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卷八)
湛山倓虚大师述
诚祥法师录
三种渐次
一除其助因
二刳其正性
三违其现业
干慧
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四加行
十地
等觉
妙觉
修证总结
说经名义
精研七趣
内分外分
临终升坠
一狱趣
造十习因
一淫习
二贪习
三慢习
四瞋习
五诈习
六诳习
七怨习
八见习
九枉习
十讼习
受六交报
一见报
二闻报
三齅报
四味报
五触报
六思报
地狱总结
二鬼趣十种
鬼趣总结
三畜趣十类
畜类总结
四人趣十类
人类总结
五仙趣十种
仙道总结
六天趣
一欲界六天
一四天王天
二忉利天
三焰摩天
四兜率天
五乐化天
六他化天
六欲通结
大佛顶首楞严经卷八
唐中天竺沙门般剌密谛译
唐清河房融笔受
三种渐次
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定如斯。虚妄乱想。
这一段文是结成前十二类众生各各互具十二颠倒,「阿难,如是众生,一一类中,亦各各具十二颠倒」,我们性中都具有这十二类众生,不定随哪种变化,人要把三皈五戒保住了,来世还转人,若随便乱想,不定转到哪里去,所以听经就有这个好处,自己能做主,知道都是一切唯心造,心要向上想,不要向下想,抱住主意,不但不失人身,还能转凡成圣,你想什么变什么,「犹如捏目,乱华发生,颠倒妙圆真净明心,具足如斯,虚妄乱想」,给你说个比喻,如同用手把眼睛一挤,看见空中有很多花,人的十二类颠倒就如捏目乱花发生,胡思乱想,如同用手捏目乱花发生,就如同十二颠倒,什么颠倒了?是「妙圆真净明心」,我们人人本具的佛性,妙是不可思议、圆是圆融无碍、真是真实不虚、净是清净无染、明是光明正大,这一个心就具足这五样,一颠倒就如同以手捏目,见空中花出,本来人心里没有这些颠倒,自己一造作,这就造作出十二类众生出来,这颠倒不是真实的,人要明白这个道理,还必定住十二类众生想吗?自己就作主了,向上想不能成圣也能升天道,这都是人心造的,不是说他行我不行,个个都行,这是说人的颠倒也容易、转过颠倒也容易。底下说对治法门。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立三渐次。方得除灭。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后贮甘露。
「汝今修证佛三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乱想」,你现今要修证佛所留下的正定正受,就在自己明白这个理,在这个根本的因由上,开头的时候你乱想,怎么办呢?「立三渐次,方得除灭」,所以立出次序来,第一次转不过来,第二次再转,再不行第三次,才可以把心里的毛病都销灭了,才能修行,底下说一个比喻,「如净器中,除去毒蜜,以诸汤水,并杂灰香,洗涤其器」,净器比如本如来藏性、毒蜜总喻三惑、汤水总喻观慧、杂灰香即是助行,好比干干净净的器皿之中,除去毒蜜,拿热水洗,并参杂灰及香料,以刷净毒器,「后贮甘露」,甘露即是不死妙药,器皿洗干净了再盛上甘露。以下标列正明,又分二初标列。
云何名为三种渐次。一者修习。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
这是标明都列出来,「云何名为三种渐次?」这是承着上面立三渐次说的,底下分开,「一者修习,除其助因」,第一先说怎么修习除其助因,助因就是眼六根迷在外六尘上,得把他放下、看空了,去了助长迷惑的因由,「二者真修,刳其正性」,第二要知道自性本来清净,性为体、心为用,所以真修要刳去正性,正信已经都染污的洗不干净,就像拿刀子刳这个不净的东西似的,这叫刳正性,「三者增进,违其现业」,第三增进,这个地方得要加工进步,违其现在造的业,造什么业?人都是六根贪染六尘,真修行绝对不能顺从他,得要违背他。以下说除助因。
一 除其助因
云何助因。阿难。如是世界。十二类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是五种辛。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舔其唇吻。常与鬼住。福德日销。长无利益。是食辛人修三摩地。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护。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现作佛身。来为说法。非毁禁戒。赞淫怒痴。命终自为魔王眷属。受魔福尽。堕无间狱。阿难。修菩提者。永断五辛。是则名为第一增进修行渐次。
「云何助因?阿难」,云何为助因?佛告阿难说,「如是世界,十二类生」,如是世界十二类众生,上来已经说过了,「不能自全」,他们不能自己保存,得有帮忙的,「依四食住」,这众生都说在一块了,得有四种的饮食帮助,没有饮食不能在世界上生存,四种饮食是什么东西呢?「所谓段食,触食,思食,识食,是故佛说一切众生皆依食住」,什么叫段食?我们人一天吃三顿饭,这叫段食;鬼是触食,闻味道一触动就算吃了;思食是色界天人以思为食;识食是无色界天为食,「是故佛说一切一众生皆依食住」,世界上一切的众生皆依着这四种的饮食才在世界上久立着,佛叫一声阿难!「一切众生食甘故生」,一切众生食甘淡的东西就能够生活,「食毒故死」,食毒就不能活,「是诸众生,求三摩提,当断世间五种辛菜」,辛就是荤气,葱、韭、薤、蒜、兴蕖(兴蕖此土没有,祇产印度),「是五种辛」,这五种辛菜」,「熟食发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纵能宣说十二部经,十方天仙,嫌其臭秽,咸皆远离」,十方的善神天仙皆离得远远的,「诸饿鬼等,因彼食次,舔其唇吻」,诸饿鬼等因你会五辛他就欢喜了,他来舔你的嘴唇,「常与鬼住」,你吃五辛的人常与鬼住,还有好事吗?「福德日销」,你所修的福、所做的德日日就销灭了,「长无利益」,增长的一点利益也没有了,「是食辛人修三摩地」,是会五辛的这个修行人,要想修正定正受,那就错了,「菩萨天仙,十方善神,不来守…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八》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