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四(下)▪P4

  ..续本文上一页」是一样。卷声成根,卷声成根。那么,卷声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清净四大,这个就是胜义根,胜义根。因名耳体,就是因名肉耳之体,依胜义根而有这个耳根。如新卷叶,我们的耳朵是卷起来,新卷叶。浮根乃是四尘,流逸奔声,流逸奔声。

  这个见精讨论完了就讨论闻精,【此推耳根之由,乃由动、静等,二种声尘,互相攻击,】攻击就是由动取代静,由静取代动。【以动击静则静亡,】有声音的时候就不叫做静。【以静击动则动灭。】万法寂籁无声,这个是静,那么动就不存在,动就是有声音了。【在妙觉圆湛性中,引起湛然之体,发为闻精,此四句初成闻精也。】

  【闻精对映声尘,】卷,收摄也。【卷(收摄也)声成根,此根为浮尘根之根元,】这是浮尘根的根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此四句卷外声,而成内四大,】内四大;这本来就没有内外了,诸位!你今天火化以后,把那个骨灰撒在海滩上,你怎么知道是里面的骨灰,还是沙滩的沙?没有人知道的,没有人知道的。所以很多人现在举行这个树葬,很好,环保,火化以后,这些元素给树,回归到大地,嗯!这种观念还不错!但是我们台湾很多人都是慎终追远,中国人也是这样子。所以慎终追远就变成我们的习惯,因此很多的纳骨塔就变成存在了。而成内四大,【胜义耳根也。】胜义耳根。

  【因名耳体四句,成浮尘根。因者依也,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耳之体,如新卷荷叶之形,此浮根乃四尘所成,与四大互影同前说。此根循尘流转,终日流逸,奔逐于声尘之境。】

  所以,在座诸位!没有几个人能够抗拒那个音乐的,音乐。不管你到深山里面,就是亚马逊河,他们自己编;到非洲去,没有人教他音乐,他也会自己唱歌。这唱歌有时候唱得好听不好听,人就有这个本能,你小朋友自己也会唱歌,小朋友躺在摇篮上,啦~~~他也会自己唱歌,二岁、三岁他就自己会唱,还自己会编喔,还自己会编喔!真的!所以,无量劫来,我们对这个声尘不陌生,所以,自己就会编歌。那么,这个歌一听,迷了,伤心有伤心的歌;壮烈有壮烈的歌,像你去唱军歌,喔!那就很雄壮了,气昂昂了,军歌!对不对?那如果你是看那个、唱那个失恋的歌,那就很忧愁了!所这个很多啦!所以歌随着情绪、作曲家都不一样。所以一般人对这个唱歌都非常有兴趣。而有的是音痴,怎么唱怎么不行,不开口还好,一开口,她的宝宝就哭个不停!有一个妈妈她就这样,很喜欢唱歌,一唱歌,她的宝宝就是一直哭......一直哭,她又很喜欢唱歌,宝宝一直哭,她也不管他,就一直唱,她的音声是宝宝的梦魇!(笑)

  底下,底下是嗅精,【由通、塞等,二种相发,於妙圆中,黏湛发齅。齅精映香,纳香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鼻体,如双垂爪,浮根四尘,流逸奔香。】

  由通,通就不是塞,塞就不是通,等二种,怎么样?这个香尘来互相显发。二种相发就是:鼻子是对香嘛,二种香尘互相来显发。

  在妙圆中,黏湛发嗅,真如自性被黏住了,变成了一精明了。这个一精明,嗅精映香,对外尘吸起来,纳香成根,因为它需要这个味道,就纳这个味道变成自己的根。

  根元,根元就是:这个是浮尘根的根本。所以纳香成根就是成为胜义根;那么根元,这个就成为浮尘根的根本,名为清净四大,是怎么来的呢?是由地水火风微细四大所构成的。

  因名鼻体,因为有胜义根,所以才有浮尘根,所以因胜义根,而名有肉鼻之体。所以就像双垂,我们这个鼻子就像这样;佛还真厉害,还比喻得很好,下垂的爪子,还双垂爪。有时候看到这个经典,这佛还是真厉害,要不然鼻子不晓得怎么形容?好像下垂的双爪,真的很像!此浮尘根乃是四尘,流逸奔香,我们这个鼻子是很灵敏的,尤其狗的鼻子特别厉害!

  695页,【此推鼻根之由,乃由通、塞等,二种香尘,互相显发,因通显其非塞,因塞显其非通,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齅精;此四句初成齅精也。齅精对映香尘,纳(吸取也)】吸取【香成根,根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此四句纳外香,而成内四大,胜义鼻根也。】我们的内跟外,其实是一体的,都是元素。

  【因名鼻体四句,成浮尘根。因者依也,此根依胜义根而成,】所以,胜义根类似神经系统;但是,不是神经系统。【名为肉鼻之体,如双爪下垂之形,此浮根乃四尘所成,与上四大互影耳。终日流逸,奔逐于香尘之境。】那么,前面讲了三个,后面就好解释了。

