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罗门⑨身,或现苦行身,或现充盛身,或现医王身,或现商主身,或现净命⑩身,或现妓乐身,或现奉事诸天身,或现工巧技术身。往诣一切村营城邑、王都聚落诸众生所,随其所应,以种种形相、种种威仪、种种音声、种种言论、种种住处,于一切世间犹如帝网11行菩萨行。或说一切世间工巧事业,或说一切智慧照世明灯,或说一切众生业力所庄严,或说十方国土建立诸乘位,或说智灯所照一切法境界,教化成就一切众生,而亦不离此逝多林如来之所。
【章旨】此章为本品「无涯大用分」,言诸大菩萨因三昧之力起救度众生之大用。
【注释】①现生:现在之生。同于现世,指其人在生之一期。
②苦行:即断除肉体欲望、堪忍诸种难忍之苦的宗教修行方式。主要指印度诸外道为求生天而行诸苦行,佛教的苦行称之为「头陀」。
③毗梨耶:即「六度」中「精进」的音译。
④解脱门:指空、无相、无愿三种,因为这三种乃是通向涅槃之门户,因此名为「解脱门」。
⑤工巧明:又作「世工业明」、「巧业明」,指通达有关技术、工艺、音乐、美术、书术、占相、咒术等的技能学问。
⑥习气:又作「烦恼习」、「余习」、「残气」,略称「习」。指由于人之思想及行为(尤以烦恼)经常生起,其熏习于人心中所留的习惯、气分、习性、余习、残气等。如由纳香之箧中取出香,箧内犹存香气;用以比喻虽灭除烦恼之正体(称为正使),尚存习惯气分。
⑦阎罗王:即「阎王」,又作「琰魔王」、「双王」。兄妹二人并为王,兄治男事,妹治女事。据《法苑珠林》等记载:阎罗王往昔为沙毗国王,与邻国战而败,国王极其忿怒,与诸大臣兵卒都发愿,希望死后作为为地狱主,抓住邻国诸恶人,一一投之于地狱以发泄愤怒。后来,这位国王果然死后成为阎罗王,其大臣兵卒,也都成为地狱官卒。
⑧沙门:又作「沙门那」、「桑门」、「丧门」,意译「勤劳」、「功劳」、「劬劳」、「静志」、「息止」、「息心」、「息恶」、「勤息」、「贫道」、「乏道」,为出家修道者的总称,在印度及中国佛教初期通用于佛教内、外。凡剃除须发,止息诸恶,善调身心,勤行诸善,希望以行趣涅槃之出家修道者,均称为「沙门」。
⑨婆罗门:为印度社会种姓之一。自认为是梵天的后裔,平素读诵《四吠陀》,行祭祀,位居四姓(四种阶级)之最上位,只有婆罗门可以教授他人《吠陀》,为他人行祭祀,接受布施。
⑩净命:比丘远离四种邪命法而清净活命,即八正道中之正命。亦即正当、清净之生活方法。
11帝网:即「因陀罗网」,帝释悬宝珠网以装饰宫殿,这些宝珠的光明互相辉映,一珠现一切珠影,一切珠尽现一珠之中,各各如此,重重影现。
【语译】这时,那些菩萨因为有佛三昧之光明照耀的缘故立即得以进入如此三昧,每一位都得到不可说佛剎无数大悲法门,使一切众生都能够得到利益和安定、快乐;从他们的身上每一个毛孔中都发出不可说佛剎无数光明;每一光明都化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菩萨。这些身形、相貌如同世间的统治者的菩萨,普现在一切众生之前,菩萨徧满十方一切法界,以种种方便教化调伏众生,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诸天宫殿无常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一切众生转生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一切菩萨修行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梦境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菩萨大愿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震动世界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分别世界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现在之生命世界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檀波罗蜜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无数一切如来修诸功德种种苦行尸波罗蜜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割截肢体羼提波罗蜜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勤修精进波罗蜜门,有的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一切菩萨修诸三昧禅定解脱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佛道圆满智光明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勤求佛法并且因为一文一句之故而宁愿舍弃无数身命的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亲近一切佛并向佛谘问一切法而自己之心从无疲倦厌恶的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针对众生之时节、欲望、快乐前往其所住的地方以方便使其成熟而住于一切智海光明之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降伏众魔、制服外道而显现菩萨福智之力的