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不让名利栓住了?连我也好名,你说这法师讲的好,我愿意听,我这就乐了;他说你讲什么东西,胡说八道的,我心里头就不愿意了,这统统的都是参杂,都不精;这是个解脱德,世间上的事情都撂下了,这才精,什么精?你就是明白才精啊!说一个人很精明,谁配得起啊?觉呢?你得觉悟这个精,谁觉悟?连我这个说的都不肯觉悟,精觉,连精觉这两个字也不可分别啊!这个叫精、那个叫觉,又错了!觉就是般若德,般若德就是智慧;精就是解脱德,一尘不染;妙就是法身德;你要有了明白了,就有般若、有智慧了,般若智慧一尘不染了,你就不沾不染,就脱离了,完完全全就是一个般若、就是一个明白。精、觉、妙,精是解脱德、觉是般若德、妙是法身德,这三德没有什么,就是你心里那个明白,这个明白也要精、也要觉、也要妙,精、觉、妙三样,一样也不可缺,就是这个明白,这个明白不是像你阿难那样,一会儿又是因、又是缘、又是自然,你弄这么一套,你还会明白佛法了吗?说「非因非缘,亦非自然」,也不是你说的因缘、也不是自然,不是因缘、不是自然,就是非了,还「非不自然,无非不非」,也没有个非、也没有个不非,那么哪个是呢?也无是、也非是,全都不对,全没有了,你心里能发楞了,眼睛发直了,这是什么?这个地方就是自己,大家要认得,你还上哪里去认?你那个心没有路了,都把你堵住了,这条路也不让你走、那条路也不让你走,心就楞了,我就没有办法了,你没有办法就对了,你要有办法把自个儿就害了,有办法就错了,这道理就在这里。佛说到这个「无是非是」,也没有个是佛法、也没有个非是佛法,没有个是、也没有个不是,那到底是个什么?这问题就在这儿,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就在这八个字上,这也算两句话,你离开世间上那个一切分别相,你别分别是非、善恶、好丑,这个心啊,要把这个分别心撂下,在尘不要染尘,这就离一切相,离开这个分别相,你的身体有什么相就是什么相;老就老、少就少、男就男、女就女、穷就穷、富就富,你住在本位上;人人都有人人的营业,各尽各职,然而在我职位以外,我无所求,不要干这个又想那个、那个不好又干这个,也不知怎么好,闹一辈子,受一辈子苦。这个道理,士、农、工、商,你愿意做哪一界就是哪一界,高就高、低就低,你离开分别相,不必分别人我是非、荣辱得失、成败利害,你把那个都撂下,说人人都撂不下,我怎么把他撂下?你不是想成佛吗?是不是?你要不想成佛,你就别撂下!说成佛这种事情,这也不是奉承人、也不是让人打妄想,这个佛当个什么讲?大家要知道,就是人的一个知觉。说你成佛,没有另外还有个佛可成、有个官让你做,你得拿个执照去上任,不是这个事情,你成你自己的知觉,你不是有知觉吗?人人都有知觉,人人都能成佛,这个知觉得承认啊!不能不承认,说我们有知觉,怎么不成佛?是你自己不承认,说我承认,你是嘴说承认,心里不承认,你该分别还是要分别,诸位想想,连我都如此,我怎么把这个话说得这么透亮,我就是这个心嘛!当然我就是以己之心度人之心,这不是一样的理吗?哪个人没有知觉?哪个人不愿意成就自己的知觉?你不愿成就就难说了,说没有法子,佛就是说这个法,还是你自己的知觉成就自己的知觉,这东西谁也替不了你,谁还管得了你?你看那个做官的管你,他什么都管,他把我们处死刑,这也能管,管不了这个心吶,心是无形无相的,他怎么管?你要是守住本位,现成的,拿过来就是,要不说成佛最容易,最难的就是你放不下,所以就最难;最容易,放下就是!这个道理,人人都应当知道,为什么呢?人人都有知觉,为什么不知道呢?说这个道理,佛法不是那些个胡说八道的事情,他有个真理啊!佛在世间要不说出个真理来,印度外道有九十六种,谁听他的?势力又顶大的,他一说必定把人说倒了,说得心服口服,反对的人也没有话说,你也得信,不许你不信!你还没有知觉,有知觉就好办了,那就容易了,所以这个地方「无是非是」,得怎么办呢?说「离一切相,即一切法」,你离开世间上的分别相,你别管他是非邪正,过着什么就是什么,学佛的人头一个字就是个忍字,忍字你要不能学就做不到,在未成佛的时候,先学忍辱行,这一个字学好,余者都好办,因什么呢?我就不能忍,所以今天也就不能成佛,可是知道这条路不能行,所以,这个道理,也没有个是、也没有个非是,这怎么办呢?「离一切相」,你离开世间上一切分别相,一有是非、有分别相,心里就有烦恼,你心思心思,还就是这一切法,法当个样子讲,你什么样就是什么样,不是我在商界待着,一定得耍手艺,也不是我在耍手艺,一定要去做买卖;也不是说,我是在家人,一定要出家当和尚,不是这个事情;也不是一定得当在家人,什么都好,就怕你这个心不照着行,若照着行,哪一界的人都能修行,「即一切法」,你干什么就是什么,你说我是手艺人,手艺人也能成佛;我是庄稼人,庄稼人也能成佛;我给人当差,当差也能成佛;做官,做官也能成佛;你做大总统一样成佛,这个地方没有高低;知觉没有高低,就在你的心里头杂乱不杂乱,你得离开一切相,离开你那些个分别相,还就是现在这些个事情,现在的事情你不分别,不分别当下就是!