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圆明之理,未来修学的人也应当依这个法修,「我亦从中证」,文殊菩萨说,我成了菩萨位,也是从反闻闻自性而成的,「非唯观世音」,不光是观世音菩萨这么成的道。以下述成佛意,结示简选。
诚如佛世尊。询我诸方便。以救诸末劫。求出世间人。成就涅槃心。
观世音为最。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
浅深同说法。
「诚如佛世尊」,诚是实实在在,如我佛世尊,「询我诸方便」,询问我对大众说一切的方便法门,「以救诸末劫」,以救诸般末劫的世界,我们这是末法时代,正法一千年、像法一千年、末法一万年,一万年就不容易悟了,拉开这个功夫,为的是救人,让人这一万年不开悟,来世开悟,来世不悟,回过来再悟,这是佛的慈悲,「求出世间人」,为的求出世的众生,「成就涅槃心」,成就这个涅槃的心,「观世音为最」,观世音菩萨这一法门为最巧妙、最接近、最容易,「自余诸方便,皆是佛威神」,其他法门很多,不是平常人随便用的,那都是佛的威神之力,能见出人的根性成熟不成熟,才可以用哪种法门,上边说的观世音菩萨这个法门,上根人、中根人、下根人,三根普被、九界齐收,其余的法门不能三根普被,这是文殊菩萨告诉这个理,让人注意,「即事舍尘劳,非是长修学」,佛的威神就是在事实上就能让人舍了尘劳,还得看机缘成熟才可以,机缘不成熟不行,得上根利智的才行,「非是长修学」,不是一般人常常所修的法,「浅深同说法」,浅是下根人、深是上根人,普同一块说的这个法,不是这个,佛看机缘成熟才对众生说,唯有观世音菩萨修的耳根圆通的这一个法,才能三根普被、九界齐收。以下是顶礼请加以明真实。
顶礼如来藏。无漏不思议。愿加被未来。于此门无惑。方便易成就。
堪以教阿难。及末劫沉沦。但以此根修。圆通超余者。真实心如是。
文殊菩萨说到这里,「顶礼如来藏」,给佛顶礼,还有如来藏的大法,「无漏不思议」,漏是六根漏在六尘上,见、闻、齅、尝、觉、知,六胜义根借着眼、耳、鼻、舌、身、意六浮尘根漏在六尘上,这就叫漏,漏是随地转;我们要自己作的主,不漏在六尘上,时时观照自己,这是真修行,修行还有什么巧法子?把这个理明白了就行了,这是说「无漏不思议」,上边讲的是有漏,学佛如来藏的法,怎么学无漏呢?告诉的很明白,无漏的法不是思想的、不是议论的,你思想的、议论的都不对,不思想、不议论能定住心,自性就现前,人的天性就现出来了,「愿加被未来」,这是文殊菩萨愿佛将如来藏的大法加被未来的众生,「于此门无惑」,对于这一个法门没有迷惑,「方便易成就」,反闻闻自性这个法门又方便又容易成就,容易入手不为难,「堪以教阿难」,因为阿难是当机众,可以代表当时及未来的人,这个法可以让阿难就这么修行,「及末劫沉沦」,我们沉沦在苦海的众生,「但以此根修」,也就是依这个耳根的闻性修行,「圆通超余者」,圆通法门超过一切的法门,「真实心如是」,修真实的心,完全的就如是。以下是大众获益。
发心度生
于是阿难。及诸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观佛菩提。及大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获法眼净。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成阿罗汉。无量众生。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一段文是当时大众都得着佛法的利益,所以心里头非常的欢喜,「于是阿难,及诸大众」,就在这个时候,阿难尊者及法会的大众,「身心了然,得大开示」,了然了自己的身心这两分子,得佛极大的开示,大众得着什么大利益而生欢喜?人在世界上,成立这个人、成立这个世界,一共是两大分子成的:一个见分、一个相分,相分是有形有相的一分子,见分是有知见的一分子,这二分子成立这个人身、成立这个世界,因什么欢喜呢?他彻底了,所以彻底的欢喜,欢喜的是什么?人在世界上苦、乐、悲、欢,都是无常的事情,苦悲的时候多、欢乐的时候少,根本上就是人自己不知道是怎么一回事情。见相二分成的人,人都执着在相分上,相分的六浮尘根都有生死、六胜义根没有生死,人以为眼能见,不知眼有见性,光是眼不能见,所以人迷惑才有痛苦,佛才告诉你没有生死的道理,让你转过来,认识六胜义根,才能明心见性,学佛的人差不多都知道明心见性这四个字,什么叫明心见性?明白了自己的心、见着了自己的性,认得自己了!佛让文殊菩萨选圆通,由上边一层一层的,说到这里都给他说明白了,大家一明白了,心里当然就欢喜,根本上没有生死,自己承认生死,这个冤不冤枉?