  底下就发为尝精,【由恬、变等,二种相参,於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绞味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舌体,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解释一下:由恬,恬就是没有味道;变,不是苦就是甘,我们苦去,甜就来,甜来,苦就去。对不对?苦来,甜就去,就这样。变就是一下变甜,一下变苦,味道有变。那么,恬就是没有什么味道,由平淡的味道叫做恬。由恬、变等,二种互相参对,于妙圆中,黏湛发尝,尝精映味,就是为了要品尝这个味道,绞味成根,绞味就是选取外面的味,怎么样?变成我们的内四大的这个舌根。那么,这个神经系统,胜义根,根元,这个胜义根是我们的浮尘根的根本,名为清净四大,这四大只有圣人看得到、清楚,凡夫没办法。因为有胜义根,而有浮尘根的肉、舌体,就像初偃月,我们这个舌头像月亮。是不是?偃月就是半弦月,就是初旬之月,其形状像倒勾一样。如初偃月,浮根四尘,流逸奔味。

  【此推舌根之由,乃由恬变等,恬指恬(安也)然无味,变指变迁(苦去甜来)有味,】变来变去。所以,恬然无味;一个是变,是指变迁。【二种妄尘,】一个有味道,一个没有味道,【互相参对,对恬知变,对变知恬,于妙觉圆湛性中,黏引湛然之体,发为尝精,此四句初成尝精也。尝精映对味尘,绞(旋取也)味成根,根元名为,清净四大。此四句绞外味,而成内四大,胜义舌根也。】

  【因名舌体四句,成浮尘根。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舌之体。如初偃月之形,舌相圆形,同月初之月,】同月初之月。【半个圆形,此浮根亦四大四尘,八法】八法就四大加四尘:地、水、火、风,加四尘——色、香、味、触。【合成,单言四尘者,以上胜义根,四大相互影耳。】意思就是:相互依缘存在。【终日流逸,奔逐于味尘之境。】这个味道,喜欢吃,在台湾这个小吃,到夜市去看,你就知道,这个舌根引导出来的,有多少人能够在这个舌根觉悟?很难!

  696页,【由离、合等,二种相摩,於妙圆中,黏湛发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身体,如腰皷顙,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那么触,离就触不到,合就接触得到。由离跟合等二种相摩,就交际,于妙圆中,黏湛发觉,这个「觉」就是触觉。觉精映触,抟触成根,这个就是指胜义根。觉精映触,抟触成根,这个是指成了胜义根。根元目为,这个胜义根是为浮尘根的根本,名为清净四大,它是清净四大所构成的。因名身体,如腰皷顙,腰皷顙就是:第一个那个「皷」,就是我们打鼓的「鼓」;顙就是体内中空的部分叫做顙,体内有中空部分;就是打鼓的话,中间一定是空的,中间一定是空的。腰鼓,我们这个色身就是这样子,中间腰是细的,对不对?那我们上下,这个腰鼓,就是以前的,你看看这个电视,这个鼓,有的鼓的腰是细的;有的鼓的腰是圆形的。对不对?那么,鼓这个腰是细鼓,细腰鼓。你看台湾这个鼓,看到的中间都是圆的;可是大陆的,你有看到很多,这个鼓的腰,它中间是细的,节庆日的时候,你就可以看得到。我们这个色身也是这样;但是,有的人这个腰是圆的,有的腰是细的,所以这个不一定。所以腰鼓顙也不能形容所有的众生,只要知道这个是指身体,要不然不一定,有的人腰粗到吓死人了,怎么会腰鼓顙?一点都不像腰鼓顙。对不对?如腰鼓顙,所以就像鼓中间那个,「顙」就中空部分。浮根四尘,流逸奔触。

  底下,【此推身根之由,乃由离合等。身根有离知合知,】有时候离,有时候合。【二种妄尘,相摩交际也。于妙觉圆湛性中,黏起湛然之体,发为觉精,此四句初成觉精也。】

  【觉精映触,抟取触尘,以成胜义身根。根元二字,以能为浮尘根之元,名为清净四大,其相极微细。因名身体四句,成浮尘根,此根依胜义根而成,名为肉身之体。如腰皷顙】就像打鼓中空的部分,那就是腰鼓顙【之形,腰皷俗名扙皷,腰细以皮革瞒】「瞒」就是包住,「瞒」就是包住。瞒【其两头。】这个我们台湾都看过,日本有击鼓、韩国有击鼓,台湾的鼓就更多了!【状如人身,顙皷腔也。】「腔」就是中空的部分,顙就是鼓腔也,鼓的中空部分;我们这个色身,中间就是空的。【浮根亦四大四尘,八法所成。终日流逸,奔逐于触尘之境。】

  697页,最后一个,发为知精,

   【由生、灭等,二种相续,於妙圆中,黏湛发知。知精映法,揽法成根,根元目为,清净四大。因名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

   解释一下:由这个生尘还有灭尘二种,因为落入影像,不是生就是灭。二种相续在于妙圆当中,黏湛发知,黏住了真如,发出来的知就不是真知。所以这一段:由生、灭等,二种相续,于妙圆中,黏湛发知,这一段是讲发为知精。知精映法,揽法成根,这一段,根元目为,清净四大,这一段是指讲胜义根。因名意思,这个意「思」,因为它在人的身体的中心,指心脏,这不可见,所以用「思」字,因名意思。因为意根在内,就像人在幽室当中见物,意根内造法尘,所以也是这样子。是不是?因名意思,意思,如幽室见,浮根四尘,流逸奔法。当然方便说,是我们的肉团心,就是心脏了。

  【此推意根之由,乃由生灭等,二种妄尘,生而继以灭,】接下来就是灭。【灭复继以…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四(下)》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