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四(上)▪P5

  ..续本文上一页拣择。【欲求不生灭果,当依不生灭因。六根之性,虽不生灭,既有优劣之分,不得不慎拣选。有欲拣选,先当勘验,此等六受用根,以根能领受诸尘境界,发作见等功用,故名六受用根。】

  【谁字正令考察勘验,六根受用尘境,谁是合知?】就是要合才知。【谁为离知?】那么底下就是:【鼻、舌、身三根,为合中知;眼、耳、意三根,为离中知。合知难修,离知易入;就离知三根,再勘验】哪一根比较浅?【谁是浅显易明?谁为深隐莫测?】当然意根是深隐莫测了。对不对?【意根深隐难修,眼耳浅显易入;】最下这二根,那怎么修呢?【再就眼耳二根,勘验谁为圆通?谁不圆满?圆通、圆满义同。具千二百功德为圆通,八百功德即不圆满。照上三番勘验,求其离知浅显圆通,】这个就是顿点顿点,「离、」顿点,「知、」顿点,「浅、」顿点,「显、」顿点,「圆、」顿点,「通、」顿点,统统是顿点。【唯耳根当之。】经过了一番比较,喔!原来我们这个耳根是最圆通的。

  翻过来,【此文即如来密示耳根,为圆通根,不与阿难明言,令其自验自悟,悟圆之后,但一门深入,自可解结脱缠矣!】

  所以,现在师父要告诉你:如果你想了生死,又有在念佛,你每天都要抽出这个时间,用什么?放那个念佛机,念佛机。有的人说:哎呀!师父!我年岁大了,不能念佛、拜佛,没有体力。很简单,用念佛机,念佛机要念得习惯,年轻的时候可以用快板的: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年岁大的人不要,要适应临终助念那种声音,阿弥陀佛阿弥陀佛。。。。。。要适应那一种的。我准备六十岁以后,就要去买一台念佛机,《楞严经》讲完了,就要开始准备。为什么?那个耳根的薰习,那个种子一种下去,力道就大,力道就大,省时省力,也不必人家在旁边,如果你没有共修,你在家,你看,也不会吵到别人。所以,既然耳根这么利,就是用这个念佛机,念佛机。

  底下,682页,第三行,

  【若能於此,悟圆通根,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解释一下:

  如果能够在此悟到最圆通的根,逆彼无始,彼就是识精元明叫做彼,就不会妄动了。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因为那个见精,一念无明变见精;见精以后,元一精明,变成六精明了,六精了。

  逆彼无始织妄业流,得循,「循」就是依顺,得循依顺圆通,与不圆根,日劫相倍。

  那么,用耳根修行,诸位!现在师父就教你一个直接了当的方法,就是说:在座诸位!用耳根最圆通,要怎么修行呢?你能不能听到人家在攻击你的时候、冤枉你的时候,你受到很大委屈,你听到这些不愉快的,你是不是能够保持如如不动?是!你这个耳根就见性,你知道那个是尘。

  当你有一天,你有一些特殊的优点,人家在旁边认同你、赞叹你、随喜你,把你捧得很高很高,你的心仍然不为所动,因为知道:知幻即离,离幻即觉,了幻即离,离幻即觉,也知道这些都是虚妄不实在的东西,你也保持如如不动,你就是用不生灭的耳根在修行,就这样。

  简单讲就是:听到好听的话,如如不动;听到很难听的话,如如不动。诸位!你听到好听的话,随喜赞叹,表示你做人成功,因为你值得人家这么认同你;当然,虚伪的是不算。你听到了最难听的话,恭喜你!因为世间人,你这一辈子,很少再听到这么难听的话,你都可以忍得下来。是不是?所以,当你听到很难听,那个骂到几乎体无完肤,可以说是吹毛求疵,这样子毁谤、批评,对你实在是不公平,你也一样不在意,我告诉你:你就入了耳根圆通。

  直接讲:于动态如如不动,于静态如如不动。简单讲:好听的话,如如不动;最难听的话,你也是如如不动;或者是你今天你中了大乐透,你也一样如如不动。如果说:你中十亿大乐透,心,你也一样如如不动,听到你这个数目字,对了,一样,你也如如不动,这个就是耳根圆通。换句话说:一切的声尘——动、静声尘,毁谤、赞叹,乃至于一切的语言,对你来讲,统统知道那个是虚妄之外尘,都是这样坚持自己的,了不起,你真的进入圆通。

  所以,诸位!进入圆通的人,他没有是非,因为他摆平了自己,他怎么会有是非呢?所以,在这个团体里面,你用了这个耳根圆通,证入了返流照性的时候,别人讲得天花乱坠,你一定不会去参与,因为那个跟生死没关系,跟我们的生死没关系。所以,大悟见性的人,本身没是非。

  凡夫就没有办法这样子,他一定会受到动静、是非、善恶,一直影响,一直讲。。。。。。讲不停!有一个人跟我讲说:师父!我妈妈都一直念念有词的,要念什么咒?我说:那要赶快带去看医生了,已经在一直念念有词了,还要念什么咒?要赶快带去看医生了,那个生病了!喔!那就赶快去看医生了,念念有词的,一直念。。。。。。所以,会用功就刹那间;不会用功就尘点劫。所以,在座诸位!你今天你抓到了根本,你的四周围,你这样活下去,从现在开始,你就好好的从你四周围的亲戚朋友、丈夫、老婆,这样好好的观察一下,我告诉你:你会站在高处看众生,哇!他们很可怜的、很辛苦的,他们过着辛苦的日子,没有觉察。他们可以为一点事情、小事情,吵到不可开交,在你学佛的人看起来,那些事情就微不足道,很可笑的一个观念;可是,他就是争吵不休,众生就是这么可怜!