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知一切工巧明的智慧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知晓一切众生差别的智慧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知晓一切法之差别的智慧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知晓一切众生心中快乐差别的智慧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知晓一切众生根行、烦恼、习气的智慧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知晓一切众生种种业的智慧法门,有的显现出不可说佛剎无数使一切众生门开悟的法门……。以如此不可说佛剎无数方便法门,前往一切众生住处而使其成熟正果。具体而言:有的往天宫,有的往龙宫,有的往夜叉、干闼婆、阿修罗、迦楼罗、紧那罗、摩睺罗伽宫,有的往梵王宫,有的往人王宫,有的往阎罗王宫,有的往畜生、饿鬼、地狱的住处,以平等大悲、平等大愿、平等智慧、平等方便摄诸众生。有只要一看见菩萨就调伏的众生,也有只要一听说菩萨就调伏的众生,也有以记忆和回忆而调伏的众生,也有因听闻菩萨的音声而调伏的众生,也有因闻菩萨名号而调伏的众生,也有看见圆光而调伏的众生,也有看见光明之网而调伏的众生。总之,这些菩萨针对众生心之所乐,都前往众生之住所而使其获得利益。
佛子!逝多林中的所有菩萨为了想使众生成熟的缘故,有的时时显现出有种种美丽装饰的宫殿,有的时时示现出住于自己之楼阁、坐于宝师子座的场景,道场众会围绕着菩萨。菩萨使十方世界的众生都可以看见这些场景,但自己却并未离开逝多林如来之所。佛子!这些菩萨,有的时时示现无量化身之云,有的显现其独自居住、无有法侣的场景。总而言之,有的显现沙门身,有的显现婆罗门身,有的显现苦行身,有的显现充盛身,有的显现出医王身,有的显现出商主身,有的显现出正命身,有的显现出妓乐身,有的显现出奉事诸天身,有的显现出工匠身。这些菩萨前往一切村落城市、王都聚落等等众生之住所,以其应化之身,以种种形相、种种威仪、种种音声、种种言论、种种住处,在一切世间犹如因陀罗网实践菩萨行。有的宣说一切世间工巧事业,有的宣说作为照世明灯的一切智慧,有的宣说一切众生的业力,有的宣说十方国土建立的诸乘位,有的宣说智慧之灯所照耀的一切法境界。这些菩萨教化成就一切众生,但却并不离开此逝多林如来之所。
【说明】「入法界品」的「本会」部分到此结束。「本会」是以世尊为会主,菩萨为伴侣的。
末会五十五会第一会:文殊师利会
尔时,文殊师利童子从善住①楼阁出,与无量同行菩萨,及常随侍卫诸金刚神②、普为众生供养诸佛诸身众神、久发坚誓愿常随从诸足行神、乐闻妙法主地神、常修大悲主水神、智光照耀主火神、摩尼为冠主风神、明练十方一切仪式主方神、专勤除灭无明黑暗主夜神、一心匪懈阐明佛日主昼神、庄严法界一切虚空主空神、普度众生超诸有海主海神、常勤积集趣一切智助道善根高大如山主山神、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菩提心城主城神、常勤守护一切智智③无上法城诸大龙王、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诸夜叉王、常令众生增长欢喜干闼婆王、常勤除灭诸饿鬼趣鸠盘荼王④、恒愿拔济一切众生出诸有海迦楼罗王、愿得成就诸如来身高出世间阿修罗王、见佛欢喜曲躬恭敬摩睺罗伽王、常厌生死恒乐见佛诸大天王⑤、尊重于佛赞叹供养诸大梵王。文殊师利与如是等功德庄严诸菩萨众,出自住处,来诣佛所,右绕世尊,经无量匝,以诸供具种种供养;供养毕已,辞退南行,往于人间。
【章旨】这是八十《华严》「末会」的第一会「文殊师利会」的开端。文殊师利菩萨与其眷属一起告别世尊准备南行,进入人世间。文殊师利菩萨的眷属就是著名的「十四神九王」。
【注释】①善住:安定、安住。
②金刚神:全名「执金刚神」,又名「金刚手」、「金刚力士」等,为执金刚杵护持佛法的神祇。
③一切智智:指佛陀之智慧是一切智中之最殊胜者。音译作「萨婆若那」。一切智通于声闻、缘觉、佛三者,今为区别佛智与前二者,故称佛智为「一切智智」。
④鸠盘荼王:在此经中为文殊师利菩萨的眷属,密教中将其当作千手观音二十八部众之第二十七位。
⑤诸大天王:即「四大天王」,指在欲界护持佛法的四位天王,包括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王、北方多闻天王。居须弥山腰的四方,率部属守护佛土、护持佛法。
【语译】这时,文殊师利童子从善住楼阁出来,其间有无数菩萨以及「十四位神九王」同行。这「十四位神九王」名目如下:常随侍卫诸金刚神、普为众生供养诸佛诸身众之神、久发坚誓愿常随从诸足之行神、乐闻妙法之主地神、常修大悲之主水神、智光照耀之主火神、摩尼为冠之主风神、明练十方一切仪式之主方神、专勤除灭无明黑暗之主夜神、一心匪懈阐明佛日之主昼神、庄严法界一切虚空之主空神、普度众生超诸有海之主海神、常勤积集六道众生的一切智助道善根使其高大如山之主山神、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菩提心之城的主城神、常勤守护一切智智无上法城诸大龙王、常勤守护一切众生诸夜叉王、常令众生增长欢喜干闼婆王、常勤除灭诸饿鬼趣鸠盘荼王、恒愿拔济一切众生出诸有海迦楼罗王、愿得成就诸如来身高出世间阿修罗王、见佛欢喜曲躬恭敬摩睺罗伽王、常厌生死恒乐见佛诸大天王、尊重于佛赞叹供养诸大梵王。文殊师利与这些功德庄严诸菩萨及随从神、王,从自己…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