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四(下)▪P3

  ..续本文上一页,真如自性,再来就是见精。见精本来是一,好!分成眼——见精、闻精、嗅精、尝精、触精、知精,见、闻、嗅、尝、触、知,变成六精;元是一精明,这个一精明带有少分妄的见精。

  见精又分六个:眼、耳、鼻、舌、身、意。

  好!这个眼睛对外尘——明跟暗,这个眼睛又分二个,内叫做净色根。现在这个讲眼睛,这个叫做净色根、胜义根,这个叫做浮尘根,可是这个二个是同时依靠的,有眼睛就有眼睛神经系统,有耳根就有耳根神经系统,就是这样子。

  好!再来,再来就面对外尘了,外面尘、外尘。

  好!它的次序就是这样子,上面,在无量劫来,明、暗投射,真如变成见精;见精变成六精;六精揽四大——地、水、火、风,变成胜义根跟浮尘根;胜义根、浮尘根往外一直攀缘,明、暗、动、静,六根开始一直攀缘,往外,一直往外,就是这样子的。

  所以它这个次第的转变就是:真如→见精,见精分六精,六精跟四大融合,四大融合变成胜义根跟浮尘根,胜义根跟浮尘根再往外攀缘种种的尘境,就是一步一步,一步一步这样转变,这样听得懂吗?就很清楚了,非常清楚了。

  真如自性化作一念的见精,就是一精明,带有少分的妄;再来就化作六精;这六精揽四大——地、水、火、风,转换成净色根、胜义根,就是浮尘根。净色根或者是胜义根的浮尘根,六根就往外一直攀缘......一直攀缘,易放难收,收不回来,收不回来,这个转换,它就是在解释这个,应该听得懂了,应该听得懂了。

  所以你现在出来的,没有明心见性,你用出来的统统叫做妄见,除了佛的眼睛,指心灵真如开发出来,全世界只有佛的心没有生病,带有少分的妄的无明,菩萨统统叫做生病。所以简单讲:世间唯有一个人的心是健康的,就是佛陀,所有的众生的心统统生病,有的大病、有的中病、有的小病,就是这样子。

  好!看注解:

   【此明揽尘结根,即明成六之由。】为什么成为六根它的原由。【前四句初成见精。于一根中,有三差别:一见精,二胜义根,三浮尘根;】师父刚刚已经讲了,见精、胜义根、浮尘根同时存在。那么浮尘根就是我们所讲的肉、肉眼可以分辨的。胜义根,记得!是四大所构成的。见精是带有少分的妄,这个妄除掉,就变成真如。所以,一层一层了解,浮尘根最外,胜义根再往内,见精更往内,最后就见到真如。所以见精就是带有少分妄的真如,叫做见精。那么,六精其实元是一精,一精就是带有少分的妄。【余五根同此。】

  【惟以见精见字,换:闻、齅、尝、觉、知也。】这个觉精就是触。【此推眼根之由,乃由明、暗等,二种色尘,互相形显,于妙觉圆湛性中;此性即真性,圆满湛然,由此明、暗二尘相引。当知明暗之相,因无明妄动,将妙明真空,变成晦昧空,如日被云遮。虽暗不是全暗,明暗参杂,】就像我们戴太阳眼镜,统统暗吗?也看得到;但是,是不是真的那个亮度?又不对,已经戴了太阳眼镜了。明暗参杂,【是为晦昧,即真妄和合,由黏起湛然之体,发为见精,属八识见分。】八识见分。那么,每一识都有四分:相分、见分、自证分、证自证分;八识也是一样,八识的见分,也是四分里面的见分。

  【见精映色,结色成根者:此四句成胜义眼根,由此见精,对映色尘,遂揽取】执取【色尘,】四大,【结外色而成内四大之胜义眼根也。】所以我们现在的神经系统,其实就是地水火风构成的。【根元目(名也)为清净四大者:此根为浮尘根之本元,】意思就是说:这个肉,肉眼、肉耳,再更进一点,里面一定有掺杂神经系统,要不然怎么看、怎么听?对不对?视神经、耳膜神经等等。此根为浮尘根之本元,【名为清净四大所成,以其相虽属四大,但极微细,圣眼、天眼,方能见之,常眼所不能见也。】

  693页,第五行,【因名眼体,如蒲萄朵:此四句成浮尘根。】浮尘根就是肉眼,就这么简单,尘浮于外。【因者依也,依胜义根,而成浮尘根,名为肉眼之体。】简单讲就是肉眼。你单单有肉眼,没有胜义根,是不可能的;有胜义根,他就有肉眼,这是一体两面的。【形如蒲萄朵,即眼珠子。此浮根乃四尘所成,】实则浮尘根跟胜义根二根,(【实则浮、胜二根,】)【皆地、水、火、风四大,及色、香、味、触四尘,八法所成。】这个要稍微背一下。你讲到八法,不是别的,地水火风、色香味触,这个都是有形状的,有基本元素的。【今胜义但言四大,浮尘但言四尘者,彼此互影也。】互影就是其实都存在的意思。

