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P83

  ..续本文上一页观察众生」夜神,嘱咐善财童子前去拜访。善财童子于是告别继普德净光夜神续前进求法。

  【注释】①喜目观察众生:据澄观的解释,「『喜目观察』者,忍恶视物,故云『喜目』;发闻持光,故云『观察』」(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八,《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四二中)

  ②若有信解心:以下十偈分别指前述圆满菩萨诸行的方法,此偈指第一法「得清净三昧,常见一切佛。」

  ③汝观诸佛身:此偈指第二法「得清净眼,常观一切佛相、好庄严」。

  ④卢舍那如来:此偈指第三法「知一切如来无量无边功德大海」。

  ⑤如来知法性:此偈指第四法「知等法界无量诸佛法光明海」。

  ⑥佛身不思议:此偈指第七法「于念念中出现一切佛变化海,充满法界,究竟一切诸佛境界,调伏众生」。

  ⑦佛身常光明:此偈指第六法「见一切如来一一毛孔出一切宝色光明焰海」。

  ⑧如来一毛孔:此偈指第五法「知一切如来一一毛孔放等众生数大光明海,利益无量一切众生」。

  ⑨如来一毛孔,出生无尽化:此偈指第十法「知一切佛调伏众生不思议自在力」。

  ⑩佛演一妙音:此偈指第八法「得佛音声同一切众生言音海,转三世一切佛*轮」。

  11佛昔修诸行:此偈指第九法「知一切佛无边名号海」。

  12诸佛出世间:普德净光夜神以谦虚的胸怀总结自己所修学的法门。

  13此近有夜神:普德净光夜神向善财童子推荐喜目观察夜神,嘱咐善财童子前去拜访。后一颂指示后友。

  【语译】普德净光夜神继续对善财童子说:「善男子!我只是获得此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门。如同诸位菩萨,我具足普贤所有行愿,了达一切无边之法界,常常能够使一切善根得到增长,照见一切如来智之力,住于一切如来境界,永远处于生死流转之中但却心无障碍,能够很快满足一切智之愿,完全能够前往到达一切世界,都能观见一切诸佛,徧能听受一切佛法,能破除一切众生所具的无明黑暗,能在生死大夜之中出生一切智慧光明。

  「而我为什么能够知晓能够宣说这一功德行呢?善男子!距离此处不远,也就在菩提场的右边,有一位名叫『喜目观察众生』的夜神。你可以前往他处向其请教:菩萨如何学菩萨行、修菩萨道。」

  这时,为再次宣说这一解脱法门,普德净光夜神对善财童子以偈颂说:(偈颂的语译从略)

  这时,善财童子顶礼夜神的双足,在其周围绕行无数圈,殷勤瞻仰夜神。然后,善财童子辞别普德净光夜神,又继续前行求法。

  【说明】善财童子第三十三参——普德净光夜神会,至此叙述完毕。普德净光夜神给善财童子宣讲的「菩萨寂静禅定乐普游步解脱门」法门,是进入「十地」之第二地「离垢地」的方法。「离垢地」,又作「离垢」、「无垢地」、「净地」、「具戒地」。进入此地之菩萨,获得守清净戒行,远离烦恼垢染,因而名为「无垢」;又以此地具足三聚净戒故,也称之为「具戒地」。

  

善财童子第三十四参:喜目观察众生夜神会

  尔时,善财童子敬善知识教,行善知识语,作如是念:「善知识者,难见难遇;见善知识,令心不散乱①;见善知识,破障碍山;见善知识,入大悲海救护众生;见善知识,得智慧光普照法界;见善知识,悉能修行一切智道;见善知识,普能睹见十方佛海;见善知识,得见诸佛转于*轮,忆持不忘。」作是念已,发意欲诣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

  时,喜目神加善财童子,令知亲近善知识,能生诸善根,增长成熟。所谓: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修助道具;令知亲近善知识,能起勇猛心;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作难坏业;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得难伏力;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入无边方;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久远修行;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办无边业;令知亲近善知识,能行无量道;令知亲近善知识,能得速疾力,普诣诸剎;令知亲近善知识,能不离本处徧至十方。

  时,善财童子遽发是念:「由亲近善知识,能勇猛勤修一切智道;由亲近善知识,能速疾出生诸大愿海;由亲近善知识,能为一切众生尽未来劫受无边苦;由亲近善知识,能被大精进甲,于一微尘中说法声徧法界;由亲近善知识,能速往诣一切方海;由亲近善知识,于一毛道,尽未来劫修菩萨行;由亲近善知识,于念念中行菩萨行,究竟安住一切智地;由亲近善知识,能入三世一切如来自在神力诸庄严道;由亲近善知识,能常徧入诸法界门;由亲近善知识,常缘法界未曾动出,而能徧往十方国土。」

  尔时,善财童子发是念已,即诣喜目观察众生夜神所。

  【章旨】这是善财童子五十三参的第三十四次参访,也是《入法界品》「末会」中善财五十五会中的第三十五会。善财童子在前往找寻喜目观察夜神住所的路上,得到喜目观察夜神的加持,求访亲近善知识之心更加迫切。

