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悲体戒雷震,慈意妙大云,澍甘露法雨,灭除烦恼焰”。 “悲体戒雷震”这个“悲体”是什么?这三段是特别的甚深的,“具足神通力,真观清净观,悲体戒雷震”,这三句相当于佛的法报化身,法身周遍,法身清净,报身是光明的,化身是大悲周遍的。
“悲体戒雷震”这个“悲体”与一切众生同一体性,这叫悲体,“戒雷震”是什么?怎么样的悲体,怎么样的救度苦难众生呢?苦难众生和观世音菩萨同一个体,包括我们,我们和观世音菩萨同一个体,但是我们在苦中,观世音菩萨得自在,观世音菩萨要度我们,怎么度呢?要持戒,持戒要断恶,不断恶的话种恶因得苦果,还是在苦里面,因果是不会虚妄的,这个规律是不会虚妄掉的,正是由于这样一个悲心,所以观世音菩萨的戒是特别的清净,也令我们的众生要离一切恶,断一切苦,这样子的像雷震一样,使我们佛性能够复苏,能够得到这样子的乐。
“慈意妙大云”这个观世音菩萨与我们不单单同一悲同一个体性,同时他也把自己的这些法喜传输给我们,同一个体性的故,让我们持戒,断恶修善,同时也让我们在这个修善过程当中,感受到这个佛性这样一种法喜。
所以“慈意妙大云”这个“云”是覆盖的意思。“大”是普遍的覆盖,“妙大云”其实就是“加被”的意思,加被我们一切众生,用他的欢喜来加被我们一切众生,令我们得到快乐。“悲体戒雷震”,用他与众生同一体的这样一种特性来让我们断恶修善,加被我们,令一切众生离苦得乐。
“澍甘露法雨”不单单离苦得乐,而且能够了生脱死。“甘露”是什么呢?是帝释天王门口的一棵长生树,这个长生树能够长出甘露出来,如果喝了这个甘露水能够不死。也就是这个法雨像甘露一样,如果蒙到这个甘露法雨的滋润之后,众生就可以了生脱死,解除根本的这些苦难,从断恶行善,到心慈与乐讲法给我们听,像甘露一样的法。
“灭除烦恼焰”烦恼焰就是烦恼的根本,根本是无明,灭除无明。无明是体,烦恼是一种相,所以这三句,就是把观世音菩萨这个体和相、用都讲出来,观音菩萨以何为体、以何为相、以何为用?
也就是教我们一切众生这样子去做所以世尊一边告诉我们观世音菩萨有如是神力,能够拔我们的苦,一边又讲出因地,为什么呢?又讲了他巍巍的这些功德,他因地具足的这些功德,这些功德我们众生的因地里也都有。所以常常说,觉悟了是圣者,迷的就是众生,众生和圣者之间就是迷和悟的差别。
“诤讼经官处,怖畏军阵中,念彼观音力,众怨悉退散”。娑婆世界的众生心多僻恶,心多这些不好的坏习气,恶病。没有谦让之心,所以容易诤讼,因诤讼就要竞睥乖睚相互的要吵,要骂,无慈忍之心,这是不是一种煎熬呢?甚至处在一种对立状态,有的还要打架,各人是打架,群体是打仗,所以说有时候都会对阵、对敌,在军阵之中。
刚刚美国和伊拉克打过仗,伊拉克害怕,美国人也害怕,都在怖畏之中。这种怖畏能够称观世音菩萨名号,这个正念就提起来了,正念提起来了也就有智慧了,也就能忍也能让;自己的恶念也能熄下来了,也能够解怨、能够释结了。同时观世音菩萨能令我们从这样的困境当中解脱出来,这是从观音菩萨的威德神力里面是这样。从我们自己的因地,我们如果能够回光反照念观音菩萨,心也会善良起来。
“妙音观世音,梵音海潮音,胜彼世间音,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观世音净圣,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福聚海无量,是故应顶礼”。
这个世尊就是金口所宣,称赞观世音菩萨“妙音观世音”,这个“妙”是指“因”,“观世音”指“果”,“妙音”指“回光反照,反闻闻自性,闻性之音”。
这是重诵前面的“汝听观音行”,是属于妙音;“善应诸方所”,这是观世音,这是果;“梵音海潮音”,梵音是指这个“妙音”,妙音就像梵音一样,清净微妙。所以为什么这个佛法里有耳传部的呢?这个师父就传你什么是妙音,就知道。
所以知道的人都知道“紫竹林中观自在”,知道什么意思,它是一种暗号,它是一种法的代名词,有很多代名词,各宗各派都有它的代名词,有的说真如,有的说实相,有的说法身,有的说是般若……,每一个师父带徒弟他讲解不一样,像包括观世音菩萨他就是大悲救苦的,西藏以观世音菩萨化身为主,一切窍诀部的都是由观世音菩萨这里传出来的,包括我们诵咒,这是一种方便,这些都是观世音菩萨传出来的。
所以这里面可以用最顶乘的来解释,那就是不得了的。但是由于这里我们大家人很多,根基不齐,所以我这里点到为止。梵音是比喻一种妙音,海潮音比喻观世音,就是说它是有规律的,有起有落的。众生缘成熟了,它就现前了,应以何身处度者就现什么身说什么法,众生缘灭了它就退出去了,就像释迦牟尼佛一样,众生缘成熟了,就降王宫示现出胎。
