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P22

  ..续本文上一页叉王恭敬礼拜,百万干闼婆王种种音乐赞叹供养,百万天王雨诸天华、天鬘、天香、天烧香、天涂香、天末香⑤、天妙衣服、天幢幡盖,百万梵王头顶礼敬,百万净居天⑥合掌作礼,百万转轮王⑦各以七宝庄严供养,百万海神俱时出现恭敬顶礼,百万味光摩尼宝光明普照,百万净福摩尼宝以为庄严,百万普光摩尼宝为清净藏,百万殊胜摩尼宝其光赫奕,百万妙藏摩尼宝光照无边,百万阎浮幢摩尼宝次第行列,百万金刚师子摩尼宝不可破坏清净庄严,百万日藏摩尼宝广大清净,百万可乐摩尼宝具种种色,百万如意摩尼宝庄严无尽,光明照耀。此大莲华,如来出世善根所起,一切菩萨皆生信乐,十方世界无不现前,从如幻法生、如梦法生、清净业⑧生,无诤法门之所庄严,入无为印,住无碍门,充满十方一切国土,随顺诸佛甚深境界,于无数百千劫叹其功德不可得尽。

  「我时见彼莲华之上,有一如来结跏趺坐,其身从此上至有顶。宝莲华座不可思议,道场众会不可思议,诸相成就不可思议,随好圆满不可思议,神通变化不可思议,色相清净不可思议,无见顶相⑨不可思议,广长舌相⑩不可思议,善巧言说不可思议,圆满音声11不可思议,无边际力不可思议,清净无畏不可思议,广大辩才不可思议。又念彼佛往修诸行不可思议,自在成道不可思议,妙音演法不可思议,普门示现种种庄严不可思议,随其左右见各差别不可思议,一切利益皆令圆满不可思议。

  【章旨】海云比丘向善财童子宣说其于大海中所观见的大莲华以及结跏趺坐于此莲华之上的如来的不可思议的情境。

  【注释】①吠琉璃宝:又作「毗琉璃」,为「琉璃」的异名。

  ②沈水:即「沈水香」之略称,又称「沈香」、「黑沈香」、「蜜香」。系采自热带所产瑞香科常绿乔木之天然香料。此香木材质甚重,为青白色。印度、波斯、暹罗、交趾及我国广东南部、海南岛等地均产之。其木朽败或伐采时,由中心木质部分渗出黑色树脂,即是沈香。其香浓郁,木心坚实,入水必沈,故称沈水香,可供药用,治疗风水肿毒。

  ③布濩:徧布;布散。

  ④罗剎:恶鬼的总名,男的叫「罗剎娑」,女的叫「罗剎私」,或飞空,或地行,喜欢食人的血肉。罗剎也是地狱的狱卒,职司呵责罪人。又称「阿傍」、「阿傍罗剎」、「阿防」、「旁」。其形状有多种,或牛头人手,或具有牛蹄,力气甚大,或为鹿头、羊头、兔头等。以上各类恶鬼性质之罗剎,于诸经中,偶亦转变成佛教之守护神,称为「罗剎天」,乃十二天之一。彼等呈神王形,身披甲冑,手上持刀,跨骑白狮。

  ⑤末香:即「抹香」、「粖香」,指在道场、寺庙抛撒的呈粉末的香,为十种用来供养佛的香之一。

  ⑥净居天:在色界四禅之最高处,有五重天,为证得不还果的圣者所生之处,因无外道杂居,故名「净居」。这五重天是无烦天、无热天、善现天、善见天、色究竟天。

  ⑦转轮王:即「转轮圣王」,简称「轮王」,为世间第一有福之人,于人寿八万四千岁时出现,统辖四天下。

  ⑧清净业:又作「净业」,即「世福」、「戒福」、「行福」三种福业。据《观无量寿经》载,此三「福业」为:第一,孝养父母,奉侍师长,慈心不杀,修十善业。第二,受持三归,具足众戒,不犯威仪。第三,发菩提心,深信因果,读诵大乘,劝进行者。此三福为众生往生之正因,亦为菩萨之净佛国土之无漏修因,故称净业。

  ⑨无见顶相:指佛八十种「好」的第六十六种,佛之肉髻相,是说佛顶高至不得见之相。

  ⑩广长舌相:为佛三十二大人相之一。又作「广长轮相」,略称「长舌相」、「广长舌」、「舌相」。诸佛之舌广而长,柔软红薄,能覆面至发际,如赤铜色。此相具有两种表征:一是语必真实,二是辩说无穷,即下文所说的「善巧言说」、「广大辩才」、「妙音演法」。

  11圆满音声:指佛所具「三十二大人相」的第二十八种「梵声相」,又作「梵音相」、「声如梵王相」,即佛清净之梵音,洪声圆满,如天鼓响,亦如迦陵频伽之音。乃由说实语、美语,制守一切恶言所得之相;闻者随其根器而得益生善,大小权实亦得惑断疑消。

  【语译】「善男子!我住于这个海门国已经有十二年了,经常以大海为我观想的境界。我是这样做的:思惟大海的广大无量,思惟大海甚深难测,思惟大海逐渐又深又宽阔,思惟大海中有无量奇妙庄严的众多珍宝,思惟大海积集了无量的水,思惟大海水色不同也不可思议,思惟大海是无量众生的居住之处,思惟大海容受了种种身体宏大的众生,思惟大海能受大云所雨之雨,思惟大海从来就没有增减。

