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P53

  ..续本文上一页便海般若波罗蜜门、入一切世间海般若波罗蜜门、无碍辩才般若波罗蜜门、随顺众生般若波罗蜜门、无碍光明般若波罗蜜门、常观宿缘而布法云11般若波罗蜜门……说如是等百万阿僧祇般若波罗蜜门。见第七层12,有诸菩萨得如响忍13,以方便智分别观察而得出离,悉能闻持诸佛正法。见第八层14,无量菩萨共集其中,皆得神通无有退堕,能以一音徧十方剎,其身普现一切道场,尽于法界靡不周徧,普入佛境,普见佛身,普于一切佛众会中而为上首演说于法。见第九层15,一生所系诸菩萨⒂众于中集会。见第十层16,一切如来充满其中。从初发心,修菩萨行,超出生死,成满大愿及神通力,净佛国土道场众会,转正*轮,调伏众生,如是一切,悉使明见。

  【章旨】这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十六次参访,也是《入法界品》「末会」中善财五十五会中的第十七会。善财童子经过长途跋涉到达师子城,于街市中找到法宝髻长者。宝髻长者引领善财去观看自己的家。善财仔细观看宝髻长者之十层八门的宏伟大宅。此章极具象征意义,据澄观的解释,此八门十层「如八角塔形」 (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三四下),而「十层」则分别表征十地、十度,即表征「因果行位」等法。

  【注释】①八门:据澄观的解释,「门」可以从三层去理解:「一通约所修之道,以八正为门,八正通入于诸位故。二约所依之道,即以八识为门,于眼根中入正定故,根若能入,境则可知。三约教显理,即四句入法,教、理各四故有八门。谓若失意,有、空俱泯,便成四谤;得意通入并称为『门』。寻教得解即『教四门」,于理得解即『理四门』。」(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三四下)这是说,从「所修之道」而言,「八门」象征「八正道」,因为「八正道」通于诸位;从「所依之道」而言,「八门」象征眼、耳、鼻、舌、身、意、末那识、阿赖耶识;而将「教」、「理」分别与「四句」结合就成为八门。「四句」即「有」、「无」、「亦有亦无」、「非有非无」。「教」即修行方法,「理」即理性,亦即万有永恒不变的真体。

  ②最下层:此层象征「十地」之第一地「干慧地」与「十度」之第一度「布施波罗蜜」。菩萨至此「欢喜地」已经舍弃远离无始以来的异生性,初得圣性,具证人、法二空理,能利益自他而生大喜。「施波罗蜜」则包含财施、法施、无畏施三种。

  ③第二层:此层象征「十地」之第二地「离垢地」与「十度」之第二度「戒波罗蜜」。菩萨至「离垢地」则圆具净戒,远离烦恼垢。「戒波罗蜜」则指持戒而常自省。

  ④第三层:此层象征「十地」之第三地「发光地」与「十度」之第二度「忍波罗蜜」。菩萨至此「发光地」已经成就胜定、大法、总持,发无边妙慧光。「忍波罗蜜」则指忍辱负重。

  ⑤第四层:此层象征「十地」之第四地「焰慧地」与「十度」之第三度「精进波罗蜜」。菩萨至此「焰慧地」已经安住于最胜菩提分法,烧烦恼薪,增智慧焰。「精进波罗蜜」则指精励进修而不懈怠。

  ⑥第五层:此层象征「十地」之第五地「难胜地」与「十度」之第五度「禅波罗蜜」。菩萨至「难胜地」已经能够将行、相不同的真、俗二智互合相应。「禅波罗蜜」则指摄持内意,使心安定。

  ⑦三昧印:即「入定印」,指进入禅定之印。印,又作「印契」、「印相」、「契印」,指象征佛法的种种标志。

  ⑧第六层:此层象征「十地」之第六地「现前地」与「十度」之第六度「般若波罗蜜」。菩萨至「现前地」已经住于缘起智,进而引发染净无分别的最胜智现前。「般若波罗蜜」则能够开真实之智慧,晓了诸法实相。

  ⑨二法:指「胜义法」与「法相法」。前者即涅槃之法,其义最胜,故名「胜义法」。后者即「四谛法」,谓苦、集、灭、道之法,各有相状,故名「法相法」。

  ⑩普眼:指以断除烦恼惑业之平等眼观见一法具一切法之眼。

  11法云:佛说法如云,涵盖一切,普荫一切众生,使其得以清凉自在。

  12第七层:此层象征「十地」之第七地「远行地」与「十度」之第七度「方便波罗蜜」。菩萨至「远行地」,其修行已经进入无相行,远离世间及二乘的有相功用。「方便波罗蜜」指以种种间接方法,启发其智慧。

  13如响忍,善觉究竟彼岸,知一切法皆如响,不从内出、外出、内外出,但从缘起,而亦能以种种巧方便说法。

  14第八层:据澄观的解释,「八层之中含于二位,一『八地』无功用之神通,三种世间自在;二即『九地』法师一音能演,八大愿所成神通等故。」(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七,《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三五上)这是说,因为「愿波罗蜜」之力的缘故,此层象征「十地」之第八地「不动地」、第九地「善慧地」两种位格。菩萨至「不动地」,则无分别智已经相续任运,不被相、用、烦恼等所动;至「善慧地」则已经成就微妙四无碍辩,普徧十方,善说法门。

