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P29

  ..续本文上一页不思议差别世界究竟无碍,修行彼不思议菩萨坚固深心,发起彼不思议菩萨大愿净业。

  渐次南行,至阎浮提畔摩利聚落,周徧求觅海幢比丘。乃见其在经行地侧结跏趺坐,入于三昧,离出入息,无别思觉,身安不动。从其足下,出无数百千亿长者、居士、婆罗门众,皆以种种诸庄严具庄严其身,悉着宝冠,顶系明珠,普往十方一切世界,雨一切宝、一切璎珞、一切衣服、一切饮食如法上味、一切华、一切鬘、一切香、一切涂香、一切欲乐资生②之具,于一切处救摄一切贫穷众生,安慰一切苦恼众生,皆令欢喜心意清净,成就无上菩提之道。

  从其两膝,出无数百千亿剎帝利、婆罗门众,皆悉聪慧,种种色相、种种形貌、种种衣服上妙庄严,普徧十方一切世界,爱语③、同事摄④诸众生。所谓:贫者令足,病者令愈,危者令安,怖者令止,有懮苦者咸使快乐;复以方便而劝导之,皆令舍恶,安住善法。

  从其腰间,出等众生数无量仙人,或服草衣,或树皮衣,皆执澡瓶⑤,威仪寂静,周旋往返十方世界,于虚空中以佛妙音,称赞如来,演说诸法;或说清净梵行之道,令其修习,调伏诸根;或说诸法皆无自性,使其观察,发生智慧;或说世间言论轨则,或复开示一切智智出要方便,令随次第各修其业。

  从其两胁,出不思议龙、不思议龙女,示现不思议诸龙神变,所谓:雨不思议香云、不思议华云、不思议鬘云、不思议宝盖云、不思议宝幡云、不思议妙宝庄严具云、不思议大摩尼宝云、不思议宝璎珞云、不思议宝座云、不思议宝宫殿云、不思议宝莲华云、不思议宝冠云、不思议天身云、不思议采女云,悉徧虚空而为庄严,充满一切十方世界诸佛道场而为供养,令诸众生皆生欢喜。

  【章旨】这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七次参访,也是《入法界品》「末会」中善财五十五会中的第八会。善财遵嘱继续南下,于路途仔细消化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菩萨解脱门」。后来,善财童子在阎浮提畔的摩利伽罗聚落看到,海幢比丘于三昧之中,从其足下变现出无数长者、居士等,救摄一切贫穷众生,安慰一切苦恼众生;从其两膝变现出无数剎帝利、婆罗门,以爱语、同事摄诸众生,从其腰间变现出五十仙人,赞扬如来,演说诸法,使众生次第修行;从其两胁变现出无数龙、龙女以及不可思议的云彩,供养诸佛道场。

  【注释】①分位:分,指时分;位,指地位。是指对于事物产生变化之时分与地位。为显假立法之词。如波为水之鼓动分位,故波为假立于水之分位,离水则波无实法。百法中之二十四不相应法为假立于色与心或心所三法而生的变化之分位,故为无别体性。

  ②资生:指能够资助众生生存的衣、食、住、行等物品、工具。

  ③爱语:「四摄」之一,又作「能摄方便爱语摄事」、「爱语摄方便」、「爱言」。依照众生之根性而善言慰喻,令起亲爱之心而依附菩萨受道。

  ④同事摄:「四摄」之一,又作「同事摄事」、「同事随顺方便」、「随转方便」、「随顺方便」、「同利」、「同行」、「等利」、「等与」。指亲近众生同其苦乐,并以法眼见众生根性而随其所乐分形示现,使其同沾利益,因而入道。

  ⑤澡瓶:僧人所带用来净手的水罐。

  【语译】在南下的路途,善财童子一心正念解脱长者所教授的法门,观想考察解脱长者的教诲,记忆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菩萨解脱门,思惟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菩萨智光明,深入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法界门,趣向解脱长者宣说的不思议菩萨普入门,明见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如来神变,理解了悟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普入佛剎,分别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佛力庄严,思惟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菩萨三昧解脱境界分位,了达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差别世界究竟无碍,修行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菩萨坚固深心,发起解脱长者所宣说的不思议菩萨大愿净业。

  善财童子逐渐地向南行进,到达了阎浮提边缘的摩利村落,在此村落之中到处寻找海幢比丘。善财童子终于看见海幢比丘在其散步的地方结跏趺坐,进入了三昧,脱离了呼气与吸气,没有别的思维和知觉,身体安宁不动。海幢比丘从其足下生出无数百千亿长者、居士、婆罗门众。这些长者、居士、婆罗门众,都以种种诸庄严具庄严其身体,都戴宝冠,头顶系着明珠,前往十方一切世界,降下一切宝、一切璎珞、一切衣服、一切饮食如法上味、一切花、一切鬘、一切香、一切涂香、一切滋生欲乐的工具,在一切处救护摄念一切贫穷众生,安慰一切苦恼众生,都使他们得到欢喜而心意清净,成就无上菩提之道。

  海幢比丘从其两膝生出无数百千亿剎帝利、婆罗门众。这些剎帝利、婆罗门众都显现出聪慧,种种色相、种种形貌、种种衣服之上的装饰都很漂亮美丽,他们徧布十方一切世界,以爱语、同事两种方法摄度众生。具体而言为:使贫穷者财物充足,使得病者痊愈,使处境危险者安宁,使恐惧者停止恐惧,使懮恼痛苦者都得到快乐;又以方便而劝导众生,都使其舍弃恶行,安住于善法。

