不是我的,我没有这么好的学问,只要大家听得会欢喜就好。
【九华昔叫九子山,因李白赠青阳韦仲堪诗而得名。】韦仲堪这是一个人的名字,【诗曰:“昔在九江上,遥望九华峰,】远远看这个九华的山峰,【天河挂绿水,】天上的河,因为它有这个涧水,山上的水一直流下来,这个接近我们今天所讲的应该是瀑布那一类的,【秀出九芙蓉。”】芙蓉是一种花,就好像构成一幅九芙蓉的花一样的。
那么他讲的地藏王菩萨,资料太少了,明天,你看!法然师准备这些,这篇像电影,明天这个更精彩,又是白话文,写得很好,但是年代的记载有一点出入,明天我们会讲的地藏王菩萨更精彩,让你好像在看电影一样的精彩,更清楚,因为他写这样,说真的,这样我们对地藏王菩萨的认识还是太少,很少,明天听这故事,这一篇,很不容易才找到这个资料,这个太好了,明天我们再讲一遍史迹上的地藏菩萨,师父这里有资料,你们那边没有,所以明天会讲得很精彩,像在听故事一般,明天我们再来见面,下课!
今天进入第三天,最主要我们开始不要讲太快,太快,有的听得比较草率,比较不会入听,所以我这两天都讲很慢,最主要就是先引导大家对《地藏经》有兴趣,无论大人、小孩、老人都听得懂,这样邀他才会再来,所以说讲浅一点,解释得详细一点,这是前两天的作用。我们讲到这个秀出九芙蓉,就是地藏菩萨,我们这本讲记的资料,我认为他这资料太少,没几行,这样我们对地藏王菩萨的认识不深,要记得!地藏王菩萨是佛在忉利天为母说法,集合一切诸佛,这些鬼神,这些天龙八部,来赞叹地藏王菩萨,以孝为主,我们现在讲的这个是示现在韩国坐船来到中国,在九华山修行,这是确有其人,有父亲,有母亲,有姓的一个示现者。目犍连不同,目犍连一出世他就出生在佛在世时,当时就是出生在印度,他并不是什么菩萨,目连救母是因为他母亲也是邪见,就是佛当时在世,地藏王救母,救母亲是讲过去无量劫以前的事情,这不可以混淆,目犍连是佛的大弟子,他是阿罗汉。地藏王菩萨是证十地以来,是经过不可说、不可说的劫,它的学生都成佛了,所以这两位是完全不一样。那么示现在我们中国大陆的九华山的地藏王菩萨,这是有父亲、有母亲、有姓名,像我们这样有肉身,因为他的行为像地藏王菩萨,后来人家认定他是示现的,地藏王菩萨的示现,像这种传说很多,有人说这个虚云老和尚他是普贤菩萨再来示现的,大行,他吃尽苦头嘛!人家说印光大师,大势至菩萨示现的,都有这种传说。所以说我们现在要增加的这个资料,是有姓、有名、有父亲、有母亲,出世在哪里,他如何修行,等于我们从平凡人而成道的,然后他的事迹类似地藏王菩萨的事迹,所以人家就认为他示现在九华山,中国大陆,我这里有资料,我就慢慢、慢慢讲,就当作电影,像演一部地藏王菩萨的电影,我现在讲到那里,你就慢慢观想,随着师父的语言慢慢想:这就是这样、就是这样。
底下,我们说史迹上的地藏王菩萨,意思就是有历史记载的地藏王菩萨,就是我们凡夫的肉身,史迹上的地藏菩萨有的人称金地藏,又名金乔觉,他出世在公元六九六,这个年代的记载稍微有一点出入,我们昨天讲的是唐高宗永徽四年的时候,金乔觉已经二十四岁了,就是西元六百五十三年的时候他已经二十四岁了,但是他现在记载是说公元六百九十六年,他才来出世,这样前后相差了将近八十几年,…
《地藏本愿经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