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二▪P21

  ..续本文上一页,看见的这个见已经成了五色圆影了,「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则彼眼上有病的那个人,所看见的圆影又是甚么?你怎么说见上起的五色圆影,若是眼上的能见而成的五色圆影,「见已成色」,看见的见已经成了形色,就不算圆影了,要是成了五色的圆影,他是成了所看见的,就没有能看见的了,「则彼眚人,见圆影者,名为何等?」他这个见已经成了所看见的形色,有眼病的人,见已经成了形色,就不能够再成这个能见,不能成能见,成了所看见的,「则彼眚人,见圆影者」,这眼上有病的人,他还见着圆影,他这算是灯色?算是见色?这个理不是说不通吗?这一说,也不是灯上起的圆影、也不是单单的从见上起的圆影,那怎么办呢?当然是得离开这个灯、离开见有圆影了,「复次阿难,若此圆影,离灯别有」,佛又对阿难说,要是这个圆影离开灯特别的有,「则合傍观屏帐几筵,有圆影出」,这合字当该字讲,就应该往旁处观察了,离开灯的地方就多了,「屏帐几筵」,屏是屋里头围屏、帐就是幔帐、几是茶几、筵是吃饭的大桌子,这都是屋里的摆设,应该有个圆影出现,是不是?这都是离开灯的别有,那个屏帐几筵能有圆影出吗?不是离开灯的事情,若这么说得,「离见别有」,离开这个看见的见特别有,离开见更说不通了,「应非眼瞩」,就不能拿眼看见了,不拿眼见,拿什么见?这更说不通了!前边说也不是灯、也不是见,这里说也不是离开灯、也不是离开见,也不是、也不即、也不离,这是怎么回事情呢?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见病为影。影见俱眚。

  

  「是故当知色实在灯」,说这个五色圆影实实在在的在灯上,「见病为影」,说看见的见,见病就是眚眼了,他做为看见的这个影子,灯有五色的圆影,「影见俱眚」,连这个影子和看见的这个见,这统统的都是一个病,眚就是眼上成的病,统统就是一个病。

  

  见眚非病。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

  

  「见眚非病」,这句话最要紧,这话要知道从哪里来的?前边说过「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这是阿难对佛说,佛说的因缘和合自然,我心里头还没开悟、还没明白,今更闻听「见见非见」,这又重增迷闷了,这个地方说这个话是让阿难听到,解释这个「见见之时,见非是见」,佛说这个比喻就是「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这个道理怎么讲呢?这里的来脉,很有几种差头,说「色实在灯,见病为影」,连影子带见,那俱是眚,俱是一个病眼成的,就在「影见俱眚」这一句话,这个影是所看见的、见是能看见的,大家把这个地方弄清楚了就好明白了,一个能见、一个所见,「影见俱眚」,连所见的影子带能看见的眚眼,这都是一个眚病,底下这一句「见眚非病」,见着眚眼的这个非病,要紧就在这个地方,要审察审察,怎么叫「见眚非病」?见这个眚眼的人,眚眼就是病眼的人,假比我眼上有了病,你们诸位眼上没有病,你们就看见我的眚眼了,说这话是怎么回事情呢?就是表示这个能见所见,这个文还都在十番辨见里头,辨别这个见就让人认得这个本见,「见见之时,见非是见」你见着能见、见着所见,这个本有的见,也不是能见、也不是所见,要紧的地方在这里!因阿难不明白佛说的「见见非见」,佛这个地方给他说,一个病眼的人能见这个圆影,圆影是所见的,能见、所见好明白了,你要再有个好眼的人见着这个能见、所见,这是「见见之时,见非是见」,大家这地方不是明白了嘛,要不这么讲一讲就不好明白,所以说「影见俱眚,见眚非病」,这就是解释「见见之时,见非是见」,见眚眼的这个见没有病,所以见着眚眼见的那个影子,见着能见、见着所见,见着能见的病眼、又见着病眼所见的影子,这两样都是没有病眼的本见见的,本见见着能见、见着所见,人这个见,我不是给大家说过嘛,见、闻、齅、尝、觉、知六样,拿这个见字,你这一个明白了,六样都明白了,所以这个地方要注意,说「见眚非病」,你有能见、所见这都是病,你要说是现出本见来,这个文在后头还有,这个地方这才是最要紧的地方。我先说上这么一句,下这么一个底,我们人的眼睛,看这个世界、宇宙、山河、大地、森罗万象,大家要知道啦,让佛说起来,比较佛的眼睛,这都是病眼,佛眼见着病眼,这地方是「见见非见」,你见着那个病眼的,他不是你这个能见、所见,我们这是能见、所见的宇宙、山河大地,这两样你能见着,见着这是病眼,这个文后边有,我这是先告诉,说这么一句。

  

