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是一切无不周到详赡,然后明智居士如其所应说法。这些众生听法之后,又回到其本来之地。
这时,明智居士为善财童子示现菩萨不可思议解脱境界之后,告诉善财童子说:「善男子!我只是知晓这一随意出生福德藏解脱门。进入这一法门,即凭借诸菩萨成就宝手完全覆盖一切十方国土,以自在力降下一切资生之具,所谓:降下种种颜色宝、种种颜色璎珞、种种颜色宝冠、种种颜色衣服、种种音乐、种种颜色的花朵、种种颜色香、种种末香、种种烧香、种种样子的宝盖、种种样式的幢幡。这些东西徧满一切众生的住处以及诸如来众会的道场,有的物品用来使一切众生成熟,有的则用来供养一切诸佛。
「而我云何能知能说彼诸功德自在神力?善男子!于此南方,有一大城,名『师子宫』①;彼有长者,名『法宝髻』②。汝可往问: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时,善财童子欢喜踊跃,恭敬尊重,如弟子礼,作如是念:「由此居士护念于我,令我得见一切智道,不断爱念善知识见,不坏尊重善知识心,常能随顺善知识教,决定深信善知识语,恒发深心事善知识。」顶礼其足,绕无量匝,殷勤瞻仰,辞退而去。
【章旨】明智居士又向善财童子举荐「师子宫」城中的「法宝髻」长者,嘱咐善财童子南下前去拜访。善财童子于是告别明智居士继续南下。
【注释】①师子宫:据澄观的解释,「城名『师子宫』者,禅定无乱如彼深宫处之,则所说决定作用无畏,故以为名。」(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三四下)这是以狮子来比喻禅定的深邃体验。
②法宝髻:据澄观的解释,「友名『法宝髻』者,绾摄诸乱居心顶故,定含明智加以『宝』名,以喻显法名『法宝髻』。」(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三四下)这是以宝髻来比喻禅定之体验。
【语译】明智居士又对善财童子说:「我为什么能够知晓能够宣说那些功德自在神力?善男子!在此地的南方有一座名叫『师子宫』的大城市,那里有一位名叫『法宝髻』的长者。你可以到他那里去向他请教:菩萨如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这时,善财童子欢喜踊跃,恭敬而庄重地以如弟子的礼节向明智居士致敬。善财童子这样想:「由于这位居士对我的护念,使我得以观见一切智道,没有断绝爱念善知识的想法,没有毁坏尊重善知识之心,常能随顺善知识的教诲,决定深信善知识的话语,永远发深心侍奉善知识。」善财童子顶礼居士的双足,在其周围绕行无数圈,殷勤瞻仰居士。然后,善财童子告别了居士,继续向南方进发。
【说明】善财童子第十五参——明智居士会,至此叙述完毕。明智居士给善财宣讲的「随意出生福德藏解脱法门」,是进入「十行」第四行——「无屈挠行」的方法。所谓「无屈挠行」,又作「无尽行」,谓多劫受诸剧苦,仍勤修精进,发心度一切众生,广摄善法,使其达到大涅槃而无有松懈。
《华严经》卷六十六 入法界品之七
【题解】
本卷主要包括《入法界品》「末会」中的第十七、十八、十九、二十、二十一会的内容,即善财童子「五十三参」中的十六至第二十参的内容。
第十六参为「法宝髻长者会」:善财童子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师子城,于街市中找到法宝髻长者。宝髻长者引领善财童子仔细观看自己的十层八门的宏伟大宅。此章极具象征意义,据澄观的解释,此八门十层「如八角塔形」,而「十层」则分别表征十地、十度,即表征「因果行位」等法。宝髻长者向善财童子说明,因为自己曾经在过去劫的「圆满庄严世界」供养「无边光明法界普庄严王如来应正等觉」的因缘而证成这一法门。宝髻长者又向善财童子举荐「藤根」国土「普门」城中的「普眼」长者,嘱咐善财童子南下前去拜访。善财童子于是告别宝髻长者继续南下。法宝髻长者给善财宣讲的「菩萨无量福德宝藏解脱门」,是进入「十行」之第五行「离痴乱行」的方法。所谓「离痴乱行」,又名「无痴乱行」,是在前述修行的基础上,常住于正念而不散乱,对于一切法都无痴乱。
第十七参为「普眼长者会」:善财童子经过长途跋涉到达藤根国普门城中找到普眼长者,向其请教修行菩萨行的方法。普眼长者向善财童子展示自己能知晓众生之病,并给予相应治疗,使其痊愈,其顺序为先除身病,后治心病。普眼长者向善财童子说明,自己也同时知晓所有和合制作各种香的方法,并以其供养诸佛。普眼长者又说,如果有众生与得到此法门的菩萨有缘接近,就能得到相应的利益。接着,普眼长者又向善财童子举荐「多罗」城中的「无厌足王」,嘱咐善财童子南下前去拜访,善财童子于是告别普眼长者继续南下。普眼长者给善财宣讲的「令一切众生普见诸佛欢喜法门」,是进入「十行」之第六行「善现行」的方法。所谓「善现行」是指知晓一切法并无所有,身、口、意「三业」寂灭,无缚无着,但却不舍弃而是教化一切众生。
