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讲记▪P20

  ..续本文上一页它分作七分,在这里要注意,一羊毛上尘,就是尾端的意思,不是一根羊毛这么长,分成七分,不是这个意思,一羊毛“上”就是端的意思,端,顶端,就像一根头发拔起来,然后那个顶端把它分成七分。七分之,变成兔毛尘,一个羊毛尘,不晓得是在念英文,还是念中文?一个羊毛尘,里面的尘分成七分变成兔毛,这个兔毛尘再把它分成七分,就是水尘,就是水可以透过的,可以透过的。就是我们用一个布,布放下去也放不下去,可是用水一滴就可以渗透了。水尘再七分,就变成金尘,金尘,金尘就更微细了。再七分为实极微,实在是很极微了,再七分为色聚微。羊毛七分变兔毛,兔毛尘变成水尘,水尘再变成金尘,金尘再变成七分的实极微,实极微再七分,变成色聚微,七的六次方,七的六次方。意思就是,一根羊毛等於色聚微的七的六次方倍,7×7×7×7×7×7连续乘六个。色聚微七分,名极微之微,哇!还要再七分,这个显微镜也看不出来,不可更分。所以我说佛法超过科学就是这样子。释迦牟尼佛距我们现在几千年,就可以讲出这样子的科学理论了,科学理论了。然后七乘以七,连续乘七次,你算看看,两千多年佛就讲出这个道理出来了,不可更分。所以实极微名最极微,天眼可以见,实极微名最极微,天眼可以见。可是色聚微再七分,以及极微之微,名假极微,色聚微以及极微之微,名叫做假极微,就是不是真的极微,几乎天眼看不出来。那么在这个“不可更分”这四个字要注意听,在楞严经里面讲的这叫方便说,而佛法里面讲的,譬如说,你分到最后,没有最后,只要“有”就一定可以分,释迦牟尼佛在楞严经里面就谈到,好!你说分到最后不可分,极微之微不可分了,释迦牟尼佛问:极微之微有没有?你说:有!“有”的东西怎么不可以分呢?是你能力不够嘛所以不能分嘛,如果说,有不可分那就变成空了,那释迦牟尼佛说:那么多少的空集合起来,变成一个极微之微?多少的空再怎么集合起来,也不可能变极微之微嘛,对不对?佛陀好厉害!我看到楞严经真是佩服!如果分到不能再分,那佛陀问你:“不能分”是有还是没有?你指“有”不能分,还是“没有”不能分?如果你讲“没有”那怎么讲分跟不分?没有就没有嘛,如果你讲“有”就可以再分,那就不能称为不可以分,对不对?正确的,十二门论就是这样讨论的,那如果说不可分,那就变成空,那多少个空可以变成极微之微?那也错!空怎么可以集合成一个微尘点呢?这不可能的事情嘛,空就是什么都没有,那怎么可能凑成微尘点?不可能的事情。所以说:这个就是方便比喻讲,用分析,其实缘起性空不是这样子的,缘起性空是讲说无自性,所谓无自性就是说,这个连这个……。变成有个具体的东西,其实也不是靠这个,也不是靠这个,当体就是互相依靠的东西,也不是这个在主宰,也不是这个在主宰,所以要知道缘起是什么道理。缘起无自性,在这里就要注意听了,所谓缘起无自性就是说,这个世间不是任何东西在主宰著一切,没有任何一切东西可以主宰一切,所以他讲缘起,比如说人与人之间因缘和合,你也不是主宰这个世间,我也不是主宰,所以才讲无自性,无自性就是没有永恒,没有主宰性,不是任何东西在操纵他,叫做无自性。所谓缘起无自性就是无常性,因为无常性所以本来就是空,所以你说上帝在控制这个天地万物,那么,你也可以说是因为我们众生有承认他,因为上帝跟众生也是一个缘起嘛,那也是无自性。

  所以: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所以要借重中观的思想,就是说中观常常用比喻,譬如说三根芦苇,三根芦苇这样交叉依靠著,把一根芦苇抽掉,二根就怎么样?就倒下来了,为什么?二根架不住的,二根架不住的嘛,二根芦苇架不住的,三根芦苇只要抽掉一根,所以说那三根里面的芦苇,说这一根支持这一根也对,这一根支持二根也对,另外二根,甲支持乙、丙也对;乙支持甲、丙也对;丙支持甲、乙也对,对不对?抽掉一根的话,二根就倒下来,意思就是无自性就是这个比喻,就是(重复)的因缘,谁也不是主宰谁,这个世间佛陀就告诉我们,它是一种缘生缘灭的东西,缘生缘灭是怎么来?因为透过意识执著,变成质碍的东西,我们为什么会有质碍?因为我们透过意识,所以变成是真实性的东西。譬如说晚上我们在做梦,我们晚上在做梦,人家拿刀子要杀我们,我们拼命的跑,跑,跑……醒过来时那是做梦,那是做梦,我们因为有意识的承认,意识的幻化,所以我们一直认为这个世间是真的东西,这个桌子是硬梆梆的,硬梆梆的,硬梆梆的,我们眼睛一看,这个都是真的东西,肚皮也看不过去,可是我们用X光一照都是空的,剩下骨头。将来我们发明,连骨头照下去都透过去。这是境界的层次不一样,我们认为真实的,对境界高的,那都是虚妄的东西。那都是虚妄的东西。所以缘起无自性,会归到最后唯心所造啊,因为我们的业力盖住了,所以我们硬梆梆的东西,就是硬梆梆,墙壁就是墙壁,所以我们一头撞墙而死,那是因为你凡夫才撞得死,你叫释迦牟尼佛怎么撞墙而死啊?他怎么撞?墙就是他的心。叫菩萨撞墙,一头撞怎么撞不死呢?因为他没有色法心法的分别,色心就是圆融的东西,这要怎么撞?一撞,头可以伸进去水泥墙里面,又缩出来,又如如不动,本来就是这样子,圆融无碍的东西,色法就是心法,心法就是色法,他怎么撞得死啊?

