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六十集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  (第六十集)  1995/5  新加坡佛教居士林  档名:09-23-060

  请掀开经本一百三十二面,最后一行,从注解第十段看起。这是解释一切众生、一切诸相有种种义,概括分为四种,第一种说过了,这个地方是第二种。

  【第二、以众生非众生之义,证明诸相非诸相之义。一切众生,五蕴色身,皆是四大聚合,业力执持。清净心中皆无此物。】

  这是第二个意思。由此可知,《金刚经》上佛说的字字句句都含无量义。「众生非众生」,众生的本意是众缘和合而生,所以叫做众生。由此可知,众生两个字是略称,它具足的称说是众缘和合而生起的现象,所以就取一个「众」,取一个「生」。这个意思涵盖的范围就非常非常之广,可以讲尽虚空遍法界,世出世间一切现象,都是属於众缘和合而生的,就是佛法也不例外。在佛门里面还有一个术语叫「缘生」,缘生跟众生的意思是相同的,因缘生法,就是众生的意思。既然是因缘生法,可见得它没有自体,因此佛给我们说,它的自体是空相,了不可得,这才说「非众生」。就《金刚经》字面上的意思来说,众生是从相上说的,非众生是从性上说的,意思就是说明相有性空,性是空的,相是假相,性是真性。从这个意思证明「诸相非诸相」,诸相就是众生,一切相众缘和合而生的,众生非众生,当然诸相非诸相。要是讲诸相之体,是当体即空,了不可得。这一句里面,把有情众生、无情众生都包括在其中。

  底下是简单的解释:「一切众生,五蕴色身,皆是四大聚合。」从相上讲,一切有情众生的色相,我们讲肉身,有情众生的肉身,这个肉身也是无量因缘生的,不简单!我们曾经跟诸位报告过,色身的复杂,跟外面大宇宙是同样的复杂,绝对不是说我们这个肉身的构造比较简单,外面这个宇宙比较复杂,没有的,完全相同。佛为了说法方便起见,将无量的因缘归纳,无量因缘不好讲,太多了,把它分类归纳,归纳为五大类,叫五蕴,五大类。如果对於佛法稍稍有一点涉猎的人都知道,《心经》里面讲的五蕴,就是相宗里面讲的百法。法相宗入门的教科书是《百法明门论》,这部论典是天亲菩萨造的。天亲菩萨根据弥勒菩萨所造《瑜伽师地论》,《瑜伽师地论》上,弥勒菩萨将世尊所说一切法,把它归纳为六百六十类,六百六十类已经是一切法的纲要,但是初学的人还是嫌太多,不容易摄受。天亲菩萨将六百六十法归纳成百法,造《百法明门论》,希望大乘学者从百法里面能够开悟;明就是开悟,门就是门径。从这一百法里面,彻悟宇宙人生的真相,这么一个方便的法门。般若 会上再将百法又归纳,归纳到最少,五蕴、五法。五法还能不能归纳?还能,归纳到最后就是二法。二法是什么?一个色法,一个心法,不外乎色心二法。我们现在科学家所说的物质、精神,所有一切法归到最后,一个是物质,一个是精神。物质,我们佛法里面叫色法;精神,我们佛法里面叫心法,这是归纳到最后。

  五蕴这个名词,我们学佛的人必须有一个很清楚的概念。这是五种,蕴是蕴集、就是聚集的意思,也是我们讲类别,五大类,五蕴是五大类。第一个是「色」,色法就是我们今天所讲的物质,在百法里面诸位就能看得很清楚,百法里面色法有十一个。五根是色法,眼、耳、鼻、舌、身,这是色法、物质;六尘是色法,外面的色、声、香、味、触、法,所以色法有十一种,五根加上六尘,十一种。这样讲大家就比较清楚、就好懂,这都是属於物质。物质里面,诸位要晓得,绝对不是只有肉眼能看得见的,肉眼看不见的音声,音声也是物质,耳接触的。耳朵听不见的,眼睛看不见的,鼻子能够闻得到的,那也是色法;香是代表所有一切气味,你鼻能闻得到的。身体能够感觉得到的,像寒暑冷暖,我们身体能感觉得到的,统统属於色法。不仅如此,我们心里面能够思惟想像,那也是属於色法,法尘;法尘比较复杂,一半是属於色法,一半是属於心法,它比较复杂一点。除色法之外,心法里面有四种,它讲得比较详细,受、想、行、识。这四种就把百法里面,除色法之外,心法、心所法、不相应行法,都包括在其中。由此可知,它的范围很广很广。

  现在我们再单论这个色身,我们的身体,以及我们身体要依靠生存的环境,这环境也是色法,这都是四大聚合的,这是我们讲物质。物质,佛法里面叫做四大,用地水火风来代表。地代表它是一个物质,我们的六根能够接触得到的,它是物质。就像现在科学家所说的原子、电子、粒子,在高倍显微镜之下看出来,它存在,它有这个东西。火大,就是说这个物质它有温度,火是温度、热的,它有温度。水大,水是湿度。它有温度、它有湿度。风大,诸位想想,风是什么?风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它是动的,所以叫它做风大,这就说明物质它的形态。现在科学家发现的跟佛法讲的一样,用的名词不相同。科学家知道原子、电子、粒子它带电,它带阳电、阴电。阳电就是我们佛法讲的火大,阴电就是我们讲的水大。没错!它是动的,它不是静止的,确实它是动的。诸位要晓得,四大,地、水、火、风这四个字,是形容基本的物质有这四种特性,这四大特性,是这个意思。所有一切物质现象,都是这个基本物质组成的,现在科学进步了,已经把它观察得非常的清楚。科学家所谓是它排列的样式不一样,现代的名词叫方程式,他们所排列组成的方程式不相同,所以排成许多种类的原子,由原子再排列变成许许多多不同的分子,由分子组成一切万有的现象,这个被科学家观察出来了。他们利用现代科学的仪器观察,长期的观察,发现到这些现象。

