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开我的阅读记录 ▼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七十三集▪P2

  ..续本文上一页的是心,所做的梦中境界那是相,那个就是万法;天天不一样,不就是万法吗?所以梦是心变现出来的,这个我们比较容易体会;说整个宇宙是我们心变现出来的,这个不太好懂。其实那个道理,跟作梦真的非常接近。人生确实是个梦,昨天永远不会再回来了,不要说昨天不再回来了,我们说现在,现在就过去了,一分一秒永远不回头,跟每天作那个梦有什么两样?所以《金刚经》末后告诉我们,「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梦会不会断掉?给诸位说,不会断掉。闭著眼睛你会作梦,睁著眼睛还在作梦,梦不会断的。这就说明相不会断的,因为体它不会断,清净心是体,体不会断、不会灭,所以相不会灭,不会灭是真的,但是它会转变,随著你的念头在转变;因此,佛才教给我们无住生心,生心就有道理了。

  生什么样的心?要生清净心,要生善心。生善心,刚才讲,相不会断灭,它会变;生善心这个境界就变好,起恶念那境界就变坏。从哪里变起?给诸位说,从你的相貌变起,从你身体体质变起,因为身跟心是最接近的,然后才扩展到外面,一切众生、山河大地。所以头一个起变化的,最明显变化的,就是你的身体跟你的相貌。所以说学佛有了功夫,功夫得力,不必挂在嘴皮上,你那一副尊容人家一看就知道了。看到你的相貌一年比一年好,身体一年比一年健康,当然是你功夫得力。我们世俗算命看相都会说「相随心转」,这个一点都不错!你看心地慈悲的人,相貌就慈悲;心地险恶的人,相貌就很恐怖,这个一定道理。你心里欢喜的时候,你相貌很好看;你心里不高兴的时候,你摆那个面孔就很难看,这很明显的,这变得好快。真正修行功夫能够受用,真是立刻就现前,这一点都不假。所以心是主宰,不但是我们这个身的主宰,一身的主宰,是整个宇宙一切众生的主宰,万法之宗,这称之为无上,是这个意思。

  它又是一切众生所同具,所以叫正等。因为这个心,心不是一个人一个心;你是一个人一个心的时候,妄心,这是妄想,妄想是每个人都不相同的,一个人一个心是妄心。真心,不但一切人是共同的,一切诸佛菩萨,乃至於植物、矿物,连太虚空,都是相同的,真心是相同的。佛在楞严会上有个比喻,把真心比作大海,把我们每一个人比作海里面起的水泡。水泡很多很多,一个水泡一个水泡不相同,但是统统依大海而起的。水泡一破掉就相同了,不破的时候不同,不破的时候是妄心,一个人一个心。妄心要是破掉,真心现前,真心相同。正因为真心相同,所以见到真心的人,也就是妄心断灭了,真心现前了,一切众生心里打的妄想他知道。你说他凭什么知道?因为真心相同,所以你心里想什么事他知道,这一点我们要记住。不要认为我心里动个念头,没有人知道,那你就大错特错了。你心里动个念头,迷惑颠倒的众生不知道,心地稍微清净一点的人,他知道,这就是所谓他心通。

  我们念佛想求生到西方极乐世界,想一想自己起心动念,能不能生到极乐世界?我们起心动念不但阿弥陀佛知道,观音、势至知道,西方极乐世界所有的人没有一个不知道。你念《无量寿经》,《无量寿经》上说得很清楚,西方世界的人天眼洞视、天耳彻听,尽虚空遍法界一切众生形相、音声,他们都听得很清楚,他心遍知,起心动念人家全都晓得,没有一样事情能瞒得过人,你说多可怕!我们做的不敢告人的事情,做得那么多,你还想到极乐世界去?没分!极乐世界人怎么去的?清净心去的。心净则土净,只要真正修清净心,你就决定得生净土。因为清净心是它的条件,心净则土净,这个要紧!所以世缘要放下,我刚才讲的,放下、放下还要放下,只要你有一桩事情不肯放下,这一生念一辈子佛,也不能往生。不是阿弥陀佛不慈悲,不来接你,你这里有绳子拴到,你走不了!这是佛在经上常讲的「财色名食睡」,叫地狱五条根。这五条铁炼锁著你,你怎么能走得掉!叫你放下什么?把这个东西放下。放下,阿弥陀佛来接引你,你才顺利跟佛走了。只要有一桩事情放不下,佛对你也没有办法,那就等以后的机会。什么机会?什么时候放下,机会就成熟了。你现在放下,现在机会就成熟了。往生不难,西方极乐世界随时可以去,什么时候放下,什么时候缘就成熟了。我现在身体还很健康,现在放下现在就走,那个走得才真叫自在潇洒。你为什么去不了?想想放不下,所以去不了。到临命终时还放不下,那就没法子了,那只好搞六道轮回,这非常非常要紧。所以它是一切众生同具,「十方三世佛,共同一法身」,就是说这桩事情。三世佛是讲过去、现在、未来,所有一切众生是未来佛。《华严经》上讲的,「情与无情,同圆种智」,也是这个意思,因为它是同一个体。所以诸佛菩萨破无明、见了法身,这个时候所谓是「无缘大慈,同体大悲」。无缘,用现代的话来讲,无条件。佛菩萨帮助一切众生,爱护一切众生,照顾一切众生,没有条件的。为什么无条件?因为同体,他有什么条件!所以叫同体大悲、无缘大慈。

