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之鸟,为印度教毗湿奴神所跨乘。在佛教中,为天龙八部之一,翅翮金色,两翼广三三六万里,住于须弥山下层。据《长阿含经》卷十九载,此鸟有卵生、胎生、湿生、化生四种,常取卵、胎、湿、化之诸龙为食。
⑤罗剎:恶鬼之名。又作「罗叉娑」、「罗乞察娑」,意译为「可畏」、「速疾鬼」,女则称「罗剎女」,为印度神话中的恶魔。男罗剎为黑身、朱发、绿眼,女罗剎则如绝美妇人,富有魅人之力,专食人之血肉。罗剎具神通力,可于空际疾飞,或速行地面,为暴恶可畏之鬼。罗剎也是地狱之狱卒,职司呵责罪人。各类恶鬼性质之罗剎,在佛教诸经中,也有转变成佛教之守护神的情形,称为罗剎天,乃十二天之一。彼等呈神王形,身披甲冑,手上持刀,跨骑白狮。
⑥鸠盘荼:又作「俱盘荼」、「究盘荼」、「盘查」等,意译为「瓮形鬼」、「冬瓜鬼」、「厌魅鬼」,为隶属于增长天的二部鬼类之一。此鬼啖人精气,其疾如风,变化多端,住于林野,管诸鬼众。据《大方等大集经》卷五十二所载,佛尝敕毗楼勒天王(增长天)护持南方阎浮提;天王之下有鸠盘荼大臣,率领众多部众,具有大势力,其下有鸠盘荼兄弟,檀提、懮波檀提、大肚、葛迦赊、摩诃钵湿婆、十手、山行等诸鸠盘荼眷属。
⑦忍地:觉悟「无生忍」所得之修证阶位。无生忍,为「无生法忍」的略称。远离生灭之真如实相理体,称为「无生法」;真智安住于此理而不动,称为「无生法忍」。盖菩萨观诸法性空,入于见道初地,而了见一切法毕竟不生之理,就算证得了「无生法忍」,进入了「无生法忍」之地。
⑧十力:佛教经典所说的「十力」有如来十力、菩萨十力、波罗蜜十力、世间十力四种,本经所说大多数是指如来十力。其具体内容见「入法界品之一」的注解。
【语译】这时,又有一万名龙王,如伊那跋罗龙王、难陀龙王、优波难陀龙王等,在空中降下黑色的栴檀香;又有无数龙女演奏着天上的音乐,降下天上美妙的花朵以及天上的香水,恭敬供养胜热婆罗门。这些龙王对善财童子这样说:「善男子!当这位此婆罗门以五热炙烤着自己的身体时,其明亮的火光普照一切诸龙的宫殿,使诸龙众远离对于热沙的恐怖以及对于金翅鸟的恐怖,灭除瞋恨,身体获得清凉的感受,心中没有了污垢,听闻佛法即产生信仰与解悟,对于龙身产生厌恶,最终诚恳地忏悔祈求灭除业障,甚至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之意,发心住于一切智。」
这时,又有一万名夜叉王在空中以种种供具恭敬供养这位婆罗门,并且对善财童子这样说道:「善男子!当这位胜热婆罗门以五热炙烤自己的身体时,我以及眷属都对众生产生怜悯之心。所有罗剎、鸠盘荼等也同时对于众生产生同情心;由于这种慈心的缘故,这些罗剎、鸠盘荼对于众生没有了痛恨和加恼害之心,他们一起来见我。我与他们一起对于自己的宫殿不产生欢喜和执着,随即与他们一起来到胜热婆罗门的住所。当时,婆罗门随即随应我们的要求为我们说法,所有在场者的身心都得到了安定和快乐,也使无数的夜叉、罗剎、鸠盘荼等发起无与伦比的菩提之心。」
这时,又有一万名干闼婆王在空中这样向善财童子说:「善男子!当这位胜热婆罗门以五热炙烤自己的身体时,其明亮的火光照耀着我的宫殿,使我们得到了不可思议的无量快乐,因此,我们一起来到胜热婆罗门的住所。这位婆罗门为我们说法,能够使我们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永不退转。」
这时,又有一万名阿修罗王从大海出来,停在空中,解下右膝之轮,上前合掌向胜热婆罗门行礼。这些阿修罗对善财童子这样说:「善男子!当这位婆罗门以五热炙烤自己的身体时,我们阿修罗的所有宫殿、大海、大地都感觉到了震动,使我们舍弃了憍慢与放逸。于是,我们便一起来到了胜热婆罗门的住所,跟从胜热听其说法,我们因此而舍弃远离了谄诳,安住于忍地而坚固不动,圆满成就了十力。」
复有十千迦楼罗王,勇力持王而为上首,化作外道童子之形,于虚空中唱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罗门五热炙身时,其火光明照我宫殿,一切震动皆悉恐怖,是故我等来诣其所。时,婆罗门即为我等如应说法,令修习大慈,称赞大悲,度生死海,于欲泥中拔济众生,叹菩提心,起方便智,随其所宜调伏众生。」
复有十千紧那罗王,于虚空中,唱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罗门五热炙身时,我等所住宫殿诸多罗树、诸宝铃网、诸宝缯带、诸音乐树、诸妙宝树及诸乐器,自然而出佛声、法声①及不退转菩萨僧声、愿求无上菩提之声,云:『某方某国有某菩萨发菩提心;某方某国有某菩萨修行苦行,难舍能舍,乃至清净一切智行;某方某国有某菩萨,往诣道场;乃至某方某国,有某如来,作佛事已,而般涅槃。』善男子!假使有人,以阎浮提一切草木末为微尘,此微尘数可知边际,我宫殿中宝多罗树乃至乐器所说菩萨名、如来名、所发大愿、所修行等,无有能得知其边际。善男子!我等以闻佛声、法声、菩萨僧声,生大欢喜,来诣其所。时,婆罗门即为我等如应说法,令我及余无量众生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得不退转。」