  「终不应言是灯是见,于是中有非灯非见,如第二月非体非影,何以故?第二之观,捏所成故」,这段文还是解释别业妄见,上来说别业的妄见、同业的妄见。这个业,就是人在世间上造业,往往有这么一句话,说创这个事业,这个业就是造作之义,说人在世间上因什么就造业呢?是因迷惑,他这个迷惑从哪来的呢?所以就是因这个不明白究竟的道理,所以由迷惑引起来惑业苦,人迷惑了就造业,造业就要受苦,越受苦越迷惑、越迷惑越造业、越造业越受苦,这就没有完了。所以这个佛出世,就是让人离苦得乐,这个离苦得乐得有个方法,有什么方法能离苦得乐呢?得先要去迷惑,要把这个迷惑去了,人就不造业了,要不造业就不受苦了,这是一定的道理。这惑、业、苦三样叫轮回,轮过来、回过去,越迷惑越造业、越造业越受苦,没有完!要想不受苦就别迷惑,要想着不迷惑就必得要研究佛法,佛法就是破人在世间上的迷惑,上头说这个迷惑,上来已经说过了,一层层地。这个地方再说到这个造业上,造业有别业、有同业,怎么叫别业、同业呢?特别地这一个人造的业与旁人不同,这叫别业;同业呢?是大伙都这么造业,造一样的业,叫同业。造业里头有别、有同,当文中是研究到这个别业,研究别业,上来已经说过了,就如同人的眼睛有病,有赤眚眼睛发红肿,看见灯前有五色重重迭迭的圆影子,所以旁人看不见,只是病眼人看见,这叫别业,这个别业是从哪儿来的呢?说到究竟,也不是打灯上来的、也不是打见上来的,眼睛看见灯,也不是离开这个灯、也不是离开这个见,怎么说都不相合,所以研究到这个地方,说圆影是从哪儿来的呢?灯前有五色的圆影子,是哪个地方造出来的呢?最后说这个「色实在灯,见病为影」,说灯上有五色的圆影,这统统是灯能显相,光灯也不行,所以说「见病为影」,他眼上有病,还得对着这个灯,说是「见病为影」,这色实在是灯,见能发生这个影子,「影见俱眚」,连这个影子带看见的这个见,这俱都是病,这个地方说这个有什么用处呢?底下多说几句话,前边说这么一个意思,大家都可以了解。我们就说看见的见吧!我常说见、闻、齅、尝、觉、知这六样,这地方不能挨着说,要一语三反,说眼睛看见的这个见,这人人都承认,这也好明白,这个见分三层:有本见、有能见、有所见,这六样就举这一样说,这六样都是一个道理。所以,人在世间上受苦,就是都着在所看见的事情上,连那个能见每天都用他,然而也不理会了,也差一点,这是两种见:所见、能见。根本上这个本见都付于度外,也不理、也不论了、也不研究了,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情,直接着就算是迷惑了,自个儿也不理会了,也不知道有这回事。这个人所迷惑的苦在哪儿呢?就是单单重在所见上,所上!所见的色、所闻的声、所齅的香、所尝的味、所感觉的痛痒、所分别的邪正,见、闻、齅、尝、觉、知,这是作用都用在所上了;所见说是世界上所有的都在所明白的事上起分别,世间上所有的、所见的都是生灭法,有生有灭都是无常的,我们人都着在这上头了,这个身体这也是所有的,到时候非死不可,不管是什么人,就是天上人他活几百万岁,到时候也是一样要死。我们人的寿命非常短,万物还有比人的寿命还有短的太多了,那些虫子早晨生晚上就死,朝生暮死的蜉蝣虫,它就算活一辈子,它也不知道这个命是短不短,那就不说这些个了。说到这里,哪个人不愿意活着呢?哪个人不怕死呢?人人都免不了死,因什么呢?你自己就迷惑在死上、着在死上,这个死就是无常的,到时候就坏了,也叫坏了、也叫死了、也叫销灭了,名词就不一样啰,人人都如此啊!所以佛出世就为说这个事情,说这个事情怎么个解决法呢?你得知道,所见的事情是无常的,这个能见的,这是一个迷惑的地方,佛告诉人,让人打根本上解决,要明白这个本见-本知本见,见、闻、觉、知,本见、本闻、本觉、本知是本有的。明白这个理,时时的观念、时时的觉照,觉照得成了,就像人拿世间法都熟惯了,这个地方就叫成佛,在这边就熟了。我们人把这个地方撂生了,生涩得很了,也不闻不问、也不知道,都在这个所知、所觉、所见的事情上,所以这个地方就是人吃亏的地方,佛出世不为旁的,就让你把这个所知所见的撂下,不但所知所见,能知能见也得撂下,你得顾着你这个本知本见,本知本见要成了就叫成佛。见、闻、觉、知都是一样的用,也可以说见、说闻、说觉、说知,这个佛怎么讲呢?是印度话,说我们中国话,这个佛字啊,就是一个知觉的觉字,这个人成了佛就是成就自己的知觉,不是特别又做了官了、又成了神了,不是这个事情,所以就是成就自己本有的知觉,我们把自己本有的知觉放弃了、不要了,我们也有知觉,有知觉是所知觉,你把本知觉放弃了,连能知觉都不顾了,何况本知觉呢?都着在所知觉上,大家都如此,连我也在内,统统都是这么着,所以我们都叫凡夫,到时候就得死,还有一句话,「黄泉路上无老少!」还不见得老了就死,半道上,小孩生下来就有死的,这就不一样了,因什么呢?他不论是长命、短命,终究是有个死是脱…

《大佛顶首楞严经讲记 卷二》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