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续本文上一页都见鬼。
也有这样的人,一睡觉就怕得不得了,不敢睡觉,睡觉做梦就是鬼,晚上一个人就害怕,晚上一见就是鬼,平时中午一个人也不敢跑到静的地方、偏僻的地方去,一到偏僻的地方就见鬼,这个不单单没有福德,他而且罪障很多。
所以说能见佛身的人他福德很多,具足见佛的福德,因为见佛,我们忆佛念佛都会有那么大的功德,更不要说见佛了,我们持观世音菩萨的名号,都会有这样无量无边的福德之力,你要见佛呢,更是无量无边福德之力。
佛有三十二种相八十二种好,我们任见一相一好,都会灭无量无边的罪,积累无量无边的福德。但是没有福德的人,是见不到佛的,所以这个国土众生他的福德因缘成熟了,观音菩萨就现佛身来度他。
所以“现佛身得度”,现佛的身、讲佛的法,什么是佛法?一乘之法,实相之法,说诸法实相。所以前面就讲,“说佛智慧故诸佛出于世,唯此一事实余二则非真”,这就是佛乘,“正直舍方便,但说无上道”,这是佛的法,所以说现佛身而为众生说法,所以观世音菩萨可以现佛的身说佛的法。
“应以辟支佛身得度者,即现辟支佛身而为说法”
所以有的国土众生没有见佛的福德,他的福德可以见辟支佛的,有这样的福报,所以观世音菩萨就会现辟支佛的身。
“辟支佛”是缘觉,缘觉是佛出世的时候,他已悟了十二因缘法,就是以十二因缘法而开悟,称为缘觉。佛不住世的时候他出现了,以十二因缘法而开悟,这叫独觉。也可以综合称他为辟支佛。
他是以十二因缘说法,所以说现辟支佛身说辟支佛法,就是缘觉这种辟支佛的法,辟支佛的十二因缘是什么呢,说我们人生,我们生灭的这个轮回当中,具足十二种因缘。所谓无明、行、识、明色、六入、触、受、爱、取、有、生、老、死这些忧悲苦恼,这十二种忧悲苦恼,这是凡夫的相,凡夫的相就由这十二种状态。
无明缘行、行缘识、识缘明色、明色缘六入、六入缘触、触缘受、受缘爱、爱缘取、取缘有、有缘生、老、病、死,如果对这些法悟到明白了,无明灭,则行灭、行灭则识灭、识灭则明色灭、明色灭则六入灭、六入灭则触灭、触灭则受灭、受灭则爱灭、爱灭则取灭、取灭则有灭,有灭则生灭、生灭则老死灭。
所以这十二因缘就像十二个环,任何一个环你解开了,这个生死的关都可以打破。这里面悟生也好,悟老也好,悟死也好,或者悟无明也好,这无明在哪里呢?无明住在什么地方呢?无明是从哪里来的呢?无明最后又到哪里去呢?还要思惟这些。
所以在寂静的地方来思惟这些的话,无明、无来、无去、无住、无灭,所以我们在放生的时候也说十二因缘法,无明亦无体,无明本来没有体性,如果我们明白了这个无明是没有体性的,我们就不会被它左右,我们这个行、识这些都是受无明的支配,所以一个一个推下去,就变成了凡夫了。
如果这个无明乃至这里面十二因缘中任何一个你去悟,它就无来无去,不生不灭,你能悟到这一点的话你就可以悟道了,安住这个修行,就证得了辟支佛的果位,就可以脱离六道轮回。所以观世音菩萨对这些众生,应以“辟支佛身得度”,就现辟支佛身说辟支佛法。
“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声闻身也就是我们讲的阿罗汉。声闻有四个果位:初果---须陀洹;二果---斯陀含;三果---阿那含;四果---阿罗汉,这个统称为声闻。他们现声闻身是出家的身。
声闻相是出家的相,应以声闻身得度者,观世音菩萨就现声闻身现出家人的形象。前面以佛的身得度者,佛的身也是出家的相,但是他出家以后证到了极果,最高的果位无余涅槃。声闻身证得的是有余涅槃,他也是现的出家人的形象,头剃得光光的,穿着袈裟。
所以辟支佛他也是出家的形象,他跟声闻悟得的法又要细一些。声闻是破了人无我的执著,人的执著对我的执著他破了,缘觉就是他对法的执著觉悟了,但是对微细法的执著还有,还需要菩萨乘来一步一步继续破,所以“应以声闻身得度者,即现声闻身而为说法”。
所以前面讲的佛身、辟支佛身,声闻身,这三种都是出家人的形象,声闻身是说什么法呢?是说:苦、集、灭道法,观一切都是苦。这个一切苦可以简单概括生苦、老苦、病苦、死苦,还有求不得苦,爱别离苦,怨憎会苦,五阴炽盛苦。
我们生命总结过来的话都是浸泡在这么一个苦的特点里,这些苦哪里来的呢?这个苦是逼迫我们的人,甚至坐在这里听法还热得不得了,要甚忍地听法,腿也盘得很酸。这苦哪里来的呢?这个苦是有因缘的,这个因缘叫感,叫集。集是感召,苦是逼迫。
但是佛、辟支佛、或者声闻,可以教导我们来观修这些集。这个集它感召,如果我们能把这个感召能断掉,所以说出家人要出俗的家,还要出三界的家,出三界六道二十五有,把这些感召的因断掉,可以修道,可以断这些苦、灭苦。所以“苦集灭道”,灭:是灭苦的,道:是可以修持的,修了法之后就可以把这些断掉,苦谛和集谛都可以断掉。
为什么叫谛呢?是真实不虚。凡夫的苦是真实不虚的,没有一个凡夫他能超越这个苦,不是说他赚了多少钱,或者做了多少官就不苦了,不是的。所以“家家有本难念的经”,不是说穷人家有本难念的经,富家人他的经就好念,不是的,富人家有富人家的苦,江泽民有江泽民的苦。是不是?