  但为分别执著妄想所障。世尊在《华严经》上也这个说法,他说:「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跟诸佛如来无二无别,没有两样,「但以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华严》讲妄想、执著,这个地方讲得详细一点,分别、执著、妄想。所障,障什么?把我们自性清净心障住了。佛法的修学,实在讲,修什么?除障而已。古德教导我们,「但除其妄,莫求其真」,不要求真,只要除妄就行了,妄除了,真就现前。妄除了,还要求个真,那个求真又变成妄想,所以不用求真,去了妄就是真;换句话说,我们在日常生活当中,如果能够去掉妄想分别执著,我们的生活就在一真法界,跟极乐世界的菩萨、华藏世界的菩萨没有两样。华藏在哪里?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现前。可是你有了分别妄想执著,一真法界不见了,被障碍住了,所显现出来的是十法界里头六道轮回。所以世出世间法在哪里?在那个一念之间的转变。这是讲的事实真相,所以生心要紧!蕅益大师在《弥陀要解》里面告诉我们,释迦牟尼佛是念佛成佛的,我们相信。道理懂得之后,我们就肯定、相信了。念佛就成佛,念菩萨就成菩萨,念声闻就成阿罗汉,念什么就现什么,那个相是随心所变的。世尊在《华严经》上说,这一切现象从哪里来的?唯心所现,唯识所变,识就是念头。心能现相,这个相怎样变化,那是念头,念头是识;所以你念佛,当然就变佛的法界,你念菩萨就变菩萨法界。

  现在的人念什么?念妖魔鬼怪,念地狱、鬼、畜生。所以那个相貌都是妖魔鬼怪的相,都很恐怖!什么叫妖魔鬼怪?我们搞要清楚,否则的话,我们一天到晚念这个,自己还不晓得,你说冤枉不冤枉!中国古书上说「人弃常则妖兴」,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说,违反常道就是妖魔鬼怪。什么叫常?仁义礼智信叫五常。我们对人是不是仁慈?没有仁慈心对人,反常。起心动念自私自利、损人利己,这反常。义是什么?义是义务,帮助别人不讲求回报的。我们今天做多少工作要计算代价,这就是没有义。礼是礼尚往来。智就是我们今天讲理智,而非感情用事。信是信用,守信。现在外国,外国人讲信,有信用卡,有那个卡还有什么信用?信不要卡的。违反这五条,那就是妖,妖是这个意思。妖不是青面獠牙,看到很恐怖的;那个妖很可爱,你看到的时候,所以你才会上当。鬼是什么?贪心、吝啬,悭贪吝啬那是鬼。嫉妒、瞋恨那是地狱。邪正不分、是非颠倒,那是畜生,愚痴。现在是个人的样子,如果他的性情是这个,你一看,那就是恶道众生,他报尽就恶道投胎去了。我们想想,我们学佛,我们处事待人接物,用的是什么心?假如用的是这些心,那就不好。所以修行,要把这个心修正过来,严持戒律。戒律里面最低的是五戒,叫根本戒,五戒它的精神跟我们儒家讲的五常相同,仁义礼智信。仁,不杀生是仁慈,不偷盗是义,不邪淫是礼,不饮酒是智,不妄语是信。严格的遵守,那才叫个人,那就是人,是个正常的人,来生不失人身。如果我们人都没有做好,还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当菩萨,哪有这回事情!那个讲不通的。你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做阿弥陀佛的学生,先要把人做好,要像个人的样子。像个人样子,心里头有仁义礼智信,也就是有五戒十善,你才像个人样子。

  由此可知,学佛的同修那么多,为什么不能成就?看到他对佛菩萨也很恭敬、也很虔诚,早晚课都不缺,礼佛、供佛那一副虔诚的样子,他为什么不能成就?他那个心是妖魔鬼怪的心。为什么礼佛那么虔诚?造作罪业太多了,希望佛菩萨保佑他、赦免他,还要多多降福给他,他求的是这个。他不是真学佛,不是真正的在改过自新,不是的!改过自新就是修行,修正错误的行为,他没有在这上面下功夫,只是在形式上讨好佛菩萨,巴结佛菩萨,还要佛菩萨帮他的忙,帮他多造一点坏事。这样的心态学佛,他当然堕落,这都是我们必须要搞清楚的。所以学佛没有别的,遣妄除障而已,这就是正觉,你真正觉悟了。真正觉悟了,换句话说,你绝对不会做坏事,绝对不会存坏心,这个人真正觉悟了。

  【觉至究竟,性德全彰,无以名之,不得已强名之曰,得无上正等觉耳。】

  这一句是总结无上正等正觉。这句话是对什么人说的?对那个觉达到究竟,也就是达到圆满,自性里面智慧德能完全显示出来了。彰就是显明的意思,没有一丝毫缺陷。这个时候我们对这样的人,实在讲没有名称可以称赞他,不得已说了一个名词;世尊所有一切的名言,都是不得已勉强而建立的。说这个人得无上正等觉,诸位想想,实实在在是自性里面本来具足的,他得个什么?所以「得而无得,无得而得」,要知道事实的真相。底下一段就说了,

  【实则性是本具,安有所得。】

  能变的体是本具的,体所变的一切现象,说老实话也是本具的。体上不能说有所得,再…

《《金刚般若 研习报告》第七十三集》全文未完,请进入下页继续阅读…

菩提下 - 非赢利性佛教文化公益网站

Copyright © 2020 PuTiXia.Net