  海幢比丘从其腰间生出与众生数量相等的无量仙人。这些仙人,有的穿著草衣,有的穿著树皮衣,都手执澡瓶,威仪寂静,周旋往返于十方世界,在虚空中以佛妙音称赞如来,演说诸法;有的宣说清净梵行之道,使其修习梵行,调伏诸根;有的宣说诸法皆无自性,使其观察诸法,生出智慧;有的宣说世间言论逻辑;有的又开示一切智智的进出方便,使其随着次第各修其业。

  海幢比丘从其两胁生出不可思议龙、不可思议龙女,示现出不思议诸龙的神变。这些神变有:雨不可思议香云、不可思议华云、不可思议鬘云、不可思议宝盖云、不可思议宝幡云、不可思议妙宝庄严具云、不可思议大摩尼宝云、不可思议宝璎珞云、不可思议宝座云、不可思议宝宫殿云、不可思议宝莲华云、不可思议宝冠云、不可思议天身云、不可思议采女云,都徧布虚空作为庄严具,充满一切十方世界诸佛道场而作为供养,使诸众生都发生欢喜之心。

  从胸前卍字①中,出无数百千亿阿修罗王,皆悉示现不可思议自在幻力,令百世界皆大震动,一切海水自然涌沸,一切山王互相冲击,诸天宫殿无不动摇,诸魔光明无不隐蔽,诸魔兵众无不摧伏;普令众生舍憍慢心,除怒害心,破烦恼山,息众恶法,长无斗诤,永共和善。复以幻力开悟众生,令灭罪恶,令怖生死,令出诸趣,令离染着,令住无上菩提之心,令修一切诸菩萨行,令住一切诸波罗蜜,令入一切诸菩萨地,令观一切微妙法门,令知一切诸佛方便。如是所作,周徧法界。

  从其背上,为应以二乘而得度者出无数百千亿声闻、独觉;为着我者说无有我;为执常者说一切行②皆悉无常;为贪行者说不净观③;为瞋行者说慈心观④;为痴行者说缘起观⑤;为等分行⑥者说与智慧相应境界法;为乐着境界者说无所有法;为乐着寂静处者说发大誓愿普饶益一切众生法。如是所作,周徧法界。

  从其两肩,出无数百千亿诸夜叉、罗剎王,种种形貌、种种色相,或长或短,皆可怖畏,无量眷属而自围绕,守护一切行善众生,并诸贤圣、菩萨众会,若向正住⑦及正住者。或时现作执金刚神⑧,守护诸佛及佛住处,或徧守护一切世间。有怖畏者,令得安隐;有疾病者,令得除差;有苦恼者,令得免离;有过恶者,令其厌悔;有灾⑨横⑩者,令其息灭。如是利益一切众生,皆悉令其舍生死轮转正*轮。

  从其腹,出无数百千亿紧那罗王,各有无数紧那罗女前后围绕;又出无数百千亿干闼婆王,各有无数干闼婆女前后围绕。各奏无数百千天乐,歌咏赞叹诸法实性11,歌咏赞叹一切诸佛,歌咏赞叹发菩提心,歌咏赞叹修菩萨行,歌咏赞叹一切诸佛成正觉门,歌咏赞叹一切诸佛转*轮门,歌咏赞叹一切诸佛现神变门,开示演说一切诸佛般涅槃门,开示演说守护一切诸佛教门,开示演说令一切众生皆欢喜门,开示演说严净一切诸佛剎门,开示演说显示一切微妙法门,开示演说舍离一切诸障碍门,开示演说发生一切诸善根门。如是周徧十方法界。

  【章旨】海幢比丘于三昧之中,从其胸前的卍字变现出无数阿修罗使其远离诸染污,修行菩萨行;从其背上变现出无数声闻、缘觉为各类众生方便说法;从其两肩变现出无数夜叉、罗剎王守护一切善众生;从其腹部变现出无数紧那罗王、干闼婆王赞叹成佛的修行法门。

  【注释】①卍字:又作「万字」、「卍卍字」,音译作「室利靺蹉洛剎曩」,意译作「吉祥海云」、「吉祥喜旋」,为佛三十二相、八十种好之一。是显现于佛及十地菩萨胸臆等处之德相。在佛教,卍字为佛及十地菩萨胸前之吉祥相,其后渐成为整个佛教的标志。

  ②行:有三义:第一,原为「造作」之意,后转为迁流变化之意。在「造作」的意义上,等同于「业」,指能招感现世果报之过去世三业(身业、口业、意业),即人的一切身心活动。在「迁流变化」的意义上,为「有为」之义,因有为乃由因缘所造,故指无常之一切法。第二,动作、行为,具体是指为到达悟境所作的修行或行法。第三,进行、步行,即行、住、坐、卧(四威仪)之「行」。此章所用之「行」,分别指第一、第二种意义。

  ③不净观:五停心观之一。为治贪心,观身之不净也。据净影慧远在《大乘义章》卷十二、卷十三的说法,不净观可分为两大类:一者观自身之不净,二者观他身之不净。观自身不净,有九相:一死想,二胀想,三青瘀想,四脓烂想,五坏想,六血涂想,七虫啖想,八骨锁想,九分散想。《大智度论》中加「烧想」,而缺「死想」。「观他身不净」有五不净:一种子不净,身以过去之结业为种,现在以父母之精血为种。二住处不净,在母胎不净之处。三自相不净,身具有九孔,常流出唾涕大小便等不净。四自体不净,由三十六种之不净物所合成。五终竟不净,此身死后,埋则成土,虫啖成粪,火烧则为灰,究竟推…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