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五▪P12

  ..续本文上一页悟了,这个心就不胡思乱想了,一乱想就是漏,一开悟看见「鼻息成白,心开漏尽」,就保住了自己的见、闻、觉、知,不随着眼、耳、鼻、舌、身、意漏在六尘上了,漏尽了,这就证漏尽通了,「诸出入息,化为光明」,出入息都化成光明了,这个光明不是小光明,「照十方界」,就是普照十方的世界,「得阿罗汉」,因此证得阿罗汉果,「世尊记我,当得菩提」,佛给我授记,将来可以成佛果,「佛问圆通」,佛问我圆通,就是修鼻识观,「我以销息,息久发明」,我已销灭了这个气息,以这个发了光明,由这个光明,「明圆灭漏,斯为第一」,我这个光明一圆满了,把一切漏都销灭了,我以这个为第一。

  四满慈舌识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矿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得无所畏。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教我发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世尊印我。说法无上。佛问圆通。我以法音。降伏魔怨。销减诸漏。斯为第一。

  

  这一科文是满慈子观舌识悟道,「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因他父母立名,父名满,母名慈,中国音叫满慈子,他从座位上起来,向佛顶礼,对佛表白说,「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这是很可以了,他亲自对佛说这话,这是大善知识了,旷劫就是年限大远以前,假定说劫,八万四千年,一增一减就叫一小劫,二十个小劫叫一个中劫,四个中劫叫一个大劫,拿中劫说,成、住、坏、空各二十个小劫,共八十个小劫叫一个大劫。他在矿劫以前就具足辩才无碍,位子很高了,辩论这种才学,一点障碍没有,不能被人问短,「宣说苦空」,让人看破世界是苦空、无常、无我,人在世界上有身体,无非是生、老、病、死等八苦交煎,不用细说,到究竟还归空,究竟没有我,究竟无常故苦,宣说劝化人,让人醒悟,因此我,「深达实相」。虽然苦空。无常、无我,要是认识了诸法实相,世间上一切法都是真实相,不明白诸法实相的道理,就是苦空、无常、无我,不是明白一点,深深的通达他自己说这个话,总是彻底明白,才能对佛这样说,「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门,我于众中,微妙开示」,就是照着我深达实相的道理,如是乃至恒河沙数这么多位如来,我都听过了诸佛的秘密法门,我都知道,我于大众之中「微妙开示」,我把微妙不可思议的道理,讲给大众听,「得无所畏」,我给人讲演佛法,无所畏怕,不怕人揭我的短,我没有恐惧的地方,「世尊知我有大辩才,以音声轮」,世尊知道我有辩论的才学,轮就是以音声转*轮,滔滔不绝,「教我发扬」,教我发明宣扬,「我于佛前,助佛转轮」,我在恒河沙数的佛前,我都助佛转大*轮,「因师子吼,成阿罗汉」,佛说法像狮子吼,富楼那他也敢这么说,助佛转*轮,也像佛说法一样,如同狮子吼,「成阿罗汉」,证了无生无灭,「世尊印我」,世尊印证我,「说法无上」,说法没有高乎我以上的了,「佛问圆通」,佛问我修圆通的法门,「我以法音,降伏魔怨」,我以说法的音声就能降伏一切的妖魔鬼怪、怨家债主,我都可以降伏住了,「销灭诸漏」,常常说法,自然就没有漏落的地方,用不着再提旁的修行法门,我以说法证到无漏,「斯为第一」,我就以这个是我第一的事情。

  五波离身识

  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亲随佛。喻城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承佛教戒。如是乃至。三千威仪。八万微细。性业遮业。悉皆清净。身心寂灭。成阿罗汉。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亲印我心。持戒修身。众推为上。佛问圆通。我以执身。身得自在。次第执心。心得通达。然后身心一切通利。斯为第一。

  

