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说明之:“性净涅槃”谓诸法自体,性本空寂,不假他修,法法平等,圣凡不二的理性。“无住涅槃”,是说不住生死,不住涅槃,因为它是福慧圆满,更无所求。体虽如如,而能不变随缘;用虽生灭,而能随缘不变。又以大悲故,不住涅槃(不忍坐视沉溺生死的众生而不救);以大智故,不住生死(不被无明所迷,业力所转),故云无住。
上面略把涅槃的种类讲完,现在要来说明它的意义了。
“涅槃”是梵语,正音为波利匿缚男,旧云涅槃,今顺古亦云涅槃。又名泥洹,或云涅槃那,皆音之讹略,或楚夏不同。旧译为“灭度”,或云“寂灭”、“无为”、“解脱”、“安乐”、“不生不灭”等,名虽异其义则同。今单举灭度和寂灭二义释之:灭度,即“灭”除烦恼,“度”脱生死的意思(小乘涅槃则灭见思烦恼度分段生死;大乘则灭尘沙、无明烦恼,度脱变易生死)。“寂灭”,寂谓理性“寂”静,灭谓烦恼“灭”除。亦可说,证得“寂”静之体性自然烦恼“灭”除,烦恼灭除自然证得寂静体性。《智论》云“涅名为“出”,槃名为“趣”,谓永出诸趣生死”,则此亦可译为“出趣”也。
若据新译——玄奘法师则译为“圆寂”,此义比较来得完善,因为寂灭、灭度、解脱等译,不过仅约断德方面言(断灭生死烦恼)。圆寂则统明智断二德。今略释之:
具足一切福德智慧叫做“圆”;永离一切烦恼生死叫做“寂”。简单的说:即德无不“圆”,患无不“寂”。详细的说:即福慧二严做到圆满无缺(圆),三惑烦恼彻底清除,二种生死完全度脱(寂),永远不再被烦恼生死所困扰,回复“圆”明“寂”照的本有心体,而获到一种纯善纯美的庄严解脱。这就是涅槃的境界——圆寂。圆约进善方面言(成就一切福德);寂约灭恶方面言(断惑灭苦)。
据此研究起来,圆寂似乎属大乘无为涅槃,寂静、灭度等为小乘涅槃。
要之,圆寂也就是指得“圆明寂照之真心”。因为它——真心——本具一切功德(圆)永离一切烦恼(寂)故。成佛即证此真心,而涅槃并非诸佛的专有品,不过凡夫一向为梦想所蒙昧,因此不能证得。所谓迷则颠倒梦想,悟则究竟涅槃。今既被般若照见梦想虚妄不实,自然不生颠倒执著,则真心显现不被所迷了。但此梦想根本是依本觉真心而起的,我人如能灭一分梦想,即证一分真觉(如镜子去了一分尘埃即现一分光明),乃至全灭全证。至此则一切功德智慧无不复归“圆”满,一切烦恼生死无不毕竟空“寂”,这便叫做究竟涅槃。如福德智慧有所未圆满者则有所求,烦恼业惑有所未寂灭者则有所断;有所求所断还说得上究竟二字呢?无所求,无所断,这才够称为究竟涅槃。
按究竟涅槃也就是指得“大灭度”——拣非小灭度(只“灭”见思烦恼,只“度”分段生死)。
细考究竟二字乃至极之谓,是对不究竟说。小乘有余涅槃谓之不究竟,今指大乘无余涅槃,故曰究竟涅槃。究竟二字有人把它作动词解释,谓能远离颠倒梦想便可以究竟证得涅槃。若这,则不一定指为大乘无余涅槃,可是本经系属大乘般若部,所明的是大乘理,当然所证不是大乘涅槃是什么□因此,还是作形容词解释——指大乘无余涅槃比较来得完善。又世有一班不懂教义的人,竟以涅槃认为死的别名,这是根本错误的!要知道,它——涅槃——是由诸佛历劫辛苦,积行一切功德所换来的代价。就以小乘涅槃来说也要积修许多功行才能成就,岂可以一般人的死就是涅槃,这样未免太失了涅槃的身格。至于僧人逝世称为“圆寂”,这是拿来赞叹其修行功圆果满的一种表示。或者他的功行,已经证到涅槃的境界亦未可知。总之,不能说死即是涅槃就是了。如果死就是涅槃,那末,狗死则曰狗涅槃,乃至鸡死则曰鸡涅槃。这一来,未免太笑话了。
现在不厌麻烦再来把这段文总释一下:“无所得”,即是无任何自性见(为自性本来清净湛然空寂。即于空寂体中能生此见。)的执著。虽则诸法本无自性——皆空——然而有情由于无明梦想的蒙昧,妄生种种执著,若无般若毕竟空慧,怎能照彻诸法皆空之理,诸法一经般若的照察之下,一一悉皆现出他们的原形来——皆空(无所得)。因为有所得,则有执著,一有了执著,就要发生“挂碍”,有了挂碍,就免不了“恐怖”则“颠倒,梦想”就不断地活动著了,那怎能获到寂灭解脱的田地?菩萨依般若照了诸法皆空,自然不生执著,既不执著,就没有挂碍了,既无挂碍,那还有什么恐怖的呢?既无恐怖,那末,颠倒梦想还不于无形中取消了吗?于是自然获到圆满解脱——究竟涅槃——故曰菩提萨埵依般若……究竟涅槃。
菩萨究竟涅槃即成佛道,故下文接著说:“三世诸佛……三藐三菩提”。
【合释】“因为, ”般若能照见诸法实相,本“无所得”,“所以”“菩萨”“依”了“般若”法门修行而能获到“心无挂碍”;由于心无挂碍,所以没有什么可为“恐怖”,因而“远离”一切“颠倒梦想”的妄见,而证得大灭度大解脱的“究竟涅槃”。戊初明菩萨得断果竟。
