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七▪P7

  ..续本文上一页,可以兴灾变动,可以害人,「二十八大恶星而为上首」,这里头二十八大恶星,不是二十八宿,在旁的经上说二十八宿都是善神,除去这二十八大恶星为上首之外,「复有八大恶星,以为其主」,还有八大恶星为其作主人,「作种种形」,这些灾星他能化做种种样害人,「出现世时」,出现在世界上的时候,「能生众生种种灾异」,能生种种灾难的事情,「有此咒地,悉皆销灭」,有此咒的地方,这些灾星都能销化,「十二由旬,成结界地」,由旬有八十里为一由旬的、有六十里为一由旬的、有四十里为一由旬的,就按四十里为一由旬算,这结界的地方还有四百八十里无灾无难,「诸恶灾祥,永不能入」,诸恶灾变为吉祥,诸恶灾的变化永远不能入这个地方。

  

  十 保护修学

  

  是故如来。宣示此咒。于未来世。保护初学诸修行者。入三摩地。身心泰然。得大安稳。更无一切诸魔鬼神。及无始来冤横宿殃。旧业陈债。来相恼害。汝及众中诸有学人。及未来世诸修行者。依我坛场。如法持戒。所受戒主。逢清净僧。于此咒心。不生疑悔。是善男子。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十方如来便为妄语。

  

  这是结成第八的地方,是故如来特意的宣扬指示此咒,保护末世初学佛的人,以这个咒能可以保护修行人,身心都安泰自然,更没有一切的诸魔鬼神及无始的冤横旧债来相恼害,都能免除这些不祥的事情。说请有学人出家与在家人受戒多少不同,若想修行,依我坛场如法持戒,受戒的时候必得选择清净的僧人,才能得清净的效果,于此咒心一点疑惑也不生,有清净僧给你受清净戒,当然是心里不疑悔,说这种依法修行的人于此父母所生之身,「不得心通」,就是说心能通达佛法,这都是证果的地位,称为得他心通,就是说不得证圣果,那么十方佛就算大妄语。以下说明护法述愿先是八部众。

  

  会众密护

  

  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尔时梵王。并天帝释。四天大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审有如是修学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令其一生所作如愿。复有无量药叉大将。诸罗剎王。富单那王。鸠盘茶王。毗舍遮王。频那夜迦。诸大鬼王。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复有无量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年岁巡官。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复有无量山神。海神。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只。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

  

  这一段文是护法善神护持佛法,诉说他自己的愿心,「说是语已,会中无量百千金刚」,上来是佛把这个话说完了,法会中无量百千金刚,这是说天龙八部,「一时佛前合掌顶礼,而白佛言」,一时在佛前合掌顶礼,对佛表白说,「如佛所说,我当诚心保护如是修菩提者」,我当诚心保护如是发菩提心的人,「尔时梵王」,尔时初禅三天的梵王,「并天帝释」,并欲界第二天的帝释天主,「四天大王」,还有东西南北四大天王,「亦于佛前同时顶礼」,也都在佛前,同时顶礼,「而白佛言」,对佛表白说,「审有如是修学善人」,审察有如是修学的善人,「我当尽心至诚保护」,我等当尽至诚心保护他修行,「令其一生所作如愿」,他所做的事情令其一生都能如他的本愿,不能违背他的心愿,「复有无量药叉大将」,又有无量管鬼的药叉大将,这是指的灾害的鬼神也发愿护持正法,「诸罗剎王」,还有地行的罗剎不害人的,「富单那王」是瘟疫病的鬼王,「鸠盘茶王」,头和脖子一般粗,「毗舍遮王」,是吸精气的鬼,改邪归正都成了王,「频加夜迦」,频那是猪头侍者、夜迦是象鼻侍者,「诸大鬼王」,这不是说那些小鬼,「及诸鬼帅,亦于佛前合掌顶礼」,鬼里头的大帅也都在佛前合掌顶礼,对佛发愿,「我亦誓愿护持是人,令菩提心速得圆满」,护持学佛的人,让他早日圆满菩提,「复有无量日月天子」,又有无量天上的日月天子,「风师,雨师,云师,雷师,并电伯等」,这些都是头子,「年岁巡官」,这是四值公曹,「诸星眷属」,「亦于会中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也于会中给佛顶礼,向佛发愿,「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安立道场」,保护这修行人安立道场,「得无所畏」,让他没有所畏怕的事情,「复有无量山神,海神」,又有无量山神海神,若是人不信的,哪有这些神?那是丝毫也不许错,「一切土地,水陆空行,万物精祇,并风神王,无色界天」,一切土地,水陆空行的神,万物里也有成神的精祇,还有风神的王,无色界的四空天,「于如来前,同时稽首,而白佛言,我亦保护是修行人,得成菩提,永无魔事」,都在如来前顶礼发愿保护是修行人早成佛道,永无这些魔事。以下是菩萨众。

