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倓虚大师追思录▪P2

  ..续本文上一页">倓老的躯干,完全是北方典型的,高高的个子,配上一对亮闪闪的眼睛,给人初见面的印象,是个能干的人物。事实也证明我的判断不错,他一生辉煌成绩,是一种良好的佐证。

  

  

二十六年秋,芦沟桥战事爆发,日寇大举入侵,华北,上海相继陷落,那时侯,在沦陷区里的人民,完全失去自由,尤其是上海这一个华,洋混杂的地方,日寇的「特工」,活跃得很厉害,我为了减少麻烦起见,尽量减少与诸方接触,所以我与倓老见过那次面以后,也没有再到华北去亲近他。

  

  

三十六年,东北战争爆发,我很躭心住在那儿的倓佬,后来,听说他回到华北,仍然在青岛与北平之间,继续他未竟的宏愿──弘扬佛法,普度众生。三十八年,大陆版图变色,很多长老耆宿,在急剧的动荡里,和他们失去了连系,后来听说倓老已抵达香港,使关心他的人,心里放下了很多。

  

  

前数年,台南湛然精舍的慧峰法师向我提起,拟接倓老来台弘法,我极表赞同,以倓老的声望来领导台湾佛教,那是最适当不过的人选,相信他佬在不久的将来,会把台湾佛教带上康庄的大道。

  

  

我欢迎他来台的原因,是由于他做事的经验和过去对佛教的卓越贡献,经他自己创办的道场:有营口楞严寺,哈尔滨极乐寺,长春般若寺,沈阳般若寺,绥化法华寺,青岛湛山寺,天津大悲院(复建),都是大丛林式的;东北还有十几处的小道场,也都经他佬一人苦心经营创办出来的。佛学院方面有:哈尔滨极乐寺佛学院,青岛湛山寺佛学院,天津大悲院佛学院,沈阳般若寺佛学院,北京弥勒院佛学院,西安大兴善寺佛学院,香港华南学佛院。普通学校有:哈尔滨极乐寺佛化中学一所,长春般若寺附设小学,幼稚园各一所,青岛湛山寺成章小学一所,这种斐然的成绩,在佛教史上,殊为罕见。

  

  

当时,我很愿意协助他佬办理入境手续,后来据慧峰法师说,因他佬年事已高,香港方面不放心他佬远行,故此作罢。这对台湾的佛教来说,未尝不是一种偌大的损失。

  

  

本来,这次「中佛团」出国访问的第一个目的地,就是香港,原定六月廿日由台北出发,六月廿六日才到泰国。后来因为团员中有出国手续尚未办妥,把到香港的日期躭搁,只好把日程表重新调整,先到泰国,等到回国前夕,才至香港,才能拜访我久别和渴慕的留港诸大德。

  

  

我很想再见倓老,因为他佬在我的心目中是最尊敬的一位善知识。准备到达香港时,对佛教有些问题,要向他佬请教。不料,事与心违,他竟在我未达香港以前,往生佛国,造成我永远难泯的遗憾。

  

  

九月廿九日,中国佛教会假台北市善导寺举行「倓虚大师圆寂追思法会」,台南市湛然精舍也于同日举行,台湾的佛教人士,对倓老一生对于佛教的贡献,在肃穆的追思中,重现脑际。倓老的幻体虽随形物化,但他的伟大精神,却永留人间。

  

  

  

敬念倓公导师

  

乐果

  

  

回忆倓虚老法师平生好学佛法,悟解过于常人。从出家后精修觉道,智慧高远,行菩提之悲愿,度苦恼之众生,悯念群迷,随机施化,应以何法得度者即说何法,所谓观机逗教如未种善根令种善根。已种善根令其增长。机未成熟令其成熟。机已成熟令善解脱,以无遮大悲普度众生。拔苦与乐皆是从慈悲心中而流出。随机化导而为说法。此是菩萨乘愿再来为世舟航,作大导师。常以法华开示佛之知见,令人觉悟速到一切智海故依此妙法度化善男信女心入清凉他耳。可见公以宏法利生为事业,以福慧庄严为自修。今者终以说法事毕末后一着撤手西归。癸卯六月跏趺而逝至茶毗后有舍利甚多,足征道高德隆,得法眼净所有见闻莫不敬仰崇奉。今略述数语,以志不忘云尔。

  

  

岁次癸卯九月九日

  

  

  

挽倓公大师

  

觉光

  

  

大师原籍河北宁河,中年徙东北,在营口悬壶济世,一方面与友好办善堂教化市民。民国六年披缁出家,旋南下依天台泰斗谛闲大师圆受具戒,继入观宗寺佛学研究社专攻天台。大师深受谛老契重,在佛学研究社第一次回讲后,谛老即予「虎豹生来自不群」之批语。大师为一大事因缘现世,其来良有致也。民国九年大师荷弘法重任,拜别谛老遄返北方。从此大师开始其不朽的弘佛法、建寺院、安僧侣和办佛学院等任重道远之工作。数十年来,仅创办规模宏伟之大丛林就达九处之多,至于皈依座下四众弟子又何止数十万人?