菩提萨埵,就是菩萨,依般若波罗蜜多故,依照这个实相,大智慧到彼岸,心无挂碍故,没有所谓的挂碍,也没有所谓的恐怖,因此既然没有挂碍、没有恐怖,那就当然不可能颠倒,也不可能梦想。所以晚上忙梦想啊,那么白天忙妄想,白天忙妄想,晚上忙梦想。所以以前唱那个“梦想”,它走在我的前方,挡住我的去向。这是梦想,它挡住你的去向,这个人也很会写歌,写得好像佛教在说的。究竟涅槃,你才能够最彻底的,了解这个不生不死的境界。
三世诸佛,依照般若波罗蜜多故,三世诸佛按照这个大智慧到彼岸的思想,就能够得到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
挂碍就是我执,我执就是对人生观不了解,迷惑颠倒,所以就有烦恼障,障涅槃。为什么烦恼?因为烦恼是生灭法嘛,得失的观念嘛,所以会障碍这个不生不灭的,叫做挂。法执呢?是起所知障,障菩提,名叫做碍,起所知障就是说对宇宙观不认识的、不了解的,所知就是本性无所不知,可是我们现在变成知道的被障碍,叫做所知障。无量的光明智慧的本体,本来无所不知,现在无所不知的东西,变成被障碍起来,就是障菩提,菩提就是觉悟,名叫做碍,就展转生死,六道轮回。
恐怖,那就是业,贪求名利,患得患失,业呀,我们每天都生活在恐怖里面。恐怖里面,三业相应,三界果报,三业身、口、意相应,三界的果报,欲界、色界、无色界。华严列有十八种,与恐怖的名相相类似的,第一个叫做不活,活起来很痛苦叫不活,不可活。恶名,这恐怖是不好的名词,恐怖如同死亡,恐怖接近死亡;恐怖令人堕入恶道;恐怖是大众所造成的业,这一些很多的名词,都不一样。而这个恐怖其实到处都布满,前二、三天电视这样报道,说我们林森路这个地方,发生刑事组的组长被干掉,然后有来买这个往生被,第一件买去的时候全身沾满了血,来问师父怎么办?我说:那就火化,往生被不得已的话那就火化,再又来买一件。说要助念说不行!为什么?被枪击要犯;好像是被黑道的人打死了,那么,还没有验尸,什么都没有准备好,结果放进冰库里面不能助念,来问师父怎么办?是要念地藏经,还是念弥陀经啊?我说:那念什么经都一样。对啊!放进仓库里面你念什么经啊?对不对?你放进冰库里面,最重要的助念你都没有得到,那就难。所以我们说临命终想要得到安详、自在,还有人在旁边助念,这还很难呢!这还很难呢!坐飞机一旦坠机摔下来,连助念都没有,连盖往生被都不晓得要盖那里?往生被要盖那里?对不对?那是正常死亡,才有往生被可以盖啊,对不对?那你不正常死亡的时候,你连头都不见了,不晓得在那里?到底这是不是我先生?每天亲吻,竟然不知道是她丈夫?因为头颅不见了,只有见到身体,只好认身上的痣,不然怎么认得出来?你像前几天讲的,大乘精舍办的那个游览车翻过去,烧得尸体都分不清楚了,烧得尸体都分不清楚了。那你说你往生被要盖那一个?不然就一次用十件,没办法,分不清楚,拿十件每个都盖。所以有的人讲说,一个人平常没有修行,命终盖往生被就往生,那不是太便宜了吗?我说:老兄!要碰到往生被还不是容易的事情。你弄清楚!要碰到往生被、金光明沙,还得要有一点点的福报,对不对啊?不然你以为你可以碰到往生被?像前几天那个八掌溪,有一个军官他要缉私,结果船被撞了,就沉下去了,现在尸体也找不到啊,恐怖啊!在这个世间啊,死都不得安详。死都不得安详。
所以我就教你们,师父加持过的那一包,你就要常常戴在身上,你平常也不修行嘛对不对?一看不对劲,金光明沙赶快倒起来,我走了!贴上去就OK了,我走了,若是还有办法说出这一句,他就还能爬起来不会死。所以说这个世间恐怖!
六十一页,颠倒迷惑,反于真理,迷真逐妄,就像四种颠倒一样的了。四种颠倒就是以苦为乐,以无常为常啊,是不是啊?以无我为我啊,因此我们要了解这个颠倒,众生以苦为乐。再来就是梦想,寤的时候,寤就是醒,就妄想。寐,睡觉的时候就幻梦,产生一个梦。产生一个梦。而昼心不散,夜神不昏,如果你能够保持白天不散,你晚上就不昏。不过这个梦有时候是一种预感,但是也是不可思议!前一阵子有人来说要找师父,来了他说,他不晓得我是谁,刚好我坐在客厅里面,他就说:师父!师父!我要找慧律法师。我说:哦!我师父休息。你认识他吗?他说:我不认识。你找他做什么?菩萨叫我来的,我说:那个菩萨叫你来的?他说:观世音。我说:素食馆还是什么?他说不是素食馆,台北观世音有个素食馆。他说:真的那个菩萨叫我来的。我看他有没有这样子?结果一看也没有,他很正常啊!他很正常啊!我说:你为什么要找我?他说:我儿子念书都念得很高的,不随便的,我以前不甩这一套的,结果菩萨晚…
《<般若波罗密多心经要释>讲记》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