  【注释】①散乱:心所之名,又作「散动」、「心乱」,是指心于所缘之境流荡散乱之精神作用。也就是,心若没有呈现出不动的状态,心就会起障碍正定的恶慧之作用。

  【语译】这时,善财童子尊敬善知识的教诲,实践善知识的旨意,这样想道:「善知识确实难于见到,难于遇到;拜见善知识可以使心不散乱;拜见善知识,可以破除障碍之山;拜见善知识,可以进入大悲海去救护众生;拜见善知识,可获得智慧光普照法界;拜见善知识,全部能够修行一切智之道;拜见善知识,能够完全目睹十方佛海;拜见善知识,可以看见诸佛正在旋转*轮,并且对于佛所说之法忆持不忘。」这样想着,善财童子更加急迫地想到达喜目观察众生夜神的住所。

  当时,喜目观察夜神加持于善财童子,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产生诸善根,增长成熟。具体而言,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修习助道之具;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生起勇猛心;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作出难坏之业;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获得难伏力;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进无边之方位;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久远修行;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做成无边之业;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实践无量道行。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获得速疾力,完全到达诸国土剎;使其知晓亲近善知识,能够不离开本处而徧至十方。

  这时,善财童子忽然这样想道:「由亲近善知识的缘故,能够勇猛勤修一切智之道;由亲近善知识的缘故,能够迅速出生诸大愿之海;由亲近善知识的缘故,能够代替一切众生直至尽未来劫受无边苦;由亲近善知识的缘故,能够披大精进之甲,在一微尘中说法而其声却徧传法界;由亲近善知识的缘故,能够迅速到达一切方海;由亲近善知识的缘故,在一毛道直至尽未来劫修习菩萨行;由亲近善知识的缘故,在念念中实践菩萨行,究竟安住于一切智之地;由亲近善知识的缘故,能够进入三世一切如来自在神力诸庄严之道;由亲近善知识的缘故,能够常常完全进入诸法界门;由亲近善知识的缘故,常常缘入法界而未有行动却能够徧往十方国土。」

  这时,善财童子这样想着,立即到达了喜目观察众生夜神的住所。

  见彼夜神在于如来众会道场,坐莲华藏师子之座,入大势力普喜幢解脱①,于其身上一一毛孔,出无量种变化身云,随其所应,以妙言音而为说法,普摄无量一切众生,皆令欢喜而得利益。

  所谓:出无量化身云,充满十方一切世界,说诸菩萨行檀波罗蜜,于一切事皆无恋着,于一切众生普皆施与;其心平等,无有轻慢②,内外悉施,难舍能舍。

  出等众生数无量化身云,充满法界,普现一切众生之前,说持净戒③无有缺犯,修诸苦行皆悉具足,于诸世间无有所依,于诸境界无所爱着,说在生死轮回往返,说诸人、天盛衰苦乐,说诸境界皆是不净,说一切法皆是无常,说一切行悉苦无味,令诸世间舍离颠倒,住诸佛境持如来戒。如是演说种种戒行④,戒香⑤普熏,令诸众生悉得成熟。

  又出等众生数种种身云,说能忍受一切众苦,所谓:割截、捶楚、诃骂、欺辱,其心泰然,不动不乱;于一切行不卑不高,于诸众生不起我慢,于诸法性安住忍受。说菩提心无有穷尽,心无尽故,智亦无尽,普断一切众生烦恼;说诸众生卑贱丑陋不具足身,令生厌离;赞诸如来清净妙色无上之身,令生欣乐。如是方便成熟众生。

  又出等众生界种种身云,随诸众生心之所乐,说勇猛精进,修一切智助道之法;勇猛精进,降伏魔怨⑥;勇猛精进,发菩提心,不动不退;勇猛精进,度一切众生,出生死海;勇猛精进,除灭一切恶道诸难;勇猛精进,坏无智山;勇猛精进,供养一切诸佛如来不生疲厌;勇猛精进,受持一切诸佛*轮;勇猛精进,坏散一切诸障碍山;勇猛精进,教化成熟一切众生;勇猛精进,严净一切诸佛国土。如是方便成熟众生。

  又出种种无量身云,以种种方便,令诸众生,心生欢喜,舍离恶意,厌一切欲;为说惭愧,令诸众生藏护诸根;为说无上清净梵行;为说欲界是魔境界,令生恐怖;为现不乐世间欲乐,住于法乐,随其次第,入诸禅定诸三昧乐,令思惟观察,除灭一切所有烦恼;又为演说一切菩萨诸三昧海神力变现自在游戏,令诸众生欢喜适悦,离诸懮怖,其心清净,诸根猛利,爱重于法,修习增长。

  【章旨】善财童子来到喜目观察众生夜神的住所,看到了此位夜神显现出的修行身。这是喜目观察夜神所修之法门的业用,其化身分别象征「十度」的「施波罗蜜」、「戒波罗蜜」、「忍波罗蜜」、「精进波罗蜜」、「静虑波罗蜜」。

  【注释】①大势力普喜幢解脱:此法门名称的含义,澄观解释说:「无不摄伏为『大势力』,徧称群机故云『普喜』,摧伏高显所以名『幢』。」(澄观《华严经疏》卷五十八,《大正藏》卷三十五,页九四二中)

  ②轻慢:因轻视别人而产生的傲慢等心作用。

  ③净戒:清净之戒行。

  ④戒行:谓持戒之行为。受持佛陀所制之律法,能随…

《新译华严经入法界品(上)》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