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观念立刻建立,就打结。
所以我们对生灭无常的世间,彻底没有意见,自从我们了悟了佛性,万法与我们不相干,无量无边的众生,如果来赞叹师父,赞叹是幻,没有实在的东西;如果有的人对我们有意见、毁谤我们,这个亦是幻,赞叹是幻,毁谤亦是幻,我们的心并没有什么增减,问题是那个造业的人,或者是造功德,要看对方了。所以我们今天,师父用什么心态呢?用佛的例子来讲,释迦牟尼佛这个大圣人都不可能做到,从事相来讲,所有的众生都认同他;佛在世的外道,就让他快要死了,要攻击他、毁谤他,外道不满释迦牟尼佛,更何况我们今天只是个平凡的法师,不可能所有的人都认识你、都支持你、都赞叹你,一定有正,一定也有负的,这个是世间的常态,世间的常态。那么,你有一个健康的心态,你就可以过安稳的日子。所以你要求这个山河大地把它摆平,你才能走平的路,不如你的心中,用是法平等,无有高下的心,你这一辈子自然能够走得安稳,安稳。人家赞叹,不重要,你有没有那个实力?人家毁谤,也不重要,你是不是真的造违背因果的事情?所以到最后还是要问自己了,还是要问自己了。所以,修学佛道,自己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就是这个道理。因此,了悟诸法本空,那么就没有来去、生灭、增减,因此你会过得不一样的日子。你要怎么样才没有是非呢?很简单,从今天起,你跑到深山里面,没有人认识你,跟猴子住在一起,猴子,只有这样子才没有是非,只要活在这个人世间,包括释迦牟尼佛。所以,事相一定有缺陷,理上是没有的。所以因为我们要契入这个理,就是每一个人的圆满清净自性;那你这个五蕴身,不管你怎么做,有的人从东边看,看到这边;有的人从西边看,看到那一边;有的人从背后看,说:我看到法师的背部。可是站在前面的人说:不是!我看到慧律法师的正面。东、南、西、北看的角度都不一样。所以,讲这一段有什么重要的含义?重要的含义就是安慰大家,安慰大家就是说:这个世间,先问自己的良心,你把这一些外在的统统放下,这样你才能能够安稳的走一辈子,一辈子。
946页,谛观六根与六尘,
经文:【则汝现前眼、耳、鼻、舌,及与身、心,六为贼媒,自劫家宝。由此无始众生世界生缠缚故,于器世间不能超越。
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世为迁流,界为方位。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上下为界;过去、未来、现在为世;方位有十,流数有三。」】
注释:
「六为贼媒」:「贼媒」,就是贼人之媒介,犹如内应,沟通外贼。「六」,是六识。
「世为迁流」:「世」是指变迁流动的时间。
「界为方位」:「界」为界定空间的方向与位置。
「东西南北」:称为四方。
「东南、西南、东北、西北」:称为四隅,四个角落。四方加四隅,再加上下二方,合称十方。
义贯:
「则汝现前」的「眼、耳、鼻、舌,及与身、心」此「六」识「为贼」之「媒」介,串通外贼,而「自劫」自「家」之财「宝」(功德法财)。「由此」自「无始」来,于「众生」自有情「世界」妄「生缠缚故」,那个「妄」要特别的体悟,那个妄生缠缚就是:这个世间本来就是不实在的,我们拼了老命就是要去执着它,这个叫做妄生缠缚。所以我们的缠缚有没有意义?没有意义!简单讲:这一辈子没有听到佛法的,他的生命就完全没有意义!就像一部机器一样,出生,男孩子、女孩子,好!读书,幼稚园、小学、国中、高中,有的人没福报,他就没办法上大学了,没因缘了!有的人上大学,好!上大学以后,就是结婚,结婚;结婚以后,生二个、生三个也好,共同买一栋房子。这个过程还是很顺利的,多少的婚姻破裂,多少人的痛苦没有办法讲的!是不是?但是恭喜他,他成长了!