  可是我们要知道,释迦牟尼佛在三千年前,不算中国的,就算外国人讲法,二千五百年以前,那个时候世界上这些科学仪器都没有发明。佛看的这个样子,跟二千五百年以后科学家所看的一样,我们不能不佩服释迦牟尼佛的眼睛就是显微镜。那个物质极其微细的,他能看得那么清楚,他的眼睛比现在最进步的显微镜还灵光。不但他能看小,看得这么微细,他也能看远,他那个眼睛也是望远镜,也是了不起的。他能够在这个世间看到尽虚空遍法界,连十万亿佛国土那边阿弥陀佛讲经,释迦牟尼佛在这里也看得清清楚楚,这个眼睛才厉害!《金刚经》上讲的,五眼圆明。佛说了,这个眼睛是我们真正的眼睛,是我们本来的眼睛。我们现在的眼睛为什么不灵光?这个眼睛里面许许多多尘垢的污染,所以它这个用途失掉,现在变成很可怜,隔一张纸那一边都看不见了。被什么污染?佛讲,妄想、执著,被妄想、执著污染。如果能把执著舍掉,把它放下,我们这个能力恢复了一部分。就像小乘阿罗汉一样,执著放下了,破了我执,我们这个眼的能力能够看到一个小千世界。如果我们的法执也破了,妄想也是放下了,妄想、执著,妄想放下了,我们的能力就恢复更大了,可以看到一个大千世界。假如你的运气很好,你这个智慧聪明高人一等,你念佛生到西方极乐世界,那个可了不得。到达西方极乐世界,得到阿弥陀佛本愿的加持,你这个眼的能力恢复,几乎跟佛一样,佛经上讲的境界你全都见到了。

  这种形态,我们知道是刹那九百生灭的相续相。相续相为什么能够维持?就是第一个相跟第二个相很接近,好像没有什么改变,它相续绵延也要有一段时间;我们人来讲就是寿命,它有这一段时间。这一段时间是什么力量支配它,让它这个相续相能够非常接近的延续这么长一段时间?业力执持,这是业力。过去生中造善业,这一生自然就富贵长寿;过去生中造恶业,这一生当中生活就比较艰难困苦,业力在执持。六道众生是业力执持的,善业、恶业在那里执持你。六道以外的四圣法界,声闻、缘觉、菩萨,还是业力执持。他是什么业?我们一般讲净业,他是净业执持。我们六道是染业,染业里头有善有恶。像声闻、缘觉他们修定,他们的心比较清净,他们也是业力,净业执持。

  清净心中皆无此物。清净心是真心,如果清净心现前,诸位想想,超越十法界了。超越十法界到哪里去?到一真法界去了。一真法界是真心现前、清净心现前,里面不但是善恶业没有,净业也没有,染净也没有。由此可知,十法界的众生都是业力在执持。正因为这个缘故,所以佛教给我们无住后头还要生心,就是这个道理。十法界苦乐不一样,你生心,生善心,你在十法界里面,你的生活、你的享受会步步高升,把你提升出来。如果你不知道事实真相,依旧任意去造恶业,那个生活很辛苦,那是每况愈下,一世不如一世。所以这是佛的大慈大悲,教给我们要生心。如果生心能够无住,无住能够生心,那就好了。用这个方法修持,染净两边不住,一定超越十法界,生到一真法界。一真法界就是分证佛,宗门里面常讲的明心见性,见性成佛,见性就成佛。因为圆教初住菩萨就有能力在十法界里面现种种身,所谓应以佛身得度,他就现佛身,应以菩萨身得度,他就现菩萨身,他要到饿鬼道去度众生,他就现鬼身,他要到地狱道去度众生,他就现地狱身。无处不现身,这叫真正得大自在。

  【第三、相者,我人众寿,四相不一,故曰诸相。】

  这是解释诸相非诸相,前面一段是解释众生非众生,著重在众生上。相,把一切万相归纳起来,不外乎这四大类。「我相」,众生第一个执著的,把这个身当作我,以为这个身就是我,坚固的执著,无量劫来从来没有把这个放下,从来没有把这个舍弃,坚固执著这个身是我。所以无量劫的修行,都没有办法脱离轮回,没有办法超越三界,病根就在此地。「人相」,跟我对立的就叫人相。此地人相的范围非常非常广大,九法界的众生都是人相。此地大家不要把意思看错,以为我相,别的人大概就是人相,不是这个意思。这个人是指一切众生,包括我们这个身,这个身是什么?这是个人,这像个人。「众生」,是说…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六十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直接转到: 第2页 第3页 第4页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