所以说这个苦的特点不会因他这个人怎么样而变,但是通过佛法,辟支佛法,声闻法,可以修可以把它灭了,所以声闻身是讲苦集灭道的法。
“应以梵王身得度者,即现梵王身而为说法”
梵王身在我们这个三界里面,欲界、色界、无色界,梵王是很高的,属于色界初禅天,梵王是色界初禅天,他是怎么样的呢?他修行当中已经远离欲染了,色界是没有男和女的这种欲染,也没有女人这种欲色,他有分段之形色,虽然没有离开色身,但已经没有欲染了,故名色界。
色界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说他还有色身,但没有欲染了,如果有欲染,又属于欲界,我们众生如果修十善法,不犯欲尘,欲身清净,喜欢修梵行的,所以观世音菩萨这时候就现梵王身来给我们说法。说什么法呢,梵王法是以慈、悲、喜、舍,梵王是喜欢慈悲喜舍,四无量心之法。所以有众生喜欢清净,不喜欢欲染修行的,观世音菩萨就现清净的梵王身,来说慈悲喜舍法,让他能够以慈悲喜舍的这个角度来觉悟。
“应以帝释身得度者,即现帝释身而为说法”
帝释是什么?也就是我们中国讲的玉皇大帝,他是属于欲界天的,欲界天第二天天主。我们人间一千年,他这个第二层天也就是一天,这个时间你说过得快不快,“天上一日人间千年”,我们人间已经千年过去了,这个帝释天他寿命多少岁?在天上是一千岁。
第二层天总共有三十三天,帝释天王就住在三十三天最当中的这个天,每四面东南西北各有八个天,四八三十二,加上最当中的一个天,当中的天的名字叫善见天,帝释天王就是住在善见天里面。我们这个人如果喜欢修持善法。
比如讲净空法师现在的徒弟有一个老太太即(许哲)一百零一岁的年轻人,她生下来就吃素,不单单自己不杀生,而且一生当中帮助别人。以前是天主教徒,现在也皈依佛门了。她一直就认为帮助别人是最好的,每天要帮助很多的人。
我们现在很多人还需要别人帮助,要和这个老太太比一下,她就喜欢行十善法,作好事不说话,不杀、不盗、不妄、不淫,不饮酒也不抽烟,不吃葱蒜,而且口不妄语、不绮语、不两舌、不恶口,意不贪不嗔不痴,身是不杀不盗不淫不妄,不杀盗淫,这个身三口四,意不贪嗔痴,这个叫十善法,喜欢修十善法的人,十善法就是感生天上,欲界天。所以喜欢修十善法的人,观世音菩萨就现帝释身跟他说十善法,令他觉悟,令他皈依。
“应以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自在天身而为说法;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
自在天身、他化自在天,是在欲界第六层天,我们前面讲的帝释天王,是属于欲界第二层天,第一层天是四天王天,第二层天就是帝释天王的叫净居天,第三层天叫夜摩天,第四层天叫兜率天,现在的弥勒菩萨他就在兜率天,为诸天人说法,以后就是看我们这个地球上人间因缘福德都具足了,他就下来显现成佛,来给我们人间说法。
第五层就是化乐天,第六层天就是他化自在天。他是在欲界天顶,欲行极微,如果这个欲界天的人再修离欲的这个定,就能够出离欲界,上升到色界去。所以如果有众生是这样子的根器的,观世音菩萨就现自在天身为他讲自在天的法。大自在天是色究竟天,居色界顶。
前面自在天身是居欲界天的顶,大自在天是居在色界的顶,有欲界、色界、无色界,大自在天是居在色界的顶,此天王名摩醯首罗,我们中国翻译过来叫大自在,梵语叫摩醯首罗天,摩醯首罗天王。
他有三个眼睛,八个手,三目八臂,骑在白牛上面,持白浮。他手拿着一个白浮。所以你们以后看到造相的,有那些二十四天的时候可以看到,有大威力,统摄大千世界。
他的力量很大,统摄大千世界,于色界中,此天独尊,统诸大梵王之主也,连大梵王都是他管的。如果有众生欲生自在,游行十方,即是应以自在天身得度。欲生自在,非行虚空,即是应大自在天身得度者。
如果有的人想在天上飞,游行十方无有障,观音菩萨就现自在天身给他说法,如果有的不单单游行十方,威力自在,统摄大千世界,那就现大自在天身而为说法。所以说众生各各需求不一样,观世音菩萨各应他的想法来现身给他说法。
“应以天大将军身得度者,即现天大将军身而为说法,应以毗沙门身得度者,即现毗沙门身而为说法”
天大将军是什么呢?就是四王之八将,四天王的八个将,也就是我们四大天王八大金刚一样,如善持大将、韦驮天将,都属于八大天将,有的…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四)》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