  「善男子!我思惟这些问题时,又产生这样的念想:『在世间之中,是否有广博超过大海的东西呢?是否有在容纳众生之数量方面超过大海的地方呢?是否有在深度方面超过大海的东西吗?是否有殊特超过大海的吗?』善男子!我这样想时,此海之下有宏大的花朵忽然出现了,它以无能战胜的因陀罗尼罗宝为其茎,以吠琉璃宝为其藏,阎浮檀金为其叶,沈水为其台,码瑙为其须,其芬芳徧布十方,覆盖了整个大海。有数百万的阿修罗王执持其茎,有数百万摩尼宝庄严网完全覆盖其上,数百万龙王降下香水,数百万迦楼罗王佩带诸璎珞及宝缯带周匝垂下,数百万罗剎王以慈心观察此花,数百万夜叉王恭敬礼拜,数百万干闼婆王以种种音乐赞叹供养,数百万天王降下天华、天鬘、天香、天烧香、天涂香、天末香、天妙衣服、天幢幡盖,数百万梵王头顶礼敬此花,数百万净居天众合掌作礼,数百万转轮王各以七宝庄严供养此花,数百万海神同时出现恭敬顶礼,数百万味光摩尼宝光明普照,数百万净福摩尼宝作为此花的装饰,数百万普光摩尼宝为其清净藏,数百万殊胜摩尼宝其光赫奕,数百万妙藏摩尼宝光照无边,数百万阎浮幢摩尼宝次第排列,数百万不可破坏的金刚师子摩尼宝清净装饰此花,数百万日藏摩尼宝广大清净,数百万可乐摩尼宝具种种色,数百万如意摩尼宝庄严无尽,光明照耀。这朵大莲花,是如来出世善根所生起的,一切菩萨都对其产生信仰和快乐,十方世界无不显现于眼前。这朵大莲花,是从如幻之法中产生的,是从如梦之法产生的,是从清净之业产生的,为无诤法门所装饰,进入无为法印,住于无碍门,充满十方一切国土,随顺诸佛甚深境界,无数百千劫中感叹其功德永远不可能耗尽。

  「时,此如来即申右手而摩我顶,为我演说普眼法门,开示一切如来境界,显发一切菩萨诸行,阐明一切诸佛妙法,一切*轮悉入其中,能净一切诸佛国土,能摧一切异道邪论,能灭一切诸魔军众,能令众生皆生欢喜,能照一切众生心行①,能了一切众生诸根,随众生心悉令开悟。我从于彼如来之所闻此法门,受持读诵,忆念观察。假使有人,以大海量墨,须弥聚笔,书写于此普眼法门,一品中一门,一门中一法,一法中一义,一义中一句,不得少分,何况能尽!

  「善男子!我于彼佛所千二百岁,受持如是普眼法门,于日日中以闻持陀罗尼光明领受无数品,以寂静门陀罗尼光明趣入无数品,以无边旋陀罗尼光明普入无数品,以随地观察陀罗尼光明分别无数品,以威力陀罗尼光明普摄无数品,以莲华庄严陀罗尼光明引发无数品,以清净言音陀罗尼光明开演无数品,以虚空藏②陀罗尼光明显示无数品;以光聚陀罗尼光明增广无数品,以海藏陀罗尼光明辨析无数品。若有众生从十方来,若天、若天王,若龙、若龙王,若夜叉、若夜叉王,若干闼婆、若干闼婆王,若阿修罗、若阿修罗王,若迦楼罗、若迦楼罗王,若紧那罗、若紧那罗王,若摩睺罗伽、若摩睺罗伽王,若人、若人王,若梵③、若梵王,如是一切来至我所,我悉为其开示解释、称扬赞叹,咸令爱乐、趣入、安住此诸佛菩萨行光明普眼法门。

  「善男子!我唯知此普眼法门,如诸菩萨摩诃萨深入一切菩萨行海,随其愿力而修行故;入大愿海,于无量劫住世间故;入一切众生海,随其心乐广利益故;入一切众生心海,出生十力无碍智光故;入一切众生根海,应时教化悉令调伏故;入一切剎海,成满本愿严净佛剎故;入一切佛海,愿常供养诸如来故;入一切法海,能以智慧咸悟入故;入一切功德海,一一修行令具足故;入一切众生言辞海,于一切剎转正*轮故。

  「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从此南行六十由旬④,楞伽道⑤边有一聚落,名为『海岸』⑥;彼有比邱,名曰『善住』。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净菩萨行?」

  时,善财童子礼海云足,右绕瞻仰,辞退而去。

  【章旨】海云比丘向善财童子宣说了修行菩萨行的「普眼法门」,并且告诉善财童子可以继续南下到「海岸」聚落去向善住比丘请教。

  【注释】①心行:心以念念迁流为特征,故称「心行」。指心的作用、活动、状态、变化以及心的对象、作用所及的范围、志向、心愿、性向、决心等。另外,心中产生的分别意识、妄想、计较分别也称之为「心行」。

  ②虚空藏:含藏一切功德如虚空,故名「虚空藏」。

  ③梵:指梵天之众生。

  ④由旬:又作「由延」、「 逾缮那」、「逾阇那」,是印度古代用来衡定里程的长度单位。其一般含义为「套一次牛,车所行的路程」,并无确定的长度。玄奘在《大唐西域记》卷二「印度总述」中说:「逾缮那者,自古圣王一日军程也。旧传一逾缮那四十里矣。印度国俗乃三十里,圣教所载唯十六里。」又,日本学者足立喜六经过研究认为,《佛国记》所说「由延」,在印度北部及西部为每一由延平均合四点六里,在以摩竭提国为中心之中印度地方则每一由延平均合六点五里。(足立喜六着《〈法显传〉——中亚、印度、南海纪行的研究》,页三三三至三四一,东京,一九四0年版。)

  ⑤楞伽道:通往楞伽山之道路。楞伽,即楞伽山。相传此山乃佛陀宣讲《楞伽经》之处。据《入楞伽经》卷一《请佛品》所载,…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