  15第九层:据澄观的解释,「九层亦二位,十地、等觉俱可为一生故。」这是说,因「力波罗蜜」的缘故,十地「法云地」与「如来地」是合二为一的。法云地,菩萨至此位,大法智云含众德水,如虚空覆隐无边二障,使无量功德充满法身。

  16一生所系诸菩萨菩萨:也作「一生所系」、「一生补处」,略称「补处」。原为「最后之轮回者」之义,是指经过此生,来生定可在世间成佛。一般说来,此菩萨位还存有元品(根本)无明,受变易生死,故名一生;到最后断惑入妙觉位,补前佛位处,因此名为「补处」。

  17第十层:此层象征「如来地」与「十度」之第十度「智波罗蜜」。「如来地」即佛之位格。「智波罗蜜」则指能了知一切法之智慧。

  【语译】在南下的路途,善财童子回味着在明智居士住所所得到的教诲。善财童子听闻这一解脱法门之后,在其福德海中游赏,整治福德田,瞻仰福德山,向福德渡口进发,开发福宝藏,观想福德法,使福德轮清净,回味福德聚,产生福德力,增长福德势。

  善财童子逐渐南下,向师子城进发。到达师子城后,善财童子到处寻找宝髻长者。后来,善财在师子城的街道上见到了宝髻长者。他立即前往拜见,顶礼长者的双足,在其周围绕行无数圈,然后在其前面合掌而立对长者说:「圣者!我早先已经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但却不知道菩萨如何学菩萨行,如何修菩萨道。好啊,圣者!请您为我说说修菩萨的方法、途径,我希望以此方法证得一切智!」

  这时,宝髻长者拉着善财童子的手,带着他去自己的住所。长者指着自己的住宅这样说道:「善男子!你看看我的家。」

  这时,善财发现这座住宅,既干清又光芒四射,它由真金制作而成,以白银为墙,玻璃为殿,以绀琉璃宝为楼阁,以砗磲妙宝作为屋柱,成百上千种珍宝装饰着这栋屋舍。屋内,以赤珠摩尼装饰师子座,以摩尼制成宝帐,以真珠制成的网完全覆盖在屋宇之上。院落中,以码瑙装饰的宝池装满了香水,院落周围有无数宝树围绕。这座住宅非常广博,有十层八门。

  善财童子进入这座住宅之后,依照顺序仔细观察屋宅。善财看见屋宇的最下层置放着许许多多饮食,第二层放置着许多珍贵的衣物,第三层则放置着用来布施的以一切宝装饰的器物,第四层有无数的侍女以及所有最上等的珍宝。善财童子看见屋宇的第五层有无数达到五地的菩萨云集其中,演说诸法以利益世间,成就一切陀罗尼门、诸三昧印以及诸三昧行智慧光明。善财看见屋宇的第六层有已经成就甚深智慧的菩萨,他们已经明了通达诸法的法性,成就了广大总持三昧无障碍门,其所行没有任何障碍,不执着二法;这些菩萨在不可说妙庄严道场中共同集会,分别显示般若波罗蜜门;他们显示的般若波罗蜜门如下:寂静藏般若波罗蜜门、善分别诸众生智般若波罗蜜门、不可动转般若波罗蜜门、离欲光明般若波罗蜜门、不可降伏藏般若波罗蜜门、照众生轮般若波罗蜜门、海藏般若波罗蜜门、普眼勇于舍弃般若波罗蜜门、入无尽藏般若波罗蜜门、一切方便海般若波罗蜜门、入一切世间海般若波罗蜜门、无碍辩才般若波罗蜜门、随顺众生般若波罗蜜门、无碍光明般若波罗蜜门、常观宿缘而布法云般若波罗蜜门……他们宣说着如此百万阿僧祇般若波罗蜜门。善财童子看见屋宇的第七层,有获得如响忍的许多菩萨,以方便智分别观察而得以出离世间,都能完全闻持诸佛之正法。善财看见屋宇的第八层,有无量菩萨在其中集会,他们都获得了不会退堕的神通,能以一音说法而传徧十方国土,其身在一切道场同时出现,周徧一切法界而没有任何遗漏,普入佛境,普见佛身,在一切佛众会中作为上首菩萨演说诸法。善财童子看见屋宇的第九层有许多补处菩萨在其中集会。善财看见屋宇的第十层中住满了一切如来。在宝髻长者的住宅中,从初发心菩萨,修菩萨行之菩萨,超离生死之菩萨,成满大愿及神通力之菩萨,清净佛国土道场之众会,转正*轮、调伏众生之如来,都充满其中。如此一切,善财童子都亲眼看见了。

  尔时,善财见是事已,白言:「圣者!何缘致此清净众会?种何善根获如是报?」

  长者告言:「善男子!我念过去过佛剎微尘数劫有世界名『圆满庄严」,佛号『无边光明法界普庄严王如来应正等觉』,十号①圆满。彼佛入城,我奏乐音,并烧一丸香而以供养,以此功德回向三处②,谓永离一切贫穷困苦、常见诸佛及善知识、恒闻正法,故获斯报。

  「善男子!我唯知此菩萨无量福德宝藏解脱门③。如诸菩萨摩诃萨得不思议功德宝藏,入无分别如来身海,受无分别无上法云,修无分别功德道具,起无分别普贤行网,入无分别三昧境界,等无分别菩萨善根,住无分别如来所住,证无分别三世平等,住无分别普眼境界,住一切劫无有疲厌。 

  【章旨】宝髻长者向善财童…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