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归趣,永远以其智慧之身住于远离贪欲之处,超越万有之海,显现出真实之际;智光圆满,普徧观察世间诸法,住于三昧大定中坚固不动;对于诸众生永远生起大悲之心,知晓世间法门都如同幻觉,一切众生都如同梦境,一切如来都如同影子,一切言语声音都如响,一切诸法悉皆如化;善于并且能够积集殊胜的行愿,智慧圆满,清净善巧,心极寂静;善于进入一切总持境界,具备三昧力,勇猛而不胆怯;获得明智之眼,住于法界际,达到了一切法无所得之处;修习无涯智慧大海,到智波罗蜜究竟彼岸,为般若波罗蜜之所摄持;以神通波罗蜜普徧进入世间,依于三昧波罗蜜得心自在的境界。这些菩萨以不颠倒之智知晓一切义法,以善巧的分别智开示法藏,以显现明了之智解释理解文辞,以大愿力无尽地为众生说法,以无畏的大师子吼,常常并且乐于观察无所依止之法,以清净的法眼普观一切,以清净智慧之月照彻世间的生成、存在与变化,以智慧之光照真实谛;其福德智慧如金刚山,是一切譬喻都不能清晰表达的;善于观察诸法,使慧根增长;以勇猛之精进摧伏许许多多魔境,无量智慧之威光炽盛;其身超出一切世间,得到了一切法都是无碍之智慧,善能悟解有限与无限之际;住于世间,进入真实之际,无相观智常常显现出来。
这些菩萨善巧成就诸菩萨行,以无二之智慧知晓诸境界,普见一切世间的六道众生,徧往一切诸佛国土;智慧之灯圆满,对于一切法都没有暗障,放出净法之光照耀十方界;为了缔造诸世间真实的福田,其所见所闻所愿都得到满足,其高大福德超越诸世间,以勇猛无畏之力摧破诸外道,演说微妙法音使其徧于一切国土。见到了所有诸佛而心无厌倦也无满足,已证得佛之自在法身,随其所应化的需要而显现出应身,一身就充满一切佛土。这些菩萨已得自在清净神通,乘大智慧之舟,所往无有任何障碍,智慧圆满,周徧法界;譬如日出,普照世间,随众生之心显现出不同的颜色与形像;知晓诸众生的根机、本性、欲望、快乐,进入一切法都无争诤的境界;知晓诸法之性本来无生无起,能够使小物与大物自在相入。这些菩萨决定明了佛地甚深之归趣,以无穷无尽的语言宣说很深的佛教义理,从一句中演说一切经藏海;获得大智慧陀罗尼身,凡所接受的法义永远不会忘记失去;其一念能够记忆无量劫之事务,一念就全部知晓三世一切众生之智慧;永远以一切陀罗尼门,演说无边佛法义理之海,常转不退转的清净*轮,使哪些众生都产生智慧。这些菩萨获得了佛境界的智慧光明,进入了善见甚深三昧,进入一切法无障碍的境界,对于一切法都以智慧而得自在,一切境界都清净庄严;普入十方一切法界,随其方向处所没有不至的。这些菩萨于每一尘中现证出正觉,在无色性中显现出一切色,以一切方所普入一方所。
这些菩萨具足如此等无边福智功德之藏,常常被诸佛所称引赞叹,以种种言辞宣说他们的功德都不能全部说尽,他们无不在逝多林中,深入如来功德大海,都见到了佛之光明所照。
尔时,诸菩萨得不思议正法光明,心大欢喜,各于其身及以楼阁、诸庄严具,并其所坐师子之座,徧逝多林一切物中,化现种种大庄严云,充满一切十方法界。所谓:于念念中放大光明云,充满十方,悉能开悟一切众生;出一切摩尼宝铃云,充满十方,出微妙音,称扬赞叹三世诸佛一切功德出一切音乐云,充满十方,音中演说一切众生诸业果报;出一切菩萨种种愿行色相云,充满十方,说诸菩萨所有大愿;出一切如来自在变化云,充满十方,演出一切诸佛如来语言音声;出一切菩萨相、好庄严身云,充满十方,说诸如来于一切国土出兴次第;出三世如来道场云,充满十方,现一切如来成等正觉功德庄严;出一切龙王云,充满十方,雨一切诸香;出一切世主身云,充满十方,演说普贤菩萨之行;出一切宝庄严清净佛剎云,充满十方,现一切如来转正*轮。是诸菩萨以得不思议法光明故,法应如是,出兴此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大神变庄严云。
【章旨】诸位大菩萨因得此光明三昧而化现出种种庄严云而供养世尊。文中列举十种以象征无量无数。
【语译】这时,诸菩萨获得了不可思议的正法光明,心中生出大欢喜,各自于其身,以楼阁、诸庄严具并其所坐师子之座,以及徧逝多林中的一切物之中,化现出种种大庄严云,充满一切十方法界。这些云有:这些菩萨于念念中放出大光明云,充满十方,都能以之开悟一切众生;这些菩萨发出一切摩尼宝铃云,充满十方,出微妙之音,称扬赞叹三世诸佛一切功德;这些菩萨发出一切音乐云,充满十方,音中演说一切众生诸业之果报;这些菩萨发出一切菩萨种种愿行色相云,充满十方,宣说诸菩萨所有大愿;这些菩萨发出一切如来自在变化云,充满十方,演出一切诸佛如来语言音声;这些菩萨发出一切菩萨相好庄严身云,充满十方,宣说诸如来在一切国土出兴的次第;这些菩萨发出三世如来道场云,充满十方,显现出一切如来成等正觉的功德庄严;这些菩萨发出一切龙王云,充满十方,降下一切诸香;这些菩萨发出一切世主身云,充满十方,演说普贤菩萨之行;这些菩萨发出一切宝庄严清净佛剎云,充满十方,显现一切如来转正*轮。这些都是诸菩萨以得到的不可思议法发出的光明而出生兴起此等不可说的佛剎微尘数的大神变庄严云。
【说明】「毫光示益分」至此结束。
文殊述德分
尔时,文殊师利菩萨承佛神力,欲重宣此逝多林中诸神变事,观察十方而说颂言:「汝应观此逝多林,以佛威神广无际,一切庄严皆示现,十方法界悉充满。十方一切诸国土,无边品类大庄严,于其座等境界中,色像分明皆显现。从诸佛子毛孔出,种种庄严宝焰云,及发如来微妙音,徧满十方一切剎。宝树①华中现妙身,其身色相等梵王②,从禅定起而游步,进止威仪恒寂静。如来一一毛孔内,常现难思变化身,皆如普贤大菩萨,种种诸相为严好。逝多林上虚空中,所有庄严发妙音,普说三世诸菩萨,成就一切功德海。逝多林中诸宝树,亦出无量妙音声,演说一切诸群生,种种业海各差别。林中所有众境界,悉现三世诸如来,一一皆起大神通,十方剎海微尘数。十方所有诸国土,一切剎海微尘数,悉入如来毛孔中,次第庄严皆现睹。所有庄严皆现佛,数等众生徧世间,一一咸放大光明,种种随宜化群品③。香焰④众华及宝藏,一切庄严殊妙云,靡不广大等虚空,徧满十方诸国土。十方三世一切佛,所有庄严妙道场,于此园林境界中,一一色像皆明现。一切普贤诸佛子,百千劫海⑤庄严剎,其数无量等众生,莫不于此林中见。」