学习出家、求道、成道、转*轮、涅槃;众生缘已经尽了,佛再说法他们就听不懂了,佛啊你在说什么啊,前面说这个,后面说这样,到底要我听你什么,对佛法先诽谤,对佛退失信心了,佛这时候不再跟他们见面了,再见面这个因缘就是众生堕落的因缘了。
包括来听经的也是,你们恭恭敬敬来听,如理如法的听,福德无量无边。如果很轻慢的心来听,甚至生诽谤的心来听,难忍的心,哎呀!这么难热怎么还不结束,这法这么罗嗦,这样的心来听反而有罪过,还是不来听的好。
因为佛碰到这样的情况,佛就对大家说:我所有缘的众生该得度的都度了,将来会得度的,他们将来到这个世间的人我留下教典,八万四千法门都已留下,虽然我不在他面前,对我有信心,看我的法自己会依教奉行,自然会得度。所以这样佛就像海潮一样,该进的时候进﹑该退的时候退。
“胜比世间音”这个音也是指妙音,梵音不是世间音,一般的生灭之音,我们现在听的生灭之音,不是的。包括我讲话的声音,如果我讲话的声音不是在讲佛法,那就是跟世间火车的声音,小鸟的声音没什么两样;如果我讲话的声音是讲恶口两舌,那还不如小鸟的声音,还不如火车的声音,恶业会染污你们的耳朵;但是我讲的是佛法之音,是指示你们见不生不灭的,是清净之音,这个是法音。所以他说这个妙音,梵音“胜比世间音”,世间音是生灭之音,这是不生灭之音。
“是故须常念”你们在念这个因地的妙音梵音也好,或者我们很笨,业障很重,那就常常念果地的观世音菩萨,那你一念,你诚心所念,以惭愧的心、忏悔的心来念;若我笨,佛讲的八万四千种法也有对应我根器的,但是没有善知识,我没有这个福德因缘,善知识没有来给我开显这个法;我很笨,笨得在因地里修这样出离生死的法,那我就以惭愧的心来求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就会像海潮一样涌过来,把你度脱了。
“念念勿生疑”念念不要怀疑。“观世音净圣”这时候赞叹果地的观世音菩萨,他是已经完全从因到果没有一点点污染了,不像我们虽然起一念善念,然后再拼命地保持住,来一个境界,马上就善念退掉了、恶念升起来了。
所以说善恶之相夹杂,有的人虽然跑到庙里来,出了三百五百块起那个庙,但是来烧香没有人来接待他,“我还捐了一点钱呢,来这里连杯茶也没人倒给我喝。”一个恶念马上把前面的善业也给他冲淡了,善恶夹杂,观世音菩萨没有善恶夹杂,他就是这样方便来度我们,我们纵使对他起恶念来伤害观世音菩萨,观世音菩萨也不会对我们起恶念,所以这样完全是圣地果位,没有一丝凡夫的夹杂的、这样一个净圣。
“与苦恼死厄,能为作依怙”在这样的苦难世间里面,观世音菩萨像我们的父亲母亲一样,可以做我们依靠的。现在不是说叫监护人吗,观世音菩萨可以做我们的监护人,我们的爸爸妈妈现在通讯工具这么方便,有BB机有手机,但也有打不通的时候,还有信号覆盖区和不覆盖区,但是观世音菩萨在任何地方求都可以。
“是故须常念,念念勿生疑”世尊亲自劝我们,要常常念观世音菩萨,这个念如果加一个口字旁,就是要口里面持名地念,也可以心里面意念“念念勿生疑”不要怀疑,有的人想我在干什么,我求观世音菩萨会灵吗?所以念念勿生疑,乃至我们身体应该恭敬顶礼。
观世音菩萨的这个身体是什么?他这个身体也是妙音观世音,具足一切微妙功德。
“福聚海无量”福德之力聚起来就像大海那样子无量无边的,无量无边在哪里?这个大海在哪里?前面也有人“为求金、银、琉璃、珍珠、玛瑙、琥珀等宝,入于大海”,那个是众生的业海,现在“福聚海无量”,这个海在我们的信心,对观音菩萨有信心,你就住在这个大海之中,就住在你的顶上。“是故应顶礼”,要恭敬、诚敬,信很要紧,观世音菩萨的威德神力,我们要信。
“具一切功德”,佛赞叹观世音菩萨具一切功德,“慈眼视众生”,不单观世音菩萨本事这么大,而且这么愿意帮助我们,以慈悲的眼睛看着我们,想帮助我们,以千个手、千个眼、无数双的手、无数双的眼照见我们、护持我们,而且福德是这么样的广大,助一切诸佛弘扬佛法,帮助一切诸佛普度众生,他具足的福德像大海一样无量无边。
佛所以告诉我们,是故你们大家应该顶礼啊。这个“顶礼”,前面常念是口,“念念勿生疑”指心,“是故应顶礼”是身,身、口、意。都是佛陀亲自这样来劝我们,是故应该念,是故念念不要生怀疑,是故应该顶礼。佛陀亲自来劝我们这样子,所以我们平时看经典就如对圣容一样,包括我在讲经,即使我是凡夫的一个出家人,我在讲,你们应该把这个当作听到佛的声音一样,心里面充满着法喜的甘露。
“具一切功德”我们要相信,这释迦牟尼佛亲自说的,不是观世音菩萨自己说的,这是佛来介绍,佛在《地藏菩萨本愿经》里,地藏菩萨也亲…
《《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开示(九)》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