第十八参为「无厌足王会」:善财童子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多罗幢城中找到无厌足王。善财童子看到了无厌足王的神奇身相以及其审理犯罪众生的手法。善财童子看到无厌足王的这一阵势,对于无厌足王的修行有些怀疑。在天众的提醒之下,他纔领悟到这是此王以方便智救度众生的幻化场景。于是,善财童子便向无厌足王请教修行菩萨行的方法、途径。无厌足王给善财童子解说了「菩萨如幻解脱」法门的内容。无厌足王为了调伏众生的缘故而以方便化作恶人作种种恶行,受种种苦,使一切众生心生恐怖畏惧,断其恶业。无厌足王又向善财童子举荐「妙光」城中的「大光王」,嘱咐善财童子南下前去拜访。善财童子于是告别无厌足王继续南下。无厌足王给善财宣讲的「菩萨如幻解脱」法门,是进入「十行」之第七行「无着行」的方法。所谓「无着行」,是指历诸尘剎供佛求法,心无厌足,且以寂灭观诸法,因此对于一切无有所著。
第十九参为「大光王会」:善财童子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妙光大城,看到此城的神奇景象。善财童子看到大光王所住楼阁的神奇景象,并且看到在城中的街道、村落有二十亿的菩萨在为众生做布施。于是,善财童子便礼拜大光王并且向其请教修行菩萨行的方法、途径。大光王给善财童子解说「菩萨大慈幢行」之法,菩萨以大慈三昧摄化救护众生。大光王宣讲以法摄化、以无畏摄化、以财宝摄化以及随机摄化等四种方法救度众生。大光王并且进入「大慈随顺世间三昧」,为善财童子演示此法门摄化众生之功能。无厌足王又向善财童子举荐「安住」王都的「不动」优婆夷,嘱咐善财童子南下前去拜访。善财童子于是告别大光王继续南下。大光王王给善财宣讲的「菩萨大慈为首随顺世间三昧门」法门,是进入「十行」之第八行「尊重行」的方法。所谓「」尊重行」,又名「难得行」,是指尊重善根智慧等法,悉皆成就,由之更增修二利之行。
第二十参为「不动优婆夷会」:善财童子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安住大城,打听到不动优婆夷在自己住宅中演说佛法。善财童子来到优婆夷的住处看到不动优婆夷的神奇景象,便礼拜童女并且向其请教修行菩萨行的方法、途径。不动优婆夷便告诉善财童子这是「菩萨难摧伏智慧藏解脱门」的功德。不动童女为善财童子讲说自己修成此法门的因缘。远在过去世离垢劫时,作电授国王独生女的不动童女因修臂佛的指点而得以证成坚固如金刚之心,得以证成「菩萨难摧伏智慧藏解脱门」等境界。不动优婆夷进入「菩萨求一切法无厌足庄严」三昧门,为善财童子演示此法门摄化众生之功能。不动优婆夷又向善财童子举荐「无量都萨罗」城的「徧行」出家外道,嘱咐善财童子南下前去拜访。善财童子于是告别不动优婆夷继续南下。不动优婆夷给善财童子宣讲的「菩萨难摧伏智慧藏解脱」法门,是进入「十行」之第九行「善法行」的方法。所谓「善法行」,是指获得四无碍陀罗尼门等法,成就种种化他之善法,以守护正法,使佛种不绝。
善财童子第十六参:法宝髻长者会
尔时,善财童子于明智居士所,闻此解脱已,游彼福德海,治彼福德田,仰彼福德山,趣彼福德津,开彼福德藏,观彼福德法,净彼福德轮,味彼福德聚,生彼福德力,增彼福德势。
渐次而行,向师子城,周徧推求宝髻长者。见此长者在于市中,遽即往诣,顶礼其足,绕无数匝,合掌而立,白言:「圣者!我已先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而未知菩萨云何学菩萨行,云何修菩萨道。善哉,圣者!愿为我说诸菩萨道,我乘此道趣一切智!」
尔时,长者执善财手,将诣所居,示其舍宅,作如是言:「善男子!且观我家。」
尔时,善财见其舍宅,清净光明,真金所成,白银为墙,玻璃为殿,绀琉璃宝以为楼阁,砗磲妙宝而作其柱,百千种宝周徧庄严;赤珠摩尼为师子座;摩尼为帐,真珠为网,弥覆其上;码瑙宝池香水盈满,无量宝树周徧行列;其宅广博,十层八门①。
善财入已,次第观察。见最下层②,施诸饮食。见第二层③,施诸宝衣。见第三层④,布施一切宝庄严具。见第四层⑤,施诸采女并及一切上妙珍宝。见第五层⑥,乃至五地菩萨云集,演说诸法利益世间,成就一切陀罗尼门、诸三昧印⑦、诸三昧行智慧光明。见第六层⑧,有诸菩萨皆已成就甚深智慧,于诸法性明了通达,成就广大总持三昧无障碍门,所行无碍,不住二法⑨,在不可说妙庄严道场中而共集会,分别显示般若波罗蜜门,所谓:寂静藏般若波罗蜜门、善分别诸众生智般若波罗蜜门、不可动转般若波罗蜜门、离欲光明般若波罗蜜门、不可降伏藏般若波罗蜜门、照众生轮般若波罗蜜门、海藏般若波罗蜜门、普眼⑩舍得般若波罗蜜门、入无尽藏般若波罗蜜门、一切方…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