  所以佛怎么会生病呢?他示现的嘛!示现的嘛!心,再来看心,受,那就是前五识,想,就是意识,我们有感受就是眼、耳、鼻、舌、身对五尘有所感受,想,就是我们的意识,我们的分别,最麻烦的就是这个地方,最麻烦就是“想”,我们一天到晚就是这个想,很多人都要控制这个想,不对!要放下才对,你单单提一句佛号,其它不要管它,妄想起来也不要管它,也不要管它,为什么不管它是最好呢?我有一个同学他在念佛,念佛,念佛时然后妄想一起来,他就想一支关刀,用关公拿的那一支刀,杀啊……我说:杀到最后,那支关刀也是妄想,对不对?我说:你干脆想机关枪好了,这样打起来更快。妄想一起来他很痛苦,又没有办法,就想一支关刀要杀它,我说:那你想愈多,那不是烦恼愈重吗?你干脆想一支机关枪,连续扫射开枪,那不是一样,对不对?妄想不能用制止的,也不能重复的,妄想一起来,我把它压,我压、我压……你压在上面那不是妄想吗?傻瓜!妄想一起来的时候不要管它,久了就nopower没有电,妄想一起来,你不要管它、你不要理它,它久了,它就没辙了,你看得清楚就好,你看得清楚它就好,用观照的,妄想来了,你清清楚楚,对不对?你不要管它,它就无奈你的何,你一直逗它,它愈来愈凶,它愈来愈凶哦,所以这个妄想要懂得放下,不要管它,你单提一句佛号,南无阿弥陀佛,专精就好了,所以我们一直想要用妄想去制止妄想,那完蛋了!那落入相对立的东西,那永远无限的伸展,怎么样修你都不能成佛,成佛很简单,不困难,放下就是那个东西,不要讨论,也不必再讨论,放下是什么东西,放下就是功夫,当下就是了,缘生无自性,不值得你这样执著的,没有多也没有少,也不增也不减,不来也不去,不一也不异,就是这样的东西,那么简单!想。

  再来“行”,就是末那识,就是执著的意思,行就是造作的意思,身口意的造作,统统是透过这个行,支配我们的行为就是第七意识,我们眼睛见,要不要执?这朵花很漂亮,要不要偷拿回去啊?是不是啊?行就是末那识,末那就是染有我,法我执,这是行。想跟行是最麻烦的,想就是分别,行就是执著,分别跟执著,就是我们一生一世最大的难关,感情就是透过这二个,你一分别美、丑,你就会执著,所有的痛苦都是来自於执著,但是这个执著,又有先天性的,又有后天性的,先天性的又不好修,一出生就知道要吃,不吃会死,这个欲望是先天性的,没有办法,要吃。但是我们后天性的可以控制,可以控制一下我们不要贪,简单的食物,就可以支撑我们的色身,也就不错了。识就是阿赖耶识,从因缘生,本无实性,这个阿赖耶识就像一个仓库,把所有的种子全部装进来。在阿赖耶识的底下写三个角度,第一个根身,幻化出根身,第二、幻化出器界,第三、具足一切种子,你要认识这个阿赖耶识,根身,我们的五根身,色身就是阿赖耶识变现起来的,我们无量亿劫来造的业力,然后那个能量储存在八识田中的仓库,我们今生今世福报大,一投胎变成人还不错,八识田中里面,还有地狱、饿鬼、畜生、天人这些种子,但是我们没有转变成这个,我们转变成人,所以第一个,阿赖耶识会幻化出五根身。第二、器界,就是这个世间,就是你第八意识,你记住!依报随正报而转,依报随正报而转,你正报是什么,譬如说你今生今世投胎成人,那么,你就吃饭啊、吃菜汤啊,福报大了。如果你投胎成猪,那你就要吃欧罗肥、吃馊水,拣人家不要的。如果你今生今世投胎成大便坑里面的臭虫,那你一生一世就要吃大便,依报随正报而转,知道吗?正报投胎什么,你依报就享受什么,没有办法的!没有办法的!所以说根身、器界、种子,种子就是具足一切,都是第八意识,就是以心缘心,用这个心幻化成业力转化成根身,还有这个器界,还有具足内心里面的一切种子,其实这都是同一体的,同第八意识。所以你的第八意识,跟他的第八意识,光光相彻,所以你看到的世界几乎都是相同,人看到的这个业力差不多相同,所以你的第八意识,跟他的第八意识,光光相摄,所以幻化出来,就是共业所感的世间。所以你看那花是红色,我看也差不多是红色的,那你如果叫蚂蚁来看,它就不一定是红色的了,看到怎么一个这么大的东西啊?这是什么东西啊?蚂蚁一看,它就不知道那是什么东西了?所以蚂蚁看蚂蚁,他们就知道认识…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