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開我的閱讀記錄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八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卷八)

  

  

湛山倓虛大師述

  

誠祥法師錄

  

  

叁種漸次

  

一除其助因

  

二刳其正性

  

叁違其現業

  

幹慧

  

十信

  

十住

  

十行

  

十回向

  

四加行

  

十地

  

等覺

  

妙覺

  

修證總結

  

說經名義

  

精研七趣

  

內分外分

  

臨終升墜

  

一獄趣

  

造十習因

  

一淫習

  

二貪習

  

叁慢習

  

四瞋習

  

五詐習

  

六诳習

  

七怨習

  

八見習

  

九枉習

  

十訟習

  

受六交報

  

一見報

  

二聞報

  

叁齅報

  

四味報

  

五觸報

  

六思報

  

地獄總結

  

二鬼趣十種

  

鬼趣總結

  

叁畜趣十類

  

畜類總結

  

四人趣十類

  

人類總結

  

五仙趣十種

  

仙道總結

  

六天趣

  

一欲界六天

  

一四天王天

  

二忉利天

  

叁焰摩天

  

四兜率天

  

五樂化天

  

六他化天

  

六欲通結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八

  

唐中天竺沙門般剌密谛譯

  

唐清河房融筆受

  

  叁種漸次

  

  阿難。如是衆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猶如捏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定如斯。虛妄亂想。

  

  這一段文是結成前十二類衆生各各互具十二顛倒,「阿難,如是衆生,一一類中,亦各各具十二顛倒」,我們性中都具有這十二類衆生,不定隨哪種變化,人要把叁皈五戒保住了,來世還轉人,若隨便亂想,不定轉到哪裏去,所以聽經就有這個好處,自己能做主,知道都是一切唯心造,心要向上想,不要向下想,抱住主意,不但不失人身,還能轉凡成聖,你想什麼變什麼,「猶如捏目,亂華發生,顛倒妙圓真淨明心,具足如斯,虛妄亂想」,給你說個比喻,如同用手把眼睛一擠,看見空中有很多花,人的十二類顛倒就如捏目亂花發生,胡思亂想,如同用手捏目亂花發生,就如同十二顛倒,什麼顛倒了?是「妙圓真淨明心」,我們人人本具的佛性,妙是不可思議、圓是圓融無礙、真是真實不虛、淨是清淨無染、明是光明正大,這一個心就具足這五樣,一顛倒就如同以手捏目,見空中花出,本來人心裏沒有這些顛倒,自己一造作,這就造作出十二類衆生出來,這顛倒不是真實的,人要明白這個道理,還必定住十二類衆生想嗎?自己就作主了,向上想不能成聖也能升天道,這都是人心造的,不是說他行我不行,個個都行,這是說人的顛倒也容易、轉過顛倒也容易。底下說對治法門。

  

  汝今修證佛叁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亂想。立叁漸次。方得除滅。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後貯甘露。

  

  「汝今修證佛叁摩提,于是本因,元所亂想」,你現今要修證佛所留下的正定正受,就在自己明白這個理,在這個根本的因由上,開頭的時候你亂想,怎麼辦呢?「立叁漸次,方得除滅」,所以立出次序來,第一次轉不過來,第二次再轉,再不行第叁次,才可以把心裏的毛病都銷滅了,才能修行,底下說一個比喻,「如淨器中,除去毒蜜,以諸湯水,並雜灰香,洗滌其器」,淨器比如本如來藏性、毒蜜總喻叁惑、湯水總喻觀慧、雜灰香即是助行,好比幹幹淨淨的器皿之中,除去毒蜜,拿熱水洗,並參雜灰及香料,以刷淨毒器,「後貯甘露」,甘露即是不死妙藥,器皿洗幹淨了再盛上甘露。以下標列正明,又分二初標列。

  

  雲何名爲叁種漸次。一者修習。除其助因。二者真修。刳其正性。叁者增進。違其現業。

  

  這是標明都列出來,「雲何名爲叁種漸次?」這是承著上面立叁漸次說的,底下分開,「一者修習,除其助因」,第一先說怎麼修習除其助因,助因就是眼六根迷在外六塵上,得把他放下、看空了,去了助長迷惑的因由,「二者真修,刳其正性」,第二要知道自性本來清淨,性爲體、心爲用,所以真修要刳去正性,正信已經都染汙的洗不幹淨,就像拿刀子刳這個不淨的東西似的,這叫刳正性,「叁者增進,違其現業」,第叁增進,這個地方得要加工進步,違其現在造的業,造什麼業?人都是六根貪染六塵,真修行絕對不能順從他,得要違背他。以下說除助因。

  

  一 除其助因

  

  雲何助因。阿難。如是世界。十二類生。不能自全。依四食住。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衆生皆依食住。阿難。一切衆生食甘故生。食毒故死。是諸衆生。求叁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是五種辛。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舔其唇吻。常與鬼住。福德日銷。長無利益。是食辛人修叁摩地。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護。大力魔王。得其方便。現作佛身。來爲說法。非毀禁戒。贊淫怒癡。命終自爲魔王眷屬。受魔福盡。墮無間獄。阿難。修菩提者。永斷五辛。是則名爲第一增進修行漸次。

  

  「雲何助因?阿難」,雲何爲助因?佛告阿難說,「如是世界,十二類生」,如是世界十二類衆生,上來已經說過了,「不能自全」,他們不能自己保存,得有幫忙的,「依四食住」,這衆生都說在一塊了,得有四種的飲食幫助,沒有飲食不能在世界上生存,四種飲食是什麼東西呢?「所謂段食,觸食,思食,識食,是故佛說一切衆生皆依食住」,什麼叫段食?我們人一天吃叁頓飯,這叫段食;鬼是觸食,聞味道一觸動就算吃了;思食是色界天人以思爲食;識食是無色界天爲食,「是故佛說一切一衆生皆依食住」,世界上一切的衆生皆依著這四種的飲食才在世界上久立著,佛叫一聲阿難!「一切衆生食甘故生」,一切衆生食甘淡的東西就能夠生活,「食毒故死」,食毒就不能活,「是諸衆生,求叁摩提,當斷世間五種辛菜」,辛就是葷氣,蔥、韭、薤、蒜、興蕖(興蕖此土沒有,祇産印度),「是五種辛」,這五種辛菜」,「熟食發淫,生啖增恚」,「如是世界食辛之人,縱能宣說十二部經,十方天仙,嫌其臭穢,鹹皆遠離」,十方的善神天仙皆離得遠遠的,「諸餓鬼等,因彼食次,舔其唇吻」,諸餓鬼等因你會五辛他就歡喜了,他來舔你的嘴唇,「常與鬼住」,你吃五辛的人常與鬼住,還有好事嗎?「福德日銷」,你所修的福、所做的德日日就銷滅了,「長無利益」,增長的一點利益也沒有了,「是食辛人修叁摩地」,是會五辛的這個修行人,要想修正定正受,那就錯了,「菩薩天仙,十方善神,不來守…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卷八》全文未完,請進入下頁繼續閱讀…

菩提下 - 非贏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網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