  

  

余生也晚,但因籍东北,尤其是迩营口,故稚年即闻大师之名,更知营口有座庄严道场楞严禅寺为大师所倡建。吾乡佛法由微而兴,大师之功不可没也。迨余披剃出家后,才有机缘亲近大师。大师与先师祖宝公老和尚同为谛老十大衣钵弟子之一,大师居长宝公最幼。如私论之,大师余之师祖伯也。大师之去,痛失明灯,缅怀提携诱掖之殷,余诚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矣!悲哉!

  

  

民国三十七年间余居港,时王学仁、王璧娥、林楞真诸居士,计划在港创办佛学院,以求培养弘法僧材;嗣获叶遐庵、吴能任及楼能祟诸居士之赞助;因缘成熟,节节着手。时大师卓锡青岛,更闻有南下之讯;此间佛教同仁,无论识与不识,无不引领企望,热期大师早莅隅多一导师也。叶遐庵居士服官故都时已常亲近大师,固知为当代大善知识。为敦促大师早日南下乃就商于余,并提议由余具名电陈此间欢迎大师之情形。余曰诺,旋奉一电。当时私忖,大师莅港后,请暂驻锡粉岭宝公纪念堂,然后再决定进一步弘法教僧事宜。大师年届古稀,但以佛法事大,民国三十八年春翩然莅止。

  

  

大师精通佛典,辩才无碍;莅港后于正觉莲社宣讲金刚经时,若王学仁、吴能任、楼能崇诸居士及所有听经人士,无不心悦诚服,欢喜赞叹!因共礼请大师任华南学佛院首任院长。学佛院开办为时虽仅三载,但培植僧材却很多。

  

  

大师在北方,复兴佛教之丰功伟绩,责为现代中国佛教史上写下辉煌灿烂的一页。即在港十数星霜以来,对香港佛教之蒸蒸日上,与有莫大之贡献焉。

  

  

一年来,数位大德舍报生西,倓老其中之一也。此岂止香港佛教痛失导师。亦现代中国佛教莫大之损失也。古德云:「善知识难遇」。大师舍吾等而去矣,宁不令人有迷惘之感耶?学佛人固不该戚戚于死别之悲伤,但若大师何异后学之引路灯塔,一灭不现再往何处寻呢?哀悼大师,纪念大师,惟有将大师「看破放下自在,办学建寺安僧」的不朽法训,诵之行之,并发扬光大之。余不敏,愿与同道共勉之。

  

  

  

怎样追思倓公老人

  

洗尘

  

  

倓公老人为中外佛教界一致尊敬的宗匠,今日涅槃,凡关心佛教的人士,没有一个不慨叹!众生失了导师,佛教失了龙象。

  

  

民国卅七年春,因时局之变,我负笈青岛,就读湛山佛学院,初睹慈颜,我的心就像活佛一样的恭敬;所以将我从东北带来的两斤高丽参,原来是预备本人云游十方交通费用,因尊敬心的驱使,尽数供养老人。从此亲聆教诲,这是我亲近老人和恭敬心的开端。

  

  

老人道貌慈祥,讲起话来,音声高朗,如雷贯耳。气魄雄伟浩然,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善能应机示教,辩才无碍,说法如狮子吼;有诲人不倦的精神,令人百见不厌。逢人必开示,语精而意长,对于天台教仪,都有独到见地。至于说理之精辟,修辞之整洁,无人能赶得上。随处讲座,济济一堂,不管博学能文,贵人达官,乡党士民,三教九流,凡有见闻,无一不归敬座下为荣。我对老人自亲近至入灭心敬如活佛。

  

  

吾公是乘愿再来,怎样知道呢?关于这一证知,并非难解,只将他老人家生前去后都有显现的交代,现在略举几项于下,以证明不虚。

  

  

(一)培养僧材

  

《倓虚大师追思录》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