见、闻、觉、知没有生死还可有表示,性是没有表示的,性是人的天性、也可说是人的性理,往往有人说,那个人是天性很解脱的,拿嘴这么说,不知道什么东西叫天性?这是人吃亏的地方,佛出世千方百计说的让你明白了,明白了,认得自己就对了!佛又常说圆满大光明镜子照的影子,不学佛法的人,光认识影子是自己;二乘人光认识镜子,不要影子,这是片面的理,说有形相的不好,说镜子光是自己,这比认识影子还强;若明白究竟的理,镜子里的影子,也是镜子的光成的,没有镜光,哪有镜子的形相?镜光好比人的天性,你要知道影子也罢、镜子也罢,当体你别去分别,当体就是一个真的,你知道所现的形相,这是一种物,大光明镜子是个体,有体就有用、有用就有体,体也不离用、用也不离体,要知道这个理就对了;我们凡夫都着在相上,二乘人着在镜子的光上,其不知相与光都是大光, 明镜子,应当用光就用光、应当用相就用相,本来就没有生死,就是一个变化相,人要知道这个意思,苦恼就少了,要常常起观念,就知道自己没有生死,所以法会大众欢喜,他们都知道这个道理了,「观佛菩提,及大涅槃」,观察佛的菩提及大涅槃,菩提是智德,有智慧的功德,明白理这就叫菩提;涅槃是断德,断除毛病,你拿定主意,反闻闻自性,不随着形相转,不随世界上的声、色、货、利而生苦、乐、悲、欢,真能把世上的声、色、货、利放下,这就叫涅槃,「犹如有人,因事远游,未得归还,明了其家,所归道路」,这是说明自己知道归家的道路,「普会大众,天龙八部,有学二乘,及诸一切新发心菩萨,其数凡有十恒河沙,皆得本心,远尘离垢」,听听这个意思有多光明,这得发信心才相信,没发信心一听就犯疑惑,我把这个理慢慢的说开了,就明白其家所归的道路,这时普会大众都是如此,这里还有天龙八部也都来听法,天是天人,有龙神,还有八部,是空中飞的夜叉也叫鬼神,干达婆是乐神,阿修罗好争斗,男丑女俊常好打仗,迦楼罗是保护佛的金翅鸟,紧那罗是有角的疑神,摩睺罗伽是大腹蟒神,都来听法,余者还有小乘的阿罗汉、中乘的缘觉圣人、大乘的菩萨,还有新发菩萨心行菩萨道的,能可以度化众生,有十恒河沙这么多位,若没有信心的人就不相信,我们人是少见多怪,佛法是无量无边,佛少说点让人信,这是实实在在的事情,有十恒河沙数,虽然这么多,拿我们心中一想还都装下了,拿世法就无法比量,这个道理得慢慢沉下心去听,「皆得本心」,这些都认得自己的本心了,不是认得肚子里血肉的心、妄想的心,都「远离尘垢」,就是远了尘劳、离了垢染,没有污染了,大家都知道修这个清净心,「获法眼净」,菩萨获法眼,「性比丘尼,闻说偈已」,性比丘尼在前边经文说过,他迷惑阿难尊者,佛派文殊菩萨持咒救出来以后,他改邪归正出家了,叫性比丘尼,他先闻佛法就证了三果,「成阿罗汉」,不久又闻佛法证到四果阿罗汉,在分段生死了脱了,变易生死还没销灭,人有两种生死:分段生死是指身体、变易是心里的妄想,他证了四果,「无量众生」,还有无量的众生,这都是凡夫,「皆发无等等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皆发无等等成佛的心,都闻听佛法才发成佛的心。底下叙说,为末世示道场方法,先陈请。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心迹圆明。悲欣交集。欲益未来。诸众生故。稽首白佛。大悲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常闻如来说如是言。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我虽未度。愿度末劫一切众生。世尊。此诸众生。去佛渐远。邪师说法。如恒河沙。欲摄其心。入三摩地。云何令其安立道场远诸魔事。于菩提心得无退屈。
「阿难整衣服,于大众中,合掌顶礼」,阿难在大众中整理好衣服,恭恭敬敬的向佛合掌顶礼,「心迹圆明」,为的是他自己闻着这种事迹,心里完全明白了,「悲欣交集」,悲是悲往日之迷、欣是欣今日之悟,「欲益未来,诸众生故」,还欲利益未来的人,自己悟了也得让后学佛法的人得益处,这时候,「稽首白佛」,向佛叩头,称「大悲世尊」,佛是大慈大悲,悲悯世界上的一切人,称佛为世尊,「我今已悟成佛法门」,说他自己承认现今悟了成佛的法门,「是中修行,得无疑惑」,就在这个法门中的修行,没有一点疑惑的地方,就可以一直向前修了,发心修行一定成佛,「常闻如来说如是言」,我常常听佛这样说,「自未得度,先度人者,菩萨发心」,自己闻着佛法,虽然还未得解脱,先发心度人,让一切众生都明白佛法,这才算是菩萨发心,「自觉已圆,能觉他者,如来应世」,自己觉性圆满了,还能觉悟他人,这种行为就是如来应世,「我虽未度…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六》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