  【流逸奔色者:以浮根既成,众生聚见于眼,见精托根而出,】所有的众生就是用眼睛看,见精就依附在你的眼根而出。【日与色尘相对,】整天跟色尘相对,根性跑掉了,【根随尘转,】根随转就是完全迷惑颠倒了,停不住了,根性,那个不生不灭的根性,转换成生灭的,拼了老命也要追逐外境。【循色流转,纵逸无度,】诸位!这个世间人,哪一个不是这样?所以,我就一直讲说:全世界只有佛陀讲真话,一切众生都讲假话、讲好听话,只有佛陀讲真话:这个色身就是不净;世间就是苦,无乐可言;万法就是空;真相就是无我,只有佛陀讲真话。那么讲真话,我们就不会循色流转,纵逸无度。【日奔驰于色尘之境,根为尘局,】根被外尘所局限,为什么?眼睛,明、暗把它框住了;耳朵,动、静框住了,【不能超越色尘,自此与耳等诸根,永成相背耳。前云由器形异,名之异空,即喻此也。】

  【流逸奔色: 《宝镜》立三喻:】这个比喻非常的好!往外讲到「流」字,奔流的流,【流如怒涛之赴壑;】「壑」就是低洼的地方,怒涛,大海浪来,滔滔大浪来,往最底下的冲,简单讲就是控制不住了。流,内心里面往外奔流,如怒涛之赴壑,就是大的海水浪往低处,那就更强了!那么「逸」是什么?【若纵火之烧山;】失控了!这个现在气象异常,不是水太多,要不然就是沙漠干枯,没有水,圣婴现象、反圣婴现象都存在,南北两极的冰帽一直融化,地球的气温,因为CO2的关系一直上扬,那现在就是这样子。一碰到干燥的森林,一打雷,立刻就着火了!或者是温度过高,也自动起火。所以,逸若纵火之烧山,【奔犹骏马之驰坡。】骏马一跑,哇!不可遏止。这个都是表示,一切众生在追求这个欲望,是名也好、是利也好、是色也好,名、利、色,或者是这个五欲六尘,财色名食睡等等。【其顺而莫遏之势如此,若欲销尘解结,非有截流之机,其何以制之者哉?】

  诸位!那你就知道这个修行有多难!世间人没有碰到佛法,他怎么会知道还有一个不生不灭的如来藏性?他怎么会理解?谁会告诉我们,我们每一个人都有佛陀的德性,谁会告诉我们?没有!所以,全世界差不多都是爱跟恨在交织,每天财色名食睡,唱歌可以唱整晚的,赌博可以赌七天七夜的,这个造业力,用这个造恶业的力、力道来修行,不得了,大家都成佛!

  新闻报导有一个去KTV,租了一个KTV,唱了几天?唱了五十几天,五、六十天,唱歌唱五十几天,怎么唱呢?叫做接力唱,我这一批唱完了,没有关门的,这一批唱完了,再接下来,自己人,这一批回去休息,回去再继续来唱,再唱......五、六十个,几乎没有休息、没有关门,KTV,五十天以后结账,花了一百多万!就是要喝这个、要喝那个,然后要吃这个、吃那个,唱歌花了一百多万!对不对?这一百万如果拿来印《楞严经》,这功德还得了!可是众生他就是不会这样子。

  所以只要你这一辈子没有碰到正法,你几乎一个人都别想解脱,根本就不可能!谁会知道说我们有......热中于经济的,对不对?打开电视,每天看那个股票动荡,高、低......对不对?喜欢政治的,看那个政论的,看到不吃饭,边看边骂!所以一切众生,如果没有碰到这个佛法;碰到这个佛法,你还要碰到正,要碰到邪,你就麻烦了!对不对?人家就会利用你了。所以这个世间,只要有因缘碰到佛法的,师父都非常的珍惜!乃至于说他来大殿一投足、一顶礼,我们都非常的赞叹,因为真是太难了!所以台语讲:佛门的门槛是很高的,要进来这个门道实在是太难了,太难了!所以只要跨进来一步的众生,男众、女众、男女老幼,我们都如此的赞叹、随喜,随喜。

   流如怒涛之赴壑,逸如纵火之烧山,奔犹骏马之驰坡,其顺而莫遏之势如此,若欲销尘解结,非有截流之机,其何以制之者哉?这一句话就是:那么,我请问你:这个世间人,哪一个人可以控制财色名食睡的追求?哪一个有办法?没有,零,零。一个钱财就打倒90%了,第二个:色,再打倒99.9% ,名,又打倒99.999% ,就不用再讨论了,哪一个爬得起来的?对不对?没有!何况说证初果阿罗汉?那就更不用讲。初果阿罗汉离佛还很遥远呢,那你就知道成佛有多困难!所以,为什么释迦牟尼佛值得我们如此的顶礼崇拜,如此的赞叹?实在是大雄,忍人所不能忍,行人所不能行,就是世尊,我们的教主!是不是?

   我们以前念书的时候,高中的时候,套用高中一句话,我们进高中的时候,开学的第一天,就看到好大的字:「今日我以建中为荣」;然后左边,楼梯爬上去的时候:「来日建中以我为荣」。那今天我们这一句就要改成这样子:「今日我以佛陀为荣,来日佛陀以我为荣。」要改成这样子了。

   底下,【由动、静等,二种相繫,於妙圆中,黏湛发听。听精映声,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耳体,如新卷叶,浮根四尘,流逸奔声。】

   那么,第一段讲得很详细,第二段答案都是一样的。第一段是讲发为闻精,由动、静等,二种相击,于妙圆中,黏湛发听,这个就是由真如转换成闻精,闻精就是带有少妄的真如。这个听精映声,因为需要声音嘛!然后卷,卷,就是卷起来,跟提手旁那个「卷…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四(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