复有无量欲界诸天,于虚空中,以妙供具,恭敬供养,唱如是言:「善男子!此婆罗门五热炙身时,其火光明照阿鼻②等一切地狱,诸所受苦悉令休息。我等见此火光明故,心生净信;以信心故,从彼命终,生于天中;为知恩故,而来其所,恭敬瞻仰,无有厌足。时,婆罗门为我说法,令无量众生发菩提心。」
【章旨】又有迦楼罗王、紧那罗王等各一万名纷纷从天界下降至伊沙那村落为善财童子解除对于胜热婆罗门的疑虑,并且激励他向胜热婆罗门求法。此外,还有无数天众也下降至伊沙那村落为善财童子解除疑惑。
【注释】①法声:宣说佛法的美妙音声。《贤愚经》卷十三曰:「五百群雁爱敬法声,即共飞来。」
②阿鼻:即八热地狱之一的阿鼻地狱,又作「阿毗地狱」、「阿鼻旨地狱」,意译为「无间地狱」。《观佛三昧海经》卷五〈观佛心品〉说,此地狱位于诸狱之最底层,有七重铁城、七层铁网,七重城内有剑林,下有十八鬲,周匝七重皆是刀林,有十八狱卒。阿鼻四门于门阃上有八十釜,沸铜涌出,从门漫流。众生杀父害母、骂辱六亲者,命终后堕于此狱。由于在阿鼻地狱受苦之众生皆不堪种种煎熬而痛苦叫唤,故此处又称「阿鼻唤地狱」。又因阿鼻之猛火烧人,而称「阿鼻焦热地狱」。又阿鼻地狱极广漠,非凡力所能脱出,其坚固犹如大城堡,故亦称「阿鼻大城」。
【语译】这时,又有一万名以勇力持王为首的迦楼罗王变化成外道的童子之形,在空中这样唱道:「善男子!当这位胜热婆罗门以五热炙烤自己的身体时,其明亮的火光照耀着我的宫殿,发出的所有震动都非常恐怖。于是,我们一起便来到这位婆罗门的住所。当时,这位婆罗门随即随应我们的要求为我们说法,使我们得以修习大慈法门,称赞大悲法门,济度我们脱出生死之海,将众生从欲望的泥沼中拔济出来,赞叹菩提心,发起方便智,针对众生的根机与能够接受的方面使其顽劣的品性得到调整折服。」
这时,又有一万名紧那罗王在空中这样唱道:「善男子!当这位胜热婆罗门以五热炙烤自己的身体时,我们所住的宫殿中的许多多罗树、宝铃网、宝缯带、音乐树、妙宝树及许多乐器,自然而发出佛声、法声以及不退转菩萨所发出的声音、愿意求证无上菩提的声音,他们说:『某方某国有某菩萨发菩提心;某方某国有某菩萨修行苦行,对于难于割舍的都能够舍弃,甚至能够使一切智、一切行都能够得到清净;某方某国有某菩萨,前往道场;乃至某方某国,有某如来,作佛事之后,就进入涅槃境界。』善男子!如果有人将阎浮提的所有草木都研成细末,这些细末的数量是可以知晓其最终边际,但我们宫殿中的宝多罗树以及许多乐器所说的菩萨名、如来名,所发的大愿、所修行的法门等,是没有人能够知晓其边际的。善男子!我们凭借所闻的佛声、法声、菩萨僧的声音,生出无限欢喜,便前来这位胜热婆罗门的住所。当时,这位婆罗门随即随应我们的要求为我们说法,使我们以及其他无数的众生获得永不退转的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
这时,又有无数欲界诸天,在空中以美妙的供养具,恭敬供养胜热婆罗门。这些天众这样唱道:「善男子!当这位胜热婆罗门以五热炙烤自己的身体时,其明亮的火光照耀着阿鼻等一切地狱,地狱众生所受的都得到灭除。我们因为看见这些明亮的火光的缘故,心中产生清净的信仰;以信仰之心的缘故,当其命终之时,就可出生到天上。我们因为知恩的缘故,一起来到胜热婆罗门的住所,恭敬瞻仰这位婆罗门,从来没有感到厌恶和满足。当时,这位婆罗门为我们说法,使无数众生发菩提心。」
尔时,善财童子闻如是法,心大欢喜,于婆罗门所,发起真实善知识心,头顶礼敬,唱如是言:「我于大圣善知识所生不善心,唯愿圣者容我悔过①!」
时,婆罗门即为善财而说颂言:「若有诸菩萨,顺善知识教,一切无疑②惧③,安住心不动。当知如是人,必获广大利,坐菩提树④下,成于无上觉。」
尔时,善财童子即登刀山,自投火聚;未至中间,即得菩萨善住三昧⑤;纔触火焰,又得菩萨寂静乐神通三昧⑥。善财白言:「甚奇!圣者!如是刀山及大火聚,我身触时安隐快乐。」
时,婆罗门告善财言:「善男子!我唯得此菩萨无尽轮解脱⑦。如诸菩萨摩诃萨大功德焰,能烧一切众生见惑令无有余,必不退转,无穷尽心,无懈怠心,无怯弱心,发如金刚藏那罗延⑧心,疾修诸行无迟缓心,愿如风轮⑨普持一切精进大誓皆无退转。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功德行?善男子!于此南方,有城名『师子奋迅』⑩,中有童女名曰『慈行』11。汝诣彼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时,善财童子顶礼其足,绕无数匝,辞退而去。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