  此一段文是优波离尊者观念身识而悟道,「优波离,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优波离是梵音,翻上首,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表白说,「我亲随佛,喻城出家」,我亲自随着佛,喻过城门,不是由门走出去,随侍佛出家,「亲观如来,六年勤苦」,我亲眼看见如来在雪山六年苦行,殷勤不懈,「亲见如来,降伏诸魔,制诸外道」,魔是与佛反对的,诸魔有魔王、魔臣、魔兵、魔将、魔子、魔孙、魔女,很多就称为诸魔,这些魔境界,佛都降伏了,「制诸外道」,制化诸外道信投佛法。佛起初在鹿野苑只有五比丘,以后有一千二百五十个弟子,这五人是佛亲自教化的,余者都是由外道转入佛道,三迦叶波、须菩提、目犍连他们未出家时都是外道的老师,听佛说法以后,带领着弟子们都跟佛出家,三迦叶波连师父带徒弟一百人、须菩提连师父带徒弟一百人、目犍连连师父带徒弟一百人、耶叶师徒共五十人、连鹿野苑五比丘共一千二百五十五人,都是佛的常随众。所谓外道,就是身外求道、心外求道,故曰外道,佛制伏外道,让他们「解脱世间,贪欲诸漏」,最要紧的修行得把一切的贪、淫欲去掉,还有一切的诸漏,这一切的诸漏总不出六根对六尘,六胜义根寄托在六浮尘根上,由这里就堕落在六尘上。佛传这个道,没有什么稀奇,就为的让他解脱世间的贪欲和一切诸漏,这六根就清净了,这六根不会修,先从一根上修,一根清净了,六根就清净了。优波离尊者说,「承佛教戒」,佛教他先持戒,所以他是持戒第一,「如是乃至,三千威仪」,什么叫三千威仪?比丘受二百五十条戒,行、住、坐、卧都有二百五十条,四个二百五十就成为一千,有身、口、意三聚戒,称为三千威仪,就是持戒的表面有威德可敬、有威仪可表,故称三千威仪,还有「八万微细」的细相,具足说八万四千细行,怎么讲呢?就是由三千威仪,借着身口七支,身有杀、盗、淫三,口有妄言、绮语、两舌、恶口,这七样都要戒除,这七样再加上三千威仪成为三七两万一,再加上贪、瞋、痴等,这一共是四个两万一,总计叫八万四千细行,「性业遮业」,这里还有性业、遮业,自然的习惯染性,你不受戒也是造业,这叫性业;遮业,是佛禁止的,遮住不许你做,这就叫遮业,性业佛未遮止的时候就犯过,身三口四意三共十大恶,这是性业、遮业,「悉皆清净」,性业是天然的习性、遮业是佛制止的,这两样都是清净的、都不犯,「身心寂灭」,由这一清净身心就寂灭了,寂灭是清净的总名,「成阿罗汉」,证到不生不灭的果位,「我是如来,众中纲纪」,佛法里最重的是持戒,优波离尊者是持戒第一的,「亲印我心,持戒修身」,如来亲自印证我心让我持戒修身,持这些条戒︰三千威仪、八万细行,「众推为上」,因此法会大众,推我为上首,「佛问圆通」,佛问我证到圆通的道理,「我以执身」,我执住我这个身,不叫身有放逸,不许身犯戒,身不犯杀盗淫,「身得自在」,得了清净就自在逍遥,「次第执心」,心戒不容易持,这得次第由浅人深,把心止住了,不许放逸、不许打妄想,「心得通达」,心也就通达无碍,就无所不知了,佛法里这些道理都通达了,「然后身心」,心得通达以后,「一切通利」,佛法的道理没有障碍,「斯为第一」,以这个是我第一的成就。

  六目连意识

  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初于路乞食。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得大通达。如来惠我。袈裟着身。须发自落。我游十方。得无罣碍。神通发明。推为无上。成阿罗汉。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圆明清净。自在无畏。佛问圆通。我以旋湛。心光发宣。如澄浊流。久成清莹。斯为第一。

  

  这一段文是目连尊者观照意识悟道,「大目犍连,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大目犍连从座位上站起来,顶礼佛足,对佛说,「我初于路乞食」,我起初于道路上化斋饭吃,「逢遇优楼频螺,伽耶,那提,三迦叶波,宣说如来因缘深义,我顿发心」,「优楼频螺」翻中国话叫木瓜癃,因他脖子下有一个肉瘤子,像木瓜似的,「伽耶」是一个山的名字,「那提」是河的名字,他是弟兄三个,「三迦叶波」,迦叶波是他的姓,上边是名字、底下是姓,姓翻中国话是龟,龟在这里念丘,「宣说如来因缘深义」,佛说法的因缘,有深有浅,在教义上有四句成话「因缘所生法,我说即是空,亦名为假名,亦名中道义」,世间上一切法皆是因缘生的,因是因由、缘是助缘,有这个因由就有帮助的,世间上的事情,都是从因缘上起,因缘有三层︰因缘即空、因缘即假、因缘即中,头一步观因缘法是空的,修空观,空观就浅观一切法空,就不起执着,再次一步修假观,世间上空是片面理,你说有也是假名假相,似有无有,这不完全是空;因缘法第三层也不取空、也不去有,观因缘的中道,这个名字为深义,观空观假,不足为深,观中道的理体,这个义理因缘就深了,因明白了这个理,用功得力了,「我顿发心」,我顿然发起大心,得大通达,早先也有小神通,自从听到因缘的深义,「得大通达」,得了通达无碍的境界,无所不知、无所不到,「如来惠我,袈裟着身」,如来给我袈裟着在身上,因此「须发自落」,他根本上就有善根,善根成熟了,「我游十方,得无罣碍」,这时候云游十方都无罣碍了,「神通发明」,早先的神通还不明,现在发明了,无所不照,「推为无上」,因此大众推举我为上座,「成阿罗汉」,证无生果,「宁唯世尊,十方如来叹我神力」,我这神通力量,蒙佛指教加被,不独世尊,十方如来也叹我神力,「圆明清净」,我得圆满的光明,得大清净,「自在无畏」,由这理得大自在、大无所畏,「佛问圆通」,佛问圆满的道理通达无碍,「我以旋湛」,我就是用这个旋湛的功夫,旋转浊流成为湛清的水,是比方这个意思,…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五》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