  

  尔时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世尊。如我等辈所修功业。久成菩提。不取涅槃。常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世尊。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乃至散心游戏聚落。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纵令魔王大自在天。求其方便。终不可得。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除彼发心乐修禅者。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求侵扰是善人者。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恒令此人所作如愿。

  

  就在这个时候,有「八万四千那由他恒河沙俱胝,金刚藏王菩萨」,「在大会中,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从自座起向佛顶礼,对佛表白说,「如我等辈所修功业」,就像我们这一类的所修的功德事业,「久成菩提」,久已成就菩提佛果,我「不取涅槃」,为的是行菩萨道度化众生,「当随此咒,救护末世修三摩提正修行者」,常随「楞严咒心」,为的是救末世修三摩地的人,又对世尊说,「如是修心求正定人,「若在道场,及余经行」,或在道场里或是散步,「乃至散心游戏聚落」,这是说散散心去城镇游戏,「我等徒众,常当随从侍卫此人」,这是散心还得这么保护,何况真修行呢?又者,「纵令魔王大自在天」,纵令最厉害的大自在天的魔王,「求其方便」,他求其方便的时候扰乱佛法,「终不可得」,也不能让他得着方便,「诸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余者的小鬼神去此善人十由旬外,这小鬼神菩萨都让他离得远远的,鬼神之中也不能一概而论,「除彼发心乐修禅者」,这喜欢修禅的不能槟除,「世尊,如是恶魔,若魔眷属,欲求侵扰是善人者」,金刚藏王菩萨又称一声世尊,如是恶魔以及他的眷属,欲想来搅乱修行的善人,「我以宝杵殒碎其首,犹如微尘」,我以宝杵打碎他的脑袋,碎的像微尘一样细,「恒令此人所作如愿」,恒令此修行人所作如愿。以下说明正助行所成伏断圆三德位先申请。

  

  悬示修路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辈愚钝。好为多闻。于诸漏心未求出离。蒙佛慈诲。得正熏修。身心快然。获大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未到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云何名为等觉菩萨。作是语已。五体投地。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瞢瞻仰。

  

  「阿难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阿难从座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表白说,「我辈愚钝」,我们愚痴、很卤钝,虽然是笨,「好为多闻」,可是好多听多闻,就因为好求多闻,就不能真修行,「于诸漏心未求出离」,所以于诸欲漏之心未求出离,欲漏就是眼六根漏在色六尘上,因此未求出离,「蒙佛慈诲」,承蒙我佛慈悲教诲,「得正熏修」,得着正当的熏修,「身心快然」,身不妄动、心不妄想,身心快乐安然,「获大饶益」,得了极宽大的饶益,「世尊,如是修证,佛三摩提」,世尊教我修的正定正受,「未到涅槃」,未曾达到不生不灭的涅槃,「云何名为干慧之地?」这个名相都不知道,请佛给说明白了,「四十四心,至何渐次,得修行目」,这是阿难请佛指教,不明白这些名词,先说干慧地,知道修行好,没得着理水,为干慧地,拿性理一滋润,心里头有这么一点智慧,没能滋润开了,名叫干慧;四十四心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这是四十个心,还有四加行,这四十个心做不到,再用四加行重来帮助,由十回向再往前进,就是十地,这都是修行的位子,修到什么渐次,就得什么名目,「诣何方所,名入地中?」修到什么方所,名为入在十地之中呢?不容易达到十地,能达到十地这就与佛道不远了,又问:「云何名为等觉菩萨?」十地以后就叫等觉,与正觉差不多,再上进一步就是妙觉果海,「作是语已,五体投地」,把这个话说完了,又向佛五体投地顶礼佛足,「大众一心,伫佛慈音,瞪着瞻仰」,这时法会大众,也等着佛慈悲的法音开示,瞪着两只眼要知道这么个意思,瞻视仰望着佛给他解说上边所问的名目。以下是佛赞许。

  

  尔时世尊。赞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从于凡夫。终大涅槃。悬示无上正修行路。汝今谛听。当为汝说。阿难大众。合掌刳心。默然受教。

  

  世尊在法会大众赞许阿难言,善哉善哉!「汝等乃能普为大众及诸末世一切众生,修三摩提求大乘者」,你能普徧的为法会大众以及未来的一切众生修三摩提,由正定正受求大乘法,「从于凡夫,终大涅槃」,从凡夫干慧地起头,到十地再向上,最后是大涅槃,证佛果了,「悬示无上…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七》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