这话我也会说,我当下发愁了,我要大伙都知道,大伙比我强、比我好,是不是?我也不能说得过头了,要不为什么出家?在家不行?出家还是不行,不行怎么办呢?你得多劝人,你多劝人,大伙就管住了,你要不懂这个道理,你劝我们,你自个儿还做不到,这也就没法子了,比赛者也都得向好处学。离开这一切相,就是世间这一切样,法就当样子讲,种种样样,你干什么的人,还就干什么,不是非怎么的不可,只要「离一切相,即一切法;即一切相,离一切法」,法也是当相讲、相也是当法讲。
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而得分别。如以手掌。撮摩虚空。祇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
「汝今云何?」佛给阿难说明白了,为什么你还说这些?「汝今云何于中措心?」你在这儿,一会儿安置你的心在因缘上、一会儿又安置在自然上,你这是乱安置,「以诸世间戏论名相」,这是世间人啊!这是戏论啊!不是真正的道理,说是说非、说自然、说因缘,这都是世间的言语。你要引导人学佛,也得用世间的言语,你得知道,这都是不让你着相,你用世间的话、做世间的事,你还得离世间的一切法,从根本上还要离开,做而不做、为而不为,所以世间上这个戏论的名相,说因缘、说自然,这都是世间上的戏论-游戏的言论(这些个名相),「而得分别」,你拿着世间的名相得着分别,你就有了理,这如同什么?说个比喻,「如以手掌」,你拿手「撮摩虚空」,「只益自劳,虚空云何随汝执捉?」拿手抓虚空,你还能抓得着吗?
十、显见离见
阿难白佛言。世尊。必妙觉性。非因非缘。世尊。云何常与比丘。宣说见性具四种缘。所谓因空。因明。因心。因眼。是义云何。
这一段文是第九番辨这个见性,辨是辨别发明人的看见的这个见性,有句成语说「见性成佛」,人人都有一个性,你从哪个地方可以考证出来呢?所以,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常说眼见、耳闻、鼻子齅、舌头尝、身上感觉、心里头知道,这六样不能完全说,说这一种能代表这六种,眼睛看见的这个见性,要能把他研究明白了,这六根统统的都明白了,六根要明白,六尘也就都明白,六尘要明白了呢?这六种认识也就明白了,一共是三六一十八界,六根、六尘、六识。六根就是眼、耳、鼻、舌、身、意,这是浮尘根,有形有相的;胜义根是见、闻、齅、尝、觉、知,这是六种胜义根,寄托在六种浮尘根上,也说眼、耳、鼻、舌、身、意,正式的说就是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从哪个地方能发起呢?就对着这个六尘: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六根对六尘发生了六种的认识: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一共这是十八界,十八界都把他研究清楚了,明白这一界,都明白了,这一界是什么呢?就是见、闻、觉、知,就是看见的这个见字,大家要知道,佛就是为的让人明白,由这个十番辨见,费了十番的工夫,辨别人人都有眼睛,看见的这个见,哪个人没有见?没有见,眼睛就不能见了,眼睛这个见是有这个见性,眼睛不会见,人要是一口气不来死了,见性离开了,瞪着两眼,什么也见不着。所以这个见性,永远也不生、永远也不灭,从来他也没有生死,人要把这个道理研究透了,就了生脱死,见性成佛。我说的这个话,这都是佛经上有的,不是我编的,大家要不信,向旁处说,有人说不对,就算我说瞎话了。这个道理不容易,大家都是有缘,我今年八十五岁了,快埋在土里去了,大家有缘吶,我把这个道理说一说,大家研究研究,这都很有缘的,不容易啊!我那个地方离这个地方七、八千里地,不是这个机会,我们凑不在一块,这都是有缘吶!所以,这个地方就到了第九番辨见上了,就这一个字,要把他研究明白了,都妥当了,才刚我说的一大堆都明白了。这就到了第九番,是二妄合明,两种虚妄合在一块,发明这个理,就是显见性非见,显出人看见的这个见性,非是现在的这个见,这个道理就在这里,那么这个见还有几个?一共有三个:有所见、有能见、有本见,道理在这儿吶,哪个人没有见?哪个人都有见,你用错了!我们人有三个看见这个见,我们只用一个,所以自己根本上本有的见,自己遗失了、忘记了、反背了,不知道了,自个儿不认识自个儿了,三个见是什么呢?有所见、有能见、有本见,我们每…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