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父母之爱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P3

  ..续本文上一页到袒护,因而错误的行为得不到改正。

  ·要相信每个孩子都具有特殊的才气。你要重视他,鼓励他,才能发展其潜能。因此,用不著拿你的孩子跟别人比较,比较是错误的。

  ·处理亲子间的互动关系,一定要冷静,三思而后行。冲动或意气的处置,有碍于教导的进行。因此,你必须注意:

  (1)你不要为过去的疏忽而懊丧或气馁。

  (2)不要为亲子间的摩擦而消极,你一定有办法挽救。

  (3)保持稳重的态度,不做意气的坚持。

  (4)孩子的身心发展变化很大,不要把一时的过错视为永远的缺憾。

  (5)不必把孩子的错归诸他人,推诿使你和孩子同时变得不负责任,而停止教导的脚步。

  (6)请注意!亲子之间千万不要决裂。决裂就此像断了线的风筝,无从教导。

  ·给孩子安全感。让孩子在心理上有所依靠。别忘了不断支持他,指导他,以期心智不断成长。安全感是从信心中产生,你一定要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训练他做事,并注意每天的功课。成功的经验和信心,是孩子安全感的基础,保护过多,反而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

  ·生活上要与孩子打成一片。孩子想知道有关你的事业或生活上的困难,不妨告诉他。告诉孩子自己的困难,必须也告诉他自己能克服它,或者要求共同协助分优,但不能带给孩子消极的思想。

  ·你要坚持原则,放弃原则等于放弃教导。不过你所坚持的原则必须合情合理。此外,你可以让孩子订定自治规约,自己约束自己,养成自治和自动的习惯。

  ·你对孩子犯错的处置,必须先了解动机和原因。处罚本身不能建立正确的行为。因此在处罚之后,要告诉他错在那里,怎样才是正确的,应该怎么做才对。孩子在下一次表现中,已改过还善,应及时予以赞美和鼓励。

  ·对孩子要一视同仁。要相信你的孩子,但不是盲目的依从。

  ·引导比强迫有效。但是涉及孩子的安全,基本生活规范一定要坚持遵守。

  ·不要以大人的价值观念去衡量孩子的行为。依大人的价值看孩子,会把好动当浮躁,把好奇当幼稚,把自我意识的成长当顽强,把纯真当无知。结果,你可能整天批评孩子,亲子间的关系因而破坏。你不妨以孩子的角度看看孩子,你就会对一些不必操心的小事一笑置之。

  以上所提供的基本原则,你做到的有多少,没做的有多少,不妨自己做功个检讨。然后,把自己最疏忽的几点特别记下来,先从那儿著手。语云:“避免错误,勇于改正”。用这些原则教导孩子,必然能发现它的效用。

  最后我要强调观念——典范。父母要当孩子的模范,以身教为重,以自己的工作态度和涵养,作为孩子认同的对象。父母能提供子女最宝贵的东西是身教,而不是唠劳叨叨的言教。请记住!你要孩子们学好,就得自己表现得好。

  指导与训练的法则

  你一定很想自己的孩子能把家务整理得井井有条,做起事来手脚伶俐,在功课方面能有好的成绩。我想,做父母的人,最安慰的事莫过于此。不过,这些安慰和喜悦,不是从天而降,而是你自己和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许多父母亲跟我谈起怎么指导孩子读书、作文、做家事。我总会告诉他,孩子的成绩好,能自动用功,并非一日养成。即使真能一日养成,也是不能持久,不牢靠。你希望孩子功课好,就得先要有好的学习态度、方法和根底。这些条件,是长时间养成的,不是临时急就章所能办得到的。许多聪明的孩子,固然可以靠一时的强记和理解,把成绩考好,但是这样的孩子,通常没有根底,不能持续自动学习或不断研究发现。所以,你要指导孩子养成良好的求知习惯,陶冶他的兴趣,打好他的根底,而且要愈早开始愈好。

  我的意思不是要教孩子提早读书写字,而是要提早养成求知的习惯,求知不一定读书本,而是要指引孩子从观察、记忆、比较、发现与理解的过程中,学会求知。当然,在做人处事上,也要从说明、示范、练习和鼓励中,学会种种礼貌和才艺。现在,我就心理学的观点,提供一些原则,作为人教导时的参考。

  ·孩子的学习能力,可以透过教导而提高。你要有耐心,点点滴滴慢慢的教,孩子累积的学习经验越多,越能够处理呈现在跟前的资料,学习的效果也不断提高。请记住!孩子的学习行为就是资料处理过程。在没有压力下,渐进的学习,日积月累,从平常累积种种经验,孩子的思考、类化和推论能力日增。

  ·无论你教孩子学习什么,都要让孩子有个强烈正确的动机。以下是你提高其动机的方法:

  (1)把学习当作一种参与的有趣活动。

  (2)孩子完成一项学习应给予奖励。你可以把学习分成好几个阶段,分别予以奖励。奖励的方法包括:给予赞美、奖品或代表成就的符号。

  (3)分享孩子成功时的喜悦和情趣。

  (4)安排竞争的程序。最好采取自我竞争(拿孩子先后不同的成绩来比较)。

  ·教导孩子学习功课或一技之长,必须有明确的目标和成就的准标。经常考核,对不合标准或错误的部分,要检讨原因,重做示范,指导他练习。

  ·学习上的错误不是一件坏事。它让孩子知道那些地方有待改进。错误是孩子进步的资源,你要善用孩子的错误来指导他的学习。

  ·父母不要怕孩子犯错,错误是学习的正常现象。如果你一味责备孩子的错误,而不加检讨与指导,就与教育的理则背道而驰。

  ·要先告诉孩子学什么、怎么学和为什么要学,然后才能引发他实地去学习。

  ·成功的第一步是要把最基本的观念解释清楚,并指导孩子练习到纯熟为止。

  ·要注意!做功课是孩子的责任,不是你的责任。你不宜每天把孩子的功课当作你的功课,那会养成依赖的习惯。把责任加在孩子身上,孩子就能自动学习。

  ·你要对孩子的学习表示兴趣,关心他的学习,而不刻意查验他的成绩。讨论学习的内容和情趣,不要一再唠叨,吩咐孩子要努力。孩子最不喜欢这类说教。事实上,说教的结果往往与期望相反。

  ·教导孩子要注意相别差异。教导老大的方法未必适用于教导老二。

  ·一种教材往往有多重学习的效果。学习算数,显然与逻辑推理有关,但与语言的表达、生活的经验都有关系。你的教导应该是一举数得。

  ·闲谈式的教导,是最有效的教育方式。

  ·训练孩子学习一个复杂的技艺,记得把它分成好几个部分,每一部分做详细的解说,示范和练习。

  教导和训练,需要父母用尽所有的机谋、智慧和耐心。这是责任,不能逃避。这也是一种良好的投资,亦是父母一生当中所做值得的投资。

  最后,我上述作家魏尔斯(C·U·Wells)的一段话,来说明教导与学习的特性。他说,有一天,一位年轻人去拜访一位市立公园的主管说:“你也许不记得我了。你做助理员的时候,我还是一个穷苦的小孩,常到这里来玩。有一天你坐在树荫下对我讲述生活力图上进的道理。你指著一条从草地爬到树上去的毛毛虫说:牠已经开始了,虽然牠一拱一伸地爬,但终会爬到树梢。这句话打开了我的心窍。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因此,我也一拱一伸地慢慢前进,不但读完了大学,上星期还取得了律师资格。”魏尔斯所谓的“一拱一伸,慢慢的前进”,也许就是教导与训练所必须遵守的历程吧!

  情感交流

  情感是因为透过交流、接纳和共鸣才变得珍贵。爱情如此,亲情和友情又何尝不是?情感透过交流而变得亲密,变得互谅与同情。为类进化的动力——博爱,就是透过交流的启迪而孕育出来的。

  心灵的成长、人性的提升和道德的法则,都源自于人与人之间的相互情感交流。我们可以说:没有情感的理智是冷酷的,人类只有把理性和情感融合在一起,才会变得更完美,更幸福。

  亲子之间情感的交流,有助于互信与亲子关系的建立。当然这也是学习良好人际关系的基础。情感的交流有助于孩子的心理健康,减少孩子的暴力和反叛。情感教育的原则包括:

  ·父母要有聆听孩子说话的修养。从聆听中,你很容易了解孩子的情感和心智发展情形。你越能耐心的聆听,越能知道孩子所需要的帮助是什么。有时你确实不知道怎么回答,但孩子并没有要你回答。只要当一个有趣的听众,就能给孩子满意的教导。

  ·你千万避免在孩子主动道出心事或做错事时责备他。这样做。只需几次,你们之间就有一道防线,切断彼此之间的交流。

  ·你要把自己对孩子的感受说出来。只说感受,不贬损孩子。你不说出来,孩子就得不到回馈,而不懂得调整自己待人的态度和礼貌。

  ·多给孩子一些正当的欢乐,快乐的体验和学习负责任的态度,必须一起进行。有快乐的童年,才有达观的人生,有责任的回忆,才有进取的勇气。

  ·不要用惧怕来威胁孩子。这种教育虽能使孩子就范。但不能建立良知,虽使孩子不做坏事,却很容易造成心理障碍或疾病。

  ·你要学习跟孩子说话的技巧。这是沟通和改善人际关系最重要的桥梁。

  ·赞美和欣赏孩子良好的言行,孩子就会表现更多值得赞美的品行。

  ·不跟孩子赌气,不使用装病或撒谎的伎俩来使孩子就范。

  ·爱是亲子关系的精髓,但绝对不能宠坏孩子。爱是给予而不是讨价关系。爱是给予孩子充分的发展,而不是孩子合乎我的期望。

  ·父母教导孩子的最高艺术是:“大节不踰,小节出入可矣!”管得太多太严,反而弄得亲子关系不好。

  教导的原则归纳起来只有一个爱字。不过,你要懂得把它表达出来,化为关怀、负责、尊重和了解。请记得!除非你能正确地给予父母爱,否则孩子怎么会知道父母的爱有多丰厚!

  

  第十章 指导孩子做功课

  在国民小学和国民中学阶段的孩子,应培养他的求知态度和方法,陶冶读书和探究事理的兴趣,使智能得以充分发展。因此,孩子在学校的课…

《父母之爱 第三篇 教导的原则》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