有一个人很恨她老公,来到我这个地方,我跟她教化,我说:你要转过来,要感恩!她就开始会转念了,本来恨、恨透了他,后来,真的:我因为老公的抛弃啊、家庭怎么样,痛苦!她改变观念了,从此以后用全国电子了:感恩的心~~~(广告辞)喔!她那个日子就不一样,晚上,以前恨起来,晚上都睡不着,现在知道要用转念了,转过来,她现在晚上睡得很安稳了。这个佛法就是 incredible , 非常不可思议的东西!佛法太厉害了,一转念之间,所过的日子,从此王子跟公主过着幸福快乐的日子,住在城堡里面;童话故事常常这样写。
所以那个妄生缠缚,就是告诉你:我们今天受的苦,实在是很冤枉,因为我们不晓得那个是虚妄的东西,拼了老命要定位,说:确实有这种东西,问题就出在这个地方。而将广大圆满的心性,变局于四大之中,埋没于五阴之内。
所以,在座诸位!心量有多大,我们的心量有多大、胸量有多大,我们的人生舞台就有多大!那么,记得!用这个角度来作标准的话,就是愈放得开的人、胸量愈大的人,简单讲:生命就愈圆满!对不对?到无所住的时候,无所住、无所求,那么,没有一法不圆满。像我今天,这一辈子,我坚持二个原则:一、我讲话绝不伤人,这是我的坚持。二、绝对不看众生的过失,这也是师父的坚持。三、天下无不可原谅的众生,因为他的名字叫做众生,就需要一点原谅的因素存在;要佛,他当然就超越了。这是师父生命当中自我的坚持。所以,跟师父相处过的,我从来不伤人的,你伤害我,那是你的因果,不关我的事情,你自己负责,我,我一辈子不看众生的缺点的,天下无不可原谅的众生。为什么?为什么要这样讲?师父!您度量大!不!不是我度量大,是为了我自己要过快乐的日子。对不对?所以你看看,一切疾病,你一愤怒,哇!那个脑部头痛;一愤怒的时候,胃,是不是?伤胃、伤肝,是不是?焦虑的人伤肝,彻夜不眠。对不对?愤怒的人,说:哎呀!伤脑筋!很伤脑筋!对不对?有的人一起瞋恨心,饭吃不下,几天几夜饭都吃不下。所以,讲来讲去,在座诸位!为了你自己好。所以,我也是一样,我为我自己好。
所以第一、我讲话一定不伤人,跟我相处过的都知道。我这一辈子,无论是读高中,班上的同学都很赞叹我。读大学,我们那个大学的同学跟我讲一句话,说:林学长!这四年这样相处,我觉得你的心非常的平等。因为我本身就很穷啊,祖先很有钱;可是,他不留一毛给我。对不对?林厝村的,大家都知道,我们那个祖先都是几百甲地,开糖厂还没钱?所有的甘蔗统统是我们的,几百甲;可是,就不留一甲给我,害我这么惨!是不是?一甲都没有!(笑)所以说:因此我们理念正确一点、观念正确,你就会活快乐的日子,万法到最后回归,还是为了自己,还是为了自己。所以你就一定要把这个度量放宽。
故「于」身心与「器世间」,皆「不能」解脱「超越」。「阿难,云何名为众生世界?」所谓「世」,其义「为」变「迁流」动的时间,而「界」之义「为」界定空间之「方」向与「位」置。「汝今当知,东西南北,东南、西南、东北、西北」以及「上下」此十方称「为界」;而「过去、未来、现在」则称「为世」;所以「方位」共「有十」种,而迁「流」不住的时间的大「数」则「有三」种。
经文:【「一切众生织妄相成,身中贸迁,世界相涉。而此界性设虽十方,定位可明,世间只目东西南北,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四数必明,与世相涉,三四四三,宛转十二,流变三叠,一十百千,总括始终,六根之中各各功德有千二百。」】
注释:
「上下无位,中无定方」:因为上下以及中间皆是依四方而定,所以都无有一定的方位。
「四数必明」:东西南北四数则一定是可明指的。
「三四四三,宛转十二」:三世乘以四方,或倒过来以四方乘以三世,不论顺转或者是逆转,都是十二,所以称为「宛转」。
「流变三叠」:「三叠」,就是三重。从本流末,故有三叠。
「一十百千」:第一叠为三世乘四方等于十二;第二叠:在第一叠当中的三世,每世皆各具有十界。十二乘以十等于一百二十。第三叠,在第二叠中的十界里,每界各又具十界,故为一二○乘以十,等于一千二百。「一十百千」为省文,取其整数而言,确实则应为:一十二、一百二、一千二。
「各各功德」:「功」,就是能。「德」,就是性。「功德」合言即是功能与性德。谓六根之性本是一心,故其功德皆为一心所显,因此功德皆悉平等。
义贯:
「一切众生」乃由四大与六精交相缝「织」虚「妄」而「相成」,于根「身中贸」易「迁」流,时间之三「世」与空间之十「界相涉」相入。「而此界性」之「设」定,「虽」说有「十方」,而且其确「定」之「位」置亦「可明」白指出,但「世间」一般「只目东西南北」四方为准,至于「上下」并「无」定「位,中」央也「无」一「定」之「方」位,以皆依四方来决定。而东西南北「四数」是「必」定可以「明」确指出的,此四方「与」三「世相涉」入,若以「三」世涉入「四」方,或者是以「四」方涉入「三」世,顺逆「宛转」皆成「十二」。从本「流」末「变」少为多,共有「三叠」,成「一十百千,总括始终,」于「六根之中各各」根之功德——「功」能「德」用皆「有」一「千二百」。
底下是审度六根的功德优劣,
经文:【「阿难,汝复于中克定优劣;如眼观见,后暗前明,前方全明,后方全暗,左右旁观三分之二,统论所作,功德不全,三分言功,一分无德,当知眼唯八百功德。
如耳周听,十方无遗,动若迩遥,静无边际,当知耳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鼻嗅闻,通出入息,有出有入,而阙中交,验于鼻根,三分阙一,当知鼻惟八百功德。
如舌宣扬,尽诸世间出世间智,言有方分,理无穷尽,当知舌根圆满一千二百功德。
如身觉触,识于违顺,合时能觉,离中不知,离一合双,验于身根,三分阙一,当知身唯八百功德。
如意默容十方三世…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四(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