  底下,【此文承接上段,若能于此六根之中,悟得圆通本根,但依一根,做逆流工夫。彼指根,即识精元明,无始以来,带一分妄,妄心与妄境,互相交织,则成业流,依业受报,流浪生死,故曰业流。】我们作不了主的,在座诸位!我们作不了主,我们没办法抗拒业流。

  那么,这一句话你就晓得,神通抵不过业力。诸位!你这一句话,就可以点出那一些稀奇古怪的,你根本就不要去在意,这一些很迷人的种种的感应、奇迹、佛迹这些,完全不要去迷恋这个东西,八正道里面,没有一个叫做正神通。诸位!神通抵不过业力,这一句话就是告诉你:般若智慧才能解决生死,不是神通啊,不是神通啊!所以,一个有正信、正知正见、佛知见的人,对这种东西不会有兴趣的,感应,很好,就随着感应,是不是?加持,病好了,恭喜你,很好;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开佛的正见、智慧,要了生死,这个才是重要的。

  【果欲逆彼业流,须择圆根。循者顺也,得顺圆根而修,如风帆扬于顺水,与彼不圆之根修之,迟速不同,几有日劫相倍之势。下云「弹指超无学」者,】无学就是阿罗汉,在刹那之间就超过无学位了。【即循圆根也。】也就是你明心见性,那么,就不得了了,刹那之间就超过阿罗汉了,超过无学位了。

  【我今备显,六湛圆明,本所功德,数量如是。随汝详择,其可入者,吾当发明,令汝增进。】

  解释一下:我今,「备」就是完全;「显」就是显示;「六」就是六根;湛圆明就是六根之义相,也就是湛然妙觉圆明。我现在已经完全显示六根的湛妙圆明的觉性。本所功德,本所就是种种差别的功德,数量如是,有的八百,有的一千二百。随汝详择,何根是最圆满的,其可入者,其可入者就是详审看看。其可入者,当然秘密是指耳根,耳根才是最后的选择、最重要的选择。吾当发明,令汝增进,我现在继续把它开发出来,让你得到增进。

  「备」就是全显,【备显即全显。上四句指前,谓我现今已为汝完全显示,六根中本来各具一千二百功德,而在迷位中,为根所局,为境所限,不无优劣。又与汝全显,所有差别功德数量,如前文所说者是也。】

  【湛圆明,乃六根之义相。前云:「分汝湛圆,妙觉明性,为视、为听、为觉、为察。」】所以,【故知六根中性,即湛圆明性,随汝详细选择,六根之中,何根最圆,可为从入之门,而起修证者,吾当为汝发明,次第解结,渐次深入,令汝得以增进。此中其可入者,亦密指耳根,佛不与明言,但教详择,与前教悟同一用意,要阿难自悟自择,自修自证。】

  所以佛,你看看,加持如果百分之百有效,释迦牟尼佛就直接跟阿难加持就好了,你就不要懂那么多。为什么要阿难自悟自择,自修自证?诸位!加持只是增上缘、摩顶只是增上缘,要弄清楚这个问题!佛尚且叫阿难自悟自择,自修自证,生死如果可以取代、加持如果可以取代一切,那么,佛的加持力是最大的,那就请几千个比丘来,一个一个就跟他加持,你就不用修行了!佛不这么做;摩顶、授记,给你认同,加持,给你增上缘,重点:重点还在自己!这个就告诉你:密宗的加持是增上缘、灌顶是增上缘,是这个,你一定要自悟、要自觉、要自修、要自证。所以,自利利他,还有外面的增上缘,都很重要,都非常重要!

  所以,【悟之与择,不无分别,朗然无疑谓之悟,决定取用谓之择,下即明选择所以。】

  683页,中间的经文:【十方如来,於十八界,一一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於其中间,亦无优劣。】

  如来,那还用说吗?当然界界圆满,一一修行都能圆满。所以,可见佛不是修一行,「一一修行」喔,「一一修行」喔,无量的法门佛都修,叫做一一修行。

  【十方如来,因地发心,得圆自在慧,故于十八界,兼摄七大:】「摄」就是包括七大。【六尘摄五大,】空是包括了色法,【空亦色法,为眼根所对;六根摄见大,】六根的根性是摄入见大。【六识摄识大,】讲来讲去,【二十五门头头是道,一一依之修行,皆得圆满无上菩提,究竟极果。于十八界七大之中间,圣性无不通,顺逆皆方便,亦无优劣之可分。】

  684页,【但汝下劣,未能於中,圆自在慧,故我宣扬,令汝但於一门深入。】

  【此出拣选之由。】因为你们这个根器太差了,【上段诸佛根器超胜,诸法平等,故门门可入,但汝根器下劣,思惑尚在,】因为阿难证初果阿罗汉,只断见惑,所以,思惑尚在。【未能于诸法之中,得圆融自在之慧,悟明法法唯心,本无优劣。故我宣扬…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 说三摩修法,令从耳根一门深入。解六结,越三空。 第四(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