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悟·看出希望来 第八章 开朗的情怀▪P2

  ..续本文上一页字竟然就是:

  “无。”

  法师还解释说,“打开书来无旁念,念头来时别睬它”。他试了一段时间,竟然发现“无”字很像金刚王宝钏,真的“佛来佛斩,魔来魔斩”,息心息念,真能专注用功。

  唐朝的赵州是最善于以否定来肯定真性的禅者。所以禅家称为“赵州无”。意思是说,你若能抗拒引诱,就能当主人;若能否定贪婪,就能平静心安;若能有所不为,就必能有所为。

  我们总是碍于情面,才勉强答应了不能应允的事,不便推辞,才坏了大事;一时心动,涉入陷穽;一念心贪,才铸成大错。如果不懂得以否定来肯定真心,必然使自己陷入困局,所谓晚节不保,那是因为疏于否定最后一次来袭的妄念所致。

  “无字参”是很美的,它可以帮助我们拨云见日,让心情开朗,恢复平静。在波涛汹涌的世事中,我们必须以平静之心,看待流逝的波涛,古人说:

  “水流虽急,

  境长静;

  花落虽急,

  意自闲。”

  生活在一个忙碌紧张的开放社会里,世局种种变化,有如急流;人事变迁,更是白云苍狗;经济财政的变化,诸多诡异。如果你未能定下心来,就照见不出真实的事象;如果你不懂得否定与割舍,就免不了迷失之憾。这一两年股市是诡谲多变的,有一位小姐,在听过我的演讲之后对我说,她深知在股市跑短线有如赌注,所以一直不愿意涉足其间。过了一段时间,眼看著朋友赚了钱,于是动心了。她把自己的积蓄投入股市,没想到,股价节节下滑,跌入谷底。她非常懊悔难过地说,“老师!你说的对!我在“利多”的引诱下,不能说一个“不”字,才有今天“利空”的结局。”随后,我告诉他说,“现在最重要的是看出这件事对你的意义,而不是再难过下去。现在,你已知道这件事情的意义了吗?”她面露笑容的告诉我:

  “无。逝者已矣!来者可追。”

  禅者经常教导弟子,从否定中找出肯定。但否定不是把自己连根拔起,把自己的自性也背弃,消极的走向“住空”,执著在消极里头,从现实生活中逃避开来。这就有了危险,有了严重的消极和压抑。请注意,禅家的否定法门是割舍,是放下妄缘,从虚幻中走出来,看出真实的希望。

  三、 摘下狂妄自大的面具

  人为了维护自己的尊严,多多少少总为自己戴上面具。爱面子、逞强、虚伪、撒谎等等,都是为了维护尊严。明白一点说,尊严往往与自大密不可分。如果你不能从尊严的五里云务中,看出了点光明的希望。它一定会破坏你平静的情绪生活。

  人的尊严是很脆弱的,它很容易受到伤害。有人批评你,便觉得尊严受损,面子挂不住。所以勃然怒,心情恶劣,甚至处心积虑,及思报复,扳回面子。越讲求尊严,自我的强度就越弱,受伤的机会就越大。所以禅家告诉我们,一定要把“我相”放下,把美丽的面具摘除,要如如实实地认识自己,接纳自己。

  越是不能自我接纳的人,越需要尊严;越是自卑的人,越是需要面子。所以禅家常说:

  “放下,

  歇歇著。”

  那是要我们沉重的面具放下来,不要被它压垮了。事实上,带著自己的假面具,会使你失去自由,令你焦躁不安。因为它好像在夏天里穿上华丽的大衣一样的不智。韩国前总统全斗焕,在一九八八年的冬天,受局势所迫,逃难到百潭寺,当时正是严冬,酷冷的天气和简陋的生活设备苦不堪言,窗子是纸糊的,寒气逼人,没有取暖的设备,吃的更是简单。一个国家的元首,在顷刻之间,生活有著天渊之别。权势去矣,名誉扫地,显然是孑然一身空了,还能剩下什么呢?我想没有比这样的打击更严厉的了。他在百漂寺过了一年,也修行了一年,韩国的佛学作家南知寻去拜访他时问,“初到百漂寺时,最难以适应的是什么?”全斗焕先生说:

  “是在佛殿里,向菩萨叩头膜拜。我一到寺庙里就决心遵守寺规,与和尚一起拜佛,但是要我下跪向菩萨磕头,却让我难为情透了。过去我所知道的都是举手或弯腰敬礼,而且大都是别人向我敬礼,不是我向别人致敬。因此,每当我跪地磕头时,总让我觉得自尊心受到极大的伤害,我更不希望让侍卫们看到我的那种模样。”

  “不过,三个星期之后,我就不再有屈辱的感觉了。现在我是非常虔敬的向菩萨磕头。我也由衷地接纳了佛教是我的宗教。

  全斗焕在百漂寺的第一年,“我相”的虚妄太重了,所以觉得非常痛若。特别是失败与挫折对其尊严的打击,更使他“觉得像是被丢弃到荒凉的田野,当时看建筑物好像幽灵。”

  人若不能看破尊严的虚伪性,便会执著在严重的自我迷恋之中。稍稍一点打击,就有著严重的心理创伤。特别是生活在一个开放的社会,谁都有自己的看法,都可以提出异议,都可以反对你的看法,拒绝你的好意。如果为此而你觉得自尊受伤,你怎么会有好的心情,去作更多的创造与实现呢?