【章旨】此章为本品「文殊述德分」。文殊菩萨分别以十三偈通赞此会所具的过去、现在、未来三种世间之自在大用。
【注释】①宝树:珍宝所成之树林,指佛土的草木。
②梵王:又名「大梵王」、「大梵天王」,为初禅天之王。
③羣品:指在六道中轮回的各类众生。
④香焰:焚香时出现的烟火。
⑤劫海:劫数之多譬如大海之水量。
【语译】这时,文殊师利菩萨秉承佛之神力,想重复宣说此逝多林中发生的诸神变事,普徧观察十方而说颂言:(偈颂语译略)。
无涯大用分
尔时,彼诸菩萨以佛三昧光明照故,即时得入如是三昧,一一皆得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大悲门,利益安乐一切众生。于其身上一一毛孔,皆出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光明;一一光明,皆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菩萨。其身形相如世诸主,普现一切众生之前,周匝徧满十方法界,种种方便教化调伏,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诸天宫殿无常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一切众生受生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一切菩萨修行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梦境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菩萨大愿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震动世界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分别世界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现生①世界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檀波罗蜜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一切如来修诸功德种种苦行②尸波罗蜜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割截支体羼提波罗蜜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勤修毗梨耶③波罗蜜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一切菩萨修诸三昧禅定解脱门④,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佛道圆满智光明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勤求佛法为一文一句故舍无数身命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亲近一切佛谘问一切法心无疲厌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随诸众生时节欲乐,往诣其所方便成熟令住一切智海光明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降伏众魔制诸外道显现菩萨福智力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知一切工巧明⑤智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知一切众生差别明智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知一切法差别明智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知一切众生心乐差别明智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知一切众生根行、烦恼、习气⑥明智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知一切众生种种业明智门,或现不可说佛剎微尘数开悟一切众生门……。以如是等不可说佛剎微尘数方便门,往诣一切众生住处而成熟之。所谓:或往天宫,或往龙宫,或往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宫,或往梵王宫,或往人王宫,或往阎罗王⑦宫,或往畜生、饿鬼、地狱之所住处,以平等大悲、平等大愿、平等智慧、平等方便摄诸众生。或有见已而调伏者,或有闻已而调伏者,或有忆念而调伏者,或闻音声而调伏者,或闻名号而调伏者,或见圆光而调伏者,或见光网而调伏者;随诸众生心之所乐,皆诣其所令其获益。
佛子!此逝多林一切菩萨,为欲成熟诸众生故,或时现处种种严饰诸宫殿中,或时示现住自楼阁宝师子座,道场众会所共围绕,周徧十方皆令得见,然亦不离此逝多林如来之所。佛子!此诸菩萨,或时示现无量化身云,或现其身独一无侣。所谓:或现沙门⑧身,或现婆…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