  人要想在情绪上生活得安和,除了要勘破我相和避免执著于汲汲追求自尊之外,还要进一步去爱护别人的自尊。你若能维护家人的自尊,家里就一团和气;若能照顾同事和朋友的自尊,工作交友无处不顺逐。事实上,人类心情的希望,就在勘破我相和维护别人自尊中显现出来。

  四、在作息中调整情绪

  作息的情况与情绪生活也大有关系,如果你的作息紧张的,经常在强烈的欲望中奔腾,生活变成白热化的渴求,在得失之间,形成心灵的矛盾和怨天尤人的窘迫,那么,情绪生活真可谓恶劣了。

  你要当心,情绪恶劣除了表示不幸福、不快乐之外,健康也不必然出现问题。根据调查研究,因心脏突然停止而猝死的人,有百分之二十,在死前二十四小时内,受过强大的心理压力。在日常生活中失去家庭的和谐、慰藉和支持,是引发心脏病的重要因素。心理压力和心脏退化,乃至对疾病的抵抗力,也大有关系。因此,工作的态度,生活的节奏,心理的欲求,都需要作适当的安排与调整。在医学上研究发现,每五个人之中就有一位在玩电子游戏时,像进行生死搏斗一样。这些人,在平常生活中,情绪容易激动,血压显著上升的次数,每天可能多达三、四十次。在治疗上,除了降血压和抗心律不整的药品外,这些人还要进行谘商、施以松驰技术,和调整生活作息。

  作息的实际状况,能影响思考、情绪和情感等心理活动。它是精神生活的全部,也是幸福的本身。因此,禅家告诉我说:

  “平常心是道。”

  道就潜藏在平常生活与作息之中,只要你能把它调理好便是道。唐朝赵州禅师问南泉禅师说,“是否在平常心之外,还有可以追寻的道呢?”南泉说:

  “如果生活本身之外,还有可追寻的,必然使生活偏离正道。”

  我们必须在日常生活中调整自己。“青山元不动,白云自去来。”你自己若不被境界拖著走,而把生活轧得紊乱不堪,起伏不定,这不也就是禅定吗?现在,我要告诉你如何在作息之中,看出好情绪的希望:

  ·学习做好你的工作,更需要学习喜欢你的工作。要看出它的价值,才会真正喜欢它。不喜欢自己的工作,等于不喜欢自己;这会产生严重的自我否定和空虚。

  ·性急和念婪两个因素,会使你背离安稳踏实的生活常道。要避免让自己一头栽进狂热之中,这不但没有把事情做好,反而让自己陷入声嘶力竭的挣扎之中。

  ·要学习安排温馨的家庭情趣;你要主动的付出,而不是被动的享受;要在主动的逗趣、分享平安、有益的交谈和互爱中,看出美好家庭的希望。

  ·注意!你的行持完全表达在语言的世界里,要在说话和肢体语言中,时时保持著倾听、接纳、勿作评断,不要自以为是,但要表达你的爱意。

  此外,在生活作息中要学习缄默。如果你要说的话会影响别人的自尊,会激怒自己的脾气。那么,你最好还是放下你那“替天行道,知无不言,言无不尽”的习惯。学习缄默对你和对别人都有好处。禅家说:

  “语默动静,

  体安然。”

  这是说,以缄默做为你的语言,以恬静当做你的行动。这时,你就看出安然闲适的希望。你可以去散步走走,可以歇歇唱一首歌,那就可以避开一次情绪疯狂奔泻的危险。而美妙的希望,就在那儿出现。

  人免不了遇到困顿、落魄、或受到严重的打击。有人以无耐的态度苟且偷生,不能在作息中振作起来。比如说,疾病、亲人的死亡、离婚或失业等等,对个人而言,打击是很大的,情绪生活必然陷于困绝之境。有人以为,佛家对于这种情境,多半教人柔顺与认命。其实,这只对了一半,也只看到佛门智慧的一面而已。对的,佛法教人要柔顺的接纳自己的遭遇,那是要人避免怨天尤人,去面对事实。然而第二个对治之道则是积极的努力。佛经上说:

  “正精勤。”

  要对自己负起责任,肯去“承担”,不可陷自己于自艾自怜;而要越过心灵的伤口,奋力振作,看出心中的太阳,接受大日如来佛为你洗涤消极的念头,让自己能活在雨过天青的新天地。

  人总是在作抉择时,发生矛盾的情绪反应。犹豫不决,患得患失,以致一事无成。因此,你要清醒的了解自己的价值观念和动机,明白自己的条件,摆脱你的野心和虚妄之念。然后,你要勇敢的做决定。佛门的智慧是:

  “大雄,

  大力,

  大智慧。”

  如果你想当一位优秀的管理人才,这份基本的性情是把握的。当然,不是每个人生来要当管理人才的。不过,任何一个人,在日常作息中,能把握这个原则,总是可以自由的割舍,成就自己的专业。

  五、接受自然性灵的洗涤

  如果你有机会看一个多媒体的宇宙天体影片,或者读一篇娓娓动人的天文报导,你会神往,投入于浩瀚无垠的天体,神驰忘我。骤然,你忘了自己,而原有的自我观念却在无限广袤的宇宙下,相对变得渺小,而另一方面,清妙的灵性却不断的扩大。好像自己从狭小的房间,走出辽阔的原野一样,感受到自己与无限的时空…

《悟·看